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 生物的分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 生物的分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17:26:31

文档简介

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 生物的分类
一、选择题
1.(2024·陕西)小秦将“羚牛、大鲵和朱鹮”归为一类的原因是(  )
A.都用鳃呼吸 B.都是胎生
C.都是脊椎动物 D.都会飞行
2.(2023·牡丹江)下列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界 B.种 C.纲 D.目
3.(2024·重庆市)《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写道:“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属 D.种
4.(2018·安徽)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
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
5.(2024·常州)下图是部分蝶形花科植物分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菜豆和紫檀没有亲缘关系
B.图中所示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科
C.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紫檀属多
D.紫檀、绿豆和菜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
6.(2024·无锡)狼与兔属于哺乳纲,狼与虎属于食肉目,狼与狐属于犬科,狼与狗属于犬属,则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兔 B.虎 C.狐 D.狗
7.(2024·兰州)下图为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与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北极熊 B.大熊猫 C.荒漠猫 D.兔狲
8.(2023·北京)《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共收录物种135061种,其中动物就有13861属,65362种。与2022版比较,新增10027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高
C.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D.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9.(2024·长春) 若选项中的内容依次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雌蕊、花药、花柱、子房 B.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C.桃、桃属、蔷薇科、蔷薇目 D.传染病、艾滋病、水痘、近视
10.(2024·山西)中国国宝、全球“网红”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代表分类等级“属”
B.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
C.图中的分类只以动物食性为依据
D.图中四种动物只有大熊猫的牙齿有分化
11.(2024·云南)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度进行分类,狼这一物种不会被划入(  )
A.食肉目 B.猫科 C.哺乳纲 D.犬属
12.(2024·四川)请根据下图提示,运用生物学分类知识,分析判断与梅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
A.松 B.菊 C.竹 D.兰
13.(2024·宜宾)同学们参加果树栽培实践活动时,认为苹果和梨是不同的物种,但亲缘关系较近。下列证据对这一观点支持力度最弱的是(  )
A.苹果和梨都在日照充足、气候暖和的地方生长
B.检索植物分类表,发现苹果和梨同属于蔷薇科
C.苹果和梨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叶脉均为网状脉
D.苹果花和梨花都是两性花,萼片和花瓣都是5片
14.(2024·广安)近日,科学家在贵州省发现新物种马岭河小苦英(mǎi),该物种叶柄长30一55毫米,黄色花朵,头状花序,含6一7枚舌状花,果实呈棕色。请推测这种植物的类型(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2024·苏州)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植物的感夜运动是指某些植物叶片的昼夜节律性运动,每天晚上叶片闭合,第二天再打开。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大多通过叶枕完成该运动。叶枕是叶基部膨大的部位,内有可改变形状和大小的运动细胞。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其膨胀收缩导致了叶片的张开闭合。
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叶子上有对称的洞,这是因为昆虫在树叶折叠时以树叶为食。科学家由此受到启发,探索能否在植物化石中发现这种损伤,进而研究感夜运动的进化史。我国科研团队在一种已灭绝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约3亿年前至2.5亿年前)上发现了这种昆虫损伤的独特模式。随后在更多的化石标本中也发现相同的昆虫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化石不仅可以推断动植物的结构,还可以推断其行为特征,未来我们可以从化石标本中破译古生物的更多生物学特征。
15.叶枕运动细胞中控制多种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6.无机盐离子进出叶枕运动细胞导致其膨胀收缩,进而使叶片张开闭合。这体现了无机盐离子(  )
A.能调节生命活动 B.能作为载体运输水分
C.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D.是构成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17.科学家常用豆科植物研究感夜运动,下图是部分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合欢 紫檀 B.合欢 绿豆 C.紫檀 豇豆 D.绿豆 豇豆
18.下图叶片上的小圈代表昆虫损伤,其中不能作为该植物具有感夜运动的证据是(  )
