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新课导入
960年
1127年
1276年
北宋
南宋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960年建立
916年建立
1038年建立
南宋、金、西夏形势图(1142年)
1127年建
1115年建
1038年建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第9课
两宋的政治
和军事
01
02
03
04
目录
扁平风演示模板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王安石变法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南宋的偏安
巩固练习
05
01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宋史》卷256《赵普传》
“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续资治通鉴长编》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何如?
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自“唐季以来”,天下为何不安?
怎样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宋太祖·赵匡胤
谋士·赵普
《雪夜访普图》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1.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削弱地方)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并设通判监督,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夺其权
(行政)
收精兵
(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制钱谷
(财政)
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四监司
——中央派到地方监临指挥地方
与知州彼此制约
文官担任
唐宋两朝在地方制度上有什么区别?
唐朝:设置节度使,藩镇权重
宋代:着重削弱地方权力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2.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削弱相权)
行政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权力;
军权: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
财权:设三司掌财权(盐铁、户部、度支)。
二府三司制
监察制度: 台谏制度
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作用:皇权加强,有效的监察和牵制官员,以防权臣篡权。
唐代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制分散相权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分散相权的方式:
唐:决策流程分权
宋:行政、经济、军事三大专业领域分权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3.崇文抑武,重用士人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北宋:赵匡胤,原任后周殿前都点检
(后晋大将安重荣):“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抑武
(1)剥夺军权-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
(2)分散军权
①调兵权:枢密院(文官)
②统兵权:三衙(武将)
③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
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有发兵之权,无握兵之重
北宋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
二、中央集权的加强
3.崇文抑武,重用士人
崇文
(3)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劝学诗》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北宋)汪洙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初大将曹翰《退将诗》
统治时间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
唐 290 266 6603 23
宋 320 130 110000+ 344
元 98 16 1139 12
明 277 93 24624 89
清 268 114 26888 100
三、影响
北宋中央集权强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卷一)·审势》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1)积极方面: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消极方面: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02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宋辽
北伐失利
(1)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
(2)北宋立国后,两次北伐失利,失去战争主动权
澶渊之盟
(1)时间:1005年
(2)背景:宋辽长期对峙,互有胜负
(3)内容:宋辽约为兄弟;宋以“岁币”换取辽国和平
(4)影响:
①维系了北部边防安定,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和经贸往来
③客观上助长了北宋集团妥协苟安的情绪
一、边防压力
2.宋夏
背景
(1)宋仁宗时期,西北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立
(2)宋夏爆发战争,宋军屡战屡败
庆历议和
(1)西夏接受宋朝册封,名义上向宋称臣
(2)宋朝给予辽国“岁赐”,开放榷场
宋仁宗: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为时七年的宋夏战争开始,连续战于三川口等,屡战屡败。
1044年,宋夏签订“庆历和议”。
一、边防压力
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之后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开展互市贸易……在此后,辽也不再秋季侵扰边境,北宋进入一百二十年的经济繁荣期。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之澶渊之盟》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求和的结果......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埋下亡国的种子。
——《历史上的今天之澶渊之盟》
辽、西夏的军事力量强大,北宋在军事上积弱。与辽、夏订立的盟约、和议使北宋以有限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境。随着北宋与辽、夏之间贸易的展开,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增加,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财政压力
根据教材内容及材料,简述北宋中期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
(1)募兵制导致军队多而不精,军费开支增加。
(2)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
三、积贫积弱
分化事权
扩大科举规模
“冗官”
募兵政策
“冗兵”
“冗费”
“积贫”
“积弱”
守内虚外
兵将分离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国史大纲》
“三冗”
“两积”
现象:冗兵、冗官、冗费;
影响: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03
王安石变法
一、庆历新政
范仲淹
(989-1052)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①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改变论资排辈之弊;
②抑侥幸:限制官员恩荫人数,或加以考试,合格者授官;
③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
④择长官:甄别州县官吏善恶,不任事者即予以罢免;
……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宋仁宗赵祯
(1010-1063)
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在这期间,他仍然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广泛传颂,激励后人。
新政的失败说明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十分激烈
二、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字介甫
(1021-1086)
宋神宗
(1048-1085)
(1)“富国之法”:改革财政制度。
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措施 定义 作用
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限制高利贷者;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 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推动农业发展
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和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
市易法 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限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国家收入。
方田 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增加国家田赋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统一收购和运输。 降低国家支出,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富商大贾,便利市民生活。
二、王安石变法
(2)“强兵之法”:改革军事制度。
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措施 作用
保甲法 兵农合一,以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增加后备兵员数量。
保马法 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马的数量和质量。
将兵法 提高军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
设立军器监 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产量。
(3)“取士之法”:改革军事制度。
①改革科举考试,重视经义和时务策。
②整顿太学,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
农田水利法,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水利工程万余处;方田均税法,使登记在国家版籍上的土地达到4.6亿亩,比宋英宗治平年间增加2000多万亩;像争议集中的募役法、青苗法,尽管曾经被废除,事实上直至南宋仍在时断时续地实行。新法扭转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局面,当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在学校、科举、人材培养选拔等方面,变法的影响都长期延续着。
——《王安石与他的时代》
神宗皇帝挺英武之姿,有并吞西夏之志。不幸所委非人,所建非策,尝兴师深入矣,乃无尺寸之功;尝拓地进垒矣,或有覆军亡将之辱。民苦于转饷,而关陕虚竭,兵疲于征讨,而亡逸自如。
——《续资治通鉴长编》
(4)评价
积极方面:
①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②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②变法在执行过程中,因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消极方面:①强兵的效果不明显,北宋对西夏的战争失败。
