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3 09: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课基本信息
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单元的第一课,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清楚元明清三朝易代,以及明朝加强皇权和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为后一课讲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奠定基础。本课主要讲明朝,共三个子目,分别涉及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和明朝经略边疆的问题。尽管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点在清朝,但明朝打下的基础也是不可忽视的。本课在逻辑关系上采取先内后外的原则。第一子目讲明朝的内政,以专制强化为重点。第二、三子目讲明朝的边疆问题和外部环境,其中先讲沿海,再讲内陆。第三子目讲内陆边疆的时候,顺便带出清朝建立、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从而结束全课。
学情分析
本课部分内容在初中已经有所涉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权等史实性知识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同学们也较为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史实性的知识不作过多处理。但是,初中教科书基础性较强,高中历史课程要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和趋势,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知体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学情,本课将借助文字材料或图片,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完成历史学习思维方式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教学难点: 1.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先阅读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对本单元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作整体了解。 展示课件,引入材料: 明朝,居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沟通,后有西方传教士东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明朝又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时代,中国历代各朝无出其右者,而明太祖建立的庞大的农村集团,又导向往后主政者不得不一次次采取内向、紧缩的政策,以应付从内、从外纷至沓来的问题。这些发生在有明一代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使明朝具有了极纵横曲折的多面性格,致令学史者必须谨慎细心地厘清,才能洞见真相。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教师:有国人认为,明朝是一个极端专制、封闭、落后而又“无耻”的朝代。有人认为,明朝是一个“极致”朝代,完全当得起“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八个大字。明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朝代?应怎样看待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设计意图:以通俗历史阅读材料导入新课,逐步提高阅读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历史阅读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 教师:结合课前导读,我们可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坎坷,从乞丐到新王朝的开国君主,再到统一全国,可谓是一个奇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下第一段文字,梳理明朝从建立到统一全国的基本信息。 学生: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红巾军),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教师:明朝的建立和大多数王朝一样,起于农民起义。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依靠着他的智慧,实行有效的战争策略,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最后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并于1368年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设计意图:借助课前资料,由朱元璋早年经历开始讲述明朝建立之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废除宰相制度 教师:明朝建立后,天下初步稳定,朱元璋这样一位起势自贫农的君主非常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利,所以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在他之后的统治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集权统治呢?请同学阅读第一个子目下剩余内容,找出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学生: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 教师:展示史料,提出问题: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材料一:(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 ——《明太祖实录》 学生:阅读材料,归纳: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历史原因:前朝丞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教师:明初分设三司: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同时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随之扩大。因此,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不过,对于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这一问题,朱元璋和黄宗羲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将书本翻到书本75页,看到问题探究部分,阅读这两段材料,思考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废除宰相的利弊想法。。 学生:朱元璋是皇帝,觉得宰相权利过大,出现小人会导致专权乱政,如果权力分散就能彼此制衡,朝廷会稳定;黄宗羲是从臣子角度出发,认为宰相的存在能够限制皇权,防止皇帝不贤做出错事影响国家政治稳定。 老师:从材料中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废除宰相的理由完全是从宰相“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的弊端出发的,而没有看到宰相存在的积极方面,而黄宗羲不仅看到了宰相对皇帝权利的制约,还看到了“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辅救”这一个方面的意义,宰相的存在能够很大程度上稳定政治,这是对专制的一个反驳。 教师:制度的变革必然会对统治产生各种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件上的资料思考,废除宰相制度造成了什么影响? 学生预期回答:皇权得到加强,但是皇帝政务繁忙,力不从心,且易决策失误。 (设计意图:高一学生有初中基础,学生已经学过废宰相相关原因,但是原因分为很多层面,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思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分层面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理论修养。) 3、设立内阁 教师:新制度出现弊端,作为一个敢于大刀阔斧废除延续一千六百年宰相制度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会做出改变,那他作出了哪些改变?是否有成效?在他之后的统治者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善图表。 学生:根据教材完成图表。 教师:朱元璋对于政务繁忙的解决办法是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皇帝依旧是决策者,但是允许殿阁大学士辅助解决政务,实际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不过到了明成祖朱棣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朱棣并不勤政,他在文渊阁设立了一个机构——内阁,选拔一些他信任的文官到宫中值班,充当秘书,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于是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诞生了,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其中第一位的被称为阁老、首辅。