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9-02 21: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三中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 8月月考 化学 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 35.5 Ca-40 Ti-48 Mn-55 Fe-56
Cu-64
第 I卷 (共 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纯碱 B.石英 C.生石灰 D.铁红
2.刚刚闭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大批中国制造的体育装备出现在赛场。下列装备所用材料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柔道垫最底层的防滑层使用的聚苯醚
B.乒乓球场的地板采用的 SES新型橡胶材料
C.乒乓球台可变灯光控制系统中的含硅芯片
D.举重比赛用的杠铃使用的特种钢
3.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从根本上解决酸雨问题
B.大量施用氮肥会污染水资源并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增多
C.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雾霾及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对化石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能促进碳中和减缓温室效应
4.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K2FeO4做饮用水处理剂 B.热的 Na2CO3祛除油污
C.硅胶做食品干燥剂 D.SO2做漂白剂
5.碳、硅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航空、航天、信息和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以用于生产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B.二氧化硅熔点高,可以用石英坩埚加热石灰石
C.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生产餐具
D.石墨烯电阻率低,可以用于生产超级电容器
化学试卷 第 1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将 Cl2通入冷的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B.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 AlCl3冶炼金属铝
C.工业制硫酸最后一步是用水吸收 SO3
D.工业上用 NaCl、NH3、CO2、H2O为原料制取纯碱
7.部分含硫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在足量的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d
B.向 c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c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以经 c→e→f的转化形成酸雨
D.f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 a和 c
8.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不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气体 溶液
A SO2 Na2SO3溶液
B Cl2 饱和食盐水
C NO2 NaOH溶液
D HCl 水
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
含有 SO42-
B.向某溶液中滴加稀 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
溶液不含 NH4+
C.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原溶液含
有 Fe2+
D.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
液含有 CO32-
化学试卷 第 2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浓盐酸与 8.7 g MnO2反应,生成 Cl2分子的数目为 0.1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原子的数目为 0.4NA
C.2 mol NO与 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2 NA
D.常温下,56 g 铁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 NA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硝酸,并进行有关探究。(已知:无水 CaCl2可用于吸
收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 X、Y为碱石灰
B.装置 Z的主要作用是混合气体
C.装置W中溶液变蓝,说明稀硫酸能氧化铜
D.尾气处理时,可以用 NaOH溶液吸收
12.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在 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Fe2+具有氧化性
B 向盛有氢硫酸的试管中通入 SO2,溶液变浑浊 酸性:H2SO3>H2S
C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 氯气具有漂白性
玻璃片,鲜花褪色
D 用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某溶液,在外焰上灼烧,未 溶液中不含钾元素
观察到紫色火焰
13.某学生对 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 4g漂粉精固体,加入 100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 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 12),后褪色
i.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试卷 第 3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A.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B.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现象 i中白雾是否含有 HCl
C.现象 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是因为随着酸性增强漂粉精中的成分反应生成 Cl2
D.现象 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 Cl2 +Ca2++ 2H2O = CaSO4↓ + 2Cl-+4H+
14.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和 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
程如下:
已知: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溶”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 + 2OH- + 3H2O = 2[Al(OH)4]-
B.过滤Ⅰ”的滤液中加入 NaHCO3溶液时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 + Na[Al(OH)4] = Al(OH)3↓ + Na2CO3 + H2O
C.“过滤Ⅰ”的滤液 pH小于“过滤Ⅱ”的滤液
D.“电解Ⅱ”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将两极区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15.CuSO4·5H2O分解的 TG 曲线(热重)及 DSC 曲线(反映体系热量变化情况,数值已省
略)如下图所示。(700℃左右有两个吸热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400℃范围内,发生了化学变化
B.600~800℃范围内,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C.10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Cu2O
D.CuSO4·5H2O分解生成的气体可以用于制硫酸
化学试卷 第 4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第Ⅱ卷 (共 55分)
二.填空题
16.(14分)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还含有少量 Fe2O3、SiO2等杂质)
