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 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07:32: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荷叶·母亲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A.sǎn gěng hán dàn
B.sàn gěng hàn dàn
C.sǎn gong hàn xiàn
D.sàn gong hán xiàn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B.《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C.《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及其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通过叙述一个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过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C.《荷叶·母亲》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手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母爱的力量和无私。
D.冰心的代表作《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隽永的文字来赞美母爱、童心、自然。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
B.攲斜(倾、歪) 观摩(研究、切磋)
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泰戈尔是印度诗人,曾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荷叶·母亲》节选自《繁星》。
C.《金色花》《荷叶·母亲》都是借助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
D.冰心的“冰”字不是冰冷的意思,而是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的含义,即冰清玉洁。
二、填空题
7.《飞鸟集》的作者是:   (人名)。他诗歌重要的主题是:   。
8.填写拼音
并蒂    姊    妹 莲蓬    菡萏   
攲斜    荫蔽    白瓣儿    徘徊   
9.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籍)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   》《   》等。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   ,原名   ,作家、诗人。著有散文集《   》《樱花赞》等,诗集《   》《   》。
10.文学常识填空。
(1)《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籍)文学家   。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他曾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等。
11.填写拼音
并蒂   姊   妹 莲蓬   菡萏_    
攲斜    荫蔽    白瓣儿   徘徊   
12.文学常识填空
(1) 《金色花》选自《   》,作者    是印度著名     、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 《荷叶母亲》的作者    ,原名     ,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     》《    》,散文集《     》等。
(3)     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又如散文不分行、不押韵,以情感的自然节奏停顿。
三、语言表达
13.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   
(2)老师的话像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14.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  ),(  )→(  ),(  )→(  ),(  )→茶
  月亮→(  ),(  )→(  ),(  )→(  ),(  )→花
四、综合性学习
15.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5月11日母亲节前,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请帮助完成下列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②   
③   
④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①央视一则广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③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我得出的结论是:   。
(4)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请你写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上美好的祝福。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爱到无力
①母亲进厨房有好大一会儿了。
②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合了人人的喜好。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姐姐戏称我每次回家,都是鬼子进村,大扫荡了。的确有点像。母亲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让我带回城,以便事无巨细地把我照顾好。(批注:“恨不得把她自己也塞到袋子里”,夸张的写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备至。)
③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齐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抚抚那个的脸。这是多么灿烂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的困厄苦痛,全都掩藏得不见影踪。母亲的笑,便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母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我要到地里挑青菜了。却因找一把小锹,屋里屋外乱转了一通,最后在窗台边找到它。姐姐说,妈老了。
④妈真的老了吗?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A)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褶皱的核桃。(批注:………………)
⑤厨房里,动静不像往年大,有些静悄悄。母亲在切芋头,切几刀,停一下,仿佛被什么绊住了思绪。她抬头愣愣看着一处,复又低头切起来。我跳进厨房要帮忙,亲慌了,拦住,连连说:“快出去,别弄脏你的衣裳。”我看看身上,银色外套,银色毛领子,的确是不经脏的。
⑥我继续坐到屋前晒太阳。阳光无限好,仿佛还是昔时的模样,温暖,无忧。却又不同了,因为我们都不是昔时的那一个了,一些现实无法回避: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给祖父洗弄脏的被褥。姐姐的孩子,好好的突然患了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去医院检查,竟是严重的青光眼。母亲愁得夜不成眠,逢人便问,孩子没了眼睛咋办呢?都快问成祥林嫂了。弟弟婚姻破裂,一个人形只影单地晃来晃去,母亲当着人面落泪不止,她不知道拿她这个儿子怎么办。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
⑦我再进厨房,钟已敲过十二点了。太阳当头照,我的孩子嚷饿,我去看饭熟了没。母亲竟还在切芋头,旁边的篮子里,晾着洗好的青菜。锅灶却是冷的。母亲昔日的利落,已消失殆尽。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我说,妈,还是我来吧。我麻利地清洗锅盆,炒菜烧汤煮饭,母亲在一边看着,没再阻拦。
⑧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B)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批注:………………)我背过脸去,我说,妈,城里什么都有的。我怕我的泪,会抑制不住掉下来。以前我总以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
⑨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
16.文章写的是春节回母亲家的事,为什么要写第⑥段中那些“无法回避”的现实?
