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3 09:2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八上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近年来诸暨在冬季时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如果把清洁的空气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那么“霾”可视为(  )21教育网
A.溶液 B.纯净物 C.悬浊液 D.乳浊液
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4.溶液与浊液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稳定性不同 B.分散质的状态不同
C.分散程度不同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5.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用“o”表示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画出)。下面能表示常温下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时,蔗糖分子的分散情况的是(  )21cnjy.com
A. B. C. D.
二、填空题
7.在下列8种物质中:A、雪碧B、果粒橙C、白酒D、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E、黄河水F、血液G、肥皂水H、冰水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
8.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医学上也是一样。75%的酒精溶液,其溶质是   ;2%的碘酒溶液,其溶剂是   。(均填物质名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21·cn·jy·com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则①②处的内容分别是:   、   。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①蔗糖与水混合,②植物油与水混合,③醋与水混合,④面粉和水混合,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www.21-cn-jy.com
10.“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④泥土,⑤肥皂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   。2·1·c·n·j·y
11.小金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这4种物质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21·世纪*教育网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______(填“均一性”或“稳定性”)。www-2-1-cnjy-com
三、解答题
12.你能利用厨房中的某些物质分别制得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吗?不妨试一试。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小滴悬浮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尘土颗粒属于固体,分散到气态的空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答案为:C。2-1-c-n-j-y
2.A
【解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错误;
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层和下层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分析判断。
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和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A错误;
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质才能分数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错误;
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因此二者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D正确。
故选D。【来源:21cnj*y.co*m】
4.D
【解析】根据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
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所以,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答案为:D。【出处:21教育名师】
5.D
【解析】(1)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水为溶剂。
① 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剂是酒精;
② 糖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③ 70%的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④ 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
故答案为:D。【版权所有:21教育】
6.B
【解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蔗糖分子在溶液中均匀分布,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A、C、D;B、E、F
【解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
A.雪碧中存在可溶性的气体和糖分,应该为溶液;
B.果粒橙内存在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C.白酒内的酒精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D.色拉油可以溶于汽油,形成溶液;
E.黄河水内的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F.血液内的红血球和血小板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悬浊液;
G.肥皂水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H.冰水混合物,其实是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
那么属于溶液的是ACD,属于悬浊液的是BEF。21*cnjy*com
8.酒精;酒精
【解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解答。
75%的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溶质是酒精;
2%的碘酒溶液,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9.(1)溶质;混合物
(2)①③
【解析】(1)根据溶液的特征、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包含着溶质和溶剂;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2)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悬浊液。
10.悬浊液;①④
【解析】 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那么说明“美林”属于悬浊液;
①面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
②味精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
③白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
④泥土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
⑤肥皂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
⑥植物油是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
那么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①④。
11.(1)②③④
(2)均一性
【解析】(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2)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解答。
(1)①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
②食盐、③白糖、④白醋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能形成溶液。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食盐、味精、蔗糖、白醋等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淀粉、面粉加入水中能形成悬浊液;色拉油加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
【解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解答。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