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课件+试题)(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纪金榜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课件+试题)(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19 22:00:02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服 装食 品办公用品……膨化食品饮品水果……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如何挑选所需要的商品?比如如何找到你想吃的薯片?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能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重点)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宏观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2.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单质中的元素——化合物中的元素3.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两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一种化合物— CO、CO2;Na2O2、Na2O; FeCl2、FeCl3— 单质 O2、Fe— 化合物 NaCl、CO2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根据物质的组成根据物质含元素的种类物质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1)酸
观察下列酸的元素组成,了解酸的分类:
HCl H2SO4 HClO
H2CO3 HNO3 CH3COOH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根据电离出H+的数目: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2)碱
观察化学式,并记住下列碱的溶解性:
NH3·H2O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Fe(OH)3 Cu(OH)2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难溶于水的,加热容易分解:能溶于水的,可用其相应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3)盐
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含氧酸盐、无氧酸盐不一定。例如:铵盐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想一想】下列化合物属于盐吗?
NaHSO4 Cu2(OH)2CO3 CuSO4·5H2O 酸式盐碱式盐 都是盐(4)氧化物观察下列氧化物的组成元素,了解分类:
SO2 CO CO2 Na2O Na2O2 CuO 只含两种元素
一种是氧元素氧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金属氧化物
氧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非金属氧化物
根据性质还能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Ⅰ.定义:a.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b.多数能与水化合生成酸。①酸性氧化物CO2 + H2O ==== H2CO3CO2 + 2NaOH ==== Na2CO3 + H2Oc.能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盐。CO2 + CaO ==== CaCO3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Ⅱ.性质:Ⅲ.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个别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CO、H2O不是酸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提醒: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关系:Ⅰ.定义:Ⅱ.性质:a.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b.少数能与水化合生成碱。②碱性氧化物c.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化合成盐。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 2NaCl + H2ONa2O + CO2 ==== Na2CO3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Ⅲ.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5.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
6.CH3COOH属于一元酸。 ( )
7.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请分组讨论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
(1)金属单质 (2)氧化物
(3)酸 (4)碱根据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经常选取典型代表物质进行分析。2.根据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实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盐溶液非金属单质Fe+CuSO4====FeSO4+CuFe+2HCl====FeCl2+H2 ↑2Na + 2H2O ==== 2NaOH+H2↑金属部分与水反应酸Fe能与某些酸性氧
化物化合成盐都能与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少数能与水
反应生成碱Na2O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 2NaCl + H2ONa2O + CO2 ==== Na2CO3碱性
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多数能与水
反应生成酸CO2CO2 + H2O ==== H2CO3CO2 + 2NaOH ==== Na2CO3 + H2OCO2+Na2O ==== Na2CO3酸性
氧化物能与某些碱性氧
化物化合成盐HCl+NaOH====NaCl+H2O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不变色。Fe + 2HCl====FeCl2+H2↑2HCl+Na2O====2NaCl+H2OHCl+AgNO3 ==== AgCl ↓+ HNO3 酸HCl+NaOH====NaCl+H2O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无色酚酞变红。Cl2 + 2NaOH====NaCl+ NaClO+H2OCO2+2NaOH====Na2CO3+H2O2NaOH+CuSO4 ==== Cu(OH)2 ↓+ Na2SO4 碱金属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

小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2.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3.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二、物质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下列字样:主要成分(单
位:mg/L)Ca:20.2,K:39.1,Mg:3.27,Zn:
0.06,F:0.02。标签上的“Ca、K、Mg、Zn、F ”
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B2.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D3.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A.硫酸、烧碱、纯碱
B.硫酸、纯碱、食盐
C.碳酸、乙醇、高锰酸钾
D.磷酸、熟石灰、生石灰氯化钠属于盐,也属于化合物。A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B5.下列物质:
①H2O  ②Cu2(OH)2CO3 ③H2SO4   ④NaHCO3  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 ⑧AgNO3  ⑨Ca(OH)2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属
