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共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共4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14: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8课
三国至隋唐
的文化
01
02
03
04
目录
扁平风演示模板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科技
文学艺术
中外文化交流
巩固练习
05
01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一、发展概况
时间 儒学 道教 佛教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呈繁盛之势
东汉末兴起 ,中国本土宗教,出现大量道教组织,如太平道等
两汉传入中国 ,汉明帝派使臣去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马寺。
受到佛、道的冲击,但仍为主流;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
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范缜反佛、北魏北周统治者几度灭佛;
提出儒、佛、道“三教合一”,以儒为主
“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
二、背景
为什么魏晋时期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
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
——傅乐成《中国通史》
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们渴望寻求精神安慰;
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儒学理论本身缺陷;
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
对现实失望,
该如何救赎?
该如何走下去?
二、背景
为什么魏晋时期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虽然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所以佛道依然有广大的活动空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君权
神授
大一统
三纲
五常
董仲舒汉代儒学



弑君篡权
政权更迭
国家分裂
战乱频仍
社会动荡
道德沦丧
魏晋南北朝
佛教
因果业报转世轮回
道教
修道成仙长生不老


战乱、分裂使传统儒学价值观受破坏;
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地位;
儒学理论上存在缺陷(世界的本源和人生的归宿)。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佛道的盛行
1.道教

