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6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6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1-21 19: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拓展课程  1.明确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学法指导课程目标 知识构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反映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牛顿第二定律(F合=m a)
反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反映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两类问题:
① 已知物体受力的情况,确定物体运动。
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解题思路: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F合= m a运动学公式受力情况合力F合a运动情况课本例题1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N。求物体在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解:
v =at=1.1 ×4 m/s=4.4 m/sF合=F-Ff = 6.4-4.2 N=2.2 N由F合=m a 得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解:
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的力推木箱,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F与水平方向成θ角,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 练习F2= F sinθ ②F1= F cosθ ①竖直方向:FN=mg + F2 ③水平方向:F合=F1-Ff=m a ④Ff=μFN ⑤课本例题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解:
F1= Gsinθ ② F合=F1-F阻=m a ③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F阻 方向沿斜面向上练习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处下落,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5m/s,再经2s测得的速度为25m/s,求空气的平均阻力。(g=10m/s2)解:
F阻=mg-m a= 2×10 -2×5N = 10 NF合=G-F阻 = mg-F阻= m aF阻 方向竖直向上已知v0=5m/s ,v=25m/s ,t=2s加速度a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合= m a)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0+ a t ,x = v0 t + a t2 ,
v2-v02 = 2 a x 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的示意图。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5、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能力提升练习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取10m/s2)。F = 1.5×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