A. B.
C. D.
19.分析上述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植物的叶片可进行昼夜节律性运动
B.多种非生物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感夜运动
C.植物的感夜运动在2.5亿年前就已出现
D.不能根据化石推断出动植物的行为特征
二、判断题
(2024·福建)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2024年4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以四条斑马鱼和若干金鱼藻为主的小型生态系统,开创了“太空养鱼”的先例。斑马鱼属于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具有个体小、繁殖快、胚胎和幼鱼全身透明等适于实验研究的特性。金鱼藻属于双子叶植物。航天员必须给斑马鱼喂食、供氧,为金鱼藻提供营养液、照明,同时满足温度等指标要求,才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0.划线部分共涉及三个生物分类等级。(  )
21.斑马鱼的特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
22.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可以开花结果。(  )
23.该小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
三、资料分析题
24.(2024·陇南)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有祁连裸鲤、蓑羽鹤、雪豹、白唇鹿、马鹿等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祁连裸鲤生活在河流中,其呼吸器官是   ;身体呈   ,可减少游泳阻力。
(2)蓑羽鹤的前肢变为翼,体表被   。
(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   。
(4)上述几种动物中,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   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25.(2024·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内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有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哺乳类62种、鸟类196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草地退化问题突出。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设立国家公园后,通过休牧、轮牧等方式对天然草地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哺乳类和鸟类的种数较多,它们都具有体温   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栖息地破碎化造成近亲繁殖,这会提高由   (填“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发病率。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   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植物属于   ,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能够从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对该地区的生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羚羊、和朱鹮用肺呼吸,大鲵幼体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
B、羚羊是哺乳动物,胎生,朱鹮和大鲵是卵生,B不符合题意。
C、羚牛、大鲵和朱鹮身体中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D、羚羊和大鲵不能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虫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分类学家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2)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
3.【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题干所述,《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 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所以,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不是属,A不符合题意;
B、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所以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不能对动物进行分类,B不符合题意;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C符合题意;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少,不是越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菜豆和紫檀同属于蝶形花科,存在亲缘关系,A说法错误。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图中所示最大的分类单位是,B说法正确。
C、单位科比单位属大,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C说法正确。
D、紫檀、绿豆和菜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都属于不同的种,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目的是弄清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且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根据题干所述,题目中所涉及的分别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纲、目、科、属,大小关系:纲>目>科>属,狼与狗属于犬属,所以,狼和狗亲缘关系最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基本结论是关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亚洲黑熊和北极熊属于同属,亚洲黑熊和大熊猫属于同科,亚洲黑熊和荒漠猫、家猫、兔狲都属于食肉目,属所处的单位最小,所以,北极熊和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分类的单位、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等级由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正确;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远,B错误;
C、名录中共收录物种135061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正确;
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①基因的多样性(也叫遗传多样性);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花的结构;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花药和花丝构成雄蕊,A说法错误。
B、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B说法正确。
C、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桃应该是物种,属于蔷薇目、蔷薇科、桃属、桃种,C说法错误D、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物象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进出的物体,不是传染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是物种的简称;(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3)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花柱、柱头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 ”可代表分类等级“属”,符合题意 ;
B、大熊猫与猫都属于食肉目,而大熊猫与黑熊同属于熊科,科的分类单位较目小,故大熊猫与黑熊的亲缘关系比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更近,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符合题意;
D、图中四种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牙齿都有分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 狼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2.【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 索引表中的五种植物中,只有梅与菊所处的分类单位最小,都属于双子叶植物,共同特征最多,故梅与菊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3.【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苹果和梨都在日照充足、气候暖和的地方生长,这是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不能作为亲缘关系较近的证据,符合题意;
B、检索植物分类表,发现苹果和梨同属于蔷薇科,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C、苹果和梨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叶脉均为网状脉,都是双子叶植物,性状差异较小,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D、苹果花和梨花都是两性花,萼片和花瓣都是5片,性状差异较小,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4.【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开花,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据题干所述,该物种开黄色的花,有真正的果实,所以,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答案】15.B