1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 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请参照文中“批注”示例,在 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19.选文和课文《荷叶·母亲》都与“母爱”有关,请从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这一角度,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说说你对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理解。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注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故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刘义庆是南朝宋,不是宋朝。
故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别词语感彩的能力。
C“烦闷”为贬义词,其他三项均为褒义词。
故答案为:C
4.【答案】B
【解析】B项“他以《新月集》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表述有误,泰戈尔是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的。
故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含义。A、解释不完全正确,“沐”,是洗头即洗发的意思。BCD无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解析】《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故答案为:B
7.【答案】泰戈尔;母爱和童真
【解析】 《飞鸟集》的作者是:泰戈尔(人名)。他诗歌重要的主题是:母爱和童真。
故答案为:泰戈尔;母爱和童真
8.【答案】dì;zǐ;péng;hàn dàn;qī;bì;bàn;pái huái
【解析】【分析】并蒂:(bìng dì) 1.两朵花长在同一个花萼上。 2.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姊妹 (zǐmèi):1、主流用法及现代用法是统称家庭同胞,有兄弟则是兄弟姐妹,没有兄弟才为姐妹,没有姐妹则是兄弟,
莲蓬:[lián peng] 莲莲花开过以后,花托渐大,呈倒圆锥形,称为“莲蓬”。
菡萏:[hàn dàn] 1.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2.古称水芙蓉、芙蕖。
攲斜:【jī xié 】倾斜。
荫蔽:[yīn bì] (动)①树木遮蔽。②隐蔽。
白瓣( bàn)儿:白色的花瓣。
徘徊: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
故答案为:dì;zǐ;péng;hàn dàn;qī;bì;bàn;pái huái
9.【答案】(1)印度;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
(2)冰心;谢婉莹;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
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故答案为:(1)印度
泰戈尔
飞鸟集
新月集
(2)冰心
谢婉莹
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10.【答案】(1)印度;泰戈尔
(2)冰心;寄小读者
【解析】
⑴《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代表作;冰心是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开始创作哲理小说,也是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冰心,她的代表作是《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故答案为:⑴印度 泰戈尔
⑵ 冰心 寄小读者
11.【答案】dì;zǐ;péng;hàn dàn;qī;bì;bàn;pái huái
【解析】
并蒂 (dì)
姊( zǐ )妹
莲蓬 (péng)
菡萏( hàn dàn)
攲(qī )斜
荫蔽( bì )
白瓣( bàn)儿
徘徊( pái huái )
12.【答案】(1)泰戈尔诗选;泰戈尔;作家;诗人
(2)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3)散文诗
【解析】(1)《金色花》 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泰戈尔是印度大诗人、作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繁星 》《 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3)散文诗是 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有诗的意境,又如散文不分行、不押韵,以情感的自然节奏停顿。
13.【答案】(1)一把冰冷的刀子,迎面而来,感觉脸上冰冷刺痛,带着肃杀和寒威。
(2)汩汩的温泉,给懵懂的孩子以心灵的洗涤,让孩子的心里有了奔向远方的力量。
(3)在天底下洗了一个天然的淋浴,虽然狼狈不堪,但心里面却有一种挑战自我,不畏风雨的青春豪气。
【解析】例句是一个比喻句,将“音乐”比作“泉水”,然后“流进人们的心里”,最后“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可以想象冬天是一个魔法师,把世界变得粉妆玉砌等等;也可以说冬天像一把冰冷的刀子,让人脸上生疼等等。
(2)本体是老师的话,可以把老师的话想象成汩汩地清泉,启迪学生,给学生以力量等等。
(3)这个题的本体是“淋成落汤鸡的我”,显然是有一种狼狈不堪的感觉,当然可以自我解嘲,说自己在雨中洗了个淋浴。
14.【答案】①客厅,客厅→茶几,茶几→茶壶,茶壶
②池塘,池塘→莲蓬,莲蓬→莲叶,莲叶
【解析】
①房子,可以想到卧室,想到厨房、客厅,茶几,然后想到茶壶,最后想到各种类型的茶叶。
②由月亮,可以想到月亮下的荷塘,荷塘联想到沁人心脾的荷花。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自己的想象展开即可。
15.【答案】(1)语言简明,紧扣主题母爱。示例: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母亲恩大
(2)(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示例:②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③评委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
(3)(紧扣母亲伟大及感恩、报答等关键词)示例:母爱是无私的,我们应学会感恩;我们要有孝心,更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
(4)(表达真挚的祝福,情感热烈,语言优美)示例:让无数的爱,点燃祖国母亲继续前行的希望吧!
