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2.会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会用乘法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预习
填空
(-2)×4=_______ , 4×(-2)=________.
[(-2)×(-3)]×(-4)=_____×(-4)=______,(-2)×[(-3)×(-4)]=(-2)×_____=_______.
(3) (-6)×[4+(-9)]=(-6)×______=_______, (-6)×4+(-6)×(-9)=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述三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归纳】 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适用.
(1)乘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
用字母表示为: .
(2)乘法结合律:对于三个有理数相乘,可以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第一个数与所得结果相乘,积 .
用字母表示为: .
(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一个有理数与两个有理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 .
用字母表示为: .
三.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计算下列各题:
(1)5×(-6), (-6)×5;
(2)[3×(-4)]×(-5),3×[(-4)×(-5)].
比较它们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上面的两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2.计算:5×[3+(-7)]= = ,
5×3+5×(-7)= = ,
5×[3+(-7)] 5×3+5×(-7).
思考:在上述运算过程中,你得到什么规律呢?
例1.计算:
(1)(-85)×(-25)×(-4);
(2)2×3×0.5×(-7).
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12.
探究点二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负的还是0
2×3×4×(-5)( );
2×3×(-4)×(-5)( );
2×(-3)×(-4)×(-5)( );
(-2)×(-3)×(-4)×(-5)( );
7.8×(-8.1)×0×(-19.6)( ).
问题: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的乘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乘数为0,那么积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 数;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 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 .
2.计算:
(1)(-3)××(-)×(-);
(2)(-5)×(-6)×(-)×.
四.运用新知
1.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 如何用字母表示
(1)(-4)×8=8×(-4)
(2)[(-8)+5]+(-4)=(-8)+[5+(-4)]
(3)(-6)×[+(-)]=(-6)×+(-6)×(-)
(4)[29×(-)]×(-12)=29×[(-)×(-12)]
(5)(-8)+(-9)=(-9)+(-8)
2.计算:
(1)(-8)×(-12)×(-0.125)×(-)×(-0.1)
(2)60×(1-)
(3)(-)×(8-1-4)
(4)(-11)×(-)+(-11)×2+(-11)×(-)
3:找一找错在哪
(-24)×()
原式=-24×-24×+24×-24×
=-8-18+4-15
=-41+4
=-37.
五.达标测试
1.运用分配律计算(-3)×(-4+2-3),下面有四种不同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3)×4-3×2-3×3
B.(-3)×(-4)-3×2-3×3
C.(-3)×(-4)+3×2-3×3
D.(-3)×(-4)-3×2+3×3
2.在运用分配律计算3.96×(-99)时,下列变形较合理的是( )
A.(3+0.96)×(-99) B.(4-0.04)×(-99)
C.3.96×(-100+1) D.3.96×(-90-9)
3.对于算式2 022×(-8)+(-2 022)×(-18),逆用分配律写成积的形式是( )
A.2 022×(-8-18) B.-2 022×(-8-18)
C.2 022×(-8+18) D.-2 022×(-8+18)
4.计算13×,最简便的方法是( )
A.(13+)× B.(14-)×
C.(10+3)× D.(16-2)×
5.在每一步算式的后面填上这一步所使用的运算律:
[(8×4)×125-5]×25
=[(4×8)×125-5]×25( )
=[4×(8×125)-5]×25( )
=4000×25-5×25( )
=99875.
6.计算:
(1)(-4)×8×(-2.5)×0.1×(-0.125)×10;
(2)(1--)×1;
(3)(-5.25)×(-4.73)-4.73×(-19.75)-25×(-5.27).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6.解:(1)-10. (2). (3)2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1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教案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2.会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会用乘法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重点:多个因数的乘法运算及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难点:利用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1.在猜测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依然适用的基础上,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感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同时符号语言更能简捷深刻地揭示问题的共性,有助于学生对一般问题的认识,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
2.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推理,导出数学规律,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各抒己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一)情境导入
在小学里,我们都知道,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例如
3×5=5×3;
(3×5)×2=3×(5×2);
3×(5+2)=3×5+3×2.
学习了有理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仍然适用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二)新知初探
探究一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问题1 计算下列各题:
(1)5×(-6),(-6)×5;
(2)[3×(-4)]×(-5),3×[(-4)×(-5)].
追问1 比较它们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2 上面的两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小结:一般地,在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ab=ba.
在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问题2 阅读,并思考:
计算:5×[3+(-7)]= 5×(-4) = -20 ,
5×3+5×(-7)= 15-35 = -20 ,
5×[3+(-7)] = 5×3+5×(-7).
思考 在上述运算过程中,你得到什么规律呢
小结: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ab+ac.
任务一 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经过对具体算式的探索,猜想,发现运算律的一般化的表示形式,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适当引导,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探究二 例题讲解
1.计算:
(1)(-85)×(-25)×(-4);
(2)2×3×0.5×(-7).
解:(1)(-85)×(-25)×(-4)
=(-85)×[(-25)×(-4)]
=(-85)×100
=-8 500.
(2)2×3×0.5×(-7)
=(2×0.5)×[3×(-7)]
=1×(-21)
=-21.
2.用两种方法计算:(+-)×12.
解:法一 (+-)×12
=(+-)×12
=-×12
=-1.
法二 (+-)×12
=×12+×12-×12
=3+2-6
=-1.
