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 3.2.2 氨与铵态氮肥(课件+试题)(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纪金榜 全程学习方略】2015-2016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 3.2.2 氨与铵态氮肥(课件+试题)(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1-19 22:03:50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思考: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你还知道哪些氮肥?铵盐有哪些性质?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 2.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3.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1.认识氨气的溶解性。一、氨气
1.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
能溶解约700体积氨气无色刺激性气体0.771 g·L-1极易溶于水氨水中如果滴加酚酞试液,氨水呈现红色说明了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思考与交流】 喷泉实验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实验原理挤压滴管的胶头,打开止水夹实验操作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现红色实验现象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烧瓶要干燥; ③气体要充满烧瓶1.在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
a,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并轻轻振荡。然后
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
满整个烧瓶。则a、b分别是( )D【学与用】2.如图:引发喷泉的操作

如果把胶头滴管去掉,如何引发喷泉?
。挤压滴管的胶头,打开止水夹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 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氨气体积设为VL 注意:氨水中溶质是NH3,不是NH3·H2O 。 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 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氨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V/22.4)/V= 0.045 mol·L-1【思维拓展】你能计算出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吗?2.化学性质(1)与H2O反应:氨水的成分:三分子:NH3、H2O、NH3·H2O
三离子:NH4+、OH-、H+氨气是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呈弱碱性,因此氨水是弱碱,对吗?【提示】不对。一水合氨是弱碱,因此氨水显碱性,但是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碱。检验氨气【思考与交流】 (2)与酸反应产生大量白烟注意:(1)请用玻璃棒蘸取浓溶液后迅速盖好瓶塞
(2)两根玻璃棒在通风口处相互靠近浓氨水与浓盐酸易挥发出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NH3+HCl=NH4ClNH3+HCl ==== NH4Cl2NH3+H2SO4 ==== (NH4)2SO4NH3+HNO3 ==== NH4NO3实质:NH3 + H+ ==== NH4+用于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或者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泄漏【想一想】氨气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3)NH3的催化氧化注意:(NH3在空气中反应)
①反应条件:催化剂、高温
②是工业制硝酸中的关键一步,也叫氨的催化氧化
③说明氨有一定的还原性,可被O2、Cl2、CuO等氧化 氨的用途制氮肥
铵盐
制硝酸
纯碱
有机合成
工业原料 制冷剂二、铵盐的性质铵盐的性质固体分解,在试管口处有白色固体生成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固体分解,生成
的气体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检验NH4+的方法!归纳:铵盐的性质2.化学性质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铵盐和碱溶液反应产生氨气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想一想】1.如何检验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后,加热,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有NH4+。【提示】2.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提示】 储存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3.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吗?【提示】不能。铵盐和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2.反应装置固+固气体NH4Cl和Ca(OH)2棉花,减少空气对流3.干燥试剂:碱石灰装置:4.收集装置:方法:向下排空气法5.尾气处理试剂:水或稀硫酸装置:6.验满a.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①加热浓氨水法
(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相同)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学与用】催化氧化 氨气 铵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碱反应喷泉实验与水与酸受热分解1.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各组物质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A2. 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两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C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
B.可用作氮肥
C.热稳定性差,加热分解时一定产生NH3和酸
D.跟强碱共热时,有氨气放出C4.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
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
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无
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
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NH4HCO3 B.NH4Cl
C.(NH4)2CO3 D.NH4NO3A5.(双选)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分析】A项,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得不到纯净的氨气;C项,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A、C项错误。 不要妄自菲薄,你要始终认为自己是很有价值的。课件58张PPT。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认识铵盐的受热分解以及与碱的反应。
3.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氨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法。
2.铵根离子的检验。一、氨气
1.NH3的物理性质无色小刺激性气体极易液化2.NH3的化学性质NH3+HCl====NH4Cl 白烟 2NH3+H2SO4====(NH4)2SO4 还原 NH3+H2O NH3·H2O NH4++OH- 3.氨水的性质
(1)弱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红色石蕊试液_____。
(2)不稳定性(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 NH4++OH-变蓝二、铵盐与铵态氮肥
1.化学氮肥
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
        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
有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
2.铵盐
(1)概念: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盐。
(2)铵盐的溶解性:__________水。化学氮肥铵根离子酸根离子均易溶于NH4+CO(NH2)2NO3-3.铵盐的性质
(1)铵盐受热分解。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固体减少至消失,在试管中上部有白色固体出现,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固体减少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
方程式 (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化学
方程式 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4.NH3的实验室制法根据上述装置,结合NH3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验满方法。
①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___;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时_______________。立即变蓝产生大量白烟(3)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
(4)棉花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下排空气法防止NH3和空气对流,吸收多余的NH31.氨水与液氨是同一种物质吗?
