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11: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中国近代史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时空观念: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意义,学会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02
家国情怀:理解陈独秀、鲁迅等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增强热爱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03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张勋复辟-不伦不类的“臣民”
目录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01
背景:
(1)
政治:
①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袁世凯破坏共和、北洋政府政治混乱。
矛盾
民国元年欲效仿欧美实行民主共和
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
(2)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
文化:
①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思想解放;
②尊孔复古逆流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矛盾
民国六年张勋率领辫子军入北京,拥戴溥仪“登基”,北京遗老遗少纷纷支持。
法语书写:青年
相关史事: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插图人物:卡耐基
相关史事:安德鲁·卡耐基,苏格兰裔美国实业家,被誉为“钢铁大王”,宣扬励志实干。
陈独秀(1879-194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02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史料实证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05
02
03
04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科学
人物扫描: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1868-1940)
教学视频:蔡元培改组北京大学
画家沈嘉蔚 1988年 油画《北大钟声》
画上共16人,由左至右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桐、梁漱溟、刘半农。
这幅画反映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画面的中心是蔡元培,其左前方的辜鸿铭和右后方的李大钊分别是主张旧学和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放在蔡元培的左右、画面的中央,突出了“兼容并包”的主题思想。
辜鸿铭:1857年—1928年。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自称东西南北人,英文名字Tomson。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
教学视频:《觉醒年代》陈独秀舌战辜鸿铭片段
时空观念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01
主要内容:
(1)
内容1: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2)
内容2: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某地百姓家的春联
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材料: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3)
内容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与书写成了少数读书人的专利。近代以来,要求简化文体、使用口语化的白话文的呼声越来越高,出现了一些宣传白话文的报纸,如《无锡白话报》等。官方告示也有采用白话文的,但总的来说,白话文不是很普及。 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920年, 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巳也以生平只問政體不問國體如鄙人者曷為當前此公等第壹次主張變更國體時而嘵嘵取厭當今日公等第二次主張變更國體時而復嘵嘵取厭詩曰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嗚呼論者其念之哉其念之哉——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白话文
标点符号
简体字
征婚信息:“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
(4)
内容4: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材料1: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材料2:瑞珏是个良家女子,凭着自己的善良、贤慧,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觉新。在她临产时,正逢高老太爷去世,家人为了避免“血光之灾” (产妇的血光会冲犯到死者身上),把她赶到城外冰冷的小屋去分娩,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
史料实证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 )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新道德:资产阶级新道德,追求自由、平等。
史料实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4)
内容5: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
①内容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内容二: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内容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内容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⑤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伦理革命
总体归纳
02
历史意义:
(1)
性质: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
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③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洗礼。
(3)
局限: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与肯定。
唯物史观
课后练习
1.惨痛的教训促使人们对如何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反思。先进的中国人如陈独秀等终于认识到,仅仅靠西方政治制度的移植难以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材料评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新生的中华民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后练习
2.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尝试,这些尝试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李鸿章张之洞孙中山 B.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C.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 D.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故ABD对应不准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课后练习
3.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
A.自由与法治 B.爱国与进步
C.民主与科学 D.公平与正义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在当时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即德漠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陈独秀认为只有两位先生能够救中国,C项正确;自由与法治与法律和权力问题有关系,排除A项;爱国与进步体现在反抗外来侵略上,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公平与正义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不相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课后练习
4.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中收效最快、成就最显著的一个领域。其意义不仅限于一种语体变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使思想启蒙和新思潮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对该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文学革命推动思想启蒙 B.白话文实现全民推广
C.文学革命就是语体变革 D.白话文更加通俗易懂
【答案】A 【详解】据题干“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中收效最快、成就最显著的一个领域。其意义不仅限于一种语体变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使思想启蒙和新思潮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可知,文学革命推动了思想启蒙和新思潮的传播,A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说明白话文实现全民推广,排除B项;文学革命就是语体变革,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白话文更加易懂,排除D项。故选A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