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21: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世界近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时空观念:了解欧洲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地点等发展概况。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分析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唯物史观角度正确看待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过程和特点。
02
家国情怀: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03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荷兰风车欣赏
荷兰风车是荷兰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国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风车主要用于磨面粉和抽水。风车通过转动巨大的风车叶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水泵或磨石工作。随着风车技术改进和设计上的突破,出现了更大的风车翼和更强大的机械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推动更多的水泵和磨石,提高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效率。
目录

历史背景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①人口大量增加;
②生产效率提升;
③自然力取代人力、畜力;
④机械半机械装置使用。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经营方式新变化
利用水车采矿
利用鼓风机炼铁
耕作技术的进步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01
农业:
(1)
垦殖运动:大量土地被开发(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2)
庄园瓦解:农奴摆脱束缚,农民
获得剩余产品支配权;
史料实证
教学视频:中世纪西欧农民生活
(3)
建立租地农场:使用雇佣劳动、产品面向市场。
领主
富裕农民
无地少地农民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16世纪英国的租地农场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02
手工业:
(1)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组织手工生产;
(2)
生产方式:手工作坊→分散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3)
生产关系:商人与工人形成雇佣关系。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教学视频: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
家庭纺车
产品面向市场
集中手工工场
分工协作、
生产效率高
史料实证
从13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14世纪前后,商人也从事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贸易活动。他们从英国、法国、西班牙、亚洲、北非进口毛纺织业所需的羊毛、染料等原料,运到佛兰德尔等地区的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在市场上卖给各地的商人。
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相关史事
中世纪交易集市市场不仅见证了欧洲商业贸易的发展,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中世纪后期法国商业繁荣的集市
纺织女工(绘画,前景部分是纺织工正在劳动的情景,后景则是宫廷贵妇们正在欣赏皇家织造厂制造出来的地毯)
史料实证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01
富裕农民:
发展成新兴地主阶级
(1)
占有大量土地
(2)
雇佣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环节
(3)
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02
市民阶层:
(1)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2)
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3)
富商巨贾政治权利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16世纪英国的新贵族
一个意大利的钱庄正在市场上营业
逐渐繁荣的城市集市
史料实证
15世纪的法国商人和皇室官员“雅克·科尔”的贸易路线图
随着农村和城市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西欧经济变得十分活跃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孕育!
佛罗伦萨
热那亚
威尼斯
思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2:中世纪城市逐渐造就了一个中间阶级(市民阶级)。正是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庞兹《中世纪城市》
思想:文艺复兴
经济:新航路开辟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近代史概述
唯物史观
中国的“迟滞”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的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课后练习
1.13世纪下半叶,英国某百户区的陪审员威廉有地产约160英亩。他通过买卖、转租等手段集中地产,之后实行雇工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表明( )
A.英国土地兼并严重 B.资本主义制度已建立
C.庄园法庭地位的丧失 D.农业逐渐资本主义化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实行雇工经营”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租地农场的出现和雇佣关系的形成,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这种经营模式表明农业逐渐资本主义化,D项正确;材料中所提到的是“通过买卖和转租等手段集中土地”,并未提及英国的土地兼并严重,排除A项;资本主义的初步确立是在17、18世纪,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是关于租地农场的表述,没有反映庄园法庭地位的丧失,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后练习
2.1306—130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出西欧( )
A.城市的自由风气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庄园经济的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西欧城市出现手工工场。由于手工工场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因此佛罗伦萨手工工场的兴旺,说明这一时期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未体现城市的自由风气,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城市人口增加,排除B项;庄园经济是以佃佣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经济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课后练习
3.14世纪,英国受疾病影响的地区劳动力短缺,部分领主出钱雇佣其他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租地农场、农场主阶层。这种转变表明英国( )
A.封建庄园已被完全瓦解 B.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C.城市复兴获得政治权利 D.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答案】B 【详解】由材料“部分领主出钱雇佣其他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英国已出现租地农场、农场主阶层”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农业生产领域雇佣关系在英国出现,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题干的转变表明英国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封建庄园已被完全瓦解,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英国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与城市复兴无关,排除C项;题干描述的是农业生产组织与农业生产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4.13-14世纪,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先后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B.都是分散生产且产品流向庄园
C.都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都加速了西欧社会封建化进程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农民耕种;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因此,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A项正确;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都是集中生产,且产品流向市场,排除B项;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C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逐渐瓦解着西欧的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