老子,姓李,名耳
唐朝奉老子为祖先
道教最受推崇
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沟通了人与神的联系。……道家的学术思想也就自然成了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道教是关于生命的宗教,希望人活着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阴阳五行图
三、佛道的盛行
2.魏晋玄学
儒道糅合
地位: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逃避政治迫害和社会现实的选择;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向秀、刘伶)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晋书· 阮籍传》
阮籍
胸怀大志的使命感
政治黑暗的避世心
矛盾
三、佛道的盛行
3.佛教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同时,该教之中所蕴含的抽象思辨、深邃哲理对于注重精神享受的士大夫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佛教注重因果轮回,关注灵魂的安顿和寄托
六道轮回图
佛教渐趋本土化
三、佛道的盛行
南朝梁武帝四次出家,人称“菩萨皇帝”僧人从此吃素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
东汉末年
魏晋南北朝
唐朝
道教兴起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三教并行;道教最受尊崇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武则天
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修建白马寺)
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后世影响最大)
3.佛教
三、佛道的盛行
佛教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统治者和民间对此反应?
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当时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统治者大修寺塔,施舍钱财,所耗的都是人民汗。……寺院侵夺百姓大量土地、房产;百姓受骗,向寺院施舍,往往倾家荡产,大量人口被迫出家为僧尼。寺院地主又剥削下层僧尼和寺户,积累私产,再用高利贷盘剥人民。这些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社会问题:
(1)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
(2)僧侣不事生产,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
(3)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1)民间反佛:代表人物是范缜,著有《神灭论》
(2)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开展的灭佛活动)
(3)影响:
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范缜《神灭论》
四、三教融合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三教殿”位于悬空寺的最高处,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儒释道三教和谐地处于一殿之中。
儒学复兴——韩愈
唐代古文运动
代表:韩愈和柳宗元
目的:推行古道,复兴儒学,维护封建统治
手段: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
主张: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 反对模仿因袭;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韩愈《论佛骨表》
02
文学艺术
一、文学
1.魏晋南北朝
建安
文学
南朝
骈文
南北朝
民歌
田园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田园居》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因利乘便。
——庾信《哀江南赋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
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以陶渊明为代表
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
语言质朴,风格豪迈——反映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注重韵律与对仗——局部统一安逸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文学
2.唐朝——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
“诗圣”杜甫
(现实主义)
将进酒(节选)
[唐]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卖炭翁 (节选)
[唐] 白居易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中唐
平实浅近,反映了唐代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代表:白居易
晚唐
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代表:李商隐、杜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唐诗风格为什么差异那么大?
盛唐
●开朗奔放,体现了唐朝国力强盛,开放包容
●代表:李白、杜甫
二、书法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颜筋柳骨”
草圣张旭《肚痛帖》
颠张醉素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拓本)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
三、绘画
时期 特点 代表
魏晋南北朝 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洛神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四、建筑
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
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千佛洞)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深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 ,佛像高鼻深目神情凝重,表现出西域人的特征。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佛像温和慈祥,衣纹飘动流畅,更多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风采。
甘肃敦煌莫高窟
五、舞蹈
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
唐玄宗
《霓裳羽衣舞》
敦煌壁画中
的胡旋舞
唐代乐舞
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发展与繁荣——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
(2)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科举制)
——文化繁荣的人才基础(官僚成为文学艺术创作
的最主要人才群体)。
(3)安定的社会环境——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
社会条件。
(4)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为文艺成就
达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
03
科技
一、概况
科技类别 代表人物 历史时期 科技成就
数学 祖冲之
农学 贾思勰
医学 孙思邈
地理学 裴秀
天文学 僧一行
雕版印刷 唐朝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火药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建筑
南朝
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李春
隋朝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朝
唐朝
西晋
唐朝
二、特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张骞通西域,至唐代时中西交流有了较大规模,中国科技传到了西方,对阿拉伯帝国(当时西方科技最发达的地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炼丹、天文学著作中,清楚地显示出受了中国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中国科技吸收外来的的东西要少得多。例如,据阿拉伯史籍可知,盖伦的著作由一位中国医生带回中国,可在中国史籍中根本没有盖伦著作传人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根本没有引起注意和发挥影响。
——王烔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忽视理论研究;
(2)科技使用:重农抑商,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进一步转化的动力;
(3)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4)研究方法:主要为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创新;
(5)主要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但对外来吸收较少。
04
中外文化交流
(1)从东汉到北朝: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翻译佛经
(2)东晋:法显西行,著有《佛国记》
(3)唐朝:
②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代表人物:空海)
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路线图及纪念邮票
奈良 唐招提寺
鉴真
一、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其他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礼宾图》壁画。图中所绘是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外来宾客的场景。
隋唐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先进的政治体制和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形之下周边诸国地区的生活文化程度则很低下,政治体制也比较落后。这种反差不断地吸引周边,使周边诸国或模仿唐朝,或反过来攻城略地、骚扰唐朝。隋唐王朝也正是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君临东亚中心的地位。
——(日)气贺泽保规《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
二、其他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由左至右:阿拉伯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
(1)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西亚商人经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等
港口城市定居。
二、其他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哭晁卿衡※
作者:(唐)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阿倍仲麻吕(698—770),汉名晁衡,奈良时代遣唐留学生,到访洛阳、长安后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753年,晁衡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遣唐使回国,在 琉球附近遇风暴。当时误传晁衡遇难,李白便写下《哭晁卿衡》来悼念他。755年,晁衡回到长安。770年,晁衡在长安病故。
登楼
作者:(韩国)金泽荣
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
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
弟兄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
等待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
(3)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遣唐使)和留学生,两国文化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05
巩固练习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晋的佛教经典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孝文化相契合,具有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体现了思想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D项正确;唐朝时三教并行局面形成,排除A项;当时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儒学统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排除C项。故选D项。
1.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盂兰盆经》描述了父母恩重难酬及做儿女的应如何报答父母深恩,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的故事内涵相契合。这体现了( )
A.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B.佛教已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思想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之间相互影响,体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儒、佛、道的碰撞交融而不是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儒、佛、道的碰撞交融,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C项错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项错误。
2.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玄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B
3.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 )
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 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
B
解析:唐代诗人的作品中既有儒家,也有道家乃至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思想的包容互鉴,而非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动,排除A项;唐朝诗歌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材料并没有提及诗歌创作的世俗化,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4.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C
解析:魏晋处于分裂时期,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书法注重规范和法度显然与唐朝政局稳定有关,故C正确;题干强调文字由混乱到规范、统一,非审美功能,故A错误;材料反映政局变化对于文化走向的影响,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B错误;汉字书写体系成熟是在魏晋时期,故D错误。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可以证明唐代的医学继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说明了唐代文化的兼收并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能够说明唐代的文化昌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5.在中华文明史上,唐代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唐代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文化昌盛,富有生机。下列史实中,不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B.唐代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带回多部佛经 D.贾思勰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D
6.7世纪中叶,针对原有医药著作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唐朝政府组织众多人员,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颁布后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当时( )
A.朝廷内部人才众多 B.集权体制助推医学发展
C.中国医学领先世界 D.科技进步利于稳定政局
B
解析:据题意可知,唐代政府组织人员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而且对当时国内外医药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知这体现出国家集权体制在推动医学发展方面的作用,B项正确;唐政府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但不能说明这些人都是唐政府内部人员,也就无法体现唐朝政府人才济济,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体现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本草》对国内外医学发展的作用,无法体现巩固唐朝的统治,稳定政局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材料一:《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
——整理自《老子》《荀子》
材料二:隋唐时期,采取开放政策,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并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禅趣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
——整理自豹云天《探索中国古代隋唐时期的历史脉络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予以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佛教的角度说明隋唐时期“不仅吸收了外域文化,而且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说明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的影响。
答案:(1)内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解释: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吸收: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完成本土化。传播: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空海来华学习求法。
影响:吸收佛教理念,更加注重意境表达。
解析:(1)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老子》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提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能参预天地之职)。’”,并结合所学可知,老子和荀子的主张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第二小问解释: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解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内涵。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第一小问说明:吸收:根据材料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礼俗的巨大影响而中国化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完成本土化;传播:根据材料二“隋唐时期……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空海来华学习求法(或中华文化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在隋唐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的顶峰,并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以禅语入诗,二是以禅趣入诗,三是以禅法入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传统诗词书画艺术体现佛教内容,吸收佛教理念,更加注重意境表达。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