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
的是 。 ②④⑥⑧  ①⑤ ⑨ ③⑦ 停止前进的脚步,江河就会沦为一潭死水。课件60张PPT。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
2.能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1.物质的分类依据。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分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如金刚石是由_______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_____,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
的元素可组成________,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
________,如CO和_____、H2O和______等。元素碳元素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O2H2O22.了解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
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
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有____价和____
价,非金属元素有____价、____价或____价。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
代数和等于零。单质化合物零正零正负零二、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
①物质的分类纯净物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化合物 ②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
________。
(4)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碱酸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氧化剂和还原剂溶液、浊液和胶体2.举例说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SO3+H2O====H2SO4 BaCl2+H2SO4====BaSO4↓+2HCl Na2O+H2O====2NaOH NaOH+HCl====NaCl+H2O AgNO3+NaCl====AgCl↓+NaNO3 1.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它们是不成盐氧化物。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元素只有110多种,但就是这110多种元素,组成了种类繁多的物质,形成了神秘的宇宙和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金刚石和石墨形成的物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却是混合物。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组成,可以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没有一定的组成,不能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无固定的熔沸点。3.请写出几种含钠元素的物质,并探究其在物质中的化合价。
提示:含钠元素的物质家族:0价:金属钠;+1价:氯化钠、硫酸钠、次氯酸钠等。
4.试探究元素的存在形态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提示: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1)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2)不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非金属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3)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常见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碳元素、铁元素等。2.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关系
(1)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价态,对于元素的某一价态,总有一定的对应物质。例如:Na2O和Na2O2中氧元素分别为-2价和-1价;SO2和SO3中硫元素分别为+4价和+6价。
(2)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其性质不一样。通过对物质性质的研究,可以认清元素处于某价态时的性质;反之通过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也可以预测或更深刻地把握物质的性质。
例如:在水溶液中Fe2+呈浅绿色,Fe3+呈棕黄色,则若某物质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中可能含Fe3+。【典题训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
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单质
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呈现的价态一定不同【解析】选A。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价态可能是正价,也可能是负价,B错误;同一元素可能有多种单质,C错误;同一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价态可能相同,如SO3与H2SO4中硫元素都是+6价,D错误。【互动探究】(1)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只能显示一种价态吗?
提示:不是,如NH4NO3中N元素显-3价和+5价。
(2)同一元素形成的单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吗?
提示:相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零价。二、物质的分类
在超市中商品按用途编码分类,在图书馆中按照书的内容进行编码分类。根据物质具有的某些相似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1.请给表格中的物质找到合适的分类依据。成分是否单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否单一 单质和化合物 不同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和氧化物 2.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又可分为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易溶盐和难溶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分类方法称为交叉分类法,请用交叉分类法将下列盐进行分类(用短线将对应方框连接)。
酸式盐 CaCO3 易溶盐
NaCl 难溶盐
正盐 NaHCO3 无氧酸盐
碱式盐 Cu2(OH)2CO3 含氧酸盐 CaCO3 易溶盐
NaCl 难溶盐
正盐 NaHCO3 无氧酸盐
碱式盐 Cu2(OH)2CO3 含氧酸盐酸式盐提示:3.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1)请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O2====2CaO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④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 CO2CO2+H2O====H2CO3Ca(OH)2+H2CO3====CaCO3↓+2H2O(2)通过上述转化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图来表示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精讲点拨】熟悉学过的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顺利解答本题。
