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 观察细胞实验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佛山期末)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载玻片擦拭干净,随后滴加( )
A.清水 B.碘液 C.酒精 D.生理盐水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体细胞基质的浓度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2.(2024·遂宁)小张同学在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看到了图乙和图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B.调节图中的⑦,可使视野乙变成视野丙
C.向上方移动玻片,可将a细胞移到中央
D.当视野较暗时,应该把⑤调节为平面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题图分析,题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A、以植物为材料制作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清晰度。调节图甲中的⑦细准焦螺旋,可使乙图模糊的视野变成丙图清晰的
视野。B符合题意;
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丙中的a细胞移
到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C不符合题意;
D、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凹面镜反射的光线比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强。当视野较暗时,换用⑤反
光镜的凹面镜,可使视野变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动植物细胞吸水的失水原理:细胞既能吸水,也能失水。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表现为失水,如用糖或盐淹黄瓜,会淹出很多水;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表现为吸水,如将萎蔫的黄瓜浸入水中,黄瓜会吸水。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为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0.9%的生理盐水。
2、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玻片标本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如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图像移到中央,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将物像移动视野中央的规律是,物像偏哪里就向哪里移动玻片。
3、显微镜中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有升降镜筒的作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细准焦螺仅在调节物像清晰度时使用。
4、显微镜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平面镜仅有反光作用,凹面镜有反光和聚光作用。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就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就选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3.(2024九下·固始模拟)某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
C.图中的细胞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4.(2024·常州)下列选项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 染色
B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检测二氧化碳
C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双面刀片 制作叶片的横切面
D 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唾液 分解蛋白质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一种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为了便于在视野中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会用碱性染料碘液进行染色,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B说法正确。
C、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便于光线通过,所以,观察叶片的结构,需用双面刀片将叶片横切,以便制作叶片的横切面更薄更透明,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C说法正确。
D、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时滴加唾液,可以验证唾液分解淀粉,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学中的基本实验操作,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5.(2024·陕西)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目的
A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将试管放入37℃温水中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脱色后,向叶片滴加碘液 检测绿叶是否合成淀粉
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 避免偶然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将试管放入37℃温水中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消化酶的活性得以发挥,A说法正确。
B、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脱色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在检验是否合成淀粉,B说法正确。
C、在“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制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避免细胞吸水而胀破,C说法正确。
D、“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避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对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掌握熟练,(1)在探究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则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2)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往往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6.(2024·无锡)下列有关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①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集光线,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说法正确。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伤镜头,说法错误。
③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的升降镜头,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镜筒升降,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说法正确。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气泡,而不是口腔上皮细胞,说法错误。
可见说法正确的是①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动物细胞,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以下几点:
①使用显微镜时,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载玻片被压碎;
④当调节镜筒上升时就要观察目镜寻找物像;
⑤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应转动反光镜或者调节遮光器,知道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⑥在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盖盖玻片动作要规范,以免出现气泡,气泡的边缘黑,中央亮白。
7.(2016七下·滦县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故答案为:D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8.(2024·巴中)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该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B.若想将图一视野中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C.若想将图一中的细胞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选择图二中的镜头①③组合
D.制作该装片时,为了维持洋葱细胞原有的形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不符合题意 ;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一中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③,因为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相反,符合题意;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裝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9.(2024·眉山)在用显微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
B.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观察装片,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所述,要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黄瓜的表皮是绿色的,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所以,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A说法正确。
B、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暗,B说法错误。
C、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可能会变得模糊,不够清晰,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把物像调节清晰,C说法错误。
D、观察装片时,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显微镜使用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换用高倍镜,在高倍镜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10.(2024·河南)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如图甲所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可用①的平面镜 B.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③
C.⑤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D.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⑦中
【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 A、①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中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④物镜和目镜,不符合题意;