提示:不是。氨水是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是混合物,而液氨是液态NH3,是纯净物。
2.在实验室制备NH3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提示:不能。NH3因为极易溶于水,所以制备NH3时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3.能否用NH4Cl和石灰乳反应来制备NH3?
提示:不能。因为石灰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NH4Cl和石灰乳反应产生的NH3溶解在石灰乳中,从而收集不到NH3。一、氨气的性质
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所以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典型实验。1.请你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探究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思路分析】NH3溶于水后,大部分与H2O结合成NH3·H2O,
NH3·H2O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有关反应如下:NH3+H2O
NH3·H2O NH4++OH-。
提示: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水电离
产生)。2.结合喷泉实验的学习,探究以下问题:
【精讲点拨】喷泉实验的原理:
①减小烧瓶内压强从而形成压强差,使液体喷入烧瓶。
②增大外面的压强使液体压入烧瓶。(1)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由于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与某种溶液反应,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现象,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减少,就可形成喷泉。
(2)讨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气体的纯度要大;④气体收集要满。(3)是否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进行喷泉实验?若不是,还有哪些气体可以?
提示:①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如NH3、HCl、SO2等可进行喷泉实验。②气体极易与某种溶液反应,如SO2、NO2、H2S与浓NaOH溶液,NH3与稀盐酸;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一类反应均可设计成喷泉实验,如氯气与红磷反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等。3.下列装置中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有哪些?(已知氨气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思路分析】A、D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容积,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也可防止倒吸;C中NH3直接通入水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易引起倒吸。
提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C装置容易产生倒吸,可以选择A、B、D装置来吸收氨气。1.实验室制氨气时药品选择的两个误区
(1)反应试剂的选择。
①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硝酸铵、碳酸氢铵。因为加热过程
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2NH4NO3 2N2↑+O2↑+ 4H2O),发生危险;而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
氨气中有较多CO2杂质。
②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
a.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
b.NaOH、KOH在高温下均能腐蚀试管。(2)干燥剂的选择。
干燥剂可用碱石灰、CaO固体、NaOH固体,不能用无水CaCl2及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等),因为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2.氨水的两个性质和一个“特殊”
(1)两个性质。
①氨水显碱性
由于溶液中的NH3·H2O可以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碱性,但NH3并不是一种碱。
②氨水具有挥发性
浓度越大越易挥发,温度越高越易挥发,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
(2)一个“特殊”——溶质的特殊性。
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其溶质是NH3·H2O,而计算时应以NH3为溶质进行计算。【典题训练】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
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已知HCl
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
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指南】解答该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知道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产生压强差;
(2)注意活塞的开关顺序;
(3)HCl和NH3均极易溶于水。【解析】(1)只要关闭c,打开a、b,该装置即等同于普通的氨气喷泉实验操作;
(2)由于NH3溶于水,压强变小,从而HCl从烧瓶Ⅰ中进入烧瓶Ⅱ中,与NH3生成白色固体NH4Cl;
(3)是利用问题(2)中的方法使烧瓶Ⅰ中压强变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但要注意活塞的闭合操作。
答案:(1)打开a、b活塞,挤压胶头滴管
(2)出现白烟
(3)打开a、c活塞,挤压胶头滴管,过一会后,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知识拓展】
能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除此之外,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与挤入的液体发生反应使瓶中的压强减小也能形成喷泉。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液也能形成喷泉。二、铵盐的性质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必需的肥料,缺氮会造成农作物生长缓慢、减产,而铵态氮肥是使用较早的氮肥之一。1.应该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
【思路分析】铵盐受热容易分解,储存和施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分解造成肥效下降。
提示:储存时应密封包装并置于阴凉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2.能否用直接加热NH4Cl或NH4HCO3的方法来制备氨气?
