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百家争鸣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21: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百家争鸣—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始终在群体共生的维度中思考人类的各种问题。整体性体现在中国思想从来没有脱离整体来思考个体,个体永远是整体之中的个体,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支配—服从的秩序结构之存在合理性,在于维护群体整体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的和谐。在此视野之中,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国家,不再是一种西方式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就是群体与个体各自都要依靠对方,所以代表群体的国家或君主,要为个体提供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有自己的利益,个体在群体中也能得到安全和发展。所以国家与个体之间是一种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而不是单向地说个体是目的,国家是手段,这个不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观感。在先秦诸子的观念中,个体和国家的关系就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本质就是一种共生关系。二者在这种共生关系里面彼此不是对立的,而是希望各自在实现共同的理想也就是公天下的过程中,双方都可以有利益。统治者与服从者各得其利,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
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政裕民”出自《荀子 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百姓营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所以《苗子 君道》说:“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作为“天下人”中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落实,其所处的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最为关键。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是强调执政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 兼爱》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大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 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一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
(摘编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材料二:
一座文明的城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城市,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是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城市,是人民满意的城市。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实践、一种以人为本持之以恒提升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聚焦民生改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市的文明底色更加鲜亮。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童乐fun”儿童托育空间、老年日照中心关爱空间、“邻里会客厅”共享生活空间……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路R29C 社区商业中心,除具备一般社区空间应有的功能外,还设置24小时自助办证中心、24小时健身空间等全时服务功能。
“家门口就是政务服务中心,非常方便!”家住附近小区的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不仅节约了生活成本,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她说。
生活处处有文明。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下“绣花功夫”解决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老百姓绣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探索在各社区、小区全面设立“红管家”。“红管家”队伍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在职党员等力量组成,是党组织领导下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每天都能看到‘红管家’的身影,他们一旦发现私搭乱建、邻里矛盾等问题,会第一时间协调处理。”荷塘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满城“红管家”,服务“百事通”。如今的安源,一出门就能瞧见“红管家”一有困难就找“红管家”,百姓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城市属于每一位市民,创建文明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一个个流光溢彩的个体汇聚,终将铸就坚不可摧的“文明高地”。
(摘编自张文骁、龚亮《以人为本惠民持之以恒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思想中,整体和个体之间乃是共生关系,二者的联系极为密切;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个体尤其不能离开整体。
B.孟子和墨子在爱他人这个方面有非常相近的思想,都认为施予爱才会得到爱,这符合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心理对应机制。
C.共生智慧中“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是英明的统治者都应遵照去做的,那些只取不予的统治者,极容易引发人民反抗。
D.真正的文明城市一定会为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杨女士不到15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的事例,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利民富民,不然其统治没有正当性。
B.荀子、孟子都生活在先秦,引用他们的话论证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亲切有力。
C.安源区设立“红管家”,提升人民幸福感,这是政府营造美好生活空间的举措。
D.两则材料虽然形式有别,但思想相通,都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有惠民的观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C.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
D.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
4.两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5.请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下面文段的内容进行评析。(4分)
(秦始皇)欲攻匈奴,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汉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大禹的寂寞
何向阳
时隔几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下传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夏禹,一半被压成纸形,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般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的万岁峰下,面对巨大的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有个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迎面扑来,相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樺”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那就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寂寞吗?
