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课件(31张,内嵌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4.1常见地貌类型课件(31张,内嵌2个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2 16: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四章 地貌
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课题导入



通过下面的视频思考四个问题,带着这四个问题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题导入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我们该怎样定义喀斯特地貌?
课题导入
思考?
1
2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3
喀斯特地貌主要地貌类型有哪些及形成过程
4
喀斯特地貌的主体发育过程及地域分布?
问题:1
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一词的来源
问题:1
Caco3+Co2+H2O===Ca(HCO3)2
定义:
H2O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岩溶地貌。
【资料】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分布区,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由初中化学可以知道,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遇到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科普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本104页)
问题:2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资料总结出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
西南地区
北方(以北京为例)
资料一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较少
河流较多
问题:2
资料二
中国植被分布
分布多
分布少
问题:2
西南:地势落差大
北京:地势落差小
问题:2
总结
条件 西南 北京
水文条件 河流众多 河流较少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比西南少
岩石条件 石灰岩分布多 石灰岩分布少
地形条件 相对来说落差大 相对来说落差小
生物条件 生物生长相对茂盛 生物生长相对无西南地区繁盛
条件 特点
岩石条件
气候条件
水文条件
地形条件
生物条件
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和透水性强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问题:2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
该区东、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有机质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问题:3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初期到成熟期的过程
地表被流水溶蚀侵蚀发育成喀斯特地貌雏形,发育的喀斯特地貌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占据优势,地表继续被溶蚀侵蚀,变得更加崎岖不平,地下洞穴逐渐发育,崎岖的地表发育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地下河逐渐干涸,形成溶洞,进而形成了洞穴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的最终命运是什么?
思考?
成熟阶段
消失阶段
完全消失
问题:3
思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区域?
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其中西南地区分部较为广泛,北方地区分布较为稀少。
问题:3
思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的分布区域?
外国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
蓝色区域代表喀斯特地貌分布
问题:4(1)地表喀斯特——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
石芽
石林
峰丛
峰林
孤峰
石芽特性石芽形状
石芽有的呈尖脊状、尖刀山状、车轨状、棋盘状、石柱状。石芽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常受地形、节理及岩性的控制。石芽的形态受岩性和构造裂隙的控制和制约,纵横交错,形态不一,有的呈尖脊状、尖刀山状,棋盘状和石林状等形态,有的裸露于地表,有的成群埋藏于地下。
石芽
问题:4(1)地表喀斯特——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
定义: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石灰岩体组合成的景观。
其间多为溶蚀裂隙。隙坡直立,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沟。以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石林相对高度一般20米左右,高者可达50米。一般认为是土壤水或非可溶岩盖层水沿质纯厚层石灰岩表面及节理裂隙溶蚀作用的结果,上部受雨水作用改造。
石林
问题:4(1)地表喀斯特——石芽石林区别
先形成
后形成
溶沟较深
溶沟较浅
问题:4(1)地表喀斯特——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峰丛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山区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地的边缘部分。经过强烈和长期的岩溶发育,特别是在潮湿的热带条件下,只有石灰岩残留物矗立在下面的不溶岩石之上。这些遗迹通常呈小而陡峭、洞窟形式的喀斯特丘陵,称为峰丛.
峰林,国外称锥状和塔状喀斯特。高耸林立的碳酸盐岩石峰。分散立和丛聚两类。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再度垂向发展而至饱水带时,把基座蚀去,成为没有基座的密集山峰群。丛聚的连座峰林又称峰丛。锥状喀斯特由马席提和莱曼考察中国后于1927年提出。
孤峰是竖立在平原上的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是岩溶平原和溶蚀谷地中常见的地貌形态之一,相对高度100米左右。
问题:4(1)地表喀斯特——峰丛峰林孤峰区别
基座完全相连
中间有洼地,基座不相连
相不相连
孤独一座
看数量
峰丛
峰林
孤峰
问题:4(1)地表喀斯特——溶蚀洼地
喀斯特洼地,又称为“溶蚀洼地”,是由于溶蚀作用所形成负地形的总称。
喀斯特盆地、喀斯特漏斗、坝子等
坝子是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局部平原(直径在10公里以下)的地方名称。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坝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业兴盛、人口稠密的经济中心。云南省约有1100多个坝子,坝子的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贵州的坝子约占耕地的四分之一。
问题:4(1)地表喀斯特——溶蚀洼地
坝子农业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问题:4(1)地表喀斯特——天坑落水洞
落水洞
天坑
问题:4(1)地表喀斯特——天坑落水洞
天坑
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2001年之前一直将其作为喀斯特漏斗的特例,2001年我国学者正式提议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问题:4(1)地表喀斯特——天坑形成过程
天坑一般都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 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天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质条件有利,由于 的长期冲蚀,就会形成地下 厅;地下 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问题:4(1)地表喀斯特——天坑落水洞
落水洞:是指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落水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垂直的,有倾斜的,也有弯曲的.落水洞的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裂隙状落水洞,形态狭长,作一定倾斜和曲折向地下延伸,这种落水洞分布最广.二是井状落水洞,它的深度和宽度都很大.落水洞的形成主要是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
问题:4(2)地下喀斯特——溶洞
石笋
石柱
石钟乳
问题:4(2)地下喀斯特——溶洞
石钟乳:从上往下生长
石笋:从下往上沉积
石柱:完全相连的石钟乳和石笋
Ca(HCO3)2===CaCO3 +CO2 +H2O
问题:4(2)地下喀斯特——地下河
地下河亦称暗河,为碳酸盐岩分布区一种独特的喀斯特现象。是以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下廊道、溶洞和溶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喀斯特地下管道系统。喀斯特地下河的个体形态类型,是地下水赋存和排泄的各种形式的表征。
本课总结
喀斯特地貌定义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因素
喀斯特地貌的主体发育过程
喀斯特地貌的及地域分布
喀斯特地貌主要地貌类型
(2)地下喀斯特
(1)地表喀斯特
地貌欣赏
大自然的杰作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