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0 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2023·恩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颗枫树种子种到适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 枫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一项(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土壤中的无机盐
2.(2024·陕西)如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B.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C.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D.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3.(2024·菏泽)某小组设计甲、乙、丙三套装置,并实施有关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乙装置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光照时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即可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关
D.将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打开阀门,挤压透明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2024·通辽)梭梭是沙漠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长超过9米,叶呈鳞片状。干旱炎热的夏季,部分嫩枝会自动脱落以减少水分散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不同
C.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
D.梭梭的发达根系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5.(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二、填空题
6.(2024·夹江模拟)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作用;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中。
三、读图理解题
7.(2024·长春)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如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农作物的收成主要在于有机物的积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 (填序号)。
(2)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 ,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 ,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在果树栽培时,通常会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8.(2021·江西)冬枣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剥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好吃的“果肉”A是由冬枣花中的 发育而来。
(2)图二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 ,使有机物无法通过,从而能提高 (填“I”或“II”)处果实品质。
(3)枣树根尖 区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后,大部分通过图三中的 (填序号)散失到大气中。
(4)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三中的②进行,它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了重要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9.(2024·常州)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甲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乙为透明玻璃箱,放入一盆蚕豆苗,与甲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关闭),放置在阳光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萌发的蚕豆种子进行 作用,会消耗甲瓶中的 ,释放 。
(2)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 (选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 。
(3)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 ,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了 作用,水蒸气由叶片上的 散失。
五、综合应用题
10.(2024·聊城)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提到的植物没有 的分化。
(2)“青苔满街砌”中的植物通常被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 。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中“梅”属于 植物。根的生长依靠图甲中的[ ] 细胞的分裂和[ ] 细胞的伸长实现的,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输导组织的 运输来的。
(4)大部分蕨类为常绿植物,叶形婀娜多姿,且以其古朴、典雅、清新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如果在家中种养盆栽蕨类(如图乙),你认为应如何管理? 。
六、实践探究题
11.(2024·兰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探究水在枣树内的运输路径,合作完成了“一滴水在枣树内的旅行”记录。以下为部分观察记录。
(1)【第一站】根——水的吸收:枣树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抽水机”,根源源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 ,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
(2)【第二站】茎——水的运输:枣树吸收的水和“搭便车”的无机盐顺着一条条中空的管道,由根运输到茎,再运输到枣树的其他器官。这里“中空的管道”是指____,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____(填字母)。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3)【第三站】叶——水的散失:旅行到枣树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4)部分水在旅行途中参与了各种生命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红枣挂满枝头。为探究影响采摘后鲜枣保存时间的因素,该小组同学采摘一批鲜枣进行了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保存温度 其他条件 10天后腐败率
1 鲜枣100个 20℃清水浸泡2秒 25℃ 相同 6%
2 鲜枣100个 100℃清水浸泡2秒 25℃ 3%
3 鲜枣100个 100℃清水浸泡2秒 4℃ 1%
(注:鲜枣在100℃清水中浸泡2秒既能杀灭表皮上的大部分微生物,又不破坏表皮活性。)
①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
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填组别序号)。
③上述3组实验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 组的鲜枣。
④关于食品保存,请提出一条合理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植物增重,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增重的主要物质来源。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答案】B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叶绿体上进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A说法错误。
B、图中,①是叶肉,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B说法正确。
C、图中,②是气孔,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说法错误。
D、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大越95%的水分经②气孔散失参与水循环,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叶片的结构、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图甲中,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说法正确。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科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B说法正确。
C、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所以,丙装置光照时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实验可证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C说法错误,
D、将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打开阀门,挤压透明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为基础题,考查点较多,综合性强,需要熟记:
(1)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氧气难溶于水,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强度越强。
4.【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该过程为细胞的生长,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A说法正确。
B、同一植物体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说法错误。
C、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嫩枝条也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干旱炎热的夏季,梭梭树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C说法正确。
D、梭梭树发达的根系有利于适应沙漠比较干旱的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熟知: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以外,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5.【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C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它制造的有机物可以建造自身细胞,为自身提供物质和能量。可见,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直接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不符合题意;
B、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6.【答案】蒸腾;输导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有利于成活;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导管可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输导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7.【答案】(1)②
(2)根毛;气孔
(3)空气或氧气
(4)输导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图中,①是表皮起保护作用,②是叶肉,内含丰富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部位,③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④是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②。
(2)图中,⑤是根毛,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根毛的出现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气孔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所以,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空气,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输导组织有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故答案为:(1)②;(2)根毛、气孔;(3)空气;(4)输导。
【分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叶肉细胞里含有叶绿体,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脉里具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2)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保护组织一般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机械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细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
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8.【答案】(1)子房壁
(2)筛管;I
(3)成熟区;⑤
(4)碳—氧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开花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只有雌蕊的子房能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A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B种子。