C、⑤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液泡中具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⑦液泡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图中:①反光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细胞膜,⑥细胞质,⑦液泡。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1.(2024·江西)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操作是( )
A.滴生理盐水 B.刮口腔内壁 C.盖盖玻片 D.滴加碘液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细胞不失水,也不吸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刮: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④涂:将牙签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2.(2024·遂宁)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在高倍镜下获得如图所示视野(未按实际大小呈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要将图中完整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装片
B.制作装片时不能用碘液染色,否则影响结构b的观察
C.结构a是细胞质,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结构
D.细胞最外层的结构C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的放大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完整的细胞位于视野偏左的地方,若要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往左移动装片,A符合题意;
B、b细胞核内有易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制作装片时用碘液染色,细胞核被染成深色,便于观察,B不符合题意;
C、a是细胞质,即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内含线粒体和液泡等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外层的结构C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细胞壁是最外层的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能量转化器。
13.(2024·四川)下列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匹配的是( )
A.碘液——检验玉米胚乳是否含有淀粉
B.澄清石灰水——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C.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碘液检验玉米胚乳是否含有淀粉,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石灰水验证的是二氧化碳,而不能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符合题意;
C、酒精可以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不符合题意;
D、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14.(2024·宜宾)同学们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效果不理想,对其原因分析有错的是( )
A.物像模糊可能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未调到位
B.视野中出现污点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反光镜未擦干净
C.视野中出现了明亮的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D.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不符合题意;
B、反光镜将外界光线反射进入镜筒,上面的污点不会在视野中出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符合题意;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不符合题意;
D、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5.(2024·广安)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时,镜筒下降,从侧面注视目镜
B.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盖盖玻片时,让其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D.用高倍镜可观察到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观察时,镜筒下降,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镜头压碎装片,损伤镜头,A说法错误。
B、洋葱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即可,B说法错误。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侧,让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C说法正确。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即使用高倍镜也观察不到叶绿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洋葱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4·陕西)正确地制作玻片标本、规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小秦在实验室练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
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 ,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小秦按图一所示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步骤③时,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应为 。
(3)小秦在显微镜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图二中甲所示物像,他想使用高倍镜更详细地观察细胞结构,首先应 。此后,小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看到了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 ,使物像更加清晰
(4)根据观察结果,小秦绘制了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如图三所示。小秦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中。
(5)为了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小秦用超轻黏土、带细密小孔的网布等材料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型,如图四所示。请参考以下评价量表,对小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做出评价,并说明具体理由: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A级 B级 C级
评价标准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较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名称标注正确,但结构有遗漏或多余,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未标注名称,各结构大小比例不合理。
【答案】(1)薄而透明
(2)生理盐水
(3)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或调节细准焦螺旋)
(4)c;细胞核
(5)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图一中,步骤三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滴加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3)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图二可以看出,甲图所观察生物物像偏向是视野的左上方,要把物像移向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小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看到了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节的更加清晰。
(4)图三中,a是细胞膜,b是细胞质,c是细胞核,其中,c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5)洋葱属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等,但是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根据表格评价标准,答案如下: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故答案为:(1)薄而透明;(2)生理盐水;(3)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4)c、细胞核;(5) 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植物细胞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需要熟记:我们实验室使用的一般为光学显微镜,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17.(2024·无锡)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示意,请据图回答:
(1)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2)图B的操作是在洁净的 中央滴一滴 。
(3)图C的操作是在 一侧滴一滴碘液,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 。
【答案】(1)BEAFCD
(2)载玻片;生理盐水
(3)盖玻片;染色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图中,A是涂,即放材料,B是滴生理盐水,C是染色,D是吸,E是刮口腔内侧壁,取上皮细胞,F是盖盖玻片,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E、A、F、C、D。
(2)图B为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3)图C中,为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给细胞染色,口腔上皮细胞没有颜色,不容易被观察到,所以,滴加碘液后,细胞核会被染成深色,所以,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被染色,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1)BEAFCD;(2)载玻片、生理盐水;(3)盖玻片、染色。
【分析】此题考查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膛轻轻地刮几下;
“涂”,把带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均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8.(2024·齐齐哈尔)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中 (填序号)所示的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2)图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 ,以利于更清晰地观察细胞核。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则物像向 移动。
(4)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序号)。
①观察根尖的结构 ②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 ③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④观察叶片的结构 ⑤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答案】(1)③
(2)碘液
(3)右
(4)①③④⑥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