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最终没有止住水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而民生之事重大。《史记》中那一句“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让人看了心悸,可见当时的责任制非常严明。“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用人情释解的苦痛,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当时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面对因洪水而生活困苦的百姓,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
在失去了父亲之后,谁又是第二个要他付出的亲人呢?启母石就是另一场不幸的实证。“禹治鸿水,通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这则故事一波三折,写得太生动,也太苦涩,还有启之生,也十分扑朔迷离。然而立于启母石前的下午,阳光是这么好,峭壁的石头破裂开来,一分为二。围着它走,有种本真的崇慕,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雕饰或者后天的人文附丽,就是一块巨石,风雨阳光都经历过了,还是一块巨石。对于那不知历史传说的过路人,它会因没有文字与解说而沉默为一块真正的顽石。大禹寂窦着,他的寂窦不是后天的懵懂,而是在当时,最亲密如妻子的人仍然会“惭而去”,离开他,不解是深的,比水更深一些。大禹,枉有回天之力,能够劈山让泄流改道,却不能够让一个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一任那自心流漫的大潮淹没自己。
何况诸侯们叫叫嚷嚷,争相出着主意,到了要走向水泽大野时,便多缩进家门不愿出去。对于这帮人,大禹怎么不冲他们把那双总是在走、长满老茧的大脚伸开呢?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子,那也是一种水,堵或者导似已不是对付的方法,它汇聚着另一场洪水要淹没这个治水的人。还有民众,他们的纪念随时随处,然而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他们忘记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将人打入历史,在史录的隧道里或可赢取一个空间、几行文字。然而,内心呢?当洪水不再,阳光灿烂,歌舞升平,与幸福伴行之际,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从难见当年轩辕关的地貌写起,然后转入对大禹治水的叙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互中再现英雄的业绩。
B.文章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赞扬,且对大禹的寂寞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C.鲧用堵的方法最终治水失败而被杀,大禹用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而被人纪念,体现了个人功绩事小,民生之事重大。
D.以民众对大禹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乃至遗忘结尾,既照应了标题,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引发读者思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的“一半被压成纸形……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与结尾的质问遥相呼应,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发人深省。
B.文章大量引用《史记》中的句子,既写出了治水的难度,表现了大禹的辛劳与忙碌,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C.作者认为“不敢入”体现的是责任,“不入”体现的是忘我精神,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大禹的勇往直前、实干笃行,也展现了他的寂寞与忍耐。
8.文章中史料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大禹”式人物。请结合作品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大禹”式人物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避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节选自《墨子 尚贤上》)
材料二: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壹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壹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
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雠法则可也。
(节选自《韩非子 有度》)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故古者A圣王之为政B列德C而尚贤D虽E在农与工F肆之人G有能H则举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射御,为古代六种技艺中的两种,另外的四艺指礼、乐、书、易。
B.“鄙”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字用法不同。
C.“阖”与成语“纵横拽阖”中的“阖”字意思相同。
D.“此亡之本也”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式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从王公大人“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的为政愿望与现实国情不相符谈起,引出观点。
B.墨子以上行下效为起点,列举了不同人的反应,反复推究,不厌其烦,使“举义”的观点无可辩驳。
C.墨子的尚贤,要求不避富贵贫贱、亲疏远近,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可见墨子思想高远宏达。
D.韩非子说理冷峻深刻,在对比中指出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人才会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14.先秦诸子的论说都闪烁着智慧光辉。两则材料有讨论的共同话题,但论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②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15.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雄伟壮丽的宫阙在脚下浮动。
B.“紫艳”二字写出了菊花美丽的色泽,“静”写出了菊花娴雅的仪态,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C.尾联使用了两个典故,言简而意深,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D.本诗写景富于变化,有全景描写,有仰视,有俯瞰,有动静结合;选取一系列的典型景物,清新恬静。
16.这首诗以“望”字来组织材料,着意写景,请问本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曾点言志,没有说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却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胸无大志[甲]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①___________,就已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乙]如果老庄真如他们所说的完全弃尘绝世,就应该像《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舆、长沮、桀溺等——[丙]连姓名都不留,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他们②___________。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与自然。他们都重视人性和社会问题,只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但无论二者的差异多么大,却能彼此依存,形成互补,两千多年来不但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基调,反而[丁]已然内化成中国人独有的人格特征。