【思路分析】NH4Cl或NH4HCO3受热时均会分解产生NH3,但是生成的NH3和HCl遇冷会很快在试管上部重新结合生成NH4Cl,无法得到大量NH3,而NH4HCO3受热分解还可以产生CO2,从而引入杂质。
提示:不可以。实验室不能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取NH3,因为NH3和HCl会在试管上部重新结合生成NH4Cl;NH4HCO3受热分解还可以产生CO2,需要用碱石灰先除去CO2后再收集NH3。3.实验室若使用下面的装置来制取少量氨气,则在分液漏斗和烧瓶中应该加入的试剂分别是什么? 【思路分析】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时不需要加热,可以利用氨水受热易分解、易挥发的性质,将浓氨水与固体NaOH、生石灰或者碱石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少量氨气。
提示: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烧瓶中加入固体NaOH、生石灰或者碱石灰,然后将浓氨水滴入烧瓶即可有氨气生成。1.铵盐受热均能分解
挥发性酸形成的铵盐,如NH4Cl、(NH4)2CO3等(NH4NO3除外)均受热分解,低温时又生成对应的铵盐。
2.气体常用干燥剂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
(2)碱性干燥剂:碱石灰、CaO、固体NaOH。
(3)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3.氨气的干燥
干燥氨气时只能使用碱性干燥剂,不能使用酸性干燥剂和无水氯化钙。4.不同状态的铵根离子的检验固体取少量样品放人研钵中,加人固态碱进行研磨。若闻到有氨的刺激性气味,说明样品中含有NH4+。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然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有NH4+;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H4+。溶液可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再加入浓的碱液,微热,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典题训练】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干燥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答案:(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蒸气
(3)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 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互动探究】某同学在分析上述实验装置后,认为可以将装置D去掉,同样可以完成实验要求。他的想法可行吗?
提示:不可行。在上述实验中,装置D的作用是收集反应生成的水以及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其进入E装置,若去掉该装置将C与E直接相连,则由于NH3极易溶解于水而发生倒吸。【变式备选】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选C。A项,NH4HCO3分解产生的H2O、CO2被碱石灰吸收后,仅剩余NH3,可用于制备NH3;B项,CaO+H2O====Ca(OH)2,同时放热,促进氨水分解,有利于NH3的产生和逸出;C项,反应原理正确,但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项,浓氨水受热挥发出NH3。一、选择题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 ·H2O电离出少量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选B。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由于NH3溶于水后与H2O结
合成NH3·H2O,而NH3·H2O在水溶液中部分发生电离:NH3·H2O
NH4++OH-。2.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NH4HCO3 B.NH4Cl
C.(NH4)2CO3 D.NH4NO3【解析】选A。因产生的两种气体一种为NH3,一种为CO2,故A、C符合,而加入BaCl2溶液后,无明显变化,C选项与BaCl2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氮肥的主要成分为NH4HCO3。3.在图示装置中,将液体Y滴入到锥形瓶中并摇动,一会儿小气球胀大。则气体X与液体Y不可能是( )【解析】选C。小气球胀大的原因是锥形瓶内压降低,NH3、HCl易溶于水,SO2与浓NaOH反应均可以使瓶内压强降低。故选C。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H2O(气)中的两种或多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灼热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对该混合气体成分的正确判断是( )
A.一定没有CO2,肯定有H2
B.一定有CO2、CO和H2O(气)
C.可能有CO2、NH3和H2O(气)
D.一定有H2、CO2和HCl【解析】选D。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证明有CO2,而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还有HCl,一定没有NH3, 通过浓硫酸后的干燥气体可以使灼热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还有H2。故选D。5.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  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A.3∶2    B.2∶1    C.1∶1    D.2∶3
【解析】选D。反应中NO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NH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2∶3,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
6.某同学学习了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后,想自己设计并做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情况。经过仔细考虑,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认真分析他设计的实验,然后回答问题:实验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浓氨水,然后将铂丝加热到红热状态,将红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中,同时鼓入空气,观察现象。
(1)该同学想探究氨的催化氧化,他为什么选择浓氨水?若想快速看到实验现象,应向浓氨水中加入什么物质或进行什么操作?
