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1: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预习学案
A组:
1.为加点字注音
环滁( ) 蔚然( ) 琅琊( )( ) 水声潺潺( )
酿泉( ) 晦明( ) 伛偻( )( ) 提携( )
弈者( ) 山肴( ) 觥筹( )( ) 喧哗(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林hè( ) 饮少zhé醉( ) 岩xué( ) 野sù( )
酒liè( ) 宴hān( ) tuí然( ) 阴yì( )
熟读课文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也”字表判断,语气更加肯定。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⑴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自号 ,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 ”之一。
⑵“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 、 、 、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组:
1.文言归类:
(1)古今异义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2)一词多义
①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②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③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④归: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词类活用
① 名之者谁: ②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 山行六七里: ④ 杂然而前陈者:
⑤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整体感知:
全文以 字为线索,通过描写 之乐、 、 、 ,重点突出 。表现了作者 、 的旷达情怀。
4.默写
(1)《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表明“醉翁”称号的由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点明欣赏山水的乐趣与酒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时移位换民为先:贬官滁州,欧阳修与民同乐,宴饮山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____”;谪居邓州,范仲淹受托于友,求同“斯人”,“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巩固练习
A组: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 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________
(3)峰回路转 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______
(5)名之者谁 _____________ (6)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日出而林霏开
(9)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 (10)野芳发而幽香 ____________
(11)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 (12)伛偻提携 _____________
(13)泉香而酒洌 __________ (14)山肴野蔌
(15)杂然而前陈 _________ (16)宴酣之乐
(17)非丝非竹 ________ ________ (18)觥筹交错 _________________
(19)苍颜白发 _______________ (20)颓然乎其间
(21)树林阴翳 (2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3)太守谓谁
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 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山水之乐 / 宴酣之乐 / 山之僧智仙也 / 山间之朝暮 / 山间之四时 四时之景/禽鸟知山林之乐 / 不知人之乐 _________________
名之者谁 _________________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
(2)其
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
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
(3)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_________________ 行者休于树:_________________
(4)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溪深而鱼肥 / 泉香而酒洌 / 起坐而喧哗:_________________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水落而石出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____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_________________
朝而往,暮而归 / 往来而不绝 / 临溪而渔/杂然而前陈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_________________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
已而夕阳在山:_________________
B组:
一、思考探究
(一)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二、(2024槐荫一模)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段,完成1~6题。(共21分)
【甲】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①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②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③!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妆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④,愧刻! (选自欧阳修《与韩忠献王⑤》)
【注释】①理:整理。②辱宠:谦辞,意思为屈辱您。③欣荷:用于书信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④愧刻:惭愧极了。⑤韩忠献王: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
C. 山州穷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 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中的“之”与“以警饥年之盗”中的“之”,意义不同。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于”与“构小亭于泉侧”中的“于”,意义相同。
C. 丝和竹都是古代的乐器名,其中“丝”是管乐器,“竹”是弦乐器。
D. “阅其习射”中“习射”是“练习射箭”,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
3.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是山水游记,写景、写人、写乐交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B. 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也”“而”的灵活运用,使语言具有音韵美。