提示:①规律②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形式和种类的不同,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分别是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物质的不同类别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如:交叉交叉并列并列3.不同氧化物间的关系【典题训练】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
(2)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和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该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2)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等;碱有NaOH、KOH、Ba(OH)2等;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
(3)制备CO2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检验生成的气体是CO2的常用方法是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③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⑥Na2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则证明为CO2【互动探究】⑦和⑧都属于氧化物,进一步分类可将它们分为哪些类别?请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依据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由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知识拓展】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通性
(1)一般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3)酸的化学通性。(4)碱的化学通性。
(5)盐的化学通性。一、选择题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解析】选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CCl4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粗盐 B.盐酸 C.液氯 D.碘酒
【解析】选C。粗盐是由NaCl及泥沙、Na2SO4、MgCl2等杂质组成的混合物,盐酸是HCl的水溶液,碘酒是I2的酒精溶液,都是混合物,而液氯则是液态的Cl2,为纯净物。3.下列各组物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一组是( )
A.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B.含氧酸、酸
C.盐、酸式盐
D.钠盐、含钠化合物
【解析】选C。A、B、D三项中的物质均是前者从属于后者,只有C项中物质是后者从属于前者。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解析】选A。A项,Na2CO3属于碳酸盐、钠盐、正盐;B项,Cu2(OH)2CO3属于碱式盐、铜盐;C项,NaCl不属于碳酸盐; D项,NaHCO3属于酸式盐。5.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解析】选B。按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可将HNO3归于纯净物→化合物→酸,按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一元酸、含氧酸、强氧化性酸,B项正确。6.从物质类别的通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单质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B.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
C.非金属单质一定能与酸反应
D.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解析】选C。根据相关类别物质的通性可以较容易做出判断。其中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非金属单质、酸、盐反应,A项正确;酸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B项正确;非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反应,与酸反应不是其通性,C项错误;碱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酸、酸性氧化物反应,D项正确。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解析】选D。A项中C2H5OH不是碱,Al2O3是两性氧化物;B项中CO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中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规律方法】物质分类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纯碱叫碱不是碱。纯碱是Na2CO3的俗名,它是一种盐,不属于碱类。
②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如NaHSO4能电离出H+,同时电离出的阳离子还有Na+,它是一种酸式盐。
③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二、非选择题
8.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与其他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理由。
[例如Fe、S、C、P:Fe(金属)]
①H2、O2、N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2O3、NaCl、Cu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gCl、BaSO4、KNO3、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uSO4、FeCl3、KMnO4、K2CO3: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如下:①中常温下H2、O2、N2为气体,S为固体,易判断;②中Fe2O3、CuO、H2O均为氧化物,NaCl为盐;或常温下Fe2O3、NaCl、CuO为固体,H2O为液体等;③中AgCl、BaSO4、CaCO3 均不溶于水,KNO3易溶于水;或BaSO4、KNO3、CaCO3均为含氧酸盐,AgCl为无氧酸盐;④中CuSO4、FeCl3、KMnO4溶于水后溶液有颜色,K2CO3溶液无色;或CuSO4、KMnO4、K2CO3均为含氧酸盐,FeCl3为无氧酸盐。
答案:①S(固体) ②NaCl(盐)
③KNO3(易溶)
④K2CO3(溶液无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9.如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500 g
氯化钠:≥88%
钙:(0.5~1.3)%
碘:(20~50)mg·kg-1(1)标签上的钙含量中,钙是指________(填“钙元素”或“碳酸钙”);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克二氧化碳。则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解析】(1)在任何药物标签中所标的钙含量均是指钙元素的含量。
(2)由于酸可以与碳酸钙反应,而在家庭厨房中食醋是最好的选择。(3)设此盐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当向此盐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g 44 g
x 0.132 g
计算可以得到:x=0.3 g
所以钙的含量为
答案:(1)钙元素 (2)食醋 (3)1.2%10.“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填写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2)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CO2↑+H2O+2NaCl。(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O,属于单质的是Cu、Ag。(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铜、银等物质时会发生反应,也会被“吃掉”。答案:(1)③、⑥、⑩、⑦、 ?、?