【解析】【解答】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中的步骤③是盖盖玻片,不规范视野中容易出现较多气泡。
(2)图中步骤④是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我们用碘液染色,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细胞核。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则物像向右移动。
(4)①观察根尖的结构、③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④观察叶片的结构、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②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⑤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用放大镜即可。
【分析】(1)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气泡是一些中间亮,带黑色边缘、大小不等的圆圈。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清水)→撕→展→盖→染。
(3)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实物大得多。光 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 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19.(2024·眉山)如图中,甲、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材料用具;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示的三种试剂中,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剂是 ,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 。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 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不考虑镜头),用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 倍。
(3)在丙、丁所示的细则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 ;从柑橘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于图丙中的[ ] ;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答案】(1)清水;生理盐水;碘液;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2)反光镜;200
(3)③;线粒体;⑦;叶绿体;①;液泡;②;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而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因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两种细胞都没有颜色,在观察时,都需要滴加碘液进行染色,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容易被染成深色,使的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反光镜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图甲中,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物镜放大倍数为40倍,所以放大倍数为5X40=200倍,所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200倍。
(3)图丙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在丙、丁所示的细则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③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⑦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暂时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①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所以,从柑橘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于图丙中的①液泡;②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②细胞核。
故答案为:(1)清水、生理盐水、碘液、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2)反光镜、200;(3)③、线粒体、⑦、叶绿体、①、液泡、②、细胞核。
【分析】(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取(丝、刮)、放(展、涂)、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活的细胞质可以流动,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1 / 1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 观察细胞实验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佛山期末)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载玻片擦拭干净,随后滴加( )
A.清水 B.碘液 C.酒精 D.生理盐水
2.(2024·遂宁)小张同学在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看到了图乙和图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B.调节图中的⑦,可使视野乙变成视野丙
C.向上方移动玻片,可将a细胞移到中央
D.当视野较暗时,应该把⑤调节为平面镜
3.(2024九下·固始模拟)某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撕下的内表皮需要用镊子在载玻片上展平
C.图中的细胞结构①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图中细胞群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4.(2024·常州)下列选项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 染色
B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检测二氧化碳
C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双面刀片 制作叶片的横切面
D 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唾液 分解蛋白质
A.A B.B C.C D.D
5.(2024·陕西)下列实验操作的目的,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目的
A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将试管放入37℃温水中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脱色后,向叶片滴加碘液 检测绿叶是否合成淀粉
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D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 避免偶然性
A.A B.B C.C D.D
6.(2024·无锡)下列有关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
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2016七下·滦县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8.(2024·巴中)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A.该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B.若想将图一视野中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C.若想将图一中的细胞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选择图二中的镜头①③组合
D.制作该装片时,为了维持洋葱细胞原有的形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9.(2024·眉山)在用显微镜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
B.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亮
C.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观察装片,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10.(2024·河南)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如图甲所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可用①的平面镜 B.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③
C.⑤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D.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⑦中
11.(2024·江西)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操作是( )
A.滴生理盐水 B.刮口腔内壁 C.盖盖玻片 D.滴加碘液
12.(2024·遂宁)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在高倍镜下获得如图所示视野(未按实际大小呈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要将图中完整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装片
B.制作装片时不能用碘液染色,否则影响结构b的观察
C.结构a是细胞质,含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结构
D.细胞最外层的结构C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13.(2024·四川)下列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匹配的是( )
A.碘液——检验玉米胚乳是否含有淀粉
B.澄清石灰水——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C.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14.(2024·宜宾)同学们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效果不理想,对其原因分析有错的是( )
A.物像模糊可能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未调到位
B.视野中出现污点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反光镜未擦干净
C.视野中出现了明亮的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D.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
15.(2024·广安)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时,镜筒下降,从侧面注视目镜
B.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盖盖玻片时,让其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D.用高倍镜可观察到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4·陕西)正确地制作玻片标本、规范地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必备的技能。小秦在实验室练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
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 ,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小秦按图一所示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步骤③时,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应为 。
(3)小秦在显微镜低倍镜视野中看到图二中甲所示物像,他想使用高倍镜更详细地观察细胞结构,首先应 。此后,小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看到了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 ,使物像更加清晰
