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新课导入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东迁
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鲁国历史《春秋》 刘向《战国策》
第2课
诸侯纷争
与变法运动
01
02
03
04
目录
扁平风演示模板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孔子和老子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巩固练习
05
01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
1.春秋时期:
时间:公元前770—前476年
标志:自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周敬王卒(与孔子编订《春秋》一书时间大体相当,故得名)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关系)
特点: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以争夺霸主为主要目的,名义上仍维护西周制度,未将其彻底破坏。
各个强国为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争做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一、列国纷争
2.战国时期:
时间:公元前475—前221年
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至秦统一六国(各国混战不休,故称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始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并存关系)
特点: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以兼并为主要目的,注重争夺地盘和人口,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
三家分晋: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 ,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一、列国纷争
2.战国时期: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兼并频繁,政局动荡
诸侯争霸,政权下移
礼崩乐坏,社会失序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
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二、华夏认同
观察下面三幅地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春秋到战国,诸侯国数量减少。
新图例长城:交流、冲突(战争)和民族交融。
北方部族数量减少:融入华夏。
二、华夏认同
含义:
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的文化心理认同。
中原
北狄
南蛮
东夷
西戎
华夏族
中原各国社会
发展比较先进
频繁往来、密切联系
(战乱,人口迁移,
经济文化交流)
华夏认同不是基于血缘的认同
落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融入
意义:
①促进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同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②有利于民族共同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
③为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02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
战国时期,石、骨、蚌器农具开始逐渐为铁器农具所取代。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春秋牛耕画像砖
有鼻环的牛尊
牛耕得到推广
春秋末期铁制农具
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一、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
在经济领域内,一方面是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生产事业的极大破坏,在史书记载中,常常可以看到好战者滥杀无辜和被围困城中人吃人的现象。但是同时在这动乱的岁月里,经济总体上是在发展……战乱造成的破坏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又成为一种“背反”态势。
——陈雪良《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新
井田制瓦解
一、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
各国纷纷建水利工程
战国秦国:成都都江堰
战国秦国:陕西郑国渠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铁犁
牛耕
农业
进步
井田制瓦解
佃农自耕农
封建土地私有
制逐步确立
新兴地主
私田开拓
公田不治
经济大发展
政治大变革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一、经济发展
2.工商业发展:
原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概况: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 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的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煮盐业
羽毛齿革
粮食
羊马
盐池
药材
冶铁业
◎范蠡
◎吕不韦
二、变法运动
1.背景
处在大动荡、大转型时期
(1)政治:兼并战争日益激烈,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亟需加强君主集权;
(2)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3)军事:战争日益激烈;
(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变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推动社会转型,各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2.影响
二、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普遍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强制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百姓,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基层管理,改善了社会风气
激发生产积极性,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强国力
提高军队战斗力;控制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03
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
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方面 主张 评价
伦理 道德
治国 理政
教育
文化
体现了民本思想和礼治思想
保守和倒退部分
核心观念,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但是爱有亲疏等差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克己复礼:
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应当改良
仁,即关爱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
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整理(不是创作)了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成为儒家经典,对夏商周文化传承做了重要贡献(根植于历史传统)
二、老子
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
政治观:无为而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朴素辩证法
世界观:“道”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统治者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不妄为、少干涉,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民本思想
事物存在相互依存、转化和对立统一的矛盾
朴素的唯物观;天人合一
04
百家争鸣
一、背景
战国百家争鸣背景:
(1)经济:生产力进步,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经济发展(新阶级要求新思想);
(2)政治:周王室衰微,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学术环境宽松,纷纷提出社会改革方案);
(3)阶级:各国招揽人才以图稳固自身统治,士阶层受到重用,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4)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稷下学宫 创建于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是当时的文化圣地和学术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曾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代表 思想特点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阴阳家 邹衍
人性论:人性善;政治观:提倡“仁政”(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兼并战争;先义后利;君子养浩然之气;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人性论:人性恶;政治观:主张隆礼重法(统治者行“仁义”和“王道”,同时辅以刑罚)、君舟民水;