(2)你推测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解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遇到氨气产生大量的白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放热。答案:(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挥发出氨气,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该同学可向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或加热来加快浓氨水的挥发。(2)该同学会看到铂丝更加红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随后又消失,然后在瓶口处出现白烟;原因是氨在催化剂及加热的共同作用下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遇到氨气产生大量的白烟。7.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如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的NH3,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__。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选用了C、D,则C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室用A装置将铵盐与碱共热来制取氨气,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C干燥,用E装置收集,D装置进行尾气吸收;
(2)制取纳米级碳酸钙的原理是先用CO2与过量NH3、H2O生成(NH4)2CO3,再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由于NH3极易溶于水而CO2溶解度较小,因此先通入NH3;
(3)纳米级碳酸钙颗粒分散到水中时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加以判断。答案:(1)A、C、D、E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碱石灰
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防倒吸
(2)NH3
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3)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课件59张PPT。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一、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极易小【微点拨】液氨是氨气加压或者冷却氨气后得到的,属于纯净物。2.化学性质:NH3+H2O NH3·H2O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4NH3+5O2 4NO+6H2O【微点拨】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但氨气不是碱。二、一水合氨
(1)弱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 NH3↑+H2O【微点拨】1 L 1 mol·L-1氨水中含NH3、NH3·H2O、 的物质的
量之和为1 mol,而不是指NH3·H2O为1 mol。三、铵盐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2.化学性质:
(1)受热分解:(写出下列铵盐受热分解方程式)
a.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NH4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碱反应:
铵盐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Cl NH3↑+HCl↑NH4HCO3 NH3↑+CO2↑+H2O(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药品:NH4Cl、Ca(OH)2
②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④收集:_____排空气法。
⑤干燥:NH3通过盛有_______的干燥管。
⑥验满:用湿润的红色_____试纸或沾有_______的玻璃棒。
【微点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向下碱石灰石蕊浓盐酸3.氮肥:【自我小测】
1.思考辨析:
(1)液氨就是氨气的水溶液。 (  )
分析:×。液氨是液态氨,是纯净物,而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2)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和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一样,二者均会产生白烟。 (  )
分析:×。由于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所以与氨气反应时不会有白烟产生。
(3)铵盐受热分解都有氨气生成。 (  )
分析:×。铵盐受热易分解,但是不一定都有氨气生成。 (4)铵盐溶液与碱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以表示为 +
OH- NH3↑+H2O。 (  )
分析:×。例如,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的反应就不可以用
+OH- NH3↑+H2O表示。
(5)碳酸铵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所得产物种类相同。(  )
分析:√。碳酸铵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都得到氨气、水和二氧化碳。2.(LK必修1·P84改编)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是 (  )
A.H2     B.NO     C.NO2     D.NH3
【解析】选D。由无色气体首先排除NO2;H2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3.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解析】选B。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干燥,由于氯化钙吸收氨气,也不能干燥氨气。4.(LK必修1·P83改编)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 (  )
A.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反应
【解析】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使得烧瓶内压减小,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一、氨气的喷泉实验
思考探究:
图中的烧瓶中装满干燥的氨气,挤压胶头滴管的胶
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即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
沿导管喷入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
(1)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喷入烧瓶?