(4)根据观察结果,小秦绘制了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如图三所示。小秦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中。
(5)为了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小秦用超轻黏土、带细密小孔的网布等材料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模型,如图四所示。请参考以下评价量表,对小秦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做出评价,并说明具体理由: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A级 B级 C级
评价标准 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完整,名称标注正确且齐全,整体美观。 较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名称标注正确,但结构有遗漏或多余,整体整洁。 不符合细胞的形态特征,未标注名称,各结构大小比例不合理。
17.(2024·无锡)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示意,请据图回答:
(1)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2)图B的操作是在洁净的 中央滴一滴 。
(3)图C的操作是在 一侧滴一滴碘液,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 。
18.(2024·齐齐哈尔)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较多的气泡,是由于图中 (填序号)所示的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2)图中步骤④滴加的液体是 ,以利于更清晰地观察细胞核。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则物像向 移动。
(4)下列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 (填序号)。
①观察根尖的结构 ②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 ③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④观察叶片的结构 ⑤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9.(2024·眉山)如图中,甲、乙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或“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所用到的部分材料用具;图丙、丁分别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所示的三种试剂中,只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只在“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是 ;在上述两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的试剂是 ,使用该试剂的目的是 。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 的使用也存在差异(不考虑镜头),用甲所示显微镜安装的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 倍。
(3)在丙、丁所示的细则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 ;从柑橘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于图丙中的[ ] ;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 ]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体细胞基质的浓度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2.【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题图分析,题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A、以植物为材料制作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A不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清晰度。调节图甲中的⑦细准焦螺旋,可使乙图模糊的视野变成丙图清晰的
视野。B符合题意;
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丙中的a细胞移
到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C不符合题意;
D、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凹面镜反射的光线比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强。当视野较暗时,换用⑤反
光镜的凹面镜,可使视野变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动植物细胞吸水的失水原理:细胞既能吸水,也能失水。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表现为失水,如用糖或盐淹黄瓜,会淹出很多水;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表现为吸水,如将萎蔫的黄瓜浸入水中,黄瓜会吸水。根据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为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0.9%的生理盐水。
2、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玻片标本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如要将视野右上方的图像移到中央,应将标本向右上方移动。将物像移动视野中央的规律是,物像偏哪里就向哪里移动玻片。
3、显微镜中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有升降镜筒的作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细准焦螺仅在调节物像清晰度时使用。
4、显微镜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平面镜仅有反光作用,凹面镜有反光和聚光作用。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就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就选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3.【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4.【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一种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为了便于在视野中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会用碱性染料碘液进行染色,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B说法正确。
C、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便于光线通过,所以,观察叶片的结构,需用双面刀片将叶片横切,以便制作叶片的横切面更薄更透明,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C说法正确。
D、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时滴加唾液,可以验证唾液分解淀粉,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学中的基本实验操作,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将试管放入37℃温水中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消化酶的活性得以发挥,A说法正确。
B、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脱色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在检验是否合成淀粉,B说法正确。
C、在“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制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避免细胞吸水而胀破,C说法正确。
D、“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避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对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掌握熟练,(1)在探究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则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2)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往往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6.【答案】B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①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集光线,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说法正确。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损伤镜头,说法错误。
③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的升降镜头,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镜筒升降,所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更加清晰,说法正确。
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气泡,而不是口腔上皮细胞,说法错误。
可见说法正确的是①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动物细胞,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以下几点:
①使用显微镜时,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载玻片被压碎;
④当调节镜筒上升时就要观察目镜寻找物像;
⑤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应转动反光镜或者调节遮光器,知道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⑥在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盖盖玻片动作要规范,以免出现气泡,气泡的边缘黑,中央亮白。
7.【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故答案为:D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8.【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不符合题意 ;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一中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不符合题意;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③,因为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相反,符合题意;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裝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9.【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所述,要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黄瓜的表皮是绿色的,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所以,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A说法正确。
B、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导致视野变暗,B说法错误。
C、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可能会变得模糊,不够清晰,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把物像调节清晰,C说法错误。
