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1: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预习学案
A组:
1.为加点字注音
属予作文( ) 衔远山( ) 浩浩汤汤( ) 淫雨霏霏( ) 山岳潜形( )
樯倾楫摧( ) 薄暮冥冥( ) 岸芷汀兰(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é守( ) 日星隐yào( ) bó暮冥冥( ) hào月千里( ) 静影沉bì( )
3. 熟读课文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读出节奏。
如:(1)刻 / 唐 贤 今 人 诗 赋 / 于 其 上
(2)予 / 尝 求 / 古 仁 人 之 心,或 异 / 二 者 之 为
(3)先 天 下 之 忧 / 而 忧,后 天 下 之 乐 / 而 乐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⑴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⑵“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组:
1.文言归类:
(1)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
(2)重点实词
①越明年 ________________ ②增其旧制 ________________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 ________________ ④朝晖夕阴 ________________
⑤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 ⑥日星隐耀 ________________
⑦樯倾楫摧 ________,________ ⑧薄暮冥冥 ________________
⑨去国怀乡 ________________ ⑩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________
沙鸥翔集 ______________ 宠辱偕忘 ________,________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 微斯人 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观: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
②极:南极潇湘____________ 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__ 此乐何极________
③通:政通人和____________ 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____
④一:一碧万顷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
⑤空:浊浪排空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____
⑥和: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 至若春和景明 ____________
(4)词类活用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______ ②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
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整体感知:
本文借描写__________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
巩固练习
A组: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
(1)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______ (2)朝晖夕阴 晖:______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_________ (4)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____ 霏霏:__________
(5)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 (6)日星隐曜 曜:______
(7)樯倾楫摧 倾:______ 摧:______ (8)薄暮冥冥 薄:______ 冥冥:______
(9)锦鳞游泳 鳞:________ (10)宠辱偕忘 偕:______
(11)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 古仁人:______
(13)微斯人 微:__________ (14)去国怀乡 国:
(15)南极潇湘 极:_________ (16)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
(17)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 (18) 沙鸥翔集 集: ____________
(19)而或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 (20)静影沉璧 璧:____________
(21)岸芷汀兰 芷:_________ 汀:_________ (22)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____________
(23)越明年 越:_________ (24)百废俱兴 具:_________
(25)增其旧制 制:________ (26)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2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①乃:乃重修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然则北通巫峡 ________________
③或: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
④以: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 不以物喜____________
⑤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
⑥之: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 先天下之忧而忧 ____________
B组:
一、思考探究
1、结合课文第 3、4段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3、“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链接中考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一模)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共21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①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④。
(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
【注】①依:寄居。② 睢(suī)阳:古地名。③俾:使。④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庙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借指朝廷;“江湖”则指边远地方。
B.“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抒发情怀,阐述观点。在写法上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抒情。
C.乙文“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一句中,文正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笃”字本义是“马行走缓慢”。乙文中“会术者病笃”是“严重、加重”的意思。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
B.或异二者之为 吾善炼水银为白金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汝尚幼
D.其必曰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阳楼记》通过景物的暗明对比及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对比,反衬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显文章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有世无知音之叹,也暗含着自勉之意及对滕子京的期望之情。
C.乙文术者病笃,临终托付范仲淹炼金之方,写出了范仲淹本不想接受所托,表现了他的无可奈何。
D.两篇选文都能表现范仲淹的品行节操,甲文侧重写他的政治态度,乙文则通过小事表现他的高尚品德。
4.【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涂两项,多涂不得分。(2分)
吾儿幼【A】不足【B】以付【C】今【D】以付子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6.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文正”是最高级别的谥号之一。结合甲乙两文主旨谈谈范仲淹获得这一谥号的原因。(4分)
综合练习
一、(2022年上海模拟预测题)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6题。(共21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寄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①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③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摘自《后汉书·班超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皆
B.至若春和景明 景:景色
C. 徐令彪之少子也 少:年纪小
D. 大丈夫无它志略 志:志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C.感极而悲者矣 笑而止之
D.增其旧制 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中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B.【甲】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之景为主,进而引出“览物之情”。
C. 【乙】文作者擅长抒情,借反问句式写出了班超丰富的喜怒哀乐和远大的人生追求。
D. 上述两部作品都表达了作者自己或者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志向或者精神追求。
4.【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涂两项,多涂不得分。(2分)
然【A】内孝谨【B】居家【C】常执勤苦【D】不耻劳辱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6.根据文本内容,按照提示,完成下表。(4分)
【甲】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政治情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文章中那句话体现了班超的人生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班超的故事,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2年浙江宁波中考模拟预测题)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7~12题。(共2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①,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②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C.妻子衣食 妻子:妻子儿女
D.虽不能久 虽:即使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皆能道其名字
B.先天下之忧而忧 斋三日而去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赡族人
D.前人之述备矣 然先忧后乐之志
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甲】文的“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谏友人。
D.两文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10.【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涂两项,多涂不得分。(2分)
海内固已信【A】其有弘毅之器【B】足任斯【C】责【D】使究其所欲为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亦二者之为。
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12.读孟子的这句话,结合【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4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有学者认为: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不仅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展。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与认识。