(2)喷泉实验与生活中的喷泉原理相同吗?【归纳总结】
1.实验原理: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大,两者接触时,短时间内产生足够大的压强差,烧杯内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2.实验装置。3.实验成功的关键——“三要”:
(1)装置气密性——要好。
(2)烧瓶和气体——要干。
(3)烧瓶内的氨气——要满。4.能形成喷泉的两类情况:
(1)极易溶于水或易溶于水的气体与水可形成喷泉,此类气体有NH3、HCl、NO2等。
(2)气体与能与之反应的液体形成喷泉,如酸性气体(Cl2、CO2、HCl、NO2、SO2)与氢氧化钠溶液等。【拓展深化】
1.喷泉实验形成溶液浓度的计算
实验完成后,溶液充满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体积换算确定)。
标准状况下若烧瓶体积为VL,则有V(aq)=VL,2.防止气体倒吸的装置
(1)倒吸:由于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如将气体通入溶解度大的试剂时、冷却加热过的仪器等),大气压大于内部压强将水压入容器内,形成倒吸。
(2)常见防倒吸装置:【典题训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产生压强差;
(2)气体溶解或反应生成液体、固体均可以造成压强减小。【解析】(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实验,必然使烧瓶Ⅱ中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则根据NH3的性质,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即可。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在a活塞中NH3被水吸收,形成负压,Ⅰ中HCl进入Ⅱ中,HCl和NH3反应生成固体NH4Cl,生成白烟。
(3)要在烧瓶Ⅰ中形成喷泉,就要形成负压,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片刻后,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胶头
(2)烧瓶Ⅱ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片刻后,关闭a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补偿训练】1.(2014·上海高考改编)如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解析】选C。氯化氢能够与碱石灰反应,A错误;氨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氯气不与氯化钙反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正确;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且NO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剩余的NO不能被吸收,D错误。2.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
A.X是HCl,Y是饱和食盐水
B.X是CO2,Y是稀硫酸
C.X是Cl2,Y是NaOH溶液
D.X是NH3,Y是NaNO3溶液【解析】选B。小气球a鼓起,说明锥形瓶内气压降低,气体易溶于液体,B项中CO2不溶于稀硫酸,所以不可能是B。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 的检验
典题探究:(2014·北京高考改编)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2)铵盐、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CO2。【解析】选A。A选项,肥皂水冒泡无法证明生成氧气,现象应为产生大量气泡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B选项,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有碱性气体产生,说明①中反应发生;C选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①中反应发生;D选项,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与Ba(OH)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②中有沉淀生成说明了①中反应发生。【归纳总结】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与 的检验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铵根离子的检验:
(1)固体铵盐的检验。
①取少量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固态碱进行研磨,若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
②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然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
近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有 ;也可以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
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 。(2)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再加入浓的碱液,微热,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拓展深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气体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固体+液体→气体(固、液常温型)。
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稀盐酸→二氧化碳(2)固体+固体 气体(固、固加热型)。
如实验室制取氨气: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氨气
(3)固体+液体 气体(固、液加热型)。
如实验室制取氯气:浓盐酸+二氧化锰 氯气。【对点训练】
(2015·承德高一检测)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 ,你认为
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解析】选B。利用 +OH- NH3↑+H2O,NH3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为一元弱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补偿训练】一种盐X与氢氧化钠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生成X,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解析】选B。盐和氢氧化钠共热生成无色气体NH3,NH3发生反应:
NH3 NO NO2 HNO3 NH4NO3,所以反应生成的正盐
是硝酸铵。【备选要点】常见干燥剂的选择
1.干燥的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2.常见干燥剂:
(1)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2)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氯气;
(3)无水氯化钙不能用于干燥氨气。3.常见干燥装置:
(1)干燥管:装固体干燥剂,如碱石灰、无水氯化钙等;
(2)洗气瓶:装浓硫酸等。【对点训练】
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下列方法中合适的是 (  )
A.加热NH4Cl,气体用P2O5干燥
B.N2+3H2 2NH3,气体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NH4Cl和消石灰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解析】选C。A项生成氨气和杂质氯化氢,且氨气不能用P2O5干燥;B项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实验室不方便制取,且反应为可逆反应,产物不纯;D项,无水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2.(2015·聊城高一检测)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能用碱石灰干燥,也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  )
A.NH3、N2、H2 B.HCl、NH3、CO2
C.H2、O2、N2 D.NO、Cl2、O2
【解析】选C。A中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D中气体不能共存。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合作探究】
分析上述甲、乙两套装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甲图装置制取氨气有何缺点?