16.A
17.D
18.D
19.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2)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是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可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4)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5.A、细胞壁是最外层的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不让有用的物质流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膜是叶枕运动细胞中控制多种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叶枕是叶基部膨大的部位,内有可改变形状和大小的运动细胞。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增高,表现出吸水,叶片张开,无机盐离子流出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降低,表现出失水,叶片闭合,该事实说明无机盐能调节生命活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 分类单位小,亲缘关系越近。分析题图中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合欢和紫檀是同科不同属,合欢和绿豆是同科不同属,紫檀和豇豆是同科不同属,而绿豆和豇豆是豇豆属中不同的物种,亲缘关系最近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叶子上有对称的洞,这是因为昆虫在树叶折叠时以树叶为食。 ABC植物叶片上洞均对称, D植物叶片上洞不对称, D不能作为该植物具有感夜运动的证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 A 、植物的感夜运动是指某些植物叶片的昼夜节律性运动,每天晚上叶片闭合,第二天再打开, A不符合题意;
B、感夜运动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其膨胀收缩导致了叶片的张开闭合,其中光照、温度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B不符合题意;
C 、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我国科研团队在一种已灭绝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约3亿年前至2.5亿年前)上发现了这种昆虫损伤的独特模式,由此判故植物的感夜运动在2.5亿年前就已出现, C不符合题意;
D 、研究结果表明,化石不仅可以推断动植物的结构,还可以推断其行为特征,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0.正确
21.正确
22.正确
23.正确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被子植物
【解析】【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3)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0.从题干“ 斑马鱼属于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可以看出,划线部分共涉及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三个生物分类等级,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1.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故斑马鱼的特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同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2.金鱼藻种子外部有果皮包被,故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可以开花结果,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3.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故该小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4.【答案】(1)鳃;流线型
(2)羽毛
(3)胎生、哺乳
(4)白唇鹿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根据题干所述,祁连裸鲤属于鱼类,所以,其呼吸器官是鳃,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阻力。
(2)蓑羽鹤属于鸟类,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为飞行提供了前提,体表背覆羽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
(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种生殖发育特征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题干中提到的几种动物中,祁连裸鲤属于鱼类,蓑羽鹤属于鸟类,雪豹、白唇鹿和马鹿都属于哺乳动物,从动物分类角度来看,白唇鹿和马鹿都属于鹿科,所以,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白唇鹿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故答案为:(1)鳃、流线型;(2)羽毛;(3)胎生哺乳;(4)白唇鹿。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鱼类生活在水中、鸟类大都营飞行生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①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②鸟类前肢变成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等;③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5.【答案】(1)目;恒定
(2)隐性;基因
(3)生产者;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 (1)我们可以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恒定,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2)遗传病有很多是由于致病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分显性和隐性。近亲之间来自祖先的相同基因多,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增多,因此患遗传病的几率高。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可见,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丰富,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 / 1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8 生物的分类
一、选择题
1.(2024·陕西)小秦将“羚牛、大鲵和朱鹮”归为一类的原因是(  )
A.都用鳃呼吸 B.都是胎生
C.都是脊椎动物 D.都会飞行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羚羊、和朱鹮用肺呼吸,大鲵幼体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
B、羚羊是哺乳动物,胎生,朱鹮和大鲵是卵生,B不符合题意。
C、羚牛、大鲵和朱鹮身体中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
D、羚羊和大鲵不能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虫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2023·牡丹江)下列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界 B.种 C.纲 D.目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分类学家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2)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
3.(2024·重庆市)《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写道:“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属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题干所述,《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 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所以,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4.(2018·安徽)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中,“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就能对动物进行分类
C.越小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不是属,A不符合题意;
B、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所以仅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不能对动物进行分类,B不符合题意;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C符合题意;
D、越大的分类单位,所属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少,不是越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5.(2024·常州)下图是部分蝶形花科植物分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菜豆和紫檀没有亲缘关系
B.图中所示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科
C.蝶形花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紫檀属多
