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13 湖心亭看雪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13 湖心亭看雪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0:15:45

文档简介

13* 湖心亭看雪
【经典永流传】
山中雪后
[清]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锦书】
【微赏】诗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天寒地冻的景象,为后面的托物言志做好了铺垫。
一课一赏·闲淡自然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张岱(dài)  拏舟(ná)  毳衣(cuì)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    一芥(jiè)
铺毡(zhān)  正沸(fèi)   强饮(qiǎnɡ)
2.晓词义
(1)余住西湖    余: 我 
(2)大雪三日 大雪: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3)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消失 
(4)是日更定矣 是: 这 
更: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5)余拏一小舟 拏: 撑(船) 
(6)雾凇沆砀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7)上下一白 一: 全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哪能 
更: 还 
(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竭力,尽力 
白: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10)是金陵人,客此 客: 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11)舟子喃喃曰  舟子: 船夫 
(12)莫说相公痴 相公: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写句意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倒装句)
译文: 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判断句)
译文: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4.默名句
(1)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
(2)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3)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4)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5.记常识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张岱 ,字宗子,号陶庵,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本文是作者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而写的小品文。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视听结合]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透】
答: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写雪。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西湖雪景。游西湖时,着重从视觉角度,由远及近描写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
2.[白描手法]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白描手法写景的。【深】
答:本文的景物描写首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西湖全景,营造了寂静、空旷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茫,与旷远苍茫的大自然进行对比。从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处着墨,使人与自然在作者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难点突破】
[炼字]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答:因为舟子并不理解作者的行为、审美和心境,所以有舟子也是“独”,这体现出作者的遗世独立、与众不同,也体现出了作者的“痴”。
理解【透】一点
知识【深】一点
“白描”手法知几何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指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静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C )
A.拥毳衣炉火     拥:裹、围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还
C.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人
D.莫说相公痴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D )
A.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湖心亭一点 惟长堤一痕
3.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 D.湖心亭一点
4.默写填空。(8分)
(1)由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们可以联想到《湖心亭看雪》中的“ 大雪三日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2)(2023·黄石中考)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拥毳衣炉火 , 独往湖心亭看雪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
(3)(2023·包头、鄂尔多斯中考)塞北雪后,天地一片苍茫。满村的雪,满村的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句“ 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 ”。
(4)文章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的句子是: 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看平湖雪景,天地一色;听洞箫咽寒,雪叩青竹。清雅志趣,见于文字之间。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名士们共赏奇美的自然风光。
(一)(2024·芜湖期中)文言文比较阅读。(13分)
【甲】张岱《湖心亭看雪》(略)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①,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②,任之而已。鲁直③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节选自袁宏道《夜雪》)
【注】①敲戛:敲打。②流行坎止:比喻在顺利的情况下就行动,碰到困难就停止。③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诗人。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雾凇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2)及下船     等到 
(3)夜雪大作    起 
(4)为雨雪所阻   被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译文: 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能成行。 
7.【甲】文中“ 湖中人鸟声俱绝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景象。【乙】文中“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 听觉 角度反衬出 夜的寂静 。(3分)
8.两文都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 (4分)
答: 张岱的雅趣: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湖心亭巧遇知音,志同道合。
袁宏道的雅趣:雪夜静听雪粒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悠闲自得地读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分)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待。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节选自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生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明月薄之      迫近 
(2)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抵挡、对抗 
10.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答: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11.文中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山间雪景的句子是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2分)
12.选文是如何用文字表现出雪景的苍凉的 (3分)
答: 运用侧面描写,用月光的薄反衬雪的白,从色彩上,表现了雪景的苍凉;通过箫声被寒气所慑,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寒气凌冽逼人,渲染了苍凉的意境。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实践与探究】
13.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下列哪项诗句描绘之境适合造亭 说明理由,并给亭子取名。(2分)
材料:亭是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早期根据作用的不同以及建造位置的不同分为路亭、凉亭、山中的观景亭、驿站的驿亭等。许多古亭经历了多次修葺和复建,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已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答: 示例一:A句适合,诗句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可在路旁或花木深处建亭,取名为“通幽亭”或“花木亭”。
示例二:B句适合,诗句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可在山腰建亭,可命名为“观城亭”。
示例三:C句适合,诗句意思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可在山岛中建亭,可命名为“观海亭”。13* 湖心亭看雪
【经典永流传】
山中雪后
[清]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锦书】
【微赏】诗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天寒地冻的景象,为后面的托物言志做好了铺垫。
一课一赏·闲淡自然
【夯基厚积致远】
1.正字音
张岱( )  拏舟( )  毳衣( )
雾凇( )   沆砀( )    一芥( )
铺毡( )  正沸( )   强饮( )
2.晓词义
(1)余住西湖    余:
(2)大雪三日 大雪:
(3)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4)是日更定矣 是:
更:
(5)余拏一小舟 拏:
(6)雾凇沆砀沆砀:
(7)上下一白 一: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更:
(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白:
(10)是金陵人,客此 客:
(11)舟子喃喃曰  舟子:
(12)莫说相公痴 相公:
3.写句意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
(3)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倒装句)
译文: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判断句)
译文:
4.默名句
(1)拥毳衣炉火, 。
(2)湖上影子, 、湖心亭一点。
(3)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
(4)莫说相公痴, 。
5.记常识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字宗子,号陶庵,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本文是作者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而写的小品文。
【聚焦探本究源】
【文脉梳理】
【重点探究】
1.[视听结合]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透】
2.[白描手法]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白描手法写景的。【深】
【难点突破】
[炼字]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理解【透】一点
知识【深】一点
“白描”手法知几何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指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精练旗开得胜】  建议用时30分钟
  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静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拥毳衣炉火     拥:裹、围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还
C.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人
D.莫说相公痴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湖心亭一点 惟长堤一痕
3.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 D.湖心亭一点
4.默写填空。(8分)
(1)由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我们可以联想到《湖心亭看雪》中的“ , ”。
(2)(2023·黄石中考)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娱乐方式,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如《湖心亭看雪》中“ , ”可以一览张岱只身赏雪。
(3)(2023·包头、鄂尔多斯中考)塞北雪后,天地一片苍茫。满村的雪,满村的白,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句“ , , ”。
(4)文章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的句子是: ,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阅读与鉴赏】
  看平湖雪景,天地一色;听洞箫咽寒,雪叩青竹。清雅志趣,见于文字之间。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名士们共赏奇美的自然风光。
(一)(2024·芜湖期中)文言文比较阅读。(13分)
【甲】张岱《湖心亭看雪》(略)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①,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②,任之而已。鲁直③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节选自袁宏道《夜雪》)
【注】①敲戛:敲打。②流行坎止:比喻在顺利的情况下就行动,碰到困难就停止。③鲁直: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诗人。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1)雾凇沆砀   
(2)及下船    
(3)夜雪大作   
(4)为雨雪所阻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2)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译文:
7.【甲】文中“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景象。【乙】文中“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 角度反衬出 。(3分)
8.两文都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分)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待。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节选自张岱《龙山雪》)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生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同“喝”。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明月薄之     
(2)余勉强举大觥敌寒 
10.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答: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11.文中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山间雪景的句子是
。(2分)
12.选文是如何用文字表现出雪景的苍凉的 (3分)
答: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实践与探究】
13.阅读下面材料,分析下列哪项诗句描绘之境适合造亭 说明理由,并给亭子取名。(2分)
材料:亭是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早期根据作用的不同以及建造位置的不同分为路亭、凉亭、山中的观景亭、驿站的驿亭等。许多古亭经历了多次修葺和复建,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已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