18.下列对原文甲、乙、丙、丁四处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处“胸无大志”的使用欠妥,这里不应该评价曾点“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改为“不学无术”更合文意。
B.[乙]处标点使用错误,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C.[丙]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标示插入解释说明,其作用和括号的作用类似。
D.[丁]处的“反而”应该改为“而且”,与前面的“不但”相对应。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0.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首先做出某个假设,然后推出其与定理、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以此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试分析第二段所用的反证法的推理思路。(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儒道互补”的很好诠释。
儒家士人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力图治国安邦,有所作为,为了彰显道统的尊严和崇高而对自我修养指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世事常不如意,面对“有为”无望的情况下只能“无为”而治。道家的“无为”从根本上来说不完全是消极避世的。总体来说,老子的“无为”是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根本的目的是“有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相比而言,庄子的“无为”则带有更多消极避世的色彩。
长期以来,道家的“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身份认同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无为”的思想使传统士人在仕途不顺之时能够以退为进,①_______________,不急不躁,不气不馁,以辩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和挫折。但道家的“无为”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易使中国知识分子走向②_______________和阳奉阴违,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典型人物。他们有的心口不一,一边高唱超尘脱俗,以老庄自饰,一边忙着攀龙附凤、升官发财;有的③_______________,故作清高,一边假装归隐,不理俗务,一边走终南捷径,时刻准备投怀送抱。
21.文中画框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文章辞意洗练,充满人生智慧,比如“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句。所谓“自胜者强”,是指真正的强者,不在于赢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执着于与他人的竞争,却不愿好好面对自己,战胜自己的弱点。
对于老子这句富含哲理的话,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个体尤其不能离开整体”错误。依据材料一中的“整体性体现在中国思想从来没有脱离整体来思考个体,个体永远是整体之中的个体,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可知,整体与个体是共生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答案:A
解析:“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利民富民”错误。依据材料一中的“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可知,先秦诸子认为的是统治者有创造条件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义务,但利民富民不是统治者治国的目的。
3.答案:C
解析:材料一的观点:先秦诸子认为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在这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A项,强调的是法令及守法的重要性。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B项,强调的是推己及人。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C项,说的是君主要让百姓有好的生活,体现了共生智慧。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D项,强调的是人们要相爱。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4.答案:①材料一是典型的论述类文本,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②材料二是通讯报道,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主要叙述了四川省成都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便民服务之事。
解析:依据材料一的题目《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及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一是典型的论述类文本,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以政裕民”“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可得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等运用引用论证,“《墨子 兼爱》说……”“《礼记。曲礼上》也阐述了……”“《孟子 离娄下》也表达了……”等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依据材料二“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路R29C社区商业中心,除具备一般社区空间应有的功能外,还设置24小时自助办证中心、24小时健身空间等全时服务功能”“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探索在各社区、小区全面设立……”等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二是通讯报道,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如“生活处处有文明。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为老百姓绣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主要叙述了四川省成都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便民服务之事。
5.答案:①文段内容: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奴役天下百姓,使他们生活艰难,死伤无数。
