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词鉴赏
复习目标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找准人物形象,分析形象特征。
鉴
赏
诗
歌
常见的提问方式
1.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 请加以分析。
2.诗中“陈居士”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自我形象
4.请结合全诗,简明分析诗人形象。
5.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主人公形象 请简明分析。
6.诗人把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寓于精炼的景物描写之中,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鉴
赏
诗
歌
鉴赏方法
鉴
赏
诗
歌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鉴
赏
诗
歌
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显著经过标题就能够大致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诗人形象。
有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能够琢磨,诗中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诗人形象。
鉴
赏
诗
歌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策略2:从刻画人物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鉴
赏
诗
歌
从刻画人物描写角度,仔细分析对应关键词,探寻人物形象特点。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侧面描绘:景物或环境衬托、景或人对比、比兴手法、借助抒情方式
策略2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
①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外貌、细节、动作)→漂亮曼妙从容女子形象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外貌、细节)→肤如凝脂、白净细嫩、丰肉微骨
策略2
侧面描绘:景物或环境衬托、景或人对比、比兴手法、借助抒情方式
例:
①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玉楼春 欧阳修》
(环境衬托,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思妇:哀怨孤独,充满离怨别恨的形象。
②回首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动作、神态、对比)→有倾城之貌、妩媚娇羞杨贵妃。
策略2
鉴
赏
诗
歌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策略2:从刻画人物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策略3:经过诗歌中景象、物象、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经过诗歌中景象、物象、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经过意象营造意境,衬托人物形象。
物象自喻。
引用古籍中故事或词句(用典),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
策略3
经过诗歌中景象、物象、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例: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哀凄空阔寂寥意境)→老病孤愁、漂泊无依诗人形象
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豪情满怀,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爱国词人形象”。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
策略3
鉴
赏
诗
歌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策略2:从刻画人物描写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策略3:经过诗歌中景象、物象、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鉴赏三策略
解题四步骤
找
析
联
明
找到描绘形象相关词句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联络标题、作者、注释
明确人物形象中诗人所寄寓思想感情或哲理
鉴
赏
诗
歌
示例
总评:“一个 XX、XX、XX(形象特征)+ XX(身份:少女、思妇、游子、征人、英雄、将士、英雄、爱国者、隐士、劳感人民、诗人等)形象。”
分析:结合诗歌内容与手法简明分析。
作用/意义:点明形象意义(联络情感、主旨分析)。
人物形象鉴赏=总评+内容+效果/作用
(注意:题干中只提到概括人物形象时候,只需答“总评”)
答题规范:
练一练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形象?
找
析
联
明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第18页
练一练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动作
动作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答:一个(可爱灵巧、认真学钓鱼)(山野孩子)形象。
身份
外貌
心理
环境
找
析
联
明
第19页
链接高考
·高考全国卷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第20页
练一练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性格: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性格特点;
分析:“云海”道出二人天各一方;“相望”可见弟兄二人情谊深厚;诗人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意在表明这次虽是远行,不过不会做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从中能够看出苏轼乐观、旷达、洒脱性格特点。
环境
动作
标题
注释——背景
典故
作者
第21页
鉴赏人物形象基本解题思绪
明确题干鉴赏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形象还是诗歌所刻画人物形象。
按照“鉴赏三策略”探究人物形象,再按“找—析—联—明”四步骤进行解题。
定要按要求规范作答。
方
法
小
结
巩
固
课
后
完成《创新设计》一轮对点《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鉴
赏
诗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