小结:
(1)运用交换律时,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2)运用分配律时,要用括号外的因数乘括号内每一个因数,不能有遗漏;
(3)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几个因数相乘;
(4)括号外的因数是括号内所有分母的公倍数时,使用分配律.
任务二 意图说明
1.通过两种方法的运算,一方面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乘法运算律的简便性.
2.检测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正确地应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进行解答,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再次强调.
探究三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负的还是0
2×3×4×(-5)( 负 );
2×3×(-4)×(-5)( 正 );
2×(-3)×(-4)×(-5)( 负 );
(-2)×(-3)×(-4)×(-5)( 正 );
8×(-8.1)×0×(-19.6)( 0 ).
问题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的乘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乘数为0,那么积有什么特点
小结: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2.计算:
(1)(-3)××(-)×(-);
(2)(-5)×6×(-)×.
解:(1)(-3)××(-)×(-)
=-(3×××)
=-.
(2)(-5)×6×(-)×
=5×6××
=6.
任务三 意图说明
分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
(三)当堂达标
具体内容见同步课件
(四)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2.(1)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为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乘法的运算律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2.会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会用乘法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壹
目
录
课堂小结
肆
当堂达标
叁
新知初探
贰
情境导入
壹
情境导入
在小学里,我们都知道,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例如
3×5=5×3
(3×5)×2=3×(5×2)
3×(5+2)=3×5+3×2
学习了有理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仍然适用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壹
新知初探
贰
新知初探
探究一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2) , .
(1) , ;
问题1 计算下列各题:
贰
比较它们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两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
(1)
乘数交换位置
a×b可以写成a 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 可以写成“ ”或省略.
小结:
在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3)
(4)
计算:5×[3+(-7)]= = ,
5×3+5×(-7)= = ,
5×[3+(-7)] 5×3+5×(-7).
问题2 阅读,并思考:
5×(-4)
-20
15-35
-20
=
思考 在上述运算过程中,你得到什么规律呢?
小结: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
探究二 例题讲解
1. 计算:
(1)(-85)×(-25)×(-4); (2)2×3×0.5×(-7).
解:(1)(-85)×(-25)×(-4)
=(-85)×[(-25)×(-4)]
=(-85)×100
=-8500.
(2)2×3×0.5×(-7)
=(2×0.5)×[3×(-7)]
=1×(-21)
=-21.
2.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一
解:法二
小结:
(1)运用交换律时,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2)运用分配律时,要用括号外的因数乘括号内每一个因数,不能有遗漏;
(3)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几个因数相乘.
(4)括号外的因数是括号内所有分母的公倍数时,使用分配律.
1.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负的还是0?
2×3×4×(-5)
2×3×(-4)×(-5)
2×(-3)×(-4)×(-5)
(-2)×(-3)×(-4)×(-5)
8×(-8.1)×0×(-19.6)
负
正
负
正
零
问题 几个不为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的乘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乘数为0,那么积有什么特点?
探究三 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数学
数学
小结: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 时,积为正数;
负的乘数的个数是 时,积为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 .
偶数
奇数
}
奇负偶正
0
2 计算: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解:(1)
=-( )
=- .
(2)(-5)×6×(- )×
=5×6× ×
=6.
当堂达标
叁
当堂达标
1. ,运算中运用的运算律是( )
A.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及分配律
C.加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D.乘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D
2.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
A.(-3)×4×(-5) B.(-3)×4×0
C.(-3)×4×(-5)×(-1) D.3×(-4)×(-5)
C
叁
3.请结合以下运算步骤,注明每一步的运算依据:
[(8×4)×125-5]×25
=[(4×8)×125-5]×25( )
=[4×(8×125)-5]×25( )
=4000×25-5×25( ).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4.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4.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课堂小结
肆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
(3)乘法分配律: a(b+c)=ab+ac .
2.(1)多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为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肆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 1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
谢
谢(共14张PPT)
第2课时 乘法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
数学 七年级上册RJ
栏目导航
预习导学
课堂互动
中档题
素养题
基础题
预习导学
1.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 ,用字母表示:ab=
;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用字母表示:(ab)c= ;
(3)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 ,用字母表示:a(b+c)= .
2.多个有理数相乘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为0.
不变
ba
不变
a(bc)
相加
ab+ac
课堂互动
知识点 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例题 计算:
基础题
B
A
3.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为正的是( )
A.2×3×5×(-4)
B.2×(-3)×(-4)×(-3)
C.(-2)×0×(-4)×(-5)
D.(-2)×(-3)×(-4)×(-5)
4.运用运算律填空.
(1)-2×(-3)=(-3)×( ).
(2)[(-3)×2]×(-4)=(-3)×[( )×( )].
(3)(-5)×[(-2)+(-3)]=(-5)×( )+( )×(-3).
D
-2
2
-4
-2
-5
5.写出下列运算中每一步所依据的运算律或法则:
(-0.4)×(-0.8)×(-1.25)×2.5
=-(0.4×0.8×1.25×2.5) (第一步)
=-(0.4×2.5×0.8×1.25) (第二步)
=-[(0.4×2.5)×(0.8×1.25)] (第三步)
=-(1×1)
=-1.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乘法法则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中档题
7.若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则负乘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1或3
8.四个各不相等的数a,b,c,d,它们的积a×b×c×d=21,那么a+b+c+d的值是 .
D
4或-4
素养题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