②评析:秦始皇的做法与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相悖。他不是以政裕民,而是以政虐民,只取不予,超出了取的限度,破坏了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自然而然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引起人民的反抗。
解析:首先,对文段的内容进行大概的描述:“暴兵露师十有余年”说明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死者不可胜数。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说明他奴役天下百姓,使他们生活艰难,死伤无数;“盖天下始叛也”是说他最后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引起人民的反抗。然后,结合材料一中的“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统治者如果违背了‘先予后取’,超出了取的限度……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分析可知,秦始皇的做法与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相悖。他不是以政裕民,而是以政虐民,只取不予,超出了取的限度,破坏了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自然而然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引起人民的反抗。
6.答案:D
解析:“愤懑之情”错,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嗟叹、惋惜之情。
7.答案:C
解析:“作者更欣赏大禹将国之大事扛于肩上的担当与责任”错,根据原文第三段中的“较之,我倒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可知,作者更欣赏的是大禹的忘我精神。
8.答案:①在叙写现实中灵活地使用史料,使内容更加真实、丰富,增强说服力和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使大禹这一历史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现实的荒凉和史料的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引发读者思考;④历史与现实交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内容、人物形象、读者感受、主旨等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本文将史料和现实交织穿插,在叙写现实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大量史料,使内容更为真实、丰富,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使作品更具历史的纵深感;从人物形象上看,文章站在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描写大禹,使大禹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从读者感受上看,现实中轩辕关的荒凉和史料记载相互印证,突出了大禹恒久的寂寞,能够引发读者思考;从主旨上看,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叙写大禹治水的经历和不幸遭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禹的崇敬和叹惋之情。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9.答案:①他们一心为公,勇于奉献自我,公而忘私,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②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坚守初心,勤劳刻苦,他们的品质是崇高的。③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于彼时是寂寞的。④他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文字,却走不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于后世是寂寞的。
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大禹是什么样的人,可通过文章中作者对大禹的相关描写来整理思路。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责任”“精神”、第四段中的“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可知,他们有着一心为公、勇于奉献、公而忘私的可贵精神;根据文章第五段中的“最亲密如妻子的人……回心转意”和第六段中的“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冷嘲热讽、唾沫星子”可知,他们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背负着世人的偏见与冷嘲热讽,他们是寂寞的,但他们又不在乎世人的看法,能够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初心,并且有着勤劳刻苦的崇高品质;根据文章第六段中的“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会因随时随处而改变心境,也会遗忘”“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可知,他们只是被历史、文字记载,却没有进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没有被后世铭记,他们在后世仍然是寂寞的。根据上述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10.答案:BDG
解析:“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中,“古者圣王”是主语,“为”是谓语,“政”是宾语,“之”是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故应在“政”后断开,即B处应断开;“列德而尚贤”中,“列德”与“尚贤”为并列的动宾短语,“贤”后应断开,即D处应断开;“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是假设复句的前句,“人”后应断开,即G处应断开。
11.答案:A
解析:另四艺指礼、乐、书、数。B项,前者指边邑,后者指“把……当作边邑”。C项,两者都是“关闭”的意思。D项,两句都是判断句,“此……也”表判断。
12.答案:D
解析:“直接导致”错误。由材料二中的“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可知,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人才导致忠臣退奸臣进,这是国家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直接原因。
13.答案:(1)原因在于在朝廷里从政的王公大臣们,不能通过崇尚、任用有才德的人来治理政事。
(2)(这些人)结交广泛、党羽众多,在朝廷内外结成朋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们掩盖罪责的人也多得很。
解析:
14.答案:两则材料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为政中的人才任用问题。
论说的侧重点:墨子主张让有才有德的人出来做官;韩非子主张用法制来选人,用法制来衡量功劳。
