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优】2016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学练优】2016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0 08:53:22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8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学练优八年级历史(RJ)
教学课件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第一个五年计划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背景)2)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其建设成果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1、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五计划”
建设成就:
工业成就:
交通运输业:
工业基地:
“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及作用:鞍钢建成投产;三个第一;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三条通藏公路;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新建工业基地;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沿海基地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并试制出了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这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自此,中国结束了长期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工业化的建设,制定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公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是国道318线的一段。川藏公路最初称“康藏公路”,即“西康省”康定至西藏拉萨间的公路。它于1950年4月开建,1954年12月25日,与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川藏公路(1954年开通) 青藏公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47公里。青藏公路(1954年开通)新藏公路(1957年开通)新藏公路西从新疆叶城出发,东到西藏拉孜。  宝成铁路,从陕西宝鸡通往四川成都。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694公里;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
概况:
宪法大概内容:
性质及意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954年12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共同纲领》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1954年) (1954年9月15日)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一五计划”
(1953-1957)
政治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性质背 景基本任务成就及意义巧记忆 ——三个“一”经济 一个计划:目 的小小电影院课堂小结工业化的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原因时间目的基本任务主要成就意义颁布时间颁布部门内容性质课件14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3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学练优八年级历史(RJ)
教学课件第五课 三大改造农民纷纷加入合作社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2、公私合营1)目的和形式
2)方针、原则和方法
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4)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是因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视频1、农业的改造目的和形式方针、原则和方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是“自愿互助”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
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时间:1953年---1956年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手工业的改造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
其主要形式是什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
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
公私合营。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什么是公私合营?2、公私合营时间:1954年---1956年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施方法:赎买政策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
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
什么作用?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课堂小结自由阅读卡: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课本26页)同仁堂的新貌小小电影院农业合作社运动课件13张PPT。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学练优八年级历史(RJ)
教学课件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党的“八大”
上致开幕词你能说出下面图片的背景故事吗?影片欣赏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2、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八大国际 经济科技迅速发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第二对主要矛盾落后的农业国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第一对主要矛盾我国的实际情况人民的要求(或需要)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中共八大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国情。
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中共八大把百姓放在第一位。2、探索中的失误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大跃进”运动3、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大跃进工业:大炼钢铁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农业:虚报产量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你相信吗?跃进号角(宣传画)跃进产量高!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大 跃 进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三年经济困难(59-61)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结论:我党当时并没有直接认识到错误,因为
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客观上于1961年春全面
调整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雷锋焦裕禄毛泽东1963年3月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焦裕禄纪念馆题
词为人民服务。”1922-19641923-1970王进喜1963年跳入泥浆池
搅拌水泥、制服井喷的经
典照片1924-1986图为原子弹爆炸后的景象 2、失误 1、良好开端(1)1958年总路线(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3、成就和
模范人物中共八大时间主要任务意义(内容、评价)(主要标志)成就:大庆油田;电子、原子能、航天事业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堂小结课件13张PPT。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34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学练优八年级历史(RJ)
教学课件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80年5月17日,天安门广场国旗在晴空中低垂,气氛格外肃穆,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刘少奇是原国家主席,1969年11月12日逝世,为什么十年后才开追悼大会呢?“文化大革命”1)原因
2)时间
3)指挥机构
4)动乱局面
5)结束
6)评价1、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2、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间1966年5月16号“五一六通知”3、指挥机构中央文革小组江 青张春桥陈伯达姚文元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4、动乱局面1)红卫兵运动2)批斗“走资派”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红卫兵运动红小兵红卫兵串联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红卫兵从此红卫兵组织风靡全国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砸校牌毁文物2)批斗“走资派”批斗彭德怀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之死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及社会名流人物 (部分)
周小舟(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1969年6月9日,元帅)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坠人亡。1966年——1976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2、国民经济的好转“四人帮”江 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四五运动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周恩来 四五运动
1、时间:1976年
2、性质: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的群众运动
3、结果: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文革结束的标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欢庆粉碎“四人帮”审判席上的“四人帮6、文化大革命的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
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影响-----给党和国家,各民族人民带来建国以后
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
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2、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
分析。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
崇拜。
4、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大革命的启示和教训课堂小结“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原因------
时间------
指挥机构------
动乱局面------
结束------
评价------
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1966年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央文革小组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和损失课件13张PPT。第二单元小结课件20张PPT。第二单元检测卷《学练优》检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