(2)2 1 Na2CO3
CO32-+2H+====CO2↑+H2O
(3)③⑩ ⑦?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铜、银等物质也会发生反应被“吃掉”课件48张PPT。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均是由_____组成的。
2.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
(1)单质:由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有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
质。
(2)化合物:由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元素一种多种【微点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C60和石墨的混合物。3.元素的存在形态:
(1)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形态是_____态。
(2)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形态是_____态。游离化合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1)根据组成分类。混合物 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碱碱式酸性氧化物:能与___反应生成_______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___反应生成_______的氧化物。碱盐和水酸盐和水【微点拨】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2)其他分类方法。电解质 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胶体2.根据物质分类研究物质性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C+O2 CO2CO2+H2O====H2CO3HCl+NaOH====NaCl+H2ONa2O+H2O====2NaOH2NaOH+H2SO4====Na2SO4+2H2ONaCl+AgNO3====AgCl↓+NaNO3【自我小测】
1.思考辨析: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元素。
(2)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  )
分析:×。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一种化合物,也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如Na和O既能形成Na2O,也能形成Na2O2,碳和氢元素可以形成CH4、C2H4、C2H6等多种有机物。(3)物质的分类有多个标准,但酸只有一种分类标准,即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  )
分析:×。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酸的分类标准也有多种,如酸还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可分为强酸、弱酸等。
(4)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
分析:√。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经分析,一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是混合物 D.不可能是化合物
【解析】选D。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肯定不是化合物,应该属于单质,但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几种单质,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只有D正确。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转化实现的是 (  )
A.Na2CO3→NaOH B.Fe→Cu
C.Cu→Cu(OH)2 D.CaCl2→CaCO3
【解析】选C。Na2CO3可与Ca(OH)2反应制取NaOH;Fe与CuSO4反应生成
Cu;Cu要先与氧气反应生成CuO,然后CuO再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
CuCl2再与NaOH反应生成Cu(OH)2;CaCl2可以直接与Na2CO3反应制取
CaCO3。4.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
A.KNO3   B.KHSO4   C.K2S   D.K2SO4【解析】选D。KNO3属于正盐、钾盐,但不属于硫酸盐,故A错误;KHSO4属于酸式盐、钾盐、硫酸盐,但不属于正盐,故B错误;K2S属于正盐、钾盐、但不属于硫酸盐,故C错误;K2SO4属于正盐、钾盐、硫酸盐,故D正确。5.(LK必修1·P34改编)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金属铁;②石墨;③CuO;
④NaOH溶液;⑤AgNO3溶液;⑥H2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⑤⑥
B.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③⑥
C.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④⑤
D.属于单质的是①②⑥【解析】选B。④⑤属于混合物,A不正确;①②属于单质,是纯净物,③⑥属于化合物,也是纯净物,B正确;②是单质,是纯净物,C不正确;⑥是化合物,不是单质,D不正确。一、物质的分类
思考探究:
已知硫酸的所属类别关系图如下:根据上图,思考:
(1)上述硫酸的三种类型的分类标准各是什么?
(2)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归纳总结】
根据组成与性质对物质分类【警示】(1)误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为混合物。
(2)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
(3)误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
(4)误认为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属于过氧化物。
(5)误认为结晶水合物一定是混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拓展深化】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单一分类法。
对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2.交叉分类法。
对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将H2SO4按是否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H2SO4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
3.树状分类法。
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树)来展现。【典题训练】(2015·荆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
①CaO、Na2O、CO2、CuO    ②S、C、P、Cu
③O2、MgCl2、Na2SO4、KNO3 ④HCl、H2O、H2SO4、HNO3
(1)各组中的这种物质是(填化学式):
①     ②     ③     ④   ?(2)这四种物质化合可生成一种颜色为绿色的物质,该物质的名称是         ,所属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各组物质的分类标准,找出共性和不同点。
(2)注意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和区分。【解析】(1)①组中的CO2是酸性氧化物,其余的均是碱性氧化物;②中的Cu是金属单质,其他的均是非金属单质;③中的O2是单质,其余均是化合物;④中的H2O是氧化物,其余均是酸。
(2)CO2、Cu、O2和H2O化合生成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即铜锈,化学名称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类。
答案:(1)①CO2 ②Cu ③O2 ④H2O
(2)碱式碳酸铜 盐【对点训练】
(2015·抚州高一检测)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下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解析】选B。①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所以是硫酸钠;②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所以是硫酸钾;③既是钾盐又是盐酸盐,所以是氯化钾;④既是铵盐又是盐酸盐,所以是氯化铵。【补偿训练】(2015·扬州高一检测)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钢   B.氯化钠   C.白酒   D.大理石
【解析】选B。钢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化合物,是纯净物;白酒是混合物;大理石是碳酸钙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思考探究:
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主线为依据上图,思考:
(1)金属单质均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盐吗?
