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7:1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陈太丘与友期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尊君在不(同“否”)
C.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是美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绘本故事,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等。
D.《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B.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做过太丘长。
C.《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D.《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的街市》作者是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B.泰戈尔,俄国作家,诗人,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C.《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反映儿童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的名篇。
D.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它用虚构的故事,曲折的情节,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 是出自这本书。
B.《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主要突出“母爱”“童真”和“自然”。
6.下面是对文章《陈太丘与友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二、填空题
7.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8.给下列词语分类,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
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①阁下①令爱②愚见
敬辞:   
谦辞:   
9.在学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保保觉得知错能改也是一种美。他在课文的基础上创作“陈太丘与友再期行”的剧本。请将剧本对话补充完整(填序号)。
【时间】正午
【人物】元方与友人
【背景】悔改后的友人与陈太丘再一次约定同行,约定中午先到陈太丘家见面。可是陈太丘临时有事外出。
【对白】友人:尊君在否?
元方:   (A.家君 B.令尊)有事外出,劳君至   (A.贵府 B.寒舍)稍等片刻。
友人:无妨无妨,烦请   (A.令郎 B.贤侄)转告令尊,鄙人先行一步,届时再见。
元方:请君多多见谅。
10.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   ”和“    ”来回击。(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1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尊君在不   
君与家君期日中     太丘舍去   
12.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1)   与儿女讲论文义
(2)   过中不至
(3)   去后   乃至
三、文言文阅读
信·交友之道。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材料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材料二: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色之。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
13.下列推敲文言词义的方法和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文言词句 方 法 释 义
A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课内迁移法: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B 致使于晋, 顾反 语境推敲法 通“返”, 返回
C 不言而其色欲之 词语参考法:利欲熏心 欲望
D 廉者不为也 查阅字典法:①侧边②棱角, 引申为品行方正③廉洁④便宜⑤考察 品行方正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友人惭,下车引之
B.不言而色欲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带宝剑以过徐君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则徐君死于楚 骈死于槽枥之间
15.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B.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C.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D.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17.“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交友之道。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说说友人和季子的行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②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欤yú:句末语气词。
18.解释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
①尊君在不    
②太丘舍去   
③去后乃至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遇故人而止之食 / 温故而知新
B.昔吴起出/今非昔比
C.元方入门不顾 / 三顾茅庐
D.令人求故人 / 求全责备
2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2.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句意:和小辈们讲论文章的义理。儿女:小辈,包括侄儿和侄女。BCD正确。
故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A. 让·乔诺 是法国人。
B.有误,律诗的第三联为颔联。
C.正确。
D.有误, 《世说新语》 是志人小说。
故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
故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正确;B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所以不正确;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B
【解析】ACD无误;B《世说新语》作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注意宋朝和南朝宋是两个朝代,不要混淆。
故答案为:B
6.【答案】C
【解析】C错,“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7.【答案】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解析】相委而去:抛弃了人家自个儿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故答案为: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8.【答案】③④⑥⑦⑨⑩ ;①②⑤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
敬辞,指语气恭敬的辞语,一般用于别人;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用于自己。敬辞一般包含“令”“惠”“垂”“赐”“请”“高”“贤”等;谦辞多含有“舍”“小”“老”“愚”“拙”“敝”“鄙”“卑”等。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前面的分析,即可将题干中所给的词正确分类。
故答案为:③④⑥⑦⑨⑩ ; ①②⑤⑧
9.【答案】A;B;B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家君”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君”。“令尊”是称呼对方的父亲。“贵府”是成对方的宅院,是敬称。“寒舍”是称呼自己家,是谦辞。“令郎”是面对对方的父亲称呼对方的儿子。“贤侄”是称呼对面的小辈。据此分析进行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A B B
10.【答案】无信;无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性背诵、掌握、运用的能力。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陈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友人“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和“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故答案应该为:“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也可以择取关键语句“无信”、“无礼”来作答。
11.【答案】约定;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离开
【解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2.【答案】(1)谢太傅
(2)那朋友
(3)太丘;那朋友
【解析】 本题考查省略句。文言文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前提下,经常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在翻译的时候,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故答案为:⑴ 谢太傅 ; ⑵那朋友 ;⑶ 太丘 ; 那朋友
【答案】13.C
14.D
15.A
16.①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②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17.友人的行为启示我们做人要讲诚信。季子的行为启示我们为人要方正。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5)本题考查文言文启示。通读文言文,理解大意,结合文中人物及事件,归纳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谈启示,态度积极向上,言之合理即可。
【译文】
【材料一】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材料二】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送给他的。前些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方正、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
1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翻译为: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 西,向西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翻译为: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 西,向西
致使于晋, 顾反,翻译为: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反,通“返”, 返回
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欲:欲望。
不言而其色欲之,翻译为: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 欲:想要
廉者不为也,翻译为:方正、刚正的人是不这样的。 廉,品行方正,对应②
故答案为:C
14.A翻译为: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之,的
翻译为: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之,代词,指元方
B翻译为: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而,表转折
翻译为: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而,表顺承
C翻译为: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以,因为
翻译为: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以,来
D翻译为:可是徐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在
翻译为: (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于,在
故答案为:D
15.例句翻译为: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曰”后面接具体说话内容,“曰”后可断句,“孤不敢受剑”是因为“先君无命”,所以此句前后可断句。在“曰、命”后面断句。
故答案为:A
16.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日中、至、信、对、从者、止、此、以、赠”。日中,正午时分。至,到。信,讲信用。对,面对。从者,跟随的人。止,阻止。此,这。以,用来。赠,赠送。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②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
17.材料一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材料二讲述了出使中的延陵季子季札为允诺已故的徐国国君的心愿而将宝剑挂于坟前树上,表现了季札讲究信义的美德的故事,启示人们做人要讲诚信。
故答案为:友人的行为启示我们做人要讲诚信。季子的行为启示我们为人要方正。
【答案】18.“不” 通“否”,语气词,表询问;离开;才
19.①真不是人啊!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②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都不回。
20.B
21.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2.①两文的共同主题就是做人要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②针对“诚信”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即可。示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其前提是自己要诚实守信。例如,生活中……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甲】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觉得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8.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你的父亲在吗 ②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③句意:离开后朋友才到。
故答案为:“不” 通“否”,语气词,表询问;离开;才
19.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①重点词有:期,约定;委,舍弃。②重点词有:惭,惭愧;引,拉。
故答案为: ①真不是人啊!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②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都不回。
20.A.不同,旧的,原来的/老师传授的知识。
B.相同,从前。
C.不同,回头看/拜访。
D.不同,找/要求。
故答案为:B
2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故答案为: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22.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需要结合文章,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出示基本看法,结合文段适当展开,整体语言表达顺畅。
故答案为:①两文的共同主题就是做人要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②针对“诚信”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即可。示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一个人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其前提是自己要诚实守信。例如,生活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