内阁中的官员大都有本职工作,比如某部侍郎等,他们因为皇帝的信任而获得了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的权利,与皇帝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权利上与宰相有相似之处。而内阁官员的权力不断发展,到了明宣宗时期,也就是明成祖儿子的儿子时期,出现了“票拟”权,也就是大学士的帮助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实际上由于皇帝能力的不足,有代皇权当政的意味。内阁大臣用一张纸条写上政务意见附在奏折上,皇帝再进行批阅,可以沿用阁臣意见也可以弃之不用,而皇帝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就被称为“批红”。不过到了到了明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譬如明神宗时期,万历皇帝几乎对张居正言听计从,此时首辅张居正权力极大。因此,就有人说此时的内阁首辅和前朝的宰相无异,内阁首辅是不是宰相?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并思考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谈谈对内阁的认识。 学生:讨论后填写表格内容。 教师: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有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权力和地位日益提升,但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内阁不能制约皇权。正如材料中所提“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虽然内阁没有法定的职权,皇帝依然不放心,为了制衡内阁,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这一措施导致了什么局面? 学生预期回答:皇帝让宦官牵制内阁,设立了司礼监,导致了宦官专权。 (设计意图:明初的几个政治制度之间都不是断裂的,机构的设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最终形成的,且同一个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名称也是不同的,分阶段讲解有利于学生逐步实现“头脑理论化、知识体系化、概念清晰化”。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 4、宦官专权 教师: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请同学们阅读图片和材料,其中对“司礼监、内阁大学士,内外相维”的运行过程做了解释。 材料: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教师:皇帝通过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牵制内阁,然而,到了明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批红权逐渐交由司礼监太监代理。除此之外,司礼监太监还控制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监察臣民言行,权力日渐加重。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的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权(严嵩、张居正),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王振、魏忠贤)。但是内阁与宦官相比,皇帝逐渐地更加相信宦官,作为士大夫的内阁官员会为了处理政务规劝皇帝,言行上不会总是顺从皇帝,而作为皇帝身边贴心的近侍,宦官为了得到权力谄媚奉上,迎合皇帝喜好,因此能够更多地得到皇帝的信任,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宦官专权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预期回答:表现: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披红的权利;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教师:结合这张皇帝、内阁、宦官之间的政务处理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出,司礼监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只要在协助皇帝披红的过程中转换某些奏章顺序,或是歪曲某个事实,可能就会对政务起到很大影响,而除了在决策上,司礼监还起到特务机构的作用,帮助皇帝掌控官民言行,可以避开大理寺等律法机构,直接逮捕官民,司礼监宦官权倾一时,最著名的有明朝四大太监之一的魏忠贤,他的党羽遍及全国,自称“九千岁”,任意诛杀异己,然而天启皇帝一死,崇祯皇帝隐忍过后直接诛杀了魏忠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宦官始终依附于皇权,无法制约皇权,这实际上是专制皇权的强化。 教师: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就从废除宰相、设立内阁、重用宦官三个主要方面强化了皇权,更加有利于君主的统治,不过同时也导致了危机。请同学们回忆过去所学思考,明朝所处的14-17世纪,西方发生了哪些变化?明朝此时内部出现哪些危机? 同学预期回答:西方资本主义革命,实行民主政治。 教师:与西方走向近代民主相比,明朝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外的困境也逐步显露出来。(设计意图:通过结构图和分析文字材料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将同时期的明朝与西方横向对比,帮助学生培养全球史观,更加全面地看待历史朝代的形势变化。) (二)对外关系之变——海上交通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 教师:在梳理完对内的政治变化之后,紧接着学习明朝对外关系变化,主要分为郑和下西洋、东南沿海“倭患”及海防危机。首先是明朝一次大规模航海外交行为——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请同学们看这幅地图以及文字材料,总结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学生预期回答: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 教师:郑和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5年)开始下西洋,最后一次是宣德三年(1433年),最后一次下西洋郑和病死途中。郑和的船队规模大,数量多,并且船队航行范围十分广泛,领先于整个世界。不过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贸易交流,是为了什么?明朝对于郑和航海带回的宝物从来都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那郑和七下西洋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预期回答: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教师: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向海外各国宣扬中国实力,震慑周边,这是典型的朝贡贸易,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这种贸易难以长期为继,最终明朝放弃了与这些国家的沟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锻炼学生从史料及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树立一分为二辩证思考的唯物史观。) (二)对外关系之变——沿海形势 1、东南沿海“倭患”与海禁 教师:从元朝末年到隆庆年间,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为称为“倭寇”,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与奸商等也与倭寇进行走私活动,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造成巨大损失。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实行了什么政策?根据竖轴并结合对于郑和下西洋利弊影响的思考,请同学们两两一组,讨论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变化的原因,如何看待这种政策变化? 学生预期回答:实行海禁政策;明朝的全球意识不够,海权意识有限。 教师:郑和下西洋的政策变化展现出明朝所处专制皇权时代的局限性,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海外贸易交流与领海主权完全不同。在东南沿海倭寇出现的时候,朝廷在沿海实行海禁,规定百姓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请同学继续两两一组讨论思考,明朝面对东南沿海的倭寇实行海禁的原因及此种政策的影响,根据所给出的提示,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学生预期回答:原因:政治:对日本经济封锁,打击倭寇;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观念意识淡薄。 影响:沿海贸易受到严重影响,走私贸易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渔民和外贸商人的生计,反而导致他们与倭寇相勾结,加剧了倭患,实际上,堵不如疏。