(2)环剥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因此提高了I处果实品质。
(3)根尖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成熟区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图三)⑤气孔→大气(水蒸气)。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②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1)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只有雌蕊的子房能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A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B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筛管在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
(3)叶片的结构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
9.【答案】(1)呼吸;氧气;二氧化碳
(2)增强;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3)变蓝色;淀粉
(4)蒸腾;气孔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萌发的菜豆种子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甲瓶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增强,因为蚕豆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由导管运送到玻璃箱,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3)在光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植物同进行了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是由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故答案为:(1)呼吸、氧气、二氧化碳;(2)增强、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3)变蓝色、淀粉;(4)蒸腾、气孔。
【分析】此题考查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1)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对立的过程,也是相互依存的。(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10.【答案】(1)根茎叶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
(3)被子植物;C;分生区;D;伸长区;筛管
(4)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可以推测西湖水色的碧绿可能与藻类植物的活动有关。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当空气中存在污染物时,苔藓植物会迅速作出反应,其生长状况会明显受到影响。
(3)梅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梅树的根在生长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根尖的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D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来实现。梅树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输导组织中的筛管运输而来。筛管位于韧皮部,负责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为根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
(4)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所以,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 根深叶茂,就要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11.【答案】(1)根毛
(2)B
(3)蒸腾作用
(4)变量唯一;2、3;3;放冰箱低温保存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称根毛区, 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所以题干中提到的“中空的管道”是指导管,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其中,氮肥能使作物代谢正常,植株发育良好,同时提高作物的抗旱性以及抗寒性,是果实提早成熟,所以,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含磷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
(3)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4)①在探究实验中,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要控制唯一变量,所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变量唯一。
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那么除了温度以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所以,应选择2组和3组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③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三组实验中,10天后腐败率最低的是第3组,所以,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3组的鲜枣。
④根据本实验的探究结论,在食品保存中,可以把食物放冰箱冷藏,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根毛;(2)导管、B;(3)蒸腾作用;(4)变量唯一、2和3、3、放冰箱低温保存。
【分析】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功能、蒸腾作用、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生物探究实验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①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②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③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④在生物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 / 12024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0 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2023·恩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颗枫树种子种到适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 枫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一项(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土壤中的无机盐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植物增重,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增重的主要物质来源。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2024·陕西)如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B.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C.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D.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答案】B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叶绿体上进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A说法错误。
B、图中,①是叶肉,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B说法正确。
C、图中,②是气孔,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说法错误。
D、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大越95%的水分经②气孔散失参与水循环,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叶片的结构、特点,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2024·菏泽)某小组设计甲、乙、丙三套装置,并实施有关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乙装置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光照时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即可证明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有关
D.将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打开阀门,挤压透明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图甲中,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说法正确。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科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B说法正确。
C、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所以,丙装置光照时透明袋内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实验可证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C说法错误,
D、将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植物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打开阀门,挤压透明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为基础题,考查点较多,综合性强,需要熟记:
(1)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氧气难溶于水,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强度越强。
4.(2024·通辽)梭梭是沙漠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长超过9米,叶呈鳞片状。干旱炎热的夏季,部分嫩枝会自动脱落以减少水分散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不同
C.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
D.梭梭的发达根系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该过程为细胞的生长,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A说法正确。
B、同一植物体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说法错误。
C、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嫩枝条也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干旱炎热的夏季,梭梭树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C说法正确。
D、梭梭树发达的根系有利于适应沙漠比较干旱的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熟知: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参与植物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以外,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5.(2024·河南)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C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它制造的有机物可以建造自身细胞,为自身提供物质和能量。可见,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绿色植物还能通过蒸腾作用,直接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不符合题意;
B、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填空题
6.(2024·夹江模拟)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作用;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中。
【答案】蒸腾;输导
【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移栽树木时,移栽前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的散失,有利于成活;移栽后给树木打针输液,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和提供营养,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导管可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蒸腾;输导
【分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2)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
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
三、读图理解题
7.(2024·长春)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如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农作物的收成主要在于有机物的积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 (填序号)。
