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群文联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群文联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19: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群文联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关注文章中祥林嫂、阿Q和孔乙己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研读文本,通过三人所处的环境中看客们的反应,感受大环境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
3.立足矛盾冲突,感受以喜写悲的创作方法,把握鲁迅先生创作这几篇小说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研读文本,通过三人所处的环境中看客们的反应,感受大环境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
2.教学难点:立足矛盾冲突,感受以喜写悲的创作方法,把握鲁迅先生创作这几篇小说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任务:初读文本,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为阿Q、祥林嫂、孔乙己绘制符合各自身份的插图。
一、情境导入:
曲江一中打算编辑一套校本教材,其中专门设立了鲁迅作品单元,并且打算将《阿Q正传》《祝福》和《孔乙己》放到同一课,请你以学长学姐的身份,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为本课编写一则学习提示,帮助学弟学妹们把握本课学习重点。
二、教学过程:
任务一:画出沉默的魂灵。
课前任务点评:请你阅读三篇文章,分别为三篇文章配一幅人物插图。请学生点评画作。
(预设: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阿Q的辫子、祥林嫂的女性形象、孔乙己的长衫)
活动1:刻画人物不仅要抓住外在,更要画出灵魂,请大家熟读文本,抓住人物典型言行,深入这三位人物内心,画出他们沉默外表下的魂灵。
阿Q: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如果将他们按照地位排序你如何排序?
未庄村民排序 阿Q排序
赵太爷 赵太爷
假洋鬼子 阿Q
未庄闲人 未庄闲人
王胡 王胡
阿Q 假洋鬼子
小尼姑 小尼姑
未庄村民的排序和阿Q心中的排序是差距很大的,于是阿Q就会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为了弥补这种巨大落差,他不得不使用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精神胜利法。甚至为了获得快感,还会动手去欺负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比如小尼姑。
小结: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既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既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既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双重人格)【无名无姓】
祥林嫂:这是一个怎样的祥林嫂?
(1)“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2)“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3)她张开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
(3)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4)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拾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5)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提示:抓住眼睛的变化,由顺着眼,有神到最后木刻似的绝望麻木。)
小结: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敢于反抗、失去希望、精神麻木。【无名无姓】
孔乙己:孔乙己又具有一个怎样的灵魂呢?
(1)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
(2)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3)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4)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小结:迂腐可笑、死要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麻木至极、卖弄学问。【有姓无名】
活动2:既然我们要将这三篇小说放到同一课,那它们肯定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那么这三个人物有何共同之处呢?
共同点1:他们都是被排挤的底层小人物、都深受封建制度毒害、都被别人当成工具(阿Q短工、祥林嫂女工、孔乙己谈资)、都受到别人的嘲讽(旁人通过嘲笑他们来娱乐)、都没有话语权。他们是贫贱且悲惨的“苦命人”;用于取乐的“工具人”;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
共同点2:他们都为摆脱“边缘人”身份而努力过,反抗过,尽管这些反抗其实都是为了融入群体(顺从礼教)而反抗:
阿Q引以为傲的辫子:嘲笑假洋鬼子没有辫子,其实是想获得未庄共同体的认可,拥有排斥异端的权利。包括后边他调戏小尼姑也是为了获得未庄闲人们的认可。
祥林嫂一心要捐的门槛:祥林嫂想要赎了这一世的罪名,于是拼命攒钱捐门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罪名,做一个不被歧视的鲁镇的“正常人”。
孔乙己不肯脱去的长衫: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还站着喝酒的人,那件始终不肯脱去的长衫就是他想努力挤进体面的“长衫派”的最好证明。
小结:至此,我们绘出了这三个边缘小人物的“沉默的魂灵”。
(请根据你对这三个人物的理解,完成学习提示第一段关于人物品评的撰写。)
任务二:描摹喧嚣的环境。
活动1:再次回归文本,找一找“看客们”是如何对待阿Q、祥林嫂和孔乙己的?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阿Q正传》
赵太爷:“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未庄闲人:“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
王胡: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假洋鬼子: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蹋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酒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酒店里的人大笑了。"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祥林嫂》
鲁四老爷:“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四婶:“你放着罢,祥林嫂!”
柳妈: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 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孔乙己》
众人: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和掌柜: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孩子们: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⒀。”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掌柜、众人: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小结:这三部小说都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群“敬业”的看客形象,他们都不自觉地加入了迫害社会边缘人的行列中去,处处显示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与冷漠。
活动2:通过分析未庄、鲁镇、咸亨酒店人们对待那三个人物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言行,你能看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吗?
冷漠、麻木(看客旁观,丝毫没有同情)。
封建、迷信、愚昧(假洋鬼子剪辫子之后老婆要跳井;柳妈的话,祥林嫂捐门槛,克死丈夫的观念;执迷考秀才,茴香豆的四种写法)
充满等级秩序(未庄的赵太爷、鲁镇鲁四老爷、咸亨酒店的长衫短衣之别)
小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正是在这些冷漠麻木看客的推动下,才让这三个本就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彻底变成了被社会排斥的“边缘人”。
(请根据你对这三个人物的理解,完成学习提示第二段关于人物生活环境的撰写。)
任务三:疗救病态的心灵。
活动1:这三个人物最终都以悲剧结尾,为什么鲁迅先生要让他们所到之处充满了笑声呢?这一笑一悲之间是否矛盾呢?
“笑”的艺术效果:笑声背后隐藏的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他们利用孔乙己作为消遣的对象,以此来摆脱生活的乏味和无聊。他们的嬉笑怒骂,不过是寻找一丝生活的乐趣,却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笑是麻木的笑,这使他们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所以不矛盾。
补充: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鲁迅
小结: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同时这也表示他们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活动2:鲁迅先生塑造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目的和意义在哪儿呢
补充背景: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广大农民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之下。
补充资料: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
小结:鲁迅先生细致入微地描摹了那个时代底层边缘小人物的落魄与悲哀,凭借锐利的笔触,洞察社会问题的眼光独到,“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
(请根据你对鲁迅先生创作的理解,完成学习提示第三段关于创作目的的撰写。)
完成情境任务:
请参考老师给出的书上的学习提示,完成这一课三篇小说联读的学习提示。(教师示范)
三、作业设计:
1.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以《剖析社会边缘人,透视凉薄大环境》为题,分析环境对于小人物命运的影响。
2.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四、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