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四年级/上 单元 二单元
单元主题任务: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 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编排本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围绕提问策略,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有童话、说明文、散文 等不同文体类型,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 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 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蝙蝠和雷达》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 问范围;《呼风唤雨的世纪》则引导学生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略读课文 《蝴蝶的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语文园地中的“交 流平台”从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对提问策略进行了总结。“日积月累”编排了与提问 有关的古代名句,旨在通过背诵积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意义。
课程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阅读与鉴赏】 1.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交流讨论。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梳理与探究】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进阶: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本单元围绕“提问”这一阅读策略,进行了有梯度、有层次的安排,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学习提问。从感受提问策略,到学习多角度提问,再到提问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直到最后综合运用提问策略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渐次推进,逐步提升。
另外,四年级下册中的“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是“提问”这一语文要素的延续,无论是提问策略的学习要求及掌握程度,还是能力的提高幅度都有了新变化。 教材解读表格 课文内容简介教学要点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潮本文讲述了五粒豌豆离开豆荚后各自的经历,其中重点叙述了第五粒豌豆的故事,让人既感动又敬佩。认识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4个字,会写4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6.夜间飞行的秘密本课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重点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7.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讲述了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8.蝴蝶的家课文通过讲“我”因为害怕蝴蝶受到大雨的伤害而担心的事,体现出“我”的善良以及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习作我的家人1.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特点。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对象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通过口头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发现和借鉴其他同学写作文的长处,试着修改自己的作品。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2.通过观察,区分6组形近字,了解形旁表意义的特点。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初步掌握设问句。
4.积累有关做学问的名言。
人文主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语文要素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学习目标 识字: 认识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4个字,会写47个词语。
2.阅读时,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4.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能力: 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 3.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4.能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
5.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6.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7.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素养: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问,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2.仿照课后题中提供的问题清单,整理自己的问题清单,给问题分类,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然后依托问题清单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提问,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 (一)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表达训练要素 继三年级下册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之后,本单元习作继续围绕“写一个人,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进行,学生对于内容的学习较为熟悉,通过形象的图文,具体的片段,典型的例子,从多维视角,丰富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计划(11-14 )课时
大任务: “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系列活动
任务一 任务一 不问不知 (3)课时
活动1 读懂五粒豌豆的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活动2 蝴蝶的家在哪儿《蝴蝶的家》
任务二 任务二 科学知识问与答 (4)课时
活动1 探究蝙蝠与雷达的大学问《夜间飞行的秘密》
活动2 探究问题、科学与奇迹的关系《呼风唤雨的世纪》
任务三 任务三 说说我的家人 (3-4)课时
活动1 习作:“我的家人”
活动2 语文园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