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课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课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3 09:3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八上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2.今年秋季出现了持续干旱,居民用水紧张。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3.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结合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68.700% 30.0600% 0.2600% 0.0330% 0.0060% 0.0370% 0.0032%
A.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B.图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C.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D.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4.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尽管地球上拥有大量的水,但是“水荒”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
A. B. C. D.
5. 下列个人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且可行性最高的是(  )。
A.由食肉者改为素食者
B.节约用电,用蜡烛照明
C.节约用水,用洗衣水冲洗厕所
D.终生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6.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21教育网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二、填空题
7.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乐观地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的,可实际上,水资源已经产生危机。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人类生存将受到严重成威胁胁。因此,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级。21cnjy.com
(1)据报道,我团长江源头甘甜清澈的水至入海口时,水的能见度已不足10厘米。其主要原因是沿途流入了   (选填序号)。21·cn·jy·com
①生活污水②工业废水③泥沙
(2)海水淡化是目前补充淡水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
①如图所示是一种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淡化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题“增大”、“减小”或“不变”)。www.21-cn-jy.com
②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厂采用的一种新的蒸馏法。其过程是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馏室中,海水中的水会急速变成水蒸气.你觉得海水能够急速变成水蒸气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进行干预____。www-2-1-cnjy-com
A.水汽输送 B.蒸发 C.径流 D.降水
8.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    极。
(2)A试管里产生的气体是    。
(3)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4)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
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5)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来源:21cnj*y.co*m】
9.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空间分布上,   多   少,   多   少;时间分配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年际变化   。
水资源现状:全球有60%的地区水资源缺乏,供水困难,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旦超过自然环境的极限,就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21*cnjy*com
a.节约用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b.防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c.修建水库,进行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0.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②④表示的环节是    。
(2)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1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3/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研究表明:1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干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可供1个人饮用约   年。【出处:21教育名师】
三、解答题
12.浙江省降水总体比较充沛,但各地都存在可利用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请结合当地实际,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错误;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做到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可以适度使用,但是不能杜绝使用,故C错误;
D.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但是放眼全国,水资源依然匮乏,必须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
【解析】保护水资源可以从节水、避免水体污染等方面施行。
A、直接排放污水会污染水源,A符合题意;
BCD、是从节水方面保护水资源,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21*cnjy*com
3.A
【解析】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一个关于地球上水源的分布情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9%。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人类的技术水平还难以利用。液体形式的淡水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小。
A.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A正确;
B. 图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是错误的,陆地上液存在盐水湖,B错误;
C. 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但是含量比咸水少,C错误;
D. 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的地下淡水,D错误;
故答案为:A
4.C
【解析】根据图示标志名称分析。
A、图示为禁止吸烟标识,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塑料等循环利用标识,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节约用水标识,符合题意;
D、图示为禁止鸣笛标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根据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措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制定一套系统、全面、完整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使人人都遵守,才能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的个人行为就是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和宣传活动,并带头遵守这一法规,所以C选项才是最有效的个人行为。而选项A、B和D都是个人局部的行为,虽然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形不成整体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其作用极为有限。
故答案:C。
6.A
【解析】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分析。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 ,符合题意;
B、 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用洗衣水冲厕所 ,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不符合题意;
D、 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1)③
(2)增大;减压升温有利于汽化
(3)C
【解析】(1)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2)①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②根据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分析;
(3)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分析判断。
(1)据报道,我国长江源头甘甜清澈的水至入海口时,水的能见度已不足10厘米。其主要原因是沿途流入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能见度。故选③。
(2)①淡化后右侧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②把经过适当加温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馏室中,海水中的水会急速变成水蒸气。海水能够急速变成水蒸气的原因是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3)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是对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进行干预,故选C。
8.(1)负
(2)氢气
(3)氢元素与氧元素
(4)A;B;C;D
(5)海洋;地表径流
【解析】(1)~(3)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来分析;
(4)根据淡水资源的储量、水资源的分布来分析;
(5)根据水的储量、水循环的环节来分析。
(1)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大,是氢气,则A端接电池负极;
(2)A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大,是氢气;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4)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说法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说法正确;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说法正确;
D.生活中接触到水的混合物多,纯净水少,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BC;
(5)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2·1·c·n·j·y
9.东;西;南;北;大
【解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年际变化北。2-1-c-n-j-y
10.(1)降水
(2)汽化
(3)A;C
【解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凝华和升华。
(1)大气水通过降水的形式转变为陆地水和海洋水。(2)水由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的过程是汽化。(3)BC、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湖泊受污染,因此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1)重度缺水
(2)82
【解析】(1)将人均数量与表格标准进行比较即可;
(2)用水的质量÷每天饮水的质量得到天数,再换算成年数即可。
(1)750米3/年在500~1000之间,则水资源紧缺程度为重度缺水;
(2)60t水可供成年人饮用的天数:;
年数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降水季节差异大、水资源难以蓄存、径流流失、水体污染、城市人口聚集导致人均拥有量少等方面进行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影响水资源紧张的因素进行解答。
由于降水季节差异大、水资源难以蓄存、径流流失、水体污染、城市人口聚集导致人均拥有量少等,所以浙江省降水总体比较充沛,但各地都存在可利用水资源紧张。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