C. 乙文是欧阳修的贬谪之作,表达出居于“山州穷绝”之地,无力改变现状的彷徨苦闷。
D. 乙文是一封写给朋友韩琦的书信,言辞恳切,体现了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语言特色。
4. 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选涂两项,多选不得分)(2分)
见 州 人A 靓 妆 B盛 服C 但D 于 城 上E 巡 行F 便 为 春 游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山民虽陋,亦喜遨游。
②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
6.欧阳修初到滁州,曾写信给韩琦倾吐内心苦闷“惟食禄端居,未能报国,此为愧尔”。但 在【甲】【乙】两文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简析欧阳修“乐”的内涵。(写出两点即可)(4分)
综合性练习
一、(2023·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共21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③自释。及做舍人、字士,日奔表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 D.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其旗靡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山间之朝暮也/皆朝于齐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B.甲文第二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和四时之景的不同。
C.乙文中作者曾先后得到三张不同的琴,琴越来越好,作者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D.两篇选文都以写青山绿水为主,目的都是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乃 知 在 人 不 在 器 若 有 以 自 适 无 弦 可 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6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
从选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4分)
二、(2020·江苏苏州·中考/2022·湖南怀化·中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2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伛偻提携: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B.泉香而酒洌:清
C.则必即丰乐以饮:就,靠近,到 D.或醉且劳矣:或许
2.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一段先写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的感慨。
B.甲文第二段层次清晰,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
C.乙文中“醒心亭”为曾巩所建,“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
D.乙文“乃公所寄意于此”中“此”指代“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6.(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4分)
三、(2021·齐齐哈尔·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段,完成1~6题。(共2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洲,号口口,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悟) B.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尚且)
C.遇事不敢忽也(疏忽) D. 未尝及文章(涉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B.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C.往来而不绝者/猿则百叫无绝
D.晚更号六一居士/即更刮目相看
3.下列对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文质兼美,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富有音韵之美。
B.甲文以“乐”字贯穿全文,乐中带忧,流露出作者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C.乙文欧阳修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爱。
D.乙文欧阳修被贬夷陵后,他看到以前官吏渎职所致错案,决心更加谨慎办案。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惟 谈 吏 事 谓 文 章 止 于 润 身 政 事 可 以 及 物。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6.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 请你写出一位当代和欧阳修一样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好官的名字。(4分)
【参考答案】
预习学案
A组:
环滁( chú ) 蔚然( wèi ) 琅琊( láng yá ) 水声潺潺( chán ) 酿泉( niàng )
晦明( huì ) 伛偻( yǔ lǚ ) 提携( xié ) 弈者( yì ) 山肴( yáo )
觥筹(gōng chóu) 喧哗(huá )
2.林壑 饮少辄醉 岩穴暝 野蔌 酒洌 宴酣 颓然 阴翳
4.(1)欧阳修集 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
(2)记事、记物、写景、记人
B组:
1.文言归类:
(1)①管乐器 ②开放  ③消散  ④倒下的样子
(2)①秀丽 茂盛 ②居高面下  到,靠近  ③称作,命名 为,是 ④聚拢 回去
(3) ①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词用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2.(1)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3)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4)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色清洌;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面前,是太守在宴请宾客。
(5)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6)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3.“乐” 山水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随遇而安 与民同乐
4.(1)环滁皆山也 (2)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5)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7)泉香而酒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巩固练习
A组:
1.(1)围绕 (2)秀丽 (3)曲折,回环 (4)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5)命名 (6)情趣 (7)领会
(8)弥漫的雾气 (9)聚拢,昏暗 (10)开放 (11)茂盛 (12)老人,儿童 (13)清 (14)菜蔬
(15)陈列 (16)尽兴地喝酒 (17)弦乐器,管乐器 (18)酒杯,酒筹 (19)苍老的容颜
(20)倒下的样子(21)遮盖 (22)以……为乐 (23)是
2.(1)音节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结构助词,的。 代词,它,指亭子。 代词,代“山水之乐”。
