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10课
辽宋夏金元
的统治
01
02
03
04
目录
扁平风演示模板
辽与西夏
元朝的民族关系
金朝入主中原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巩固练习
05
01
辽与西夏
一、辽朝(916—1125年)
(1)契丹族的起源:与鲜卑族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内蒙古喀喇沁旗南马鞍山)浮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
“白马青牛”
根据教材内容及材料,说明契丹族的起源,并简述辽朝建立的经过。
一、辽朝(916—1125年)
(2)辽朝的建立: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定都上京临湟府(内蒙古巴林左旗)。
Китай
(俄文“中国”)
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元)脱脱等《辽史·地理志》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一、辽朝(916—1125年)
(3)南北面官制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他,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物(契丹人担任)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契丹人和汉人担任)
②特点:
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③作用:
辽国版“一国两制”
①内容:
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政权;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一、辽朝(916—1125年)
(4)四时捺钵
②地位:
国家的政治中心
③特点:
①内容:
辽五京示意地图
辽朝行营(捺钵)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炭山 四月上旬至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伏虎林 七月中旬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猎虎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
二、西夏(1038—1227年)
(1)部落:党项出自古羌人,原居于四川西北、青海东部、部落甚众。唐时因吐蕃逼迫内迁,拓跋氏居于陕北,力量渐强。
(2)藩镇:唐时助平黄巢有功,授夏州节度使,赐姓李,成为藩镇。
(3)国家: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帝陵
二、西夏(1038—1227年)
西夏官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开封府,曰农田司……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太尉,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 夏国传》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一套制度,两种称谓
(4)模仿北宋(一制二称):
西夏文字
02
金朝入主中原
一、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朝的建立
(1)女真族的起源:兴起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其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根据教材内容及材料,说明女真族的起源,并简述金朝建立的经过。
(2)金朝的建立: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黑龙江阿城)。
完颜阿骨打
二、猛安谋克制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
——《金史·兵志》
(1)特点:
兵农合一(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军事组织+行政组织
(3)影响:
①节约了财政开支,保证了军队较强的战斗力;
②加强了女真族封建化进程。
(2)演变经过:
金灭北宋后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
之间筑寨居住,并役使汉人种地。
三、金朝的兴衰
(1)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小尧舜”金世宗
(2)1153年,金朝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3)“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小尧舜”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4)金朝的衰亡: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蒙古)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03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①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②1218年 灭辽
③1227年 灭西夏
④1234年 灭金朝
⑤收复吐蕃
⑥兼并云南
⑦远征中亚、西亚、东欧
成吉思汗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过零丁洋
作者:(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驿站制度:修驿道、设驿站、急递铺
①驿道: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②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分陆站和水站。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
③急递铺:元代官方邮递系统,负责传递文书。
元代急递铺令牌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中央官制:任用汉官,设立“一省一台两院”
皇帝
宣政院
御史台
中书省
枢密院
六部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宣政院:最高宗教管理机关,兼管西藏事务
元朝的中书省,设中书令一员,左右丞相各一员,还有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辅助官员。但中书令规定由皇太子兼任,只是名誉职务,真正掌管中书省的,是右丞相,即使左丞相也不过是助手,因此元朝的宰相制度并无分权。
元朝中前期,中书右丞相掌管朝政,权力极大,乃至于宗藩内外官吏人等,咸听丞相约束……
——班布尔汗《元朝的宰相制度》
特点:中书省总揽政务,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相权强大。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行省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腹里:大都及周围由中书省直辖的地区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元史(卷八十五)·志第十·地理一》
①内容:
②性质:
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
③特点:
打破“山川形便”,采取 “犬牙交错”
政区划分方式
大而不专、受制中央
(防止出现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行省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唐中枢三省,元废尚书、门下,独留中书。又置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
——《国史大纲》
④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为明清两朝所沿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4)边疆治理
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
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元朝边疆治理的成功:
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西藏地区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理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04
元朝的民族关系
一、民族融合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回
民族融合
(1)蒙汉民族交融加强: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2)回族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3)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二、四等人制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
(2)特点:民族差别对待、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
(3)评价: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契丹和女真族等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其他各族等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等
“幅员”之大——从政权并立到全国统一
“民族”之大——从多元竞争到中华一体
“文明”之大——从碰撞交融到多元一体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疆域:
经济政治文化:
民族关系:
中华文明:
拓展了疆域,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制度的创新,推动本民族封建化的同时,也加速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民族众多,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丰富并发展了中华文明,强化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性
回回、蒙古族
中国的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
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和谐交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
三、元朝的灭亡
元朝滥发货币,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1351年,北方白莲教发动了红巾军起义,号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1368年,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元朝皇帝退回大漠建立政权,称为“北元”。