三、(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3~18题。(共2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1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或异二者之为 或:有的人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朝廷
C.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 上:统治者
D. 乐民之乐者 乐:以……为乐
1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
15.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16.【乙】文中划线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涂两项,多涂不得分。(2分)
则非其上矣【A】不得【B】而非其【C】上者【D】非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预习学案
A组:
属予作文( zhǔ ) 衔远山( xián ) 浩浩汤汤( shāng ) 淫雨霏霏( fēi )
山岳潜形( qián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薄暮冥冥( míng )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
2.谪 曜 薄 皓 璧
4.(1)范文正公集 欧阳修 希文 北宋
(2)记事、记物、写景、记人
B组:
1.文言归类:
(1)①具同“俱”,全、皆 ②属同“嘱”,嘱托
(2) ①到 ②规模 ③美好 ④日光
⑤详尽 ⑥光芒 ⑦倒下 摧折 ⑧迫近
⑨离开 ⑩日光 停息 荣耀 一起
探求 如果没有
(3)①看;景象 ②至、到达;表示程度深;尽头 ③顺利;通向
④一片;全 ⑤天空;消散 ⑥和乐;和煦
(4) ①名词用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重点句子翻译
(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3)(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4)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5)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担忧。
(6)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整体感知:
岳阳楼 悲 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巩固练习
A组:
1.(1)美好 (2)日光 (3)壮丽景象
(4)连绵不断的雨;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5)天气放晴 (6)光芒
(7)倒下; 折断 (8)迫近;昏暗 (9)代指鱼
(10)一起 (11)持、执 (12)探求
(13)如果没有 (14)国都 (15)至,到达
(16)贬谪、降职 (17)日光 (18) 停息
(19)全 (20)圆形的玉 (21)白芷;小洲
(22)在….之前 (23)到 (24)同“俱“,全,皆
(25)规模 (26)同“嘱”,嘱托 (27)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 ①副词,于是、就  ②如此……那么
③或许、也许;有时 ④连词,来;介词,因为
⑤就是;就
⑥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组:
思考探究
1、这两段是拟写游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质。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2、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4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3、“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已为人的奉献精神。
二、链接中考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一模)
1.B 【解析】“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多以(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今天的散文。选项中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抒情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2.C 【解析】A. 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他 B. 表现/变成,成为 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 D.代词,他/指示代词,这
3.C 【解析】“表现了他的无可奈何”错误,表现的是范仲淹为人正直诚信,不贪恋钱财。
4.AC
5.(1)范仲淹正想推辞,那个术士却已经气绝而死。(方:正;辞:推辞;而:表转折,却)
(2)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故:所以;之:代词,代指秘方和一斤白金;汝:你)
6.从甲文看出他有先忧后乐的情怀和旷达胸襟;从乙文看出他为人正直诚信,不贪恋钱财。因此谥号文正。
【乙文参考译文】:
范仲淹年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游乐。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却已经气绝而死。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而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
综合练习
一、【2022年上海模拟预测题】
1. B 【解析】景:日光
2. B 【解析】A. 助词,的/助词,状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B. 介词,因为/介词,因为 C. 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D. 代词,指岳阳楼/语气词,不译。
3. C 【解析】“擅长抒情”有误,应为:擅长叙事。
4. BD
5. (1)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担忧。(居:处在;庙堂:朝廷,朝堂;调整语序)
(2)(大丈夫)怎么能在笔墨纸砚之间长时间地忙碌呢?(补全主语“大丈夫”;安:怎么;久事:长时间忙碌)
6.(1)迁客骚人是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3)“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强调了“人贵立志”的道理。
【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里很贫穷,经常被官吏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傳介子、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他说:“凡夫俗子怎么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
二、【2022年浙江宁波中考模拟预测题】
7.D 【解析】虽:虽然。
8.A 【解析】A.代词,指岳阳楼/代词,代指范仲淹,译为“他的”;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
C.连词,相当于“来”/连词,相当于“来”;D.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9.A 【解析】全文的中心句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 BD
11.(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微:如果没有;斯:这;归:归依)
(2)即使是出身街巷的人,也都能说出他的(范仲淹的)名字。(虽:即使;皆:全,都;道:说出)
12.两者都体现了儒家一脉相承的以民为本(仁爱)的思想。孟子是以此来劝导君王要施行仁政,是对君王的劝诫,认为这样可以使君王称王天下;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激励,更有着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
【解析】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忧乐观在他的作品《岳阳楼记》中写的很清楚,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先忧后乐”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我激励,有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
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忧乐观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以此来劝导君王要施行仁政,是对君王的劝诫,两者都体现了儒家一脉相承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因此,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不仅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展。
【参考译文】
【乙】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他的四个儿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
自古有作为的明君,一定会有贤明的大臣辅佐他。宋朝有范仲淹这样的大臣,也是如此。范仲淹当初在家守孝期间,给宰相写信,尽情讨论国家大事,后来管理政事,完全实践了他说过的话。三国时,诸葛亮在草庐和刘备说了三分天下的谋略,后来用一生去实现当初的承诺。英雄豪杰了解自身,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啊。范仲淹在朝堂执政,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先天下而忧则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天下人本来就知道,也相信他的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范仲淹有能力承担他的责任,可以探究他的所作所为,难道比不上古人吗?
三、【2022年湖南邵阳中考真题】
13. A 【解析】或:或许,也许
14. D 【解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意思是“因为”。 A. 以,用; B. 以,以致; C. 以,凭借; D. 以,因为。
15. C 【解析】选文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所以,甲文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16. AD
17.(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然而,这样。微,如果没有。归,一道。)
(2)这样做了却不能统治天下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啊。(王,统一天下;判断句)
18.第一问: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第二问,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解析】第一问:根据【乙】“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知,结合【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可知,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观点的发扬。第二问:根据选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观点正确,语句流畅即可。示例:我认为,有借鉴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情怀,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参考译文】
【乙】齐宣王在他的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能的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有的。他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统治者的。得不到快乐就讲统治者的坏话,固然不对;作为老百姓的统治者有快乐而不与老百姓一同享受,也是不对的。把老百姓的快乐当作他自己的快乐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老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的,老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以天下万民之乐为乐,以天下万民之忧为忧,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