(2)酸和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吗?【归纳总结】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1.转化关系图:2.具体转化关系示例:
(1)金属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3)酸的化学通性。(4)碱的化学通性。(5)盐的化学通性。【典题训练】(2015·成都高一检测)如图五角星上
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
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
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本题的突破口是“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
(2)注意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CO2,所以A最有可能是CO2,实验室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aO和H2O反应能够生成Ca(OH)2。再结合“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一条件,可以判断出各物质,如图所示: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时,H2O与CaO、CO2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O2与Ca(OH)2的反应其本质是复分解反应,HCl和CaO、Ca(OH)2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1)CO2 Ca(OH)2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3)CaO+H2O====Ca(OH)2
(4)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补偿训练】1.下列物质中,与酸、碱、盐均能反应的物质是(  )
A.K2O   B.CaCO3   C.Na2CO3   D.CO2
【解析】选C。K2O不能与碱和盐反应,A不符合题意;CaCO3不能与碱和盐反应,B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与酸反应,D不符合题意。2.(2015·泰安高一检测)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C、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A、B、C、D都是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解析】选D。根据CuO+CO Cu+CO2可知A不正确;若C、D分别为
盐和水,则A和B可以是碱性氧化物和酸,B不正确;根据反应CO2+2NaOH
====Na2CO3+H2O可知,C不正确;根据反应Ba(OH)2+CuSO4====BaSO4↓+
Cu(OH)2↓可知,D正确。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5·厦门高一检测)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硫酸铁
【解析】选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2.(2015·张家口高一检测)若用表示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下列四种物质,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解析】选A。由图形可知,A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B、C均是由两种原子组成的化合物,D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单质。
3.(2015·菏泽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
①酸  ②酸式盐  ③碱  ④碱式盐  ⑤碱性氧化物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HCl;酸式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NaHS;碱和碱式盐中由于均含有氢氧根,所以既含有氢元素也含有氧元素;碱性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不会含有氢元素。
4.(双选)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解析】选C、D。A项中甲乙、乙丙、丙丁、丁甲间都不反应;B项中甲乙、乙丙、丁甲间不反应;C、D两项均符合题意。C项中2CO+O22CO2,CO+CuO
Cu+CO2,C+2CuO2Cu+CO2↑,C+O2CO2,2C+O22CO(不完全燃烧);D项中Fe+CuCl2FeCl2+Cu,Zn+CuCl2ZnCl2+Cu,Zn+2HClZnCl2+H2↑,Fe+2HCl
FeCl2+H2↑,2HCl+CuOCuCl2+H2O。
5.(2015·厦门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解析】选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如CuO不与水反应;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如SiO2也不与水反应。
【易错提醒】理解氧化物及其性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与水反应的情况
并不是所有的氧化物都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CO、SiO2、CuO等不与水反应。
(2)各类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非金属氧化物并不全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也不全是碱性氧化物,如NO、CO等非金属氧化物属不成盐氧化物,Mn2O7、CrO3等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而Na2O2、K2O2等金属氧化物属于特殊氧化物,Al2O3、ZnO属于两性氧化物。
6.(2015·长春高一检测)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乙溶液是 (  )
A.BaCl2   B.Na2CO3   C.AgNO3   D.盐酸
【解析】选B。
Na2CO3
AgNO3
BaCl2
盐酸
Na2CO3
/
沉淀
沉淀
气体
AgNO3
沉淀
/
沉淀
沉淀
BaCl2
沉淀
沉淀
/
/
盐酸
气体
沉淀
/
/
丙与甲、乙、丁三种物质都生成沉淀,则丙为AgNO3;能生成气体的是Na2CO3和盐酸,则甲是BaCl2,可推知乙为Na2CO3,丁为盐酸。
【补偿训练】(2015·福州高一检测)在Zn、ZnO、ZnCO3、盐酸、CuCl2和CaCl2溶液六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方法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选C。根据所给的物质中选择两两之间的反应来完成解答,①锌可以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②氧化锌可以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锌;③碳酸锌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④锌比铜活泼,所以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碱性氧化物、碱等物质发生反应。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①A同学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
②B同学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纸花颜色的变化。
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    同学的方案合理。
(2)B同学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    ;Ⅱ    ;Ⅲ    ;
Ⅳ    。
(3)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A同学只采用图甲的方式来观察现象,显然不能说明使石蕊溶液由紫变红的是哪一种物质;B同学运用对比实验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盐酸、水、CO2及CO2的水溶液分别与石蕊溶液接触时的不同现象。
