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核心素养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22: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世界近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解释: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与改良蒸汽机发明使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掌握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认识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主要标志,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认识生产力进步引领社会发展。
02
家国情怀:知道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等技术工匠潜心技术改进、埋头苦干,体会其工匠精神。
03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伦敦奥运会怀旧工业革命的开幕式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象征工业革命的场景: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人在开幕式上专门用这一主题向曾经的世界工厂致敬和对这一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时期进行反思。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生产领域里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历史解释
目录

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概况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背景
01
政治前提: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政局稳定。
02
根本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03
直接原因: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材料1:“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材料2: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史料实证

工业革命的概况
老式纺纱机能纺一根纱线

工业革命的概况
01
纺织部门:
(1)
飞梭: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老式织布机能缓慢织布不能满足市场所需
凯伊
飞梭发明提高织布效率
(2)
珍妮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珍妮机操作图
哈格里夫斯像
改进后的珍妮纺纱机一次可纺80根线
教学视频:珍妮纺纱机
问题思考: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不是飞梭?
①飞梭是工具不是机器;
②飞梭引起纺织领域的变化,而珍妮机的出现不仅引发了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还带动其他生产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
唯物史观
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以水力作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较粗。
(3)
水力纺纱机→骡机(纺纱)→水力织布机
“骡机”将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合二为一,继承了珍妮纺纱机纺出的纱线细和水力纺纱机脱离手工的特点,机器化生产,产生巨大效益。
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水力织布机,使织布工效提高了四十倍。
史料实证
说一说:生产过程中使用水力有何优缺点?
优点:解放人力、可再生、无污染…
缺点:受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02
动力部门:
(1)
时间: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2)
概况:纺织部门→化工、冶金、
采矿部门→交通部门。
(3)
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标
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教学视频:瓦特与蒸汽机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蒸汽机运用于纺织部门
冶金
蒸汽机车
汽船
史料实证
03
大工厂制:
(1)
条件:改良蒸汽机的促进
(2)
概况: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
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
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
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工业城市形成。
04
交通运输:
①19世纪初,已出现木质路轨、马拉车厢组成的“铁路”;
③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②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铁路时代开始);
教学视频: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国家:首先发生于英国,随后扩展到欧美;
②行业: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③动力:以蒸汽机为动力来源,以煤炭为能源;
④技术: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史料实证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
01
拓展:
18世纪后期,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克莱蒙特”号汽船
富尔敦:美国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家,18世纪末年到19世纪初年在巴黎试验用人力旋转螺旋桨的潜水艇和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船。
史料实证
02
影响:
(1)
对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
对世界: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消极:工厂环境恶劣;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带来阶级对立
史料实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空观念
课后练习
1.“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市场需求与生产手段的关系,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技术的更新,C项正确;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资本流动,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排除B项;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课后练习
2.《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书》写到:“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第一家棉纺厂创立,到1830年达到99家。棉纺织工业成为曼彻斯特的主导产业,从业者达到50万人…1830年,修建了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曼彻斯特从一个瘟疫肆虐的乡下小镇演变成英国工业重地,主要得益于( )
A.珍妮机的出现 B.蒸汽机的驱动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气化的影响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工业在18-19世纪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由此可知曼彻斯特的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蒸汽机的驱动,B项正确;珍妮机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不能解释曼彻斯特的工业发展历程,排除A项;内燃机和电力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与题干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3.工业革命期间,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学徒教育。在伦敦当学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在首饰店当学徒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见习司炉工斯蒂芬森靠在夜校旁听和自学制造出第一辆火车。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 )
A.学徒教育质量优于学校教育 B.技术发明主要源于经验累积
C.科学家更重视参与生产实践 D.尚未重视对科学理论的探究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期间,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学徒教育。在伦敦当学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在首饰店当学徒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见习司炉工斯蒂芬森靠在夜校旁听和自学制造出第一辆火车。”可知,瓦特、富尔顿、斯蒂芬森都没有受到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学徒教育,他们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经验累积,B项正确;材料不能充分说明学徒教育质量优于学校教育,排除A项;瓦特、富尔顿、斯蒂芬森在当时都不是科学家,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当时尚未重视对科学理论的探究,排除D项。故选B项。
课后练习
4.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知,工厂制度( )
A.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可知,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细化分工,严格管理,使用机器,实现了批量生产,极大提高生产效率,D项正确;材料反映提高了生产效率,体现不出无产阶级的觉醒,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工厂制度下资本家和工人的收入情况,不能得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排除B项;题干信息反映提高了生产效率,体现不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排除C项。故选D项。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