【解析】(1)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2) 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 (3)考材料式探究题一般会把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整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这是语文学习视野和语文学习能力有机结合的新题型,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 (4)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答案】16.第(6)段那些“难以避免的事实”是母亲在苦难中为这个家辛苦操劳,刻画了母亲为家庭付出的伟大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与哀伤之情。
17.插叙,回忆以往回母亲家拜年的温馨场景,表达了母亲对我们深厚的爱,着力写出母亲清楚记得孩子的饮食喜好,为下文写母亲因年老体弱记忆衰退作铺垫。
18.示例:A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身影比作皱褶的核桃,表现母亲的衰老之态。
B句: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形象地写出母亲因没有东西给我带而内疚,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儿女付出的母亲的形象。
19.相同点:都蕴含对母亲的热爱与赞美。不同点:本文还表达了对母亲老去的哀伤、对母亲的愧疚,蕴含着“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报答自己的父母,不能等到他们爱到无力时才想起他们”的思想:《荷叶·母亲》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依恋。
【解析】
(1)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
(2)本题考查理解插叙作用的能力。插叙的作用有:①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②使文章脉络清晰;③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④ 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⑤ 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⑥使结构紧凑。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插叙的作用。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本题在赏析词句时,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
(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
16.结合第⑥段“祖父卧床不起已好些时日,大小便失禁,床前照料之人,只有母亲。大冬天里,母亲双手浸在冰冷的河水里,给祖父
洗弄脏的被褥”“母亲自己,也是多病多难的,贫血,多眩晕。手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指头已伸不直了。家里家外,却少不了她那双手的操劳”等句可知,这一段概述了母亲为家里的每个人无私奉献,自己一身伤痛的事实。这一内容是这次春节之前发生的事情,故从记叙顺序角度看是插叙。母亲任劳任怨地照料卧床不起的祖父、关心每个子女的生活,表现出母亲的任劳任怨、慈爱、勤劳能干。母亲为了家庭不断付出,自己一身伤痛,表现出母亲的无私、善良。故作用是:这一段通过插入那些“难以避免的事实”,突
出了母亲任劳任怨、勤劳能干、善良慈爱的品质,刻画了母亲无私奉献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与因母亲年老体弱的哀伤之情。
故答案为:第(6)段那些“难以避免的事实”是母亲在苦难中为这个家辛苦操劳,刻画了母亲为家庭付出的伟大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与哀伤之情。
17.结合文章第①段“母亲进厨房有好大一会儿了“可知,开篇的时间点是现在。结合第②段“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可知,这里回忆的是以往每年春节的事情。结合第③段“这次国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在我们身边转半天”可知,第③段又回到了现在。故可知第②段从记叙顺序上看是插叙。再结合第②段“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这个喜欢吃蔬菜,那个喜欢吃鱼,这个爱吃糯米糕,那个好辣,母亲都记着。端上来的菜,投合了人人的喜好”等句子可知,这
一段具体描写了以往回母亲家过年时的温馨场景,母亲记得住每个孩子的喜好,表现了母亲对孩子们的关怀和爱,有助于塑造母亲慈爱的形象。结合第②段“临了,母亲还给离家最远的我,备上好多好吃的带上。这个袋子里装青菜菠菜,那个袋子里装年糕肉丸子"和第⑧段“回城的时候,我第一次没大包小包地往回带东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带。母亲内疚得无以复加,她的脸贴着我的车窗,反反复复地说,让你空着手啊,让你空着手啊“可知,插叙部分中能干的,细致的,慈爱的母亲和现在的记忆衰退、无力为孩子准备东西的的母亲形成对比,进而突出了母亲老去的事实,更能够突出母亲的“爱无力”和作者对母亲的愧疚、牵挂等,故这一段插叙为下文写母亲年老体衰、记忆衰退而爱到无力做铺垫。
故答案为: 插叙,回忆以往回母亲家拜年的温馨场景,表达了母亲对我们深厚的爱,着力写出母亲清楚记得孩子的饮食喜好,为下文写母亲因年老体弱记忆衰退作铺垫。
18.解答此题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赏析提示,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入手分析。A句将母亲的背影比作"一枚褶皱的核桃”,运用形象的比喻,突出母亲年老的样子,表现作者看到母亲背影心里的难受。B句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贴”“说”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后面又具体给出母亲的语言,表现母亲在女儿临行前的不舍,以及对没有给出儿女东西的内疚,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故答案为: 示例:A句:运用比喻,将母亲的身影比作皱褶的核桃,表现母亲的衰老之态。
B句:通过母亲的动作、语言,形象地写出母亲因没有东西给我带而内疚,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儿女付出的母亲的形象。
19.相同点。结合第⑨段“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等内容可知,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爱。结合"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可知,《荷叶·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故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不同点。结合第⑦段”看到我,她恍然惊醒过来,异常歉意地说,乖乖,饿了吧 饭就快好了。这一说,差点把我的泪说出来"可知,母亲因为不能给孩子帮助而感到愧疚,这份愧疚令作者既感动有内疚。结合第④段“妈真的老了吗 我们顺着姐姐的目光,一齐看过去。母亲在阳光下发愣,母亲说,我要做什么的 哦,挑青菜呢,母亲自言自语。背影看起来,真小啊,小得像一枚褶皱的核桃"可知,见到母亲的衰者,作为孩子,内心非常哀伤。故本文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和对母亲老去的哀伤。结合"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把自己比成红莲,母亲比成荷叶,故可知《荷叶·母亲》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这是两篇文章的不同点。
故答案为:相同点:都蕴含对母亲的热爱与赞美。不同点:本文还表达了对母亲老去的哀伤、对母亲的愧疚,蕴含着“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报答自己的父母,不能等到他们爱到无力时才想起他们”的思想:《荷叶·母亲》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依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