最后,还是蒙古人鬼力赤杀掉了北元最后一个皇帝,建立了鞑靼,元朝彻底覆灭。
05
巩固练习
解析:据材料,辽圣宗时设置节度使负责部族管理,由中央政府通过频繁调动和限制兼统等手段加强对节度使和对各部族的管理,有利于地方管理的强化,C项正确;辽圣宗借鉴汉族政权做法,改革契丹民族传统的部族管理方法,体现封建化改革而非沿袭和适应日风俗,排除A项;辽朝虽然采取了加强地方管理的举措,但并未能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威胁国家安定和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而非维系了长治久安,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行政管理措施,而非发展文化的举措,“推动文化发展”不是其主要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辽圣宗时除四大王府之外其它部族的长官都改称节度使,大部族中节度使隶属于各部大王,小部族节度使为各部的最高长官,享有地方军事、民政以及朝贡的职责。中央主要采取较频繁的调动和限制兼统的手段对其进行控制。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B.维系了政权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地方管理的强化 D.推动了契丹文化的发展
C
解析:题干中的信息“愿后世生中国”体现了辽道宗文化认同观念得到加强,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消弭民族差异”“君权神授”“国家统一”等主张,排除B、C、D三项。
2.据《日下旧闻》记载,辽道宗“以白金数百两,绣两佛像,铭其背曰:愿后世生中国”,这反映了辽道宗( )
A.文化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B.主张消弭各民族间差异
C.君权神授思想受到推崇 D.希冀完成统一中国大业
A
3.《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佛塔之事。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张陟奉制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 B.西夏的相权威胁皇权
C.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 D.西夏仿宋建立官制
D
解析:本题考查西夏的统治。选择D:根据材料“右仆射兼中书待郎平章事张陟奉制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即西夏,其官制基本模仿北宋。排除A:元昊所用臣僚除汉族儒士外还有大量党项人,“均”表述绝对。排除B:材料未提及西夏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西夏通过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的信息。
4.金朝从1134年开始,“初改定制度,诏中外”,到1138年,实行“天眷新制”,在中央没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同年,又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全面实行汉官制度,制定礼仪。这些举措( )
A.照搬了中原的传统政治体制 B.消弭了女真和汉族间的矛盾
C.推动了金朝政权封建化进程 D.适应了不同民族的发展状况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金朝的政治制度体系逐渐汉化,这些举措可以反映出金朝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故选C项。“照搬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消弭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只涉及金朝,并没有涉及其他民族,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时期将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也视为正统,不同于以往视少数民族为“蛮夷”的观念,将少数民族纳入中华文明的范围,表明中华文明得到更广泛的认同C项正确;材料本意是元朝承认辽宋金三朝都是正统,而非元朝将自己视为正统,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正统观念,没有少数民族政权学习中原政治制度相关内容,排除B项;正统观念影响著史,而非著史确定正统,排除D项。故选C项。
5.辽宋金对峙时、三国都自称是“中国”,蔑称别国是“蛮夷”,直到元朝建立后,承认三朝都是正统,修《宋史》《辽史》《金史》,才解决问题由此可知( )
A.元朝以华夏王朝的正统自居 B.北方民族照搬中原政治制度
C.中华文明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D.著史原则是确定正统的关键
C
6.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为维持驿站的运行,特设站户。每站约200户,全国约30万户。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负责供应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的饮食。该制度的实施( )
A.适应了国家疆域的统治 B.创新了边疆治理的模式
C.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弊端 D.埋下了政治动乱的隐患
A
解析:根据材料“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负责供应驿站上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的饮食”可知,元代对站户的设置和管理主要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适应了国家疆域的统治,排除A项;驿站在秦汉时期已经设立,不属于治理模式的创新,排除B项;藩镇割据属于唐朝的地方隐患,时代不符,“解决了”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C项;政治动乱的根源是阶级矛盾的激化,与驿站的设置无关,排除D项。
6.当蒙古、色目的胜利者在江南歇下马时,纷纷“舍弓马而习诗书”,如戍守建昌(今江西永修)的抄儿赤家庭,本是武将出身,到第三代时“从郡人李宗哲进士业,而有声誉”,从此弃武从文,诗礼传家。这反映了,元代( )
A.民族间的嫌隙逐渐消除 B.蒙古族的汉化进程完成
C.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 D.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C
解析:依据材料“舍弓马而习诗书”,“从郡人李宗哲进士业,而有声誉”,可以看出元朝对汉族文化的推崇,国家的统一,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强,C项正确;元朝实行的“四等人制”,民族间的嫌隙仍存在,“消除”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融合,不能说“汉化完成”,排除B项;元朝是“四等人制”,并未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排除D项。故选:C。
材料一: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和军事上的对峙时期,但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文化区的各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区,促进了各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并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段云红《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它作为“中国”这个“国家”的基础,尤其在汉族中国的中心区域,是相对清晰和稳定的,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的中国,具有文化上的认同,也具有相对清晰的同一性,过分强调“解构中国(这个民族国家)”是不合理的,历史上的文明推进和政治管理,使得这一以汉族为中心的文明空间和观念世界,经由常识化、制度化和风俗化,逐渐从中心到边缘,从城市到乡村,从上层到下层扩展,至少在宋代起,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实际的,而不是“想象的”,所谓“想象的共同体”这种新理论的有效性,似乎在这里至少要打折扣。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答案:(1)方式:政治上相互借鉴;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融合;分布上交错杂居。意义:促进了周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丰富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2)古代以汉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在民族交融中形成古代中国文化共同体形成有一定的过程。春秋战国之前有明显的“夷夏之防”,中原的华夏族将边疆的可排除在外,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感增强。秦汉时期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但却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逐渐汉化和封建化。隋唐时期又进入中国一个大一统时期,和周边少数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时期,但民族和文化的一体化未中断,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政治上相互借鉴、文化上相互融合,推动了中国各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明清时期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古代中国文化共同体形成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民族一体化的方式及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立论有据,史实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得出政治上相互借鉴;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融合;分布上交错杂居。二问,根据材料“促进了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得出促进了周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丰富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古代汉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形成分为几个阶段来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具体阐述文化共同体和民族融合的过程,要史论结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