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2 病毒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2 病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17:44:00

文档简介

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2 病毒
一、选择题
1.(2023·贵阳)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病,与该病患者共用餐具,或吃了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能受到感染而患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C.戴口罩可以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D.注射甲肝疫苗可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
2.(2024·湖南)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下列有关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分裂生殖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D.能独立生活
3.(2024·苏州)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复活的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病毒进行孢子生殖 D.该病毒与阿米巴虫是寄生关系
4.(2024·长春) 下列关于细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噬菌体是植物病毒
C.细菌靠芽孢进行生殖 D.醋酸菌可用于制酸奶
5.(2024·河南)登革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中,使其产生S蛋白,该蛋白可抑制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的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伊蚊是登革热的病原体之一 B.病毒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原
C.登革热病毒靠分裂进行繁殖 D.S蛋白是转基因技术的产物
6.(2024·齐齐哈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病毒,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7.(2024·陕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在不慎被狗、猫咬伤后,需立即严格清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以确保人身安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病毒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
B.消毒被狗、猫咬伤的伤口属于控制传染源
C.注射的狂犬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原
D.注射狂犬疫苗形成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8.(2024·聊城)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女性患宫颈癌的主要诱因,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了预防该疾病的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乳头瘤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属于抗原
D.人乳头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9.(2024·宜宾)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
B.图中结构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糖类
C.按其寄生生物划分,该病毒属于噬菌体是
D.该病毒为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10.(2021·齐齐哈尔)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细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C.真菌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1.(2022·大庆)下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是一种细菌病毒
C.能独立生活 D.能在细胞外制造新病毒
二、双选题
12.(2024·苏州)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秋冬时节。支原体比细菌小,有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壁,下图为支原体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支原体属于病毒 B.支原体是单细胞生物
C.支原体肺炎可通过空气传播 D.支原体是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
三、填空题
13.(2024·新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患者应隔离治疗,易感人群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该病。
(1)麻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麻疹患者能散播病原体,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隔离治疗属于   。
(3)若要通过注射麻疹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其原理是麻疹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属于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病原体,B错误;
C、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消化道传染病,戴口罩不能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C错误;
D、甲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针对患病生物采取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采取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健康的人采取的措施
2.【答案】A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 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
BD、该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体,寄生在其体内,属于动物病毒,BD不符合题意;
C、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4.【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A说法正确。
B、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而不是植物病毒 ,B说法错误。
C、细菌为单细胞生物,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C说法错误。
D、醋酸菌可用于制醋,酸奶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生成的,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也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种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2)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
(3)真菌由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腐生,靠孢子繁殖后代。
5.【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登革热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伊蚊是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B、病毒属于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不符合题意;
C、登革热病毒靠自我复制进行繁殖,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中,使其产生S蛋白,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6.【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A正确;
B、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独立生存,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比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7.【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A说法错误。
B、消毒被狗、猫咬伤的伤口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说法错误。
C、注射的狂犬疫苗会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说法错误。
D、注射狂犬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类型,为基础题,熟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者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8.【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人乳头瘤病毒是乳头瘤病毒科的一员,专门感染人类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它主要寄生于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故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
B、女性通过接种HPV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叫做抗原,所以人乳头瘤病毒属于抗原,C正确。
D、HPV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它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和生存。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结晶体。
9.【答案】A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 A、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符合题意;
B、图中结构②是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不符合题意;
C、按其寄生生物划分,该病毒能够寄生在人体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不符合题意;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通过自我复制完成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图中:①是遗传物质内核;②是蛋白质外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0.【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入侵,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故病毒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和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大型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1.【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B符合题意。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不符合题意。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2.【答案】B,C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分类
【解析】【解答】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壁,不属于病毒,为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C符合题意;
D、支原体是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支原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也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13.【答案】(1)遗传物质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麻疹病毒是一 种病毒。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控制传染源是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手段,因此,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麻疹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能与麻疹病毒特异性结台,从而起到预防麻疹的作用。由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麻疹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 / 1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2 病毒