(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明朝的海防严峻形势,让学生理解并重视海防状况,涵养家国情怀。在师生互动中加入学生小组讨论,调动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2、海防危机 教师:倭寇在沿海烧杀抢掠,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安定并且威胁到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因此明朝对倭的政策由保守的封禁转向正面的对抗,派出戚继光与俞大猷联合抗倭。其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戚继光又与俞大猷联合重创倭寇,沿海由此平定。而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实行部分开禁,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这就是历史上的隆庆开关。 教师:对于日本倭寇的入侵,明朝是由保守封禁转向正面斗争,而对于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明朝统治者及当时的明朝人是什么态度?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73页的史料阅读,并结合正文内容并思考欧洲殖民者在此种情况下对明朝领土的侵占过程。 学生预期回答:当时的明朝人认识到荷兰的火器制造很发达,甚至超过明朝自身,但是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教师:明朝对待西方殖民侵略者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预期回答:明朝政府的海权意识不足,海防能力也有限。(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能力,在对历史史实的思考中加入与时俱进的思考态度,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边疆关系之变——内陆边疆 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明代边疆内陆的形势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正文,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思考:明朝是如何处理东北、北部、和西南方向少数民族地区的? 学生:讨论并填写表格内容 教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张地图,新疆和蒙古都被划出了明朝范围,以长城为界划分了游牧和农耕民族,明朝对于蒙古的防范十分慎重,这不仅是因为明朝是推翻蒙古族所建元朝之后建立新朝,也是因为明朝统治者对于外部侵略者的的认识不足。根据同学们的归纳,明朝对于西藏和东北都设置由当地本族人统治的机构,而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补充明朝对于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设立,西南在纳入明朝统治后,由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所以朝廷在西南任命当地人民为官员,设立和内陆一样的官僚机构,但此种官员是由当地人世袭担任,成为土司,也可以理解为小土皇帝。整体来说,明朝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是比较成功的,那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明朝边疆政策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学生预期回答:特点:分而治之,因俗而治,以夷治夷;重北轻南;威德兼施。影响: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明成祖五次亲征深入漠北,收效不大,后明廷北部边疆政策转向收敛防御,以长城为防线设置九个边防重镇,成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但蒙古瓦刺仍严重威胁明朝统治,如1449年俘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和1550年抢掠京畿的“庚戌之变”。蒙古南侵并无灭亡明朝之意,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希望通过战争掠夺财物,并逼迫明朝扩大贸易往来。至明穆宗隆庆五年,明朝与俺答达成和议,在边镇开设互市场所,听边民自相贸易,称为“隆庆和议”或“俺答封贡”。蒙古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很大满足,直到明亡,蒙古不再对边疆构成威胁。 教师:明朝统治者对于蒙古的态度曾发生变化,明成祖五次亲征,深入漠北,但成效并不大,后来便设置九个边防重镇,稳固西北边疆,此时蒙古仍威胁明朝政治,发生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和1550年抢掠京畿的“庚戌之变”。不过实际上,蒙古并无灭亡明朝之意,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至明穆宗隆庆五年,明朝与掩答达成“隆庆和议”,蒙古族的经济需求得到了满足,从此未曾成为明朝的威胁。所以,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在处理对外关系中,军事手段有时远远不如经济手段成效突出,而经济手段更有利于和平,这也是顺应民族交流交融的行为。 (设计意图:提供充分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让学生识读《明朝形势图》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筛选教科书相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认识明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巩固的重要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三)边疆关系之变——明清易代 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明朝建立后巩固统治的一些列政治、外交、边疆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中,明朝面临许多问题,有的得到了解决,而有的问题则不断发展,使明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也使他不再能调节内部矛盾、抵御外族入侵。最后,我们来看,明清易代。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填写横轴上的各时间所对应的事件。 学生:填写横轴内容。 教师:明清易代的重要事件梳理之后,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根据教材和补充材料,选择清朝建立之过程或者明末南明政权灭亡之过程,尝试口头讲述,先组内讨论演讲,最后请两位同学和所有同学分析。 学生:阅读材料,组内讨论,挑选学生讲述。(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能更好的理清清朝建立的时间线,学生记忆更加牢靠。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课外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明清易代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梳理和讲述朝代变迁的过程和因果。) 三、课堂小结 (一)课堂总结 教师:在明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几百年之间,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朝也在变,但最终还是逐步落后于世界。请同学们回忆本课所学知识,利用教材和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 学生:阅读材料,完善知识框架结构图。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二)课后拓展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学界久有争论,试查阅资料,提出你的观点,并撰写一历史小论文。 材料: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总结概括 ,主要有六种观点:亡于流贼;亡于宦官;亡于朋党;亡于皇帝;亡于民困;亡于学术。 ——徐凯:《明朝大厦倾覆与社会矛盾的合力作用》 近百年来,史学界对明清易代的解释基本上是在民族革命、王朝更替、阶级革命、近代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互动关系这五类解释模式之中展开的。近些年来有学者借助全球史的视野对明清易代现象作出更完善的解释,他们指出气侯变化和早期全球化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全球变化的大环境,明朝灭亡这个历史事件何以出现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李伯重:《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全球视野中的明朝灭亡》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崇祯遗诏书》 (设计意图: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对史实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废除宰相制度政治制度之变设立内阁宦官专权郑和下西洋对外关系之变东南沿海“倭患”和海禁政策戚继光、俞大猷抗倭海防危机边疆形势之变边疆经略西北、东北、西南明清易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