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新课导入
Contents
目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巩固练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Part 01
1.背景
爱因斯坦
普朗克
古巴导弹危机
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相对论、量子理论等重大突破
(2)军备竞赛的需要
(3)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根本: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2.概况
世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目前最大下潜深大为7062米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
◎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
◎“复兴号”高铁
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最高可达400km/h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3.代表性成就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
演化为互联网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
1969年
美国建立
军用网络
90年代
互联网
商业化
遍布全球
目前
梳理计算机发展目的、诞生标志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
出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是由美国军方为了满足计算弹道的需求而研制的,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出于军事的需要
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3.代表性成就
(1)计算机技术
中国计算机的研发及互联网发展历程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12.54京次/秒
巨型化
朱传榘(1919—2011)
"计算机先驱"
1983年:银河-Ι号
1亿次/秒
1992年:银河-Ⅱ号
10亿次/秒
2002年:"龙芯一号",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
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秒,性能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1994—2000)
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2001—2008)
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09—2014)2015年 首次提出“互联网+”;
认识:我国计算机研制及网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3.代表性成就
(2)人工智能技术
(1)含义:
(2)出现:
(3)内容:
(4)应用:
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等
小度智能机器人
(语音图像识别)
会聊天的机器人
(自然语言处理)
“索菲娅”机器人(沙特)
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无人驾驶汽车
3.代表性成就
(3)航天技术
世
界
中
国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在月球着陆
各国发射大量航天器,建立了地球测控网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019年月球车玉兔二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开通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从追赶者到领先者;从模仿者到自主创新者
3.代表性成就
影响:①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②有助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扩大人类生活和生存空间。
③广泛应用于气象、资源勘探、通信等诸多领域,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④促进高科技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太空探险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航天技术
◎叶光富
◎翟志刚
◎王亚平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3.代表性成就
(4)海洋技术
1960年,美国利用新研制的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10916米,创下世界最深载人潜水纪录。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7000米试潜深度,这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
2020年,中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
3.代表性成就
(5)原子能技术
①积极:为交通提供新动力;为生产提供新能源;为医学提供新治疗。可以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②消极: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了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3.代表性成就
(6)生物技术
二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2001年2月12日,中、美、日、法、英等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深层迈进一步。据科学家分析,基因能有效地造福人类
袁隆平杂交水稻
微生物学
20世纪初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二战后的遗传工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的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分支突飞猛进。
生物RNA结构
新冠疫苗
①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②生物科学技术还可使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丰富,生活质量有更大提高
人类基因组数字显示图
3.代表性成就
(7)新材料技术
①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②新材料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
③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石墨烯
◎新型发泡材料
◎聚乳酸可降解材料
3.代表性成就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新的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又有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有两种趋势:一是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二是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科技转化成生产力速度更快;科学技术二者结合更加紧密。
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学科分工更加细致,研究深入;学科交叉朝综合性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Part 02
1.积极
④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渐占据主导
②劳作方式
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高科技、知识型经济不断得到发展
③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①生产力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1)社会生产
1.积极
②物质文化生活丰富
大大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
③阶级结构变化
中产阶级日益壮大多,工人阶级地位得到一定改善,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①沟通便利
使人们与外界沟通更加便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地球村)
④人类视野开阔
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文化生活
2.消极
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网
络安全等;
②核泄漏、核武器的毁灭性威胁时刻存在;
③生物工程方面的伦理问题:“试管婴儿”“克隆技术”“代孕弃养”
等将人类道德伦理推向极限;
④生态环境的恶化,深海污染、太空垃圾,资源掠夺、能源短缺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
3、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4、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提升
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伦理道德等危机,是科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只有继续发展科技。
——《科学世界》
(2)影响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1)特点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知识提升
智能化
生态化
高速化
巩固练习
Part 03
1.2020年,太空全球经济总量达万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到2017年的36%,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卫星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
A.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B.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
C.航天技术威胁各国国家安全 D.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A
解析:航天科技属于现代科技,而“太空全球经济总量达万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到2017年的36%”等,说明太空经济发展潜力大,发展快,领域广,孕育经济新增长点,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科技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各领域互相渗透”,材料都在叙述航天科技,排除D项。故选A项。
2.20世纪末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创作系列小说《黑质三部曲》,根植于人类历史上的神话故事,想象出平行世界、死人的世界、神的世界等。该小说采用孩子的视角、蒙太奇的手法,多条情节并列发展等叙事手法使故事情节呈线性发展。这可以说明,该小说( )
A.体现了新社会风尚的流行 B.具有抒情的浪漫主义色彩
C.深受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D.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特色
C
解析:根据材料“想象出平行世界、死人的世界、神的世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作品属于科幻小说,有着平行世界,主角穿梭于各个不同的空间,深受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C项正确;该部作品与新社会风尚无关,排除A项;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和该作品不符,排除B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的拒绝、 强调创新和实验, 重视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以及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和探讨,排除D项。故选C项。
3.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 B.科技发展能够改变生活方式
C.战争促进了半导体技术发展 D.美国电视技术发展领先世界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电视普及较快,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确实是从美国兴起,但这不是题干能说明的,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电视机的发展与战争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美国电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4.有学者指出:“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不断变化的镜头攻击。”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多重改造作用 B.科技创新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C.交通拥堵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 D.人口密度增大改变了城市结构
A
解析:据材料“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不断变化的镜头攻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通过材料所述现象意在说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改造作用,A项正确;城市化进程加速仅仅是材料的部分信息,并非是学者所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交通拥堵,排除C项;人口密度增大改变了城市结构并非材料所讲述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年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首次举办“丝路电商日”活动,设置“丝路电商”国际主题馆,全产业链展示电商平台、跨境物流、移动支付、云服务等电商创新模式。还开展了“丝路电商”直播等线上活动。这客观上说明( )
A.政府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B.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
C.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D.电商日益受到人们青睐
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23年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首次举办“丝路电商日”活动,还开展了“丝路电商”直播等线上活动,这些线上产品展示和在线洽谈交流的实现得益于网络等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C 项正确;“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线上产品展示和在线洽谈交流的实现得益于网络等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未涉及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电商日益受到人们青睐,排除D项。故选C项。
6.有学者认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重塑了劳动者内部的阶层关系。该学者主要强调了( )
A.科技革命压缩人的生存空间 B.科技革命极大激化社会矛盾
C.科技革命减轻低端劳动压力 D.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结构调整
D
解析:根据关键词“新科技”“特别是改变了劳动者地位”“重塑阶层关系”等可知,科技革命重塑了社会结构,因此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与压缩人的生存空间和激化社会矛盾关系不大,排除A、B项;学者强调的是科技革命改变了劳动者的地位,而非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排除C项。故选D项。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