表时空界限。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代词,指滁州城。 代词,游人的。 代词,百姓。
(3)介词,从。 介词,在。
(4)连词,表并列,不译。 连词,表顺承,不译。 连词,表递进,而且。 连词,表修饰,译为“着”“的”或者不译。 连词,表因果,所以。 连词,表转折,但是。 与“已”合用,副词,表时间,不久 。
B组:
一、(一)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人;“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 、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增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一写人一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三)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 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乌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提笔成文的自负。
(四)《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
气象万干: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二、1.B【解析:A.开放/兴起,被任用 B.背/背 C.极/消失 D.间或,偶尔/私下】
2.C【解析:C.“丝”是弦乐器,“竹”是管乐器。】
3. C【解析:C.“居于‘山州穷绝’之地,无力改变现状的彷徨苦闷”为无中生有。】 4. C F
5.示例:①这里的山民虽然浅陋,也喜欢游玩。(“虽”“陋”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②从此能和郡中百姓一起快乐,实在是出自上天的厚爱恩赐。(“得”“实”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6.示例:(1)山水之乐。甲文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虽被贬,却有赏山水美景的快乐。乙文作者寻泉、修亭、种花,春游,也多有山水之乐。
(2)与民同乐:甲文“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表达出作者以百姓之乐为乐,与民同乐的情感;乙文作者“与郡人共乐”也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情感。(每条2分,内涵各1分,分析各1分。)
【译文】山州穷困到了极点,还到处缺少水泉。去年夏末秋初,偶然在州城西南丰山的山谷中寻得一处泉水,水冷味甜。因为(我)喜欢那里回环相抱的山势,(于是)在泉边构建了一座小亭,(我)又整理(丰乐亭的)附近开辟成教练场地,不时召集州兵和弓箭手,检阅他们练习射箭,用来戒备荒年时候的盗贼。有时也和同郡的官员们在亭中会聚宴饮。正当我爱惜这里的幽静雅致,想要得到一些佳树美草种植在这里,忽然蒙宠得到(你)赠送的十种芍药花,不胜欣喜!山野之民虽然浅陋,也喜欢畅怀悠游。今年春天寒食节,见州中人化艳妆穿盛服,只在城上巡行一番就当是春游了。从此(我)才得以与郡中人民共享欢乐,这实在是出于你丰厚的赏赐啊。真的愧疚刻骨!愧疚刻骨啊!
综合练习
一、1. D芳:花
2.A(A.相同,都意为“向远处看”;B.不同,命名/出名、有名;C.不同,早晨/朝见;D.不同,担任/跟,同)
3.D(甲文通过对琅琢山优美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乙文通过描写作者日常生活中与琴的相关生活,抒发对安逸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写青山绿水为主”“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表述不准确)
4.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5.(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琴虽然不够好,心情却悠闲自在。
6.示例1:追求山水之乐。甲文写他“在乎山水之间也”,在四时朝暮之景中获得乐趣;乙写他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日都在眼前,心情悠闲自在。示例2:追求心灵的自由闲适。甲文写他自号“醉翁”,感叹“得之心”;乙文感慨“人不在器”,用自我调适的方式获得心灵的满足。
【译文】我做夷陵县令的时候,从河南刘矶那儿得到一张琴,是张平常的琴。后来作舍人时,又得到一张琴,是张粤琴。后来作学士时又得到一张琴,是雷琴。官做得越大,琴越高级,但是心情越不高兴。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每天就在眼前,没有尘俗的事累人,琴虽不好,心意则畅快。等到作了舍人学士,每天奔走于尘世俗务之间,被名声利益侵扰,再也没有清雅的思绪,琴虽好,心情则昏乱芜杂,哪里会有乐趣可言。这才知道在人不在琴,如果心情愉快,没有弦也可以啊。
二、1.D 驼背,指老年人/清/就,靠近,到/有时。
2.B(A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B.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C.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
3.C("醒心亭"为欧阳修所建。曾巩只是写了一篇《醒心亭记》)。
4.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5.(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6.(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译文】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只要欧阳修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时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唉,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欧阳公的快乐,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都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修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三、1.A有误,句意:(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寓,寄托。
2.C (A.不同,情趣/意图; B.不同,景色/日光;C.相同,断绝; D.不同,改/重新。)
3.В【解析】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并没有“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4.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5.①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②(欧阳修)多次被贬官流放,志向依然不改。
6.不同点:甲文侧重与民同乐的为官理念,乙文侧重为政宽简的为官理念。示例:任长霞、焦裕禄、孔繁森……
【译文】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知道前方有陷阱,也毫无顾忌地揭发它。他仕途不顺,被放逐了很多次,志向气节仍然同以前一样。
当他被贬到夷陵时,没有方法来消磨时光,因此取来旧的案例反复查看,发现冤假错案数不胜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就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
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别人的。(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简明但助事从不拖拉荒废,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让人民受害,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