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国近代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了解戊戌变法背景,知道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及百日维新基本史实。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的从学技术到学制度的基本线索。
02
家国情怀: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及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03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时局图动态展示
《时局图》作为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巅峰之作,描绘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这幅作品及时、深刻地将这一危急形势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提醒国人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这种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力拼搏。
时空观念
先进中国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早期探索
倾销鸦片→战争
19世纪40年代
地主阶级抵抗派:
提出学西方技术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19世纪6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实践学西方技术
19世纪60年代
早期维新派:
提出学西方制度
未学
只学技术未学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瓜分中国狂潮
何去何从?
唯物史观
目录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二
百日维新
三
戊戌变法影响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01
康有为:
读书游历→钻研西学→宣传变法→实践
康有为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学生有梁启超等。
家国情怀
教学视频:公车上书与康有为
02
公车上书:
导火线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领导人物
主要内容
影响
康有为
梁启超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场景绘画
人物扫描: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思想。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家国情怀
03
宣传维新思想:
(1)
组织学会:强学会、南学会、蜀学会等
强学会遗址
强学会部分成员
《万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2)
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天津《国闻报》:由严复主持。
史料实证
(3)
创办学堂: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等
万木草堂,又称“康有为书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学府,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兴里32号,建于1891年,由康有为创建。这里曾是维新运动的重要阵地,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万木草堂已经成为了一座历史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4)
翻译著作: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理论。
严复
严复天演论序言手稿
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号召救亡图存。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家国情怀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
时空观念
二
百日维新
二
百日维新
01
背景:
(1)
帝国主义: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狂潮
(2)
维新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
(3)
统治者:为维护清朝统治,光绪帝决心变法。
教学视频: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02
03
04
开始: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结果:
变法触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④裁剪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角色体验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其影响?
实业家
读书人
八旗
瀛台,地处北京南海中,三面临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将光绪帝幽禁在这里,后来光绪帝死于此。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囚
议一议:阅读材料,思考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材料一: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了各种谕旨约108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难以接受,以至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
材料二: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败。
——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
材料三:光绪皇帝既无实权,又无军队,维新派谈起变法头头是道,而一遇武力威胁,就一筹莫展,在束手无策之中。
①操之过急,触动顽固派利益;
②脱离人民群众;
③皇帝无实权,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教学视频:戊戌六君子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戊戌六君子
刘光第
杨锐
谭嗣同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家国情怀
康有为在政变前一天,由英国人保护逃往香港。政变发生当天,梁启超躲入日本公使馆,后由日本人掩护,化装逃到日本。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家国情怀
三
戊戌变法影响
三
戊戌变法影响
01
02
03
性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影响: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①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突出功绩);②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维新时期的遗产
奏定大学堂章程(1903)
京师大学堂牌匾
京师大学堂旧址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
史料实证
维新时期的遗产
旧式私塾
北洋师范女学堂成立纪念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史料实证
课后练习
1.“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B.开启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C.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D项正确;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他没有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排除B项;康有为属于维新派人士,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后练习
2.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湘报》。这些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答案】B 【详解】依据“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湘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严复、谭嗣同都是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创办的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实现变法图强,B项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率先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A项;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创办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3.发动戊戌变法的过程就是维新派及维新思想逐步形成、集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一些方式卓有成效,发挥了思想准备作用。变法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方式是( )
A.发动公车上书取得成功 B.借助报刊舆论宣传变法思想
C.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D.政治经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发挥了思想准备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B项正确;公车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取得应有效果,“取得成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历史证明,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进行变法,最终收获的只是失败,排除C项;戊戌变法期间政治经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的做法无法抓住重点,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4.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直接发布上谕,限各部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各衙则例,办竣后奏报。接到上谕后,中央各机关一体采取搪塞推延战术……光绪帝不得已,再次严令督办,各衙门也只是敷衍了事,一直拖到政变发生,此事遂不了了之。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戊戌变法的( )
A.背景 B.性质 C.失败原因 D.积极影响
【答案】C 【详解】据“百日维新开始后,光绪直接发布上谕,……中央各机关一体采取搪塞推延战术……光绪帝不得已,再次严令督办,各衙门也只是敷衍了事,一直拖到政变发生,此事遂不了了之。”可知,反映了清政府内部官僚集团对变法运动的抵制,可以用来研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戊戌变法运动的积极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