(2)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 ,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 ,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在果树栽培时,通常会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 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答案】(1)②
(2)根毛;气孔
(3)空气或氧气
(4)输导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图中,①是表皮起保护作用,②是叶肉,内含丰富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部位,③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④是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主要位于叶片结构中的②。
(2)图中,⑤是根毛,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根毛的出现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吸收的水大部分被运到叶片,由叶片表皮的④气孔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所以,农田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空气,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4)输导组织有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通过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
故答案为:(1)②;(2)根毛、气孔;(3)空气;(4)输导。
【分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叶肉细胞里含有叶绿体,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脉里具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2)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保护组织一般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机械组织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分,细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
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8.(2021·江西)冬枣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枝条环剥的方法提高果实品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好吃的“果肉”A是由冬枣花中的 发育而来。
(2)图二所示的环剥,切断了输导组织中的 ,使有机物无法通过,从而能提高 (填“I”或“II”)处果实品质。
(3)枣树根尖 区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后,大部分通过图三中的 (填序号)散失到大气中。
(4)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三中的②进行,它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1)子房壁
(2)筛管;I
(3)成熟区;⑤
(4)碳—氧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开花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只有雌蕊的子房能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A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B种子。
(2)环剥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因此提高了I处果实品质。
(3)根尖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成熟区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图三)⑤气孔→大气(水蒸气)。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②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1)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只有雌蕊的子房能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A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B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筛管在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
(3)叶片的结构①上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下表皮;⑤气孔。
四、实验探究题
9.(2024·常州)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甲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乙为透明玻璃箱,放入一盆蚕豆苗,与甲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关闭),放置在阳光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萌发的蚕豆种子进行 作用,会消耗甲瓶中的 ,释放 。
(2)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 (选填“增强”或“减弱”),原因是 。
(3)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 ,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了 作用,水蒸气由叶片上的 散失。
【答案】(1)呼吸;氧气;二氧化碳
(2)增强;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3)变蓝色;淀粉
(4)蒸腾;气孔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萌发的菜豆种子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甲瓶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增强,因为蚕豆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由导管运送到玻璃箱,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3)在光下,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蚕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植物同进行了蒸腾作用,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是由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
故答案为:(1)呼吸、氧气、二氧化碳;(2)增强、玻璃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3)变蓝色、淀粉;(4)蒸腾、气孔。
【分析】此题考查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基础内容,难度一般,(1)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对立的过程,也是相互依存的。(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五、综合应用题
10.(2024·聊城)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提到的植物没有 的分化。
(2)“青苔满街砌”中的植物通常被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 。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中“梅”属于 植物。根的生长依靠图甲中的[ ] 细胞的分裂和[ ] 细胞的伸长实现的,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输导组织的 运输来的。
(4)大部分蕨类为常绿植物,叶形婀娜多姿,且以其古朴、典雅、清新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如果在家中种养盆栽蕨类(如图乙),你认为应如何管理? 。
【答案】(1)根茎叶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
(3)被子植物;C;分生区;D;伸长区;筛管
(4)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可以推测西湖水色的碧绿可能与藻类植物的活动有关。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当空气中存在污染物时,苔藓植物会迅速作出反应,其生长状况会明显受到影响。
(3)梅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梅树的根在生长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根尖的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D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来实现。梅树根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通过输导组织中的筛管运输而来。筛管位于韧皮部,负责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为根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
(4)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所以,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 根深叶茂,就要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
六、实践探究题
11.(2024·兰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探究水在枣树内的运输路径,合作完成了“一滴水在枣树内的旅行”记录。以下为部分观察记录。
(1)【第一站】根——水的吸收:枣树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抽水机”,根源源不断地吸收土壤中的水。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 ,增大了吸收水的面积。
(2)【第二站】茎——水的运输:枣树吸收的水和“搭便车”的无机盐顺着一条条中空的管道,由根运输到茎,再运输到枣树的其他器官。这里“中空的管道”是指____,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____(填字母)。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3)【第三站】叶——水的散失:旅行到枣树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由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4)部分水在旅行途中参与了各种生命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红枣挂满枝头。为探究影响采摘后鲜枣保存时间的因素,该小组同学采摘一批鲜枣进行了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保存温度 其他条件 10天后腐败率
1 鲜枣100个 20℃清水浸泡2秒 25℃ 相同 6%
2 鲜枣100个 100℃清水浸泡2秒 25℃ 3%
3 鲜枣100个 100℃清水浸泡2秒 4℃ 1%
(注:鲜枣在100℃清水中浸泡2秒既能杀灭表皮上的大部分微生物,又不破坏表皮活性。)
①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
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填组别序号)。
③上述3组实验中,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 组的鲜枣。
④关于食品保存,请提出一条合理的措施: .
【答案】(1)根毛
(2)B
(3)蒸腾作用
(4)变量唯一;2、3;3;放冰箱低温保存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称根毛区, 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所以题干中提到的“中空的管道”是指导管,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其中,氮肥能使作物代谢正常,植株发育良好,同时提高作物的抗旱性以及抗寒性,是果实提早成熟,所以,能使枣树“硕果累累”的无机盐主要是含磷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
(3)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4)①在探究实验中,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要控制唯一变量,所以,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选取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成熟程度相同的鲜枣,并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变量唯一。
②为探究保存温度对保存时间的影响,那么除了温度以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所以,应选择2组和3组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③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三组实验中,10天后腐败率最低的是第3组,所以,保存时间最长的是第3组的鲜枣。
④根据本实验的探究结论,在食品保存中,可以把食物放冰箱冷藏,低温保存。
故答案为:(1)根毛;(2)导管、B;(3)蒸腾作用;(4)变量唯一、2和3、3、放冰箱低温保存。
【分析】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功能、蒸腾作用、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生物探究实验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①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②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③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④在生物探究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即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