D.紫檀、绿豆和菜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菜豆和紫檀同属于蝶形花科,存在亲缘关系,A说法错误。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图中所示最大的分类单位是,B说法正确。
C、单位科比单位属大,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C说法正确。
D、紫檀、绿豆和菜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都属于不同的种,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目的是弄清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且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6.(2024·无锡)狼与兔属于哺乳纲,狼与虎属于食肉目,狼与狐属于犬科,狼与狗属于犬属,则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兔 B.虎 C.狐 D.狗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根据题干所述,题目中所涉及的分别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纲、目、科、属,大小关系:纲>目>科>属,狼与狗属于犬属,所以,狼和狗亲缘关系最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基本结论是关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7.(2024·兰州)下图为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与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北极熊 B.大熊猫 C.荒漠猫 D.兔狲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亚洲黑熊和北极熊属于同属,亚洲黑熊和大熊猫属于同科,亚洲黑熊和荒漠猫、家猫、兔狲都属于食肉目,属所处的单位最小,所以,北极熊和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分类的单位、依据,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8.(2023·北京)《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正式发布,共收录物种135061种,其中动物就有13861属,65362种。与2022版比较,新增10027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高
C.名录可以反映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D.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的等级由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正确;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同属比同种的生物相似程度更远,B错误;
C、名录中共收录物种135061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正确;
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物种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改善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①基因的多样性(也叫遗传多样性);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9.(2024·长春) 若选项中的内容依次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雌蕊、花药、花柱、子房 B.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C.桃、桃属、蔷薇科、蔷薇目 D.传染病、艾滋病、水痘、近视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花的结构;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花药和花丝构成雄蕊,A说法错误。
B、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B说法正确。
C、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桃应该是物种,属于蔷薇目、蔷薇科、桃属、桃种,C说法错误D、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物象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进出的物体,不是传染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是物种的简称;(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3)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花柱、柱头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10.(2024·山西)中国国宝、全球“网红”大熊猫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代表分类等级“属”
B.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最近
C.图中的分类只以动物食性为依据
D.图中四种动物只有大熊猫的牙齿有分化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 ”可代表分类等级“属”,符合题意 ;
B、大熊猫与猫都属于食肉目,而大熊猫与黑熊同属于熊科,科的分类单位较目小,故大熊猫与黑熊的亲缘关系比大熊猫与猫的亲缘关系更近,不符合题意;
C、动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符合题意;
D、图中四种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牙齿都有分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1.(2024·云南)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度进行分类,狼这一物种不会被划入(  )
A.食肉目 B.猫科 C.哺乳纲 D.犬属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 狼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2.(2024·四川)请根据下图提示,运用生物学分类知识,分析判断与梅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
A.松 B.菊 C.竹 D.兰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 索引表中的五种植物中,只有梅与菊所处的分类单位最小,都属于双子叶植物,共同特征最多,故梅与菊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13.(2024·宜宾)同学们参加果树栽培实践活动时,认为苹果和梨是不同的物种,但亲缘关系较近。下列证据对这一观点支持力度最弱的是(  )
A.苹果和梨都在日照充足、气候暖和的地方生长
B.检索植物分类表,发现苹果和梨同属于蔷薇科
C.苹果和梨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叶脉均为网状脉
D.苹果花和梨花都是两性花,萼片和花瓣都是5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A、苹果和梨都在日照充足、气候暖和的地方生长,这是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不能作为亲缘关系较近的证据,符合题意;
B、检索植物分类表,发现苹果和梨同属于蔷薇科,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C、苹果和梨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叶脉均为网状脉,都是双子叶植物,性状差异较小,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D、苹果花和梨花都是两性花,萼片和花瓣都是5片,性状差异较小,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4.(2024·广安)近日,科学家在贵州省发现新物种马岭河小苦英(mǎi),该物种叶柄长30一55毫米,黄色花朵,头状花序,含6一7枚舌状花,果实呈棕色。请推测这种植物的类型(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开花,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据题干所述,该物种开黄色的花,有真正的果实,所以,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024·苏州)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植物的感夜运动是指某些植物叶片的昼夜节律性运动,每天晚上叶片闭合,第二天再打开。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大多通过叶枕完成该运动。叶枕是叶基部膨大的部位,内有可改变形状和大小的运动细胞。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其膨胀收缩导致了叶片的张开闭合。
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叶子上有对称的洞,这是因为昆虫在树叶折叠时以树叶为食。科学家由此受到启发,探索能否在植物化石中发现这种损伤,进而研究感夜运动的进化史。我国科研团队在一种已灭绝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约3亿年前至2.5亿年前)上发现了这种昆虫损伤的独特模式。随后在更多的化石标本中也发现相同的昆虫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化石不仅可以推断动植物的结构,还可以推断其行为特征,未来我们可以从化石标本中破译古生物的更多生物学特征。
15.叶枕运动细胞中控制多种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6.无机盐离子进出叶枕运动细胞导致其膨胀收缩,进而使叶片张开闭合。这体现了无机盐离子(  )
A.能调节生命活动 B.能作为载体运输水分
C.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D.是构成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17.科学家常用豆科植物研究感夜运动,下图是部分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合欢 紫檀 B.合欢 绿豆 C.紫檀 豇豆 D.绿豆 豇豆
18.下图叶片上的小圈代表昆虫损伤,其中不能作为该植物具有感夜运动的证据是(  )
