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0: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段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
素养 目标 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梳理一滴水的游踪。 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重点 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梳理一滴水的游踪。
难点 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新 课 导 入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丽江印象》或展现相关图片,提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丽江? 2、生看完视频进行回答。 师总结:这里有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就是丽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去感受丽江的魅力。 (板书文题)
新 知 探 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2.检测学生预习成果,请学生回答生字词读音。 3.任务一:跟着水滴游丽江 师:先请同学们看到本篇文章的阅读提示,其中讲到这一滴水的踪迹,但是提示中给出的地点不够齐全,请同学们在读完阅读提示后,回到课文中找找:这一滴水到底游历了那些地方?完成游览路线图。 预设:玉龙雪山—驿道—村庄—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金沙江—大海 师:你们从这些地方是否能看出本文的写作顺序? 预设 :从古到今,从白天到夜晚到次日黎明的时间顺序。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和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任务二:水滴带你赏古城 师:水自玉龙雪山而下,一路畅游,“终于以水的方式跨越时空去寻觅丽江之美”。怎样的丽江让这滴水跨越时空还不忘追寻呢?让我们跟着它去欣赏丽江的美。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了解水看到了丽江的哪些风景呢?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章中的相关语句,并用以下格式进行回答。 句式:水看到了/听到了“ ”,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丽江 如:水看到了几百年前的四方街,我从这里,感受到了丽江浓厚的历史气息。 预设 可以从自然风景、特色建筑、古老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赏析。概括为丽江的景美、历史美、建筑美、风俗美的特点。 任务三:再探视角悟真情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化身一滴水,而不是一片树叶或者一只鸟儿呢?可以借助课文和ppt上的相关资料来进行思考。小组讨论3分钟。 材料一: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古城的评价中就指出丽江 “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的发挥着作用,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 “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灵魂的,包括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投射在阿来的作品中,即为一种平等的生命观,这种观念决定了其写作的态度与创作视角……阿来于文学创作中追 寻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主题,展现了承寓共生意识的灵魂本真。 ——谢慧《论阿来原生视野中生命的三重内蕴》 材料二:阿来新浪博客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 ” 预设 通过材料一明确选取丽江的特色景物来写作,水是丽江的灵魂、丽江的地域符号,水承载了丽江的美,也展示了丽江的生命。用水这一形象最能让人感悟到心灵的一尘不染。 通过材料二明确选择用水的视角,更符合小学生这一读者特征,拟人化的口吻符合孩子纯真天性,契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通过课文内容赏析可以得出,水的视角以拟人化的手法体现出纯真,富有童趣。 3、课文的结尾写到:“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怎样理解这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生畅所欲言(可从满足、依恋、不舍、喜爱等情感来进行回答)
拓 展 总 结 四、总结 作者选取“一滴水”的新颖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手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丽江,自如地变换观察角度,不拘泥于详细描写具体事物,而是着重突出景物背后的丽江的人文精神,表达作者对丽江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作 业 设 计 五、布置作业 (1)必做:从10—14段中找出一处最能体现丽江文化特色的句子或者语段进行赏析。 (2)拔高题: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随笔,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跨越时空,全面多角度展现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板 书 设 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喜爱与赞美
教 学 反 思 围绕单元导语、旁批、阅读提示、插图、注释、补白六个助读材料在自读课文中的利用进行反思,谈谈成功与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作者笔下的丽江之美。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朗读、讨论、创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单元导语助读资料的运用不够,后续可着重思考怎么更好的突出助读资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