提示: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容易带来环境污染;缺少干燥装置,不能制取干燥的氨气。2.为了更好地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某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请思考以下有关问题:
(1)球形干燥管中可以装入哪种干燥剂?
提示:碱石灰等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
(2)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是水,作用是吸收氨气。(3)烧杯中能否使用玻璃导管直接插入液面以下?
提示:不能,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导管容易产生倒吸,可以使用倒置的漏斗或者如图乙所示的球形干燥管。(4)某同学经过思考,认为烧杯中使用稀的酚酞溶液更合适,你认为他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烧杯中使用酚酞稀溶液,既可以吸收尾气,也可以通过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已收集满。 【探究总结】
1.使用甲装置制取氨气,不能收集到干燥的氨气,用此法收集的氨气进行喷泉实验不容易成功。
2.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装置因为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只能在通风橱中进行,教学中进行演示时容易产生污染。3.乙装置能够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氨气,同时又可以避免尾气污染环境,更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4.一套完整的气体制备装置通常要包括气体的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要包括尾气吸收装置。氨与铵态氮肥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5·银川高一检测)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编号



气体M
NO
H2
NH3
气体N
O2
Cl2
HCl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解析】选B。假设每个烧瓶常温常压时,所盛气体物质的量均为nmol,①中发生反应:2NO+O22NO2,两个烧瓶内还剩余1.5nmol气体;②中不发生反应,气体物质的量不变,仍为2nmol;③中发生反应:NH3+HClNH4Cl,不剩余气体。剩余气体越多,压强越大,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
2.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
是 (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液氨用作制冷剂
【解析】选A。B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铵盐的水溶性与制氨气无关;D项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氨的易液化的性质,故B、C、D选项均错误,A项正确。
3.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
A.NH4HCO3 B.NH4Cl
C.(NH4)2CO3 D.NH4NO3
【解析】选A。因产生的两种气体一种为NH3,一种为CO2,故A、C符合,而加入BaCl2溶液后,无明显变化,C选项与BaCl2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为NH4HCO3。
【互动探究】(1)若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氮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什么?
提示:加热分解有氨气、二氧化碳生成,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该氮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碳酸铵。
(2)碳酸氢铵与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粉末,如何不借助其他试剂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它们?
提示:各取少量固体充分加热,最后有固体剩余的是碳酸氢钠,无固体残留的为碳酸氢铵。
4.(2015·镇江高一检测)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
A.BaCl2 B.Ba(NO3)2
C.Ba(OH)2 D.AgNO3
【解析】选C。BaCl2和Ba(NO3)2与(NH4)2SO4和Na2SO4反应的现象一样,不能鉴别;AgNO3与Na2SO4、KCl、(NH4)2SO4反应均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检验;Ba(OH)2能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与硝酸铵反应生成氨气,与氯化钾不能发生反应,与(NH4)2SO4反应既有白色沉淀产生也有氨气产生,与四种物质反应现象不同,可以用Ba(OH)2检验四种物质。
【易错提醒】解答物质鉴别题注意的三个重要问题
(1)将检验试剂加入以后必须要有明显的现象。
(2)将检验试剂加入以后,得到的各种物质在反应后或者是未反应时的现象不同。
(3)可以通过物质外观先确定一些物质的主要成分。
5.(2015·温州高一检测)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解析】选B。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要发生喷泉现象,必须使烧瓶中压强迅速下降,导致外界压强大于烧瓶中的压强,从而使烧杯(锥形瓶)中的液体进入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①中的Cl2易溶于CCl4,③中的NH3易溶于水,所以可以使烧瓶中压强迅速下降,产生喷泉现象,④中HCl和浓氨水反应(首先是浓硫酸注入水中放热使浓氨水放出氨气),同样也会导致烧瓶中压强减小,而②中H2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反应,所以不能发生喷泉现象。
【补偿训练】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CO2[Ca(OH)2溶液]/白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选A。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碳酸氢钠,且不与碳酸氢钠反应,所以二者不能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会与含酚酞的水形成红色的喷泉;CO2会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会形成白色喷泉;氯化氢会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形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所以会形成白色喷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6.(8分)(2015·珠海高一检测)甲、乙、丙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单质,A、B、C为常见的化合物,已知:
①A和B都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和B的浓溶液后,相互靠近会看到白烟。
