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九上 1.6几种重要的盐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少量稀盐酸,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只有③ B.只有② C.①② D.②③
2.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则此耕地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0.62 0.34 17.8
测定结果(g/kg) 0.63 0.28 17.9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氯化钾[KCl] D.磷酸钙[Ca3(PO4)2]
3.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B.碳酸钠 火碱 Na2CO3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氯化钠 食盐 NaCl
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3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不考虑溶质损失),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的pH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0.88g
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34g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D.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5.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合成氯化氨是工业制取氮肥的研究热点,氯化氨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6.盐碱地里的作物总是很难获得高产,原因是盐碱地( )。
A.土壤干燥,缺少水分 B.缺少各种无机盐
C.土壤溶液浓度过大 D.土壤板结,缺少空气
二、填空题
7.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填空。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
(3)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
8.小科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硝酸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www.21-cn-jy.com
(1)此时溶液的pH 7(选填“<”或“=”或“>”)
(2)此反应为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如图“●”“o”“△”表示烧杯内溶液中的不同离子,其中的“△”表示 离子。
9.某未知溶液X,溶质可能是硫酸、碳酸钠、硝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溶质成分,进行图示操作:
(1)写出B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溶液X的溶质有硫酸、没有碳酸钠。若要确定是否有硝酸镁,可对C中溶液进行检验,其方法是 。
2·1·c·n·j·y
10.硫酸铜、硝酸铜是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回答: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铜离子。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 。
21*cnjy*com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来源:21cnj*y.co*m】
11.如图是几种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硫酸铜粉末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氯化钙粉末
(1)将四种固体放入水中,可以判定是硫酸铜的证据是 。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写离子符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
三、解答题
12.厨房里的两只调料瓶中都放有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精盐(NaCl)和碱面(Na2CO3)。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用品将它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即可。
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若溶液变红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导致的,则说明NaOH溶液可能变质;
②滴加BaCl2溶液,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碳酸钠,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
③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 若没有气泡产生可能是盐酸太少只与氢氧化钠反应;
①③错误,②正确.
故答案为: B。
2.D
【解析】根据该耕地土壤的测定结果可知,该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偏低,氮元素、钾元素含量偏高,所以要施用适量的磷肥
A、硫酸钾中富含钾元素,不符合要求;
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要求;
C、氯化钾中富含钾元素,不符合要求;
D、磷酸氢钙中富含磷元素,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D。
3.D
【解析】根据对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的认识判断。
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故A错误;
B.碳酸钠俗称纯碱,故B错误;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C错误;
D.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加入碳酸钠溶液前,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滤液显酸性,滤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加入碳酸钠溶液前,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滤液显酸性,滤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向滤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设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2HCl+ Na2CO3═ 2NaCl+H2O+ CO2↑
73 106 44
7.3%x 10g×10.6% y
解得:x=10g
解得:y=0.44g
与大理石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30g-10g=20g,是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溶液的2倍,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HCl~CO2,则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0.44g×2=0.88g,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为,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a点稀盐酸有剩余,对应的溶液中有氯化钙、氯化氢、氯化钠三种溶质,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bc段: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1cnjy.com
5.C
【解析】根据酸是离解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离解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
氯化铵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属于盐。
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C
【解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土壤溶液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是因为盐碱地含的盐分多,导致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植物细胞液很难吸水。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溶液里面所含的盐分过高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盐碱地的土壤溶液中含较多的盐碱,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内部的浓度,因此植物细胞就会失水,导致根不能吸水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故答案为: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1)a
(2)d
(3)c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盐酸(a)。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食盐(d)。
(3)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纯碱(c)。21·世纪*教育网
8.(1)<
(2)复分解
(3)NO3-(硝酸根)
【解析】(1)根据反应产物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或种数,确定反应类型;
(3)根据反应过程分析保持不变的微粒即可。
2-1-c-n-j-y
(1)根据方程式可知,当反应恰好完全时,反应产物为硫酸钡和稀硝酸。因为稀硝酸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7。
(2)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两种化合物组成,且相互交换成分,因此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原来溶液为稀硫酸,后来溶液为稀硝酸,其中保持不变的是氢离子,即●为氢离子,那么○为硫酸根离子,而△为硝酸根离子( NO3- )。【出处:21教育名师】
9.(1)Ba(OH)2+H2SO4=BaSO4↓+2H2O
(2)在C中的溶液里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溶液X中存在硝酸镁(合理即可)
【解析】(1)硫酸与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碳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两种沉淀都是白色的;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这个沉淀肯定是硫酸钡,据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据此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硝酸镁。
(1) 写出B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Ba(OH)2+H2SO4=BaSO4↓+2H2O ;
(2) 若要确定是否有硝酸镁,可对C中溶液进行检验,其方法是 : 在C中的溶液里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溶液X中存在硝酸镁 。21*cnjy*com
10.(1)蓝
(2)CuSO4;BaCl2+CuSO4=BaSO4↓+CuCl2
(3)Ba(OH)2
【解析】(1)含有铜离子的溶液都显蓝色;
(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而硝酸铜与氯化钡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因此它们无法反应;
(3)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据此确定加入的物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蓝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铜离子;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CuSO4 ,化学方程式是: BaCl2+CuSO4=BaSO4↓+CuCl2 ;
(3)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Ba(OH)2 。21·cn·jy·com
11.(1)溶液变蓝色
(2)
(3)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硫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溶液显蓝色。
(1) 将四种固体放入水中,可以判定是硫酸铜的证据是溶液变蓝色 。
(2)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他们才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根离子的符号为 ;
(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物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12.提示:可利用食醋、熟石灰等进行鉴别。
方法一:取少量两种白色固体,分别滴加食醋,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钠。
方法二:取少量两种白色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配成溶液;再取少量熟石灰加入水配成石灰水溶液。向两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钠溶液。
方法三:取少量两种白色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用手接触,有油腻感的是碳酸钠,无油腻感的是氯化钠。
【解析】NaCl又名食盐,溶解在水中显中性;Na2CO3又名纯碱,苏打,溶解在水中呈碱性。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