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验改进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陆奇1 现状分析现状:
很多学校很难开展“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原因:
1.实验的成功率普遍较低;
2.背景知识较多;
3.操作相对复杂,学生不易准确地操控实验。 2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
2.理解DNA粗提取以及DNA鉴定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行粗提取与鉴定;
2.比较不同实验材料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2.初步养成规范操作、合作学习、主动交流等习惯。
3 实验教学过程提供给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资料3 实验教学过程组长的“课前热身”3 实验教学过程 分组实验新鲜鸡血冻存鸡血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1.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难研磨的植物组织
2.使用改良后的研磨液、有机溶剂处理
植物组织
3.使用改良后的二苯胺试剂进行DNA鉴定
4.用冻存的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鸡血
5.调节NaCl的浓度和量控制鸡血血细胞
破碎液的溶液粘稠度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3 实验教学过程 成立研究性兴趣小组 菜花组 鸡血组菜花作为实验材料研磨困难 洋葱 香蕉 菜花研磨困难易化研磨尝试1 液氮处理菜花加入液氮加入液氮研磨正常研磨正常研磨所得DNA液氮研磨所得DNA易化研磨尝试2 纤维素酶处理材料40℃水浴30分钟 常温处理5分钟加酶未加酶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8)纤维素酶二苯胺鉴定后的现象实验方法与步骤改进
1.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难研磨的植物组织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3 实验教学过程药品改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PKPK洗衣液+氯化钠苯酚-氯仿-异戊醇溶液(25:24:1)氯仿-异戊醇溶液(24:1)洗衣液+氯化钠研磨液:Tris-EDTA-SDS溶液对照苯酚-氯仿-异戊醇氯仿-异戊醇溶液研磨液:Tris-EDTA-SDS溶液改进:将浓硫酸的量增加10倍。原理:DNA中嘌呤核苷酸上的脱氧核糖遇高温强酸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与二苯胺显色PK改进前改进后实验方法与步骤改进
1.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难研磨的植物组织
2.使用改良后的研磨液、有机溶剂处理
植物组织
3.使用改良后的二苯胺试剂进行DNA鉴定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3 实验教学过程鸡血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改进实验可重复性差
不同存放时间的鸡血实验效果差异很大
有时出现加水后粘稠物成团析出、甚至过滤困难现象
有时加水后又没有粘稠物析出4 ℃冰箱放置5天的鸡血1.鸡血细胞溶液的不同保存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2.数码显微镜观察不同条件下的鸡血细胞形态
3.NaCl浓度或加入量对实验的影响初探鸡血的不同保存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新鲜鸡血4 ℃长久放置新鲜鸡血长久放置鸡血-20℃冰箱冻存的鸡血37 ℃融化数码显微镜观察鸡血细胞形态新鲜鸡血吸水涨破后显微图像鸡血4℃放置6天后显微图像新鲜鸡血血细胞显微图像实验方法与步骤改进
1.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难研磨的植物组织
2.使用改良后的研磨液、有机溶剂处理
植物组织
3.使用改良后的二苯胺试剂进行DNA鉴定
4.用冻存的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鸡血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3 实验教学过程NaCl浓度或量对实验的影响初探调节NaCl浓度或量控制溶液的粘稠度实验方法与步骤改进
1.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难研磨的植物组织
2.使用改良后的研磨液、有机溶剂处理
植物组织
3.使用改良后的二苯胺试剂进行DNA鉴定
4.用冻存的方法可以长时间保存鸡血
5.调节NaCl的浓度和量控制鸡血血细胞
破碎液的溶液粘稠度 教师演示关键步骤3 实验教学过程组长指导组员实验3 实验教学过程组内与组间交流 问题探讨 交流讨论的话题:
1、实验中成功和失败因素探讨
2、动植物DNA粗提取的异同点
3、实验与其他知识、生活的联系
4、还可以继续探究的课题3 实验教学过程4 实验结果展示5 课堂实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主要创新点:对实验本身做了创新设计在组织教学方面做了精心设计增强了实验的自主选择性和探究性 6 成果的推广7 本课题实施特点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
符合选修课程理念,努力让学生成为实验创新的主体。研究性兴趣小组学生感悟
“做这个课题就像做道菜,我们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就像在寻找做菜的秘方,最后我们找到了秘方,并让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做这道菜!”
“有时成功就离失败一步之遥!”
谢谢您的聆听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