制备海绵钛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钛铁矿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TiO3+ 2H2SO4= TiOSO4+ FeSO4+ 2H2O;
TiO2+易水解,只能存于强酸性溶液中。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为 。
(2)试剂 X为 (填化学式),X的作用是 。
(3)“操作Ⅱ”为 。
(4)“氯化”过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制备海绵钛中 Ar的作用是 。
(6)TiO2有三种类型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T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②晶胞中白球代表 (填“钛”或“氧”),该晶体的密度为 g cm-3(用含 a、
b、NA的代数式表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试卷 第 5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17.(14分)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 FeCl3并测定产品纯度。
实验(一)制备 FeCl3。
用如下装置制备氯化铁(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已知:FeCl3易升华,遇水蒸气易水解。
(1)图中各装置连接顺序是 A→ →F(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2)写出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3)盛放 MnO2 的仪器名称为 ,分液漏斗中橡胶管 a 的优点
为 。
(4)C中所盛试剂的名称是 ,作用是 。
实验(二)测定 FeCl3样品的纯度。
已知:Fe3++6F- [FeF6]3-(无色,很稳定),AgF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
(5)实验步骤如下(已知杂质均不溶于水或不参与反应):
步骤 1:准确称取 5.0g 样品,溶于水,滤去不溶物后,配成 1000 mL溶液,取 10.00mL
置于锥形瓶中;
步骤 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 NaF溶液(恰好与铁离子完全反应),用力振荡,再加入
20.00mL0.1000mol/LAgNO3溶液(过量)使 Cl-完全沉淀;
步骤 3:向其中加入硝基苯,用力振荡;
步骤 4:加入几滴 Fe(NO3)3溶液,用 0.1000mol/L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 Ag+至终点,
消耗 NH4SCN溶液的体积为 12.71mL。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SCN)=2.0×10-12。
①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省略步骤 3,测定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测得样品中 Fe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 2位有效数字)。
化学试卷 第 6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18.(13分)为实现碳中和,将 C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其中 CO2和 H2可发
生如下两个平行反应:
①CO2(g)+H2(g) CO(g)+H2O(g) H1=+41.17 kJ·mol-1 S1=+42.08 J·mol-1·K-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H2=-48.97 kJ·mol-1 S2=-177.16 J·mol-1·K-1
(1)根据所给信息,反应②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2)将 CO2和 H2按物质的量之比 1:3通入刚性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①和反应②,在相同的时间内 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X代表 CH3OH的选择性= ×100%,Y代表甲醇的产率
催化剂 A 催化剂 B
温度/K
X Y X Y
483 38 2 19 0.9
503 26 4.5 33 2.2
523 23 3.9 30 1.9
543 18 3 25 1.8
①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工业条件是___________。
A.483K B.503K C.催化剂 A D.催化剂 B
②523K 以上,升高温度导致 CO2 的转化率增大,甲醇的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
是 。
(3)在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进行,下列说法中,能判断反应②
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B.断裂 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 2molO-H键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4)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只发生上述反应①,在进气比 n(CO2):n(H2)不同、温度
不同时,测得相应的 CO2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则 B和 D两点的温度 T(B)_______T(D)(填
“<”,“>”或“=”)。
化学试卷 第 7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5)250℃,在甲(容积 4L)、乙(容积 2L)两刚性容器中分别充入 2molCO2和 6molH2在适
宜的催化剂作用下只发生反应②,容器内总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其中 B曲线对应______容器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填“甲”或“乙”);
②利用图中数据计算 25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结果用分数表示)。
19.(14分)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 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CCl COONa
①H2C=CH 32 乙二醇二甲醚/△
+RNH NaOH② 2 2H Cl
③苯胺( )与甲基吡啶[吡啶( )]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
(2)由 B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
类型为 。
(3)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4)D的结构简式为 。
(5)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
之比为 6∶2∶2∶1的有 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一取代的结构简式为 。
化学试卷 第 8页 共 8页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化学 8 月月考答案
1-15 ACDCB DCBCA DABCB
16.(1)SiO2(1分) (2)Fe(1分) 将 Fe3+还原为 Fe2+
高温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TiO2 2Cl2 2C TiCl4 2CO
(5)保护气,防止 Ti和 Na被氧化
1.6 1023
(6)①3d24s2(1分) ②氧(1分)
a2bNA
17(. 1)CEBDE (2)MnO2+4H++2Cl- Mn2++Cl2↑+2H2O
(3)蒸馏烧瓶 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4)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 HCl气体
(5)①滴入最后半滴 NH4SCN,锥形瓶内液体变为血红色,且半分
钟不恢复原色 ②偏小 ③79%
18.(1)低温 (2)① BC
②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消耗CO2量增多,故CO2转
化率增大;反应②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故甲醇的产率降低
25
(3)AD (4)< (5)① 甲 ② (MPa)-2
48
19. (1)CHCl=CCl2
Δ
(2) +KOH +KCl+H2O 消去反应

(3) 氨基、羟基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4)
(5) 6
{#{QQABaYoEogAgAoAAARgCQwEqCgIQkAGAAYgGhEAEsAAAg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