一、选择题
1.(2023·贵阳)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类消化道传染病,与该病患者共用餐具,或吃了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能受到感染而患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C.戴口罩可以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D.注射甲肝疫苗可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属于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属于该病的病原体,B错误;
C、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消化道传染病,戴口罩不能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C错误;
D、甲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甲肝的抵抗力,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针对患病生物采取的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采取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健康的人采取的措施
2.(2024·湖南)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下列有关病毒的正确叙述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能分裂生殖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D.能独立生活
【答案】A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 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3.(2024·苏州)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复活的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病毒进行孢子生殖 D.该病毒与阿米巴虫是寄生关系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
BD、该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体,寄生在其体内,属于动物病毒,BD不符合题意;
C、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4.(2024·长春) 下列关于细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噬菌体是植物病毒
C.细菌靠芽孢进行生殖 D.醋酸菌可用于制酸奶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A说法正确。
B、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而不是植物病毒 ,B说法错误。
C、细菌为单细胞生物,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C说法错误。
D、醋酸菌可用于制醋,酸奶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生成的,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也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种类的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2)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
(3)真菌由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腐生,靠孢子繁殖后代。
5.(2024·河南)登革热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中,使其产生S蛋白,该蛋白可抑制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的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伊蚊是登革热的病原体之一 B.病毒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原
C.登革热病毒靠分裂进行繁殖 D.S蛋白是转基因技术的产物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登革热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伊蚊是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
B、病毒属于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能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不符合题意;
C、登革热病毒靠自我复制进行繁殖,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将S基因转入伊蚊的基因组中,使其产生S蛋白,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6.(2024·齐齐哈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病毒,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D.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A正确;
B、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独立生存,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比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7.(2024·陕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在不慎被狗、猫咬伤后,需立即严格清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以确保人身安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病毒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
B.消毒被狗、猫咬伤的伤口属于控制传染源
C.注射的狂犬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原
D.注射狂犬疫苗形成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A说法错误。
B、消毒被狗、猫咬伤的伤口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说法错误。
C、注射的狂犬疫苗会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说法错误。
D、注射狂犬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类型,为基础题,熟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抗体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者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8.(2024·聊城)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是女性患宫颈癌的主要诱因,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了预防该疾病的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乳头瘤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属于抗原
D.人乳头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人乳头瘤病毒是乳头瘤病毒科的一员,专门感染人类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它主要寄生于人体皮肤和黏膜组织,故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
B、女性通过接种HPV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叫做抗原,所以人乳头瘤病毒属于抗原,C正确。
D、HPV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它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和生存。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结晶体。
9.(2024·宜宾)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
B.图中结构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糖类
C.按其寄生生物划分,该病毒属于噬菌体是
D.该病毒为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答案】A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 A、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图中结构①是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符合题意;
B、图中结构②是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不符合题意;
C、按其寄生生物划分,该病毒能够寄生在人体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不符合题意;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通过自我复制完成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图中:①是遗传物质内核;②是蛋白质外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0.(2021·齐齐哈尔)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细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C.真菌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入侵,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故病毒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和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大型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1.(2022·大庆)下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是一种细菌病毒
C.能独立生活 D.能在细胞外制造新病毒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A不符合题意。
B.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B符合题意。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不符合题意。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二、双选题
12.(2024·苏州)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秋冬时节。支原体比细菌小,有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壁,下图为支原体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支原体属于病毒 B.支原体是单细胞生物
C.支原体肺炎可通过空气传播 D.支原体是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
【答案】B,C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分类
【解析】【解答】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壁,不属于病毒,为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C符合题意;
D、支原体是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支原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也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三、填空题
13.(2024·新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患者应隔离治疗,易感人群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该病。
(1)麻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麻疹患者能散播病原体,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隔离治疗属于   。
(3)若要通过注射麻疹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其原理是麻疹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遗传物质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麻疹病毒是一 种病毒。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中,控制传染源是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手段,因此,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麻疹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能与麻疹病毒特异性结台,从而起到预防麻疹的作用。由于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麻疹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