哲学观:强调“天行有常”,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唯物史观)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扬天道,提出“齐物”的思想;崇尚逍遥自由,追求精神层面的绝对自由。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主张历史是进步发展的,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变法革新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节俭”的政治主张,讲求实际功利,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三、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 “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三、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④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05
巩固练习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我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排除A项;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戎狄蛮夷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只能直接体现文化融合,不能看出民众希望统一,排除D项,故选:C。
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 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消除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C
解析:根据材料“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C项正确;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加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增强了中国政府的政治威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自先秦以来,中国统治者自称为“华夏”,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这( )
A.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 B.加重了中央政府财政负担
C.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 D.增强了中国政府政治威望
C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D
解析:选择D: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因此出现了富民思想。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社会主流思想,且民本思想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B: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
4.商鞅第二次变法时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商鞅推行的授田法( )
A.旨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B.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 D.突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
解析:根据“只向农夫普遍授田,对于从事商贾技艺者不授田”可得出这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商鞅变法进一步瓦解了宗法分封,排除A项;授田法并不会导致商人操纵粮食价格,排除C项;春秋时期已经突破了“工商食官”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赋役主张。选择D:据材料“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有战事才征召他们,无战事时则免除”可知,孔子主张按照实际情况征收田赋、商税和征发劳役。排除A: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敬天”的思想。排除C:材料说明的是赋役征发应注重实际,并未提及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5.孔子认为,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有战事才征召他们,无战事时则免除)……先王以为足。”据此可知,孔子( )
A.代表了下层百姓的利益 B.倡导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
C.意在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D.主张赋役征发应注重实际
D
6.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家的“大同”,墨家的“尚同”,道家的“小国寡民”和法家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D.士人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大同”“尚同”“小国寡民”“一断于法”等社会构想均体现出当时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意识和济世情怀,D项正确;“分封制下权力格局彻底瓦解”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排除A项;百家争鸣不单单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发展,“开放性的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解析:根据材料,墨子认为,无论家国天下的治乱还是个人的穷达荣辱,都不是命定的,而在于人怎样去作为,君主圣明贤德就能让天下安定,统治者残忍暴虐则会引发灾难混乱,普通人也一样,充分运用自己的力量就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不能生存,这反映出墨子反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C项正确;墨子在强调“人力”作用的同时,也并未完全否定“天”的神圣地位,他未能完全否定宗教神学理念,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涉及节用尚贤,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排除D项。故选C项。
7.墨子通过“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变……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的史实论证了国家兴衰治乱与天命无关,并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的主张。墨子的这一思想( )
A.否定了宗教神学理念 B.体现了其节用尚贤的治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 D.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C
材料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与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稷下学宫开古代大学之先河、创百家争鸣之盛况,汇集儒、道、法、名、兵、农等百家之学,为战国时期和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交流及诸子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依托。稷下学宫实行政治、教育、学术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自解奎静、于美杰《以稷下学宫为例探讨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二:稷下学宫为何会出现在齐国?首先齐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都是强国、富国,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利,国都临淄被盛赞为“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再就是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姜齐时从太公起就“因其俗,简其礼”,田齐因循,为积聚自家声势,更有非常之举……兼容并包使其能容得下各种奇谈怪论。
——摘编自李政富《稷下学宫里的知识分子——“这个时代的文人雅集”之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
答案:(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封建经济发展,齐国的经济实力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士阶层的崛起与活跃,齐国礼贤下士;齐国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其能兼容并包诸子百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评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齐国的繁荣富强、教育方式转变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以“稷下学宫”材料为依托,考查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第一问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背景。从材料中可找到“齐拥四塞之坚,山河之险,鱼盐之”“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官学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支持”以及“齐国开发的社会风气”能包容各种学说。同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特色,从社会变革、政治、经济、阶级、文化教育等不同角度入手思考。
第二问评价以稷下学宫为依托的百家争鸣现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评价百家争鸣应该从其性质、对齐国及各国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多角度分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