D、观察装片时,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显微镜使用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换用高倍镜,在高倍镜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10.【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 A、①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中具有放大功能的结构是④物镜和目镜,不符合题意;
C、⑤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液泡中具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⑦液泡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图中:①反光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细胞膜,⑥细胞质,⑦液泡。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1.【答案】A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细胞不失水,也不吸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刮: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④涂:将牙签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⑤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的放大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完整的细胞位于视野偏左的地方,若要移到视野中央,则需要往左移动装片,A符合题意;
B、b细胞核内有易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制作装片时用碘液染色,细胞核被染成深色,便于观察,B不符合题意;
C、a是细胞质,即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内含线粒体和液泡等结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外层的结构C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细胞壁是最外层的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进行细胞活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能量转化器。
13.【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观察动物细胞;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淀粉遇碘变蓝,可以用碘液检验玉米胚乳是否含有淀粉,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石灰水验证的是二氧化碳,而不能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符合题意;
C、酒精可以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不符合题意;
D、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14.【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不符合题意;
B、反光镜将外界光线反射进入镜筒,上面的污点不会在视野中出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符合题意;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不符合题意;
D、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中,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视野中内表皮的细胞核不明显可能是未用碘液染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观察时,镜筒下降,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镜头压碎装片,损伤镜头,A说法错误。
B、洋葱属于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即可,B说法错误。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侧,让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C说法正确。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即使用高倍镜也观察不到叶绿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洋葱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6.【答案】(1)薄而透明
(2)生理盐水
(3)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或调节细准焦螺旋)
(4)c;细胞核
(5)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图一中,步骤三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因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滴加0.9%的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3)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图二可以看出,甲图所观察生物物像偏向是视野的左上方,要把物像移向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小秦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看到了如图二中乙所示物像,此时应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节的更加清晰。
(4)图三中,a是细胞膜,b是细胞质,c是细胞核,其中,c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5)洋葱属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等,但是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根据表格评价标准,答案如下: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故答案为:(1)薄而透明;(2)生理盐水;(3)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4)c、细胞核;(5) B级,模型中不应有叶绿体且缺少细胞壁。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植物细胞等基础知识,难度一般,需要熟记:我们实验室使用的一般为光学显微镜,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17.【答案】(1)BEAFCD
(2)载玻片;生理盐水
(3)盖玻片;染色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图中,A是涂,即放材料,B是滴生理盐水,C是染色,D是吸,E是刮口腔内侧壁,取上皮细胞,F是盖盖玻片,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E、A、F、C、D。
(2)图B为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3)图C中,为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给细胞染色,口腔上皮细胞没有颜色,不容易被观察到,所以,滴加碘液后,细胞核会被染成深色,所以,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使细胞的部分结构被染色,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1)BEAFCD;(2)载玻片、生理盐水;(3)盖玻片、染色。
【分析】此题考查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上膛轻轻地刮几下;
“涂”,把带有口腔上皮细胞的牙签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均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吸”,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18.【答案】(1)③
(2)碘液
(3)右
(4)①③④⑥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
【解析】【解答】 (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中的步骤③是盖盖玻片,不规范视野中容易出现较多气泡。
(2)图中步骤④是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碘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我们用碘液染色,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细胞核。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则物像向右移动。
(4)①观察根尖的结构、③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④观察叶片的结构、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②观察桃花子房里的胚珠、⑤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用放大镜即可。
【分析】(1)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气泡是一些中间亮,带黑色边缘、大小不等的圆圈。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擦→滴(清水)→撕→展→盖→染。
(3)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实物大得多。光 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 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19.【答案】(1)清水;生理盐水;碘液;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2)反光镜;200
(3)③;线粒体;⑦;叶绿体;①;液泡;②;细胞核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而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因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两种细胞都没有颜色,在观察时,都需要滴加碘液进行染色,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容易被染成深色,使的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2)在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除了光圈的使用存在差异外。还有反光镜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两个面,图甲中,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物镜放大倍数为40倍,所以放大倍数为5X40=200倍,所以,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放大倍数为200倍。
(3)图丙中,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在丙、丁所示的细则结构模式图中,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③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⑦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暂时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①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所以,从柑橘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于图丙中的①液泡;②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两种细胞中染色体的存在场所是②细胞核。
故答案为:(1)清水、生理盐水、碘液、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2)反光镜、200;(3)③、线粒体、⑦、叶绿体、①、液泡、②、细胞核。
【分析】(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取(丝、刮)、放(展、涂)、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活的细胞质可以流动,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