04
南宋的偏安
一、北宋的灭亡及南宋的建立
靖康之变
建炎南渡
(1)“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两位皇帝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
(2)“建炎南渡”:赵构在应天府(商丘)称皇帝,后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赵构即宋高宗。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
满江红
作者:(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黄天荡大捷(韩世忠)
和尚原大捷(吴玠)
郾城大捷(岳飞)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
岳王庙正殿
(1)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以“岳家军”为代表的一些较有战斗力的部队。
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2)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宋金两国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
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05
巩固练习
解析:宋朝政府这些规定旨在切断地方政府与地方豪强联合的可能,消除地方分裂对抗中央的隐患,避免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历史的重演,加强中央集权是出于维护政权稳定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崇文抑武政策,故A项错误;三司是中央内部的官员,本题中的做法旨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二府三司、地方设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设知州兼设通判等体现分散机构权力,材料并未体现分散机构权力,故D项错误。
1.宋朝政府规定地方官不得自行征辟僚佐,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任期一般是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
A.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B.维护政权稳定
C.防范三司结党营私 D.分散机构权力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权力分散,行政效率低下,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级机构职责混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崇文抑武的国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排除D项。故选C项。
2.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 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 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C
3.在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规定中原地区“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吏民敢阑出铜钱百以上,论罪有差”。庆历年间,宋廷再次申令禁止铜钱外流,为首者以死论之。宋廷的禁令旨在( )
A.控制冶炼技术 B.加强铜铁官营
C.维护边防安全 D.推行重农抑商
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严禁铜铁外流,结合北宋时期的积贫积弱的时代特征可知,宋廷的禁令旨在维护边防,防范北方游牧民族铸造兵器,C项正确;材料提到的是铜铁、铜钱,未涉及冶炼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铜铁体现宋代实行铜铁官营,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严禁铜铁外流,没有重农抑商,排除D项。故选C项。
4.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市易务的设置( )
A.消除了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B.改变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C.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缓解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选择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设置市易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具体表现为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排除A:“消除了”说法太绝对。排除B:“改变了政府的抑商政策”与宋代史实不符。排除D:由市易务“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不能看出缓解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偏安于江南的南宋王朝为了增强国力,抗衡北方的金朝,致力于农业资源开发,以及农业技术提高,重视农业生产,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B项正确;改善农业没技术是材料表面意思,排除A项;宋朝始终重视农业,不存在调整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解决人地矛盾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5.偏安于江南的南宋王朝,出现了罕见的刊印农书、劝农文的热潮。各级政府除了重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韩鄂的《四时纂要》,还编纂了反映当时农业生产新水平的农书。此举意在( )
A.改善农业生产技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D.解决人地矛盾问题
B
6.绍兴和议后,宋高宗不仅没有趁境内经济恢复,储备战略物资,秣马厉兵,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并将名将刘绮、李显忠等闲置多年,以致世人不再崇尚军功,良家子弟耻于入伍。这反映了当时( )
A.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 B.已与金朝实现全面和平
C.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D.君主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A
解析:本题考查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态度。选择A:绍兴和议后,南宋并不重视储备战略物资,不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担忧内部,将名将长期闲置,反映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排除B:绍兴和议并未实现宋金的全面和平,“全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仅根据“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不能得出宋代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日益凸显,属于过度延伸。排除D:材料并未体现君主权力的空前强化。
材料一: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结构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北宋开国皇帝,面对唐朝由兴盛转向衰亡及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历史教训,深知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的弊端。政治上一改历史上的武人政治,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重用文人士大夫,对他们不杀少辱,给予很多优厚的政治待遇,从而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已经成为宋初统治者的共识。反之,宋太祖对武人则处处加以压制,收夺大将兵权,集军权于中央,以防武人势力崛起而谋反。这种崇文抑武的政治制度,后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直到明清。
——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
答案:观点:宋代官僚制度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
理解:从横向权力结构上看,北宋在中央构建了二府三司制并加强了台谏制度。中书门下掌行政,三司掌财政,枢密院掌军政,三者分权,削弱了相权,再加以台谏的检查,皇权大大加强。
从纵向权力结构上看,北宋在地方设立路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在路一级行政机构中又分设四个司,以实行分权;设通判和知州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又采取措施收归了地方的军权、财权;上述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了地方尾大不掉的隐患。
从治国理念上看,北宋践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人政治。不但在中央剥夺了武人的兵权,地方上的军权也归属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基本上都是文人出身;这种重文抑武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实行,非常有利于封建官僚政治的发展。
由此可见,北宋王朝的封建官僚制度确实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发展阶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运用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核心观点的理解。
解析:首先要归纳出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即“宋代官僚制度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谈理解要注意谋篇布局,分角度分层次去谈,既要注意史论结合,也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既要注意语言规范,也要注意思路清晰:可以从横向权力结构、纵向权力结构和治国理念三个方面分别去谈;从横向权力结构上看,据材料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中央构建了二府三司制并加强了台谏制度。中书门下掌行政,三司掌财政,枢密院掌军政,三者分权,削弱了相权再加以台谏的检查,皇权大大加强:从纵向权力结构上看,据材料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地方设立路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在路一级行政机构中又分设四个司,以实行分权;设通判和知州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又采取措施收归了地方的军权、财权;上述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决了地方尾大不掉的隐患:从治国理念上看,据材料二“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崇文抑武’的局面开始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践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人政治。不但在中央剥夺了武人的兵权,地方上的军权也归属于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基本上都是文人出身:这种重文抑武政治制度和理念的实行,非常有利于封建官僚政治的发展。最后总结升华,如北宋王朝的封建官僚制度确实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发展阶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