解析:由材料一中的“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和材料二中的“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可知,两则材料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为政中的人才任用问题。由材料一中的“故古者圣王之为政……有能则举之”和材料二中的“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可知,墨子主张让有才有德的人出来做官;韩非子主张用法制来选人,用法制来衡量功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墨子说:“现在在朝廷里从政的王公大臣们,都希望国家富强,人口繁盛,刑法与政治都井井有条,但结果是国家没有富强反而贫困了,人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没有得到安定反而引发了混乱,这是从根本上失去了所希望的,而得到了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原因在于在朝廷里从政的王公大臣们,不能通过崇尚、任用有才德的人来治理政事。因此,国家才德兼备的士众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才德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所以王公大臣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使有才有德的人众多。”
有人问:“那么使有才有德的人众多的办法是什么呢?”
墨子说:比如说想要使国家的善于射箭和驾车的人众多,一定要使他们富裕,使他们尊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做之后,国家的善于射箭和驾车的人就会多起来。更不用说那些道德品行纯厚,言谈方面很有ロ才,在治理国家的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贤良之士了!他们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良佐,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然后全国的贤良之士也就多起来了。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政事时,说:‘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尊贵,不义的人不能与他亲密,不义的人不能使他接近。’因此富贵的人听了,都回到家中盘算:‘当初我所依仗的是富贵,现在国君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贫穷低贱的人,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跟国君关系亲密的人听了,也回到家中盘算:‘当初我所依仗的是跟国君关系亲密,现在国君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亲疏,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侍奉在国君身边的人听了,也回到家中盘算:‘当初我所依仗的是处在国君身边,现在国君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远近,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跟国君关系疏远的人听了,也回到家中盘算:当初我以为跟国君疏远就无所依仗了,现在国君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远近,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直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公族及卿大夫子弟、城中的百姓、边境的百姓听了,也都争着行义。这是什么原因呢?说:君主所用来驱使臣下的,是尚贤事能;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是行义。比如富裕的人有高墙深宫,宫墙已经筑好了,只在上面给它凿开一个门。有盗贼进去偷东西,只要关上他通过的唯一的门来捉他,他就无从逃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国君把握了治理政事的要领。
“所以古代圣王治理政事,给有德之人安排职位,崇尚贤士。即使是从事农业的人或在各种手工业作坊做工的人,只要有能力就选用他。因此在那个时候,以德行高下来排列位次,按官职从事相应的职事,按功劳确定赏赐,按业绩分给俸禄。因此,官员不会永远尊贵,百姓也不会一直低贱。有能力就选用他,没有能力就降他的官职。”
材料二: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能够除去奸邪而公正执法,百姓就安定,国家就太平;能够除去谋私利的行为而实行国法,兵力就强大,而敌人相对变得弱小了。所以,明察得失而又有法度的规定,凌驾在群臣之上,那么君主就不可能被欺诈。
现在如果根据声誉来提拔人才,那么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拉帮结伙;如果根据朋党关系来推举官吏,那么百姓就会致力于勾结拉拢而不再依法行事。所以为官不称职,国家就会混乱。(这些人)结交广泛、党羽众多,在朝廷内外结成朋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们掩盖罪责的人也多得很。忠臣遭受到危难被处死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罪,那么贤良的臣子就会隐退了;行奸作恶的臣子安享利益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功,那么奸臣就会更进一步。这是国家褒亡的根本原因啊。像这样,群臣就会不顾法律而设法获得个人利益,不把国家的法令当回事。屡次进出奸臣的家门,却一次也不去上朝;每天想着自己的好处,却一点儿不考虑君主与国家的利益。君主的下属官吏虽然很多,但都不尊崇君主;官员们虽然各有其职,但并不能处理国家之事。这样就使得君主虽有一国之君的名声,但仍然要依托于群臣的私家势力。所以我说:“丧失了国家政权的朝廷没有臣子。”
朝廷里没有臣子,并不是说朝廷衰落。而是指大臣致力于相互谋利,而不想着如何让国家富强起来;大臣致力于相互推崇,但不致力于尊崇君主;小臣们拿着国家的俸禄去培养私交,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君主不在上面依法裁决事情,而任凭臣下胡作非为。所以英明的君主用法制来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用人;用法制来衡量功劳,不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估量。这样,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无能的人就不能掩饰,徒有虚名的人就不能被进用,受到诽谤的人就不会被降职或罢官。那么君臣之间,贤奸功罪,分别辨明,而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所以君主用法度衡量一切就可以了。
15.答案:1.C;
2.①首联是作者对长安的概览,呼应了标题。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飄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②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描绘了一幅残星点点,雁阵南飞,人倚髙楼,笛声悠悠的深秋画卷。
解析:1.A.“伴随着丰富的联想”错误,这些景致都是诗人拂晓时亲眼所见。B.“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错误。颈联中,诗人看到枯枝败荷的深秋景致,内心是惆怅伤感的。D.“选取一系列的典型景物,清新恬静”错误。由“云物凄清拂曙流”“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等诗句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这些景象是凄清、伤感,令人酸楚惆怅的,而不是“清新恬静”的。
2.先理解这两联的意思,接着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描绘的画面。审题的重点是“望”字。“望”,有远望,有近观;有仰望,有俯瞰。概括起来就是远近结合、俯仰结合。“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是作者远望所见,是长安全景的概览,呼应了标题。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运用了远近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的是残星寥落,雁阵南归,人倚高楼,笛声悠扬的画面。作答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哪里是动,哪里是静;哪里是眼观,哪里是耳闻。总之,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分析。