②各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甲、乙、丙分别是    、    、? (填名称)。
(2)乙和甲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
C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A、B极易溶于水,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B的浓溶液后,相互靠近会产生白烟,该反应为HCl+NH3NH4Cl,由转化关系图中A+B反应生成C,推知C为NH4Cl;NH4Cl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得到的A为NH3;依据转化关系图进一步推知:B为HCl,气体单质乙为N2,气体单质丙为Cl2,气体单质甲为H2。
答案:(1)氢气 氮气 氯气
(2)N2+3H22NH3
N+OH-NH3↑+H2O
7.(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    (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  。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继续通入氨气,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
(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
(4)①不利于氨气的吸收,②、④能防止倒吸,③会发生倒吸。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a 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3)极易溶于水 与水反应生成碱 (4)②、④
氨与铵态氮肥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B.工业上用H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O2和N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C.大型中央空调的制冷剂可用液氨
D.铵盐易溶于水,且可与强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A。NH3易挥发,故通常把NH3转化为铵态氮肥使用。
2.(2015·六安高一检测)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甲为无色,可由两种气态单质化合而成。在一定条件下,甲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乙;乙不溶于水,但能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甲溶于水后其溶液的pH>7,丙溶于水后其溶液的pH<7。则甲和乙依次为 (  )
A.NH3、NO      B.NO2、NO
C.NH3、NO2 D.NO、NO2
【解析】选A。甲溶于水后,其溶液的pH>7,则甲为NH3,NH3能氧化为NO,且NO不溶于水,NO能氧化为NO2,故乙为NO,丙为NO2,所以A项正确。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
A.气体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铵盐
D.气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铵盐
【解析】选C。A、B选项所叙述的实验现象能证明被检验的是碱性气体,即氨气。NH3与挥发性酸所产生的气体接触时,能生成相应的铵盐,产生“白烟”,如与HCl、HNO3、HBr等气体接触都产生白烟。
4.(2015·盐城高一检测)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
【解析】选C。NH4Cl是常用化肥,而NaHCO3为小苏打,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图中涉及的NaCl与Ca(OH)2不反应,D错误;NH3能和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
5.(2015·泰安高一检测)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
是 (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石蕊溶液
【解析】选B。铵盐和水混合不会产生氨气,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无任何变化,不能检验,故A错误;将白色固体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氨气,证明该盐中含有铵根离子,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故B正确;氢氧化钠和氨水均是碱性的,均能使酚酞显示红色或使石蕊显示蓝色,如果氢氧化钠相对于氨水过量则会干扰检验,故C、D错误。
6.物质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下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所示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A的化学式是     。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    。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
(3)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  。
【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B为NH3,C为HCl气体,所以A为NH4Cl。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或生石灰、KOH固体等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干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氯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NH4Cl
(2)碱石灰(或生石灰、KOH固体等任意一种不与氨反应的干燥剂) 向下排空气法
(3)向上排空气法
【补偿训练】下列四种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 D.氯气和NaOH溶液
【解析】选B。氯化氢可以溶于水,所以可以形成喷泉;氧气难溶于水,所以不能形成喷泉;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以形成喷泉;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以形成喷泉。
7.如下图所示:
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X可以是      ,C是      ,
F是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X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且与HCl反应生成的A能与Na2O2反应,可推知A为CO2,X为碳酸的铵盐,D为O2。所以对应的X既有可能是(NH4)2CO3也有可能是NH4HCO3,所以B是H2O,C是NH3,NH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E是NO,然后与D反应生成NO2。
答案:(1)(NH4)2CO3或NH4HCO3 NH3 NO2
(2)2Na2O2+2CO22Na2CO3+O2
4NH3+5O24NO+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