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024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024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02 23:19: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及应用
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
A.x=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答案】C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g=(40g+3g+2g+5g-(4g+5g+34g)=7g,故说法正确;
B、丙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物质质量在减少为反应物,乙和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D、由表可以得出,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0g-4g):(34g-2g)=9:8,故说法正确。
故选C。
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A.20:7 B.7:11 C.5:4 D.16:11
【答案】B
【解析】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32g+22g﹣40g=14g,故参加反应的B和D的质量比是14g:22g=7:11。
故选:B。
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质量分数为70%,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2%,减小了28%,即甲为反应物;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质量分数为8%,减小了6%,即乙为反应物;分析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丁反应后的质量分数为,即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6%,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0%,增长了34%,即丙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乙丙。
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则丙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故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醇。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A. B.C C.CO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反应后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D。
5.(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6g+2g+14g+35g=待测+2g+22g+13g,待测=20g,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物质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未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甲物质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A、由分析可知,待测数值是20,说法正确;
B、物质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未参加反应,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20g-6g):(22g-14g)=7:4,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说明甲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2g-8g=4g;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说明乙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8g=12g;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说明丁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8g=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解得,则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说明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6.8 1.0 9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96.8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
【答案】D
【解析】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6.8g+1.0g+93.2g+0g=0g+ag+96.8g+3.2g,a=1.0,;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6.8g-0g=6.8g,则X为反应物;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反应前后Z的质量增加了96.8g-93.2g=3.6g,则Z为生成物;反应前后W的质量增加了3.2g-0g=3.2g,则W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
A、由分析可知,a=1.0 ,反应前后Y的质量不变,则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X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和W,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子可知,X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8g-0g):(3.2g-0g)=6.8g:3.2g=17:8,但因为反应式中X与W的系数之比未知,故无法判断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96.8g-93.2g):(3.2g-0g)=3.6g:3.2g= 9:8,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8.(2024·云南·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8 1 16 10
反应后的质量/g 0 9.8 6.4 a
A.a=13.6 B.甲和丙为反应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
【答案】C
【解析】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8g+1g+16g+10g=0g+9.8g+6.4g+ag,a=13.6;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8g-0g=2.8g,则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了9.8g-1g=8.8g,则乙为生成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减少了16g-6.4g=9.6g,则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3.6g-10g=3.6g,则丁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
A、由分析可知,a=13.6,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和丙的质量均减少,则甲和丙为反应物,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和丁,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故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8g-0g):(9.8g-1g)=2.8g:8.8g=7:22,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0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9.(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A、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减少,故A分析错误;
B、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改变,故B分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该装置密闭,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C分析正确;
D、根据图示,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以及装置的总质量,故D分析错误;
故选:C。
10.(2024·安徽·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答案】A
【解析】A、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铁粉的质量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锥形瓶中氧气反应完,铁粉的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氧气转化到铁锈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原固态物质是铁粉,生锈后固态物质变为铁锈,固态物质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1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
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实验①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水平面上升的液位为氧气站空气的体积,选项正确;
B、实验②电解水在电源两级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氢气和氧气,可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C、实验③是红磷和白磷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选项正确;
D、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进入空气中,不在密闭空间内,不可说明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故选D。
12.(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该实验中,溶质种类和溶剂种类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白磷和红磷均是可燃物,温度相同,均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则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左边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铜生锈与CO2、O2和H2O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A、不锈钢的组分金属是铁,不是铝,所以不锈钢在铝片上刻画不能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即A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B、由于铜片与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铜<铁;锌粒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锌>铁。即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B能达到相应目的,符合题意;
C、铜生锈主要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缺少验证铜片只与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铜片是否生锈。C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D、由于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实验中烧杯不是密闭装置。D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考点03 微观反应示意图
14.(2024·广东·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b的化学式为H2O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反应后氧原子个数不变,故A说法错误;
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则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一个b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b的化学式为H2O ,故C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氧气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5.(2024·吉林·中考真题)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左图中分子数目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左图中生成二氧化碳,右图中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物的种类不相同,选项正确;
D、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故选B。
16.(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该反应的与的个数比为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A、 对应的物质为氨气,化学式为NH3,故A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则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为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后为2个氨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该反应的(N2) 与(H2) 的个数比为 1:3,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答案】B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故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由单质生成,则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天然气中含有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故正确。
故选B。
18.(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水分子过量,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反应前的物质是乙烯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锌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改变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答案】C
【解析】A、反应物是2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根据题干“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可知,反应条件是光照,生成物是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比为(1+1):2=1:1,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04 化学反应的类型
23.(2024·广西·中考真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它承载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鱼钩生锈涉及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B。
24.(2024·河南·中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反应可用于制备。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正确;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错误;
故选A。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
26.(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答案】D
【解析】A、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B、湿法炼铜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生成物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不是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生成物中也应含C、N、O,故生成的无毒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27.(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D
【解析】A、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2.(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 CO2+H2CH2O2 化合反应
【解析】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2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3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盐酸(溶质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混合物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4.(2024·天津·中考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
【答案】(1)
(2)
(3)CuSO4+BaCl2=BaSO4↓+CuCl2
【解析】(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该反应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及应用
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
A.x=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
A.20:7 B.7:11 C.5:4 D.16:11
3.(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了零碳甲醇。制备甲醇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A. B.C C.CO D.
5.(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下列关于此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数值是20 B.物质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6.(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X、Y、乙、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6.8 1.0 9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96.8 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
8.(2024·云南·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8 1 16 10
反应后的质量/g 0 9.8 6.4 a
A.a=13.6 B.甲和丙为反应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7:22
考点02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9.(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10.(2024·安徽·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1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B.实验②:电解水的玻璃管内分别生成H2和O2,说明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
C.实验③:白磷燃烧但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实验④:反应前后称量的总质量不同,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1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铜生锈与CO2、O2和H2O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03 微观反应示意图
14.(2024·广东·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b的化学式为H2O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1
15.(2024·吉林·中考真题)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16.(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该反应的与的个数比为
1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开采出的天然气中含有的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故天然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处理。下图为脱硫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进行脱硫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
18.(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改变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考点04 化学反应的类型
23.(2024·广西·中考真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它承载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鱼钩生锈涉及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4.(2024·河南·中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反应可用于制备。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
26.(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27.(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32.(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发生某个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甲酸(CH2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3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盐酸(溶质为)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盐酸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盐酸常用于除铁锈,但铁制品不宜在盐酸中长时间浸泡,这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2024·天津·中考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