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9-02 09: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森林狂想曲 单元名称 《风景如画》 学 段 中段
姓 名 学校名称
教学内容 《森林狂想曲》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树蟾、雉鸡、腹斑蛙、山羌、飞鼠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乐曲由森林中小动物的鸣叫声开始,继而吉他轻轻地奏出主题一,主题一以“3”为轴心,起落回旋,轻松活泼,又不失平衡安详。在先行显示出乐曲主题的引子之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笛子奏出上述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主题二,主题一和主题二两个旋律末尾相同,之间无太大对比,随后再运用不同的配器将音乐重复一遍,构成音乐的变化,乐曲第二部分的句首,音区提高,节奏拉宽,与前一部分形成一定的对比,加上诸种乐器的加入,使气氛热烈起来,仿佛森林中的动物鼓起劲,放声地歌唱, 在主题一再现后,音乐突然安静下来,旋律的流动变为持续的长音并作半音上行,营造了神秘的气氛,很快这种安静被打破,主题一二三又全部重复出现,只是在演奏的乐器及声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由于弹拨乐器加强,低音部加重,使森林显得更为热闹。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教学目标 一、聆听《森林狂想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体会乐曲所表达的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通过体态律动、创编歌词、旋律线等学习方式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演奏顺序,并能区分旋律主奏乐器的音色。 三、在聆听、创编中,能够进一步感受人、音乐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听辩音乐各段主题曲调出现的顺序。
教学难点 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演奏顺序,区分旋律主奏乐器的音色。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若干打击乐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方面的技能,只是要更好的课堂常规和音乐鉴赏与表现方面的才能
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感受与欣赏能力为主线,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其次,通过体态律动、创编歌词、画旋律线等学习记忆各段主题曲调,并能听到主题的出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读课题 初听乐曲,完整感知 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通过读课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用询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
形成部分 聆听主题一 师律动表现主题一 复听主题一,划旋律线 再听主题一 1听笛子 2讲笛子 3模仿笛子 五.模唱主题一 1、用“di”音哼唱; 2、唱主题一乐谱 用体态律动、划旋律线、模唱等不同感知感知主题一,通过学习,了解主题一主奏乐器,并能进行模仿表演
师范唱主题二; 生随琴学唱主题二; 复听主题二,划旋律线条: 说说主题二、主题一的相似之处 复听主题二主奏乐器,并模仿演奏姿势 1听小提琴 2讲小提琴 3模仿小提琴 4说明吉他也是主题二主奏乐器 用唱歌词、划旋律线、模唱等不同方式感知主题二,通过旋律线来观察主题一、二的相似之处,通过学习,了解主题二的主奏乐器并进行模仿
一.初听主题三,对比力度、情绪与主题一、主题二的区别 二.复听主题三,划旋律线 三.打击乐器的加入1、沙锤 2、双响筒 通过聆听、划旋律线的方式学习主题三,用打击乐器的加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深 入 部 分 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并用体态律动表现各主题; 完整聆听乐曲结构,用不同颜色的卡纸来表现各主题; 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乐曲结构,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
课堂小结 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