答案:(1)B
(2)纸花变红 纸花不变红 纸花不变红 纸花变红
(3)CO2+H2OH2CO3
8.(10分)(2015·大庆高一检测)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的后面。
物质



氧化物
化学

①HCl
②___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Na2SO4
⑦CO2
⑧Na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
  。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解析】(1)根据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可知该物质分类的方法为树状分类法;(2)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所给的元素以及酸、碱的概念可知②为H2SO4或HNO3等、③为NaOH或KOH;(3)根据CO2的性质可知,CO2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少量)Na2CO3+H2O;(4)呼吸面具中用Na2O2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5)实验室制备CO2常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H2CO3) ③NaOH(或KOH)
(3)2NaOH+CO2(少量)Na2CO3+H2O
(4)2Na2O2+2CO22Na2CO3+O2
(5)盐酸 碳酸钙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补偿训练】按如图所示进行化学实验,实验完后对试剂及实验现象归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上述8个实验所涉及的物质类别分别为稀硫酸和稀盐酸代表酸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和氧化铜代表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铁、铜、镁、锌代表金属;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BaCl2代表盐。所以这8个实验就是验证酸的三种化学通性。它们的反应情况分别是
酸与金属氧化物 的反应
酸与金属的反应
答案:(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
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④酸不能跟所有金属反应
(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
③BaCl2溶液可用于检验S的存在
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合理即可)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NaOH 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解析】选C。①纯碱为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故A错误;③石灰水中含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①纯碱和⑥氯酸钾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故C正确;⑤液态氧是一种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故D错误。
2.(2015·通辽高一检测)碳酸钠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
①碱 ②含氧酸盐 ③钠盐 ④碳酸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则Na2CO3不是碱,故错误;Na2CO3是电离生成含氧酸根离子的盐,属于含氧酸盐,故正确;因阳离子为钠离子,则Na2CO3是钠盐,故正确;因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则Na2CO3是碳酸盐,故正确。
3.能满足下列变化要求的物质X是 (  
XYZX
A.Mg B.Fe(OH)2 C.CaO D.K2O
【解析】选C。解题关键要注意X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后又得到X这一条件。Y和Na2CO3反应得Z,则Z一定为碳酸盐,Na2CO3、K2CO3一般加热难分解。加热能分解的碳酸盐,产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和CO2,而CO2选项中没有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见,X必为金属氧化物,但不可能是K2O。
【补偿训练】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 (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解析】选A。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4.(2015·淄博高一检测)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解析】选A。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就是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可以实现;H2S(弱酸)和FeCl3(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HCl(强酸)生成,②可以实现;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可以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物就是醋酸(弱电解质),③可以实现;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溶液与亚硫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和水,2H2S+H2SO33S↓+3H2O,溶液为中性,④可以实现;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可以实现。
5.(2015·洛阳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B.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
C.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D.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
【解析】选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H2O)、过氧化氢(H2O2)和干冰(CO2)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故B正确;烧碱(NaOH)属于碱、纯碱(Na2CO3)属于盐、熟石灰[Ca(OH)2]属于碱,故C错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故D正确。
6.第26个全国“爱牙日”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爱护牙齿,正确的刷牙方式和选用适宜的牙膏很重要。对牙膏中物质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牙膏
×××牙膏
×××牙膏
××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1)三种牙膏的摩擦剂中,氢氧化铝是氢氧化物,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分别是    、    (填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    (填“易溶”和“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  。
【解析】(1)由物质分类依据可知CaCO3属于盐、SiO2属于氧化物。(2)依摩擦剂的性质可知它应难溶于水。(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若将CaCO3分离出来必先将其溶解得到钙盐后再得CaCO3。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Ca(OH)2+Na2CO3CaCO3↓+2NaOH
反应条件简单,不需高温,易于操作,所得碳酸钙纯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