A. B.
C. D.
19.分析上述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植物的叶片可进行昼夜节律性运动
B.多种非生物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感夜运动
C.植物的感夜运动在2.5亿年前就已出现
D.不能根据化石推断出动植物的行为特征
【答案】15.B
16.A
17.D
18.D
19.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2)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是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可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4)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5.A、细胞壁是最外层的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不让有用的物质流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的物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膜是叶枕运动细胞中控制多种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结构,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叶枕是叶基部膨大的部位,内有可改变形状和大小的运动细胞。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增高,表现出吸水,叶片张开,无机盐离子流出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降低,表现出失水,叶片闭合,该事实说明无机盐能调节生命活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 分类单位小,亲缘关系越近。分析题图中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合欢和紫檀是同科不同属,合欢和绿豆是同科不同属,紫檀和豇豆是同科不同属,而绿豆和豇豆是豇豆属中不同的物种,亲缘关系最近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叶子上有对称的洞,这是因为昆虫在树叶折叠时以树叶为食。 ABC植物叶片上洞均对称, D植物叶片上洞不对称, D不能作为该植物具有感夜运动的证据。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 A 、植物的感夜运动是指某些植物叶片的昼夜节律性运动,每天晚上叶片闭合,第二天再打开, A不符合题意;
B、感夜运动受光照、温度、内部物质等多种因素的调控,多种无机盐离子及水分子可进出运动细胞,其膨胀收缩导致了叶片的张开闭合,其中光照、温度等属于非生物因素, B不符合题意;
C 、具有感夜运动的植物叶片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昆虫损伤模式,我国科研团队在一种已灭绝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化石(约3亿年前至2.5亿年前)上发现了这种昆虫损伤的独特模式,由此判故植物的感夜运动在2.5亿年前就已出现, C不符合题意;
D 、研究结果表明,化石不仅可以推断动植物的结构,还可以推断其行为特征,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判断题
(2024·福建)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2024年4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以四条斑马鱼和若干金鱼藻为主的小型生态系统,开创了“太空养鱼”的先例。斑马鱼属于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具有个体小、繁殖快、胚胎和幼鱼全身透明等适于实验研究的特性。金鱼藻属于双子叶植物。航天员必须给斑马鱼喂食、供氧,为金鱼藻提供营养液、照明,同时满足温度等指标要求,才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0.划线部分共涉及三个生物分类等级。(  )
21.斑马鱼的特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
22.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可以开花结果。(  )
23.该小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
【答案】20.正确
21.正确
22.正确
23.正确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被子植物
【解析】【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
(3)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就越小。所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0.从题干“ 斑马鱼属于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可以看出,划线部分共涉及鲤形目、鲤科、短担尼鱼属、三个生物分类等级,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1.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故斑马鱼的特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同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2.金鱼藻种子外部有果皮包被,故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可以开花结果,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3.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故该小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三、资料分析题
24.(2024·陇南)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活有祁连裸鲤、蓑羽鹤、雪豹、白唇鹿、马鹿等动物。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祁连裸鲤生活在河流中,其呼吸器官是   ;身体呈   ,可减少游泳阻力。
(2)蓑羽鹤的前肢变为翼,体表被   。
(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   。
(4)上述几种动物中,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   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答案】(1)鳃;流线型
(2)羽毛
(3)胎生、哺乳
(4)白唇鹿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根据题干所述,祁连裸鲤属于鱼类,所以,其呼吸器官是鳃,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阻力。
(2)蓑羽鹤属于鸟类,鸟类的前肢变成翼,为飞行提供了前提,体表背覆羽毛,有保温和保护作用。
(3)雪豹等哺乳动物的繁殖特征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种生殖发育特征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题干中提到的几种动物中,祁连裸鲤属于鱼类,蓑羽鹤属于鸟类,雪豹、白唇鹿和马鹿都属于哺乳动物,从动物分类角度来看,白唇鹿和马鹿都属于鹿科,所以,从分类学角度分析,马鹿和白唇鹿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故答案为:(1)鳃、流线型;(2)羽毛;(3)胎生哺乳;(4)白唇鹿。
【分析】此题考查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鱼类生活在水中、鸟类大都营飞行生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①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②鸟类前肢变成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等;③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5.(2024·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内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有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哺乳类62种、鸟类196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二: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不稳定,草地退化问题突出。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设立国家公园后,通过休牧、轮牧等方式对天然草地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哺乳类和鸟类的种数较多,它们都具有体温   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栖息地破碎化造成近亲繁殖,这会提高由   (填“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的发病率。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   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植物属于   ,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能够从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对该地区的生物进行保护和管理。
【答案】(1)目;恒定
(2)隐性;基因
(3)生产者;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 (1)我们可以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资料一提到的四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目。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恒定,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2)遗传病有很多是由于致病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分显性和隐性。近亲之间来自祖先的相同基因多,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增多,因此患遗传病的几率高。对雪豹、藏原羚等物种建立了迁移廊道,使它们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可见,迁移廊道加强了不同区域的同物种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提高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丰富,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