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诫子书
【经典永流传】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锦书】
【微赏】光阴匆匆,不容懈怠,少年努力,终身受益。这是诗人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
一课一赏·劝勉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1)俭以养德(jiǎn) (2)淡泊(bó)
(3)淫慢(yín) (4)险躁(zào)
(5)枯落(kū) (6)穷庐(lú)
2.晓词义
(1)夫君子之 夫: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静以修身 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 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 达到
(5)非学无以广才 广: 增长
(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 放纵懈怠 励: 振奋
(7)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 轻薄浮躁 治: 修养
(8)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去: 丧失
(9)遂成枯落 枯落: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3.写句意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倒装句)
译文: 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学有所成。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4.默名句
(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2)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
5.记常识
(1)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 ,号卧龙, 三国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 ”或“信札”,是一种 应用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或写景。
聚焦探本究源
【重点探究】
1.[朗读节奏·教材积累拓展变式]请标出文中画线句的朗读节奏。【多】
(1)夫 学 须 静 也
(2)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答:(1)夫/学须静也 (2)淫慢/则不能/励精
2.[内容概括]围绕学习,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巧】
答:(1)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难点突破】
[写作目的]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窍门【多】一点
朗读节奏划分口诀
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谓补间。
总领词后常停顿, 提示停顿理当然。
名词状语须打住, 专有名词一体连。
古双今一留意断, 成分省略停简单。
训练点对点:见【精练·旗开得胜】★处。
答题【巧】一点
概括内容有思路
概括文言文的内容,须读通文意,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答题有思路: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古代家训中的经典名作,也是他多年来的人生感悟。让我们怀着虔诚之心,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A.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
B.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
C.静以修身 以观沧海
D.将复何及 措手不及
★2.下面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D)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下面语段中句子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B)
A.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专家一致认为,C.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为此,D.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4.默写填空。(7分)
(1)“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可出自《诫子书》中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2)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3)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来劝勉他们。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诸葛亮一样,司马光也以谆谆教导、殷殷嘱托,显示着如山的父爱。(26分)
(一)
【甲】《诫子书》(略)
【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②身节用,远③罪丰④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①于:被。②谨:约束。③远:使……远离。④丰:使……丰足。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达到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振奋 )
③故曰:俭,德之共也( 所以,因此 )
④居乡必盗( 处在,住在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
译文: 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
7.请概括【甲】 【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5分)
答: 【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
(二)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注】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②恻然:忧伤、悲痛。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④窜:躲藏。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使庶几之志 志向
(2)若志不强毅 如果
(3)徒碌碌滞于俗 白白地
9.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C)
例句:使庶几之志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志当存高远。
译文: 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
(2)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译文: 志向不坚毅果敢,意气不慷慨激昂。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
B.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
C.“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谈的是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12.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2分)
成语: 示例:七纵七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妄自菲薄、亲贤远佞、俭以养德、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计日而待、受命于危难之间等。
故事: 示例: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白帝托孤、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等。
13.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分)(D)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16 诫子书
【经典永流传】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锦书】
【微赏】光阴匆匆,不容懈怠,少年努力,终身受益。这是诗人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
一课一赏·劝勉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1)俭以养德( ) (2)淡泊( )
(3)淫慢( ) (4)险躁( )
(5)枯落( ) (6)穷庐( )
2.晓词义
(1)夫君子之 夫:
(2)静以修身 静:
(3)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明: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
(5)非学无以广才 广:
(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 励:
(7)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 治:
(8)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驰: 去:
(9)遂成枯落 枯落:
3.写句意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倒装句)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4.默名句
(1)非淡泊无以明志, 。
(2) ,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
5.记常识
(1)诸葛亮(181—234),字 ,号卧龙,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或“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或写景。
聚焦探本究源
【重点探究】
1.[朗读节奏·教材积累拓展变式]请标出文中画线句的朗读节奏。【多】
(1)夫 学 须 静 也
(2)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2.[内容概括]围绕学习,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巧】
【难点突破】
[写作目的]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窍门【多】一点
朗读节奏划分口诀
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谓补间。
总领词后常停顿, 提示停顿理当然。
名词状语须打住, 专有名词一体连。
古双今一留意断, 成分省略停简单。
训练点对点:见【精练·旗开得胜】★处。
答题【巧】一点
概括内容有思路
概括文言文的内容,须读通文意,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答题有思路: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古代家训中的经典名作,也是他多年来的人生感悟。让我们怀着虔诚之心,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
B.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
C.静以修身 以观沧海
D.将复何及 措手不及
★2.下面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下面语段中句子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 )
A.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好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能否健康成长的保证。专家一致认为,C.家训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家训。为此,D.专家呼吁要重建现代家训文化。
4.默写填空。(7分)
(1)“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可出自《诫子书》中的 , 。
(2)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3)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 , ”来劝勉他们。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意与日去”。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诸葛亮一样,司马光也以谆谆教导、殷殷嘱托,显示着如山的父爱。(26分)
(一)
【甲】《诫子书》(略)
【乙】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②身节用,远③罪丰④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
【注】①于:被。②谨:约束。③远:使……远离。④丰:使……丰足。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达到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振奋 )
③故曰:俭,德之共也( 所以,因此 )
④居乡必盗( 处在,住在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2)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
译文:
7.请概括【甲】 【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5分)
答:
(二)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注】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②恻然:忧伤、悲痛。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④窜:躲藏。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使庶几之志
(2)若志不强毅
(3)徒碌碌滞于俗
9.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使庶几之志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志当存高远。
译文:
(2)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译文: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
B.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
C.“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谈的是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12.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2分)
成语:
故事:
13.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分)(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