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23: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竹里馆》教学设计
1
竹里馆
1.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治所在近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
2背景简介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时期。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也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加之他早年就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3.题目解读
《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卷。王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4.朗读指导
1.读准字音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重点字:篁(huáng)
2.读准节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疏通诗意
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深的竹林。篁,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⑵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4.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5.考点梳理
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3、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独坐”、“弹琴”、“长啸”。
4、提示性默写:
《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5.小结:
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将诗歌描绘成优美画卷;
3、根据诗歌意象欣赏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有感情地吟诵诗歌,体会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诗画引入,名言导读。
同学们,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是谁?(王维)。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确实造诣独到。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还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清雅,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完美鲜活的形象,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小学时大家有没有学过他写的诗呢?《鸟鸣涧》会背吗?(齐背《鸟鸣涧》并出示《鸟鸣涧》诗及画)《鸟鸣涧》一诗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今天,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竹里馆》,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盛唐,一起体悟诗人内心,欣赏诗歌描绘的美丽画卷吧。
二.走近作者,读懂诗题。
你对王维了解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后幻灯出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从小就能写会唱,
17岁就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官太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31岁的时候,妻子难产而死,不再续娶,几十年一直独身。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他很赏识王维,拔擢王维为右拾遗。加上王维文采好,又精通音律,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特别喜欢音乐,王维于是声名鹊起。但是好景不长,张九龄在李林甫的各种手段下罢了相,李林甫接任了宰相的位置,开始权倾朝野。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王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安史之乱后,王维被捕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他又被下狱,后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 乱有功而得救,降为太子中允,后来官至右丞,半隐半官。
早在张九龄执政时,王维就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建造了别墅,修养身心。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有溪,馆舍若干。在这期间,他曾写了一组诗,叫《辋川集》,来描写辋川这一带的景色,《竹里馆》是《辋川集》组诗中的第十七首。他自己曾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奏古琴以抒寂寞情怀。(播放《竹里馆》范读)
三.读(吟诵诗歌,弄清节奏)
1.范读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划出朗读节奏。
这首诗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背了,可好诗不厌百回读,尤其是格律诗,音韵和谐,节奏分明,语言凝炼,百读不厌啊。不过,读好可不容易。吟诵诗歌需读准字音,咬字清楚;抑扬顿挫,有所起伏;带上感情,韵味十足;发挥联想,古风传扬。(出示:吟诵诗歌的要求和技巧)
这首诗是什么诗体?(绝句)你能给它划分一下朗读节奏吗?(提请学生朗读,读出节奏)
2.讲解五言诗的朗读节奏规律,明确诗歌朗读节奏,再提请学生朗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齐读。(配乐《高山流水》)
你在朗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了吗?我们先弄清诗歌的大意吧。
四.释(译读诗歌,理解诗意)
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诗歌右边的注释,说说每句诗的大意。我们每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读诗,一人说诗意。一会儿请小组推选代表来给我们大家讲讲。(学生合作理解讲解诗意后提请学生代表全班交流展示)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声呼啸。竹林深处幽深寂静,没人知晓我在做什么,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
五.赏(赏读诗歌,体会感情)
要读懂一首诗,不仅要弄清它字面的意思,更要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的。
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即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写了人物哪些活动?从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景物:“幽篁”、“深林”、“明月”
人物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
心境:惬意闲适、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
(提请学生说后小结:诗人在月夜竹林中弹琴自娱的情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
2.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一下诗歌展现的画面吧。(提请学生描绘后出示)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结合链接材料,说说诗中的王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中很多文人都喜欢写竹写琴,常用它们来抒写自己的心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和道家设计出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业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
(出示:中国竹文化和琴文化)
而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人格评价、人格理想的重要符号。竹枝干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
关于“竹”的诗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石(清·郑板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琴,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琴,是古人心目中的乐器之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许多刚正不阿的、怀忧国忧民远大抱负的,又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往往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而不幸。所以他们往往退隐山林,以“琴棋书画”排解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
古诗中关于“琴”的诗
听幽兰 白居易
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王维喜欢竹林,喜欢弹琴,其实与王维同时代的唐朝人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出示相关资料)
宴会 、烹饪 、饮酒、伶人及其表演、杂耍、摔跤、幻术、驯兽表演、舞蹈、戏剧、傀儡戏、说书、打猎、蹴鞠、马球、斗鸡、围棋、投壶……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
而罗宗强在《唐诗小史》中却说:
盛唐士人更普遍的心里状态是:把追求自然的美作为精神的享受,自然成了他们理想人格的象征。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入山林,而是为了寻找一个人间纯美天地, 他们追求宁静明秀的美!
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明月倾洒,似知己相伴,诗歌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之气跃然纸上。正如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的王维:
笃志奉佛,疏食素衣,日与文士丹丘、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
立志信奉佛祖,吃粗粮,着素衫,每天与文人们游名山大川,吟诗作赋,饮酒弹琴,自得其乐,多么简单而充实啊!
六.联(畅谈诗意,写就浪漫)
月下独坐,弹琴长啸,多么闲适宁静的心境,多么浪漫高雅的生活啊!你羡慕这样的生活吗?我是挺向往的。
1.出示名家和自己所谈诗意人生。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诗意的追求,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比较讲究人和自然的关系,情景交融,物我一致,天人合一。在中国古诗中间,特别是很多田园山水诗都展现了这个意境。—叶延滨《诗意的栖居》
我的诗意生活:小桥流水,青瓦石墙,竹篱小院,依山面水。庭植翠竹,园种蜡梅,阶栽陶菊,室养兰草,木制家具,素雅字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闲看花开花落,偶望云卷云舒,读读名篇佳作,写写随笔札记……
你渴望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设想一下,跟同桌分享分享,一会儿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后提请代表全班展示)
2.提请学生畅谈理想的诗意生活,评价小结:
诗意的生活,就是一种优雅的心态,永远保持一种赤子之心,陶冶自己的性情,涵养自己的气质,积极而不乏浪漫的追求,热爱自然,热爱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珍惜美,不随波逐流,不庸俗沉沦。就如诗人王维,不能“兼济天下”,便独坐幽深竹林,弹琴高歌,无人相伴,与月对话,与自然融为一体。让我们再次用舒缓的节奏低沉的语气一齐吟诵这首诗,去回味诗人那惬意闲适的心境吧!
(播放《高山流水》,齐诵诗歌)
七.结(激励品诗,结束课堂)
一首《竹里馆》,看似用语平淡,实则格调闲远,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合而为一。其实只要我们心灵纯净,尘埃岂能附身?愿我们的心灵多一份纯净,愿我们的生活多一份诗意,与诗为伴,泛舟诗海,陶冶性情,提高素养,提升品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