16.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7.答案:A
解析:根据前句可知,曾点言志的时候没有说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只说沐浴、吹风、歌咏这样的小志向,用“胸无大志”合适,“不学无术”语义过重。
18.答案:①在产生之前;②与孔孟是一样的
解析:第①处,根据前面的句子“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分析,此处是说儒道两家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现象早就存在。再结合“儒道两家在作为学术流派产生之始”和“甚至”一词,可知前后两句间是递进关系,内容上说的是儒道两家思想不仅仅是在学术流派产生之始,更是“在产生之前”就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了。所以,此处可填“在产生之前”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第一段中的“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和第二段内容可知,孔孟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有入世之心,但是其思想中也有道家出世的心理,就像文中说的“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一样,所以,此处可填“与孔孟是一样的”之类的内容。
19.答案:假设老庄完全弃尘绝世成立,那么他们就应像接舆、长沮、桀溺等几位隐士一样,不留姓名,不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但事实上老庄与孔孟一样行“入世之事”,这与已知事实矛盾。所以,老庄完全弃尘绝世这个假设不成立。
解析:题干已经很清楚地解释了反证法的概念,所以可结合第二段内容具体分析。本段先做出一个假设:老庄完全弃尘绝世。然后论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完全弃尘绝世者会像接與、长沮、桀溺等人一样连姓名都不留,更不会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但是事实上老子说了“治国爱民”这些话,庄子同意儒家“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的说法,这些行为与前面的假设矛盾。所以,之前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儒家士人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力图治国安邦,有所作为,为了彰显道统的尊严和崇高而对自我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世事常不如意,在“有为”无望的情况下只能“无为”而治。
解析:画框部分有两处语病:①搭配不当,“指出……要求”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出……要求”; ②结构混乱,“面对‘有为’无望的情况下”句式杂糅,可改为“面对……的情况”或“在……的情况下”。
21.答案:①韬光养晦;②趋炎附势;③沽名钓誉
解析:第①空,结合前文“‘无为’的思想使传统士人在仕途不顺之时能够以退为进”和后文“不急不躁,不气不馁,以辩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境和挫折”可知,传统士人在人生失意时往往选择隐藏起自己的才能,隐形遁迹,修身养性,以等待时机,故可填“韬光养晦”之类的成语。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第②空,根据后文的说明可知,此处所填成语与“有的心口不一,一边高唱超尘脱俗,以老庄自饰,一边忙着攀龙附凤、升官发财”对应,故可填“趋炎附势”之类的成语。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第③空,由后文“故作清高,一边假装归隐,不理俗务,一边走终南捷径,时刻准备投怀送抱”可知,有的人归隐不理俗务是伪装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谋取名誉,以获得进身的机会,故可填“沽名钓誉”之类的成语。沽名钓誉:指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22.答案:例文:
战胜自己,见证精彩
一副对联写道:“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不错的,如果能撇自己的开惰性、懦弱和贪婪,战胜自己,那么一定会领略到人生“更与何人说”的异种风情。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苦短,难免磕磕绊绊,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反省自己,在一个个巅峰时刻提醒自己,不被自己的劣根性打败,方能书写人生精彩之华章。
战胜自己,是为昨日反思,今日涅槃,明日重生腾飞。对昨日的质疑与反思失败,涅槃今日的能力,蓄立明日的腾飞,这是人生的聪明之举。他,第一个未满18岁便进入CBA联赛的球员,初出茅庐,在比赛中屡屡出现致命的失误,为其资历的年轻付出代价——过多失误、传球不合理、赛场状态大起大落。在那段人人质疑其能力技术之时,他没有被自己的胆怯懦弱、球技不佳打败,反思自己的球风,加大自我训练课的力度,与教练积极深入探讨技战术;他顶住压力,努力改变着自己;增强技术性,提高自信心,不愿躺在他人枪口之下。最终,他成为队里最耀眼的新星,而站稳了脚跟。他就是郭艾伦,一个场上场下的追风少年。他战胜自我,也战胜了对手,不断向成功之峰攀登。由此看来,战胜自己,是对昨日痛定思痛,对今日把握当下,才会有对明日全新启航必胜之信念。
战胜自己,才能够挣脱命运的枷锁,冲破思想的藩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绝大多数的追求者,往往死在了黎明前那令人畏惧的时刻,而死在了自己停滞不前的脚下。李玉刚,一个饱受争议的歌手,面对着他人的不解,他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初衷,用一颗坚定梦想之心成为一名职业歌手。他创新,将戏曲元素纳入流行歌曲中,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到达歌手的新境界。他不断挑战自己能力的底线,战胜自己脆弱的心理,虚心聆听他人建议。由此,他变得强大无比,挣脱了心灵中的沉重枷锁,突破了常人对流行歌曲的思维定式,引领时代娱乐乐坛的风骚。
被自己打败,是对自身的否定,是消极面对人生的表现。醉驾的高晓松、吸毒的李代沫、张默、放肆的李天一、嚣张的“我爸是李刚”、自暴自弃的马加爵、“聪明”杀人的药家鑫,这些公众人物的种种恶劣行径折射出他们价值取向的偏离航向。或因家庭条件太好,他们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约束自我的行为能,或因为家庭条件极差,自暴自弃,肆意降低自我的道德底线,随意践踏蹂躏法律。在他们身上,法治道德人伦荡然无存。这些人的眼里或许有的只是灯红酒绿的纸醉金迷,权钱交易的黑暗灯下,有的是自我放弃。他们都被自己的欲望、利益与权力所迷惑,“我拿青春赌明天”,最终难逃法网,酿就人伦悲剧。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乐观地面对未来,平淡去面对利益,见利不熏心,不尔虞,不我诈,用一颗饱含热情豁然随和之心战胜心中的恶念和懦弱,用优雅从容的心态,见证自律人生,健康人生和拼搏人生的奇迹与精彩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文章重点在于写清“如何战胜自我”。从题目材料看,首先要诚实面对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进而找到方法战胜自己的弱点,改进自我,强化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可以写成理性论证的论述文,也可以写成紧扣自身经历并由此感悟的记叙文。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打败了自己,如懒惰、懦弱、凶残、贪婪、嫉妒等缺点,如贫穷、病痛、尔虞我诈等恶劣环境。失败者呈现的是一个丑陋、萎缩的面貌。丑的那一面便变得异常强大,美的那一面便变得异常弱小。人之所以胜利,是因为战胜了自己。人生中,被自己打败是最可悲的失败,战胜自己则是最可贵的胜利。围绕“战胜自己”来写作文。
参考立意:
1.自胜者强。
2.战胜自己,成功在握
3.战胜自己,辉煌人生。
4.战胜自己,克服困难理性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