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翟广雷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2、区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概念,认识燃烧完全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活动一:课本92页“你已经知道什么”请把你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和同学交流、讨论。事例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有白色物质生成燃烧的特征可归纳为: 。归纳:燃烧是一种 、 的剧烈的 。活动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阅读】书93页“交流与讨论”,思考其中的问题。【实验】演示实验,观察现象,思考。【小结】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 ;② ;③温度达到 。 【思考】同一物质的着火点能否改变? ;2、燃烧现象的解释:【实验】演示实验,书93页“观察与思考”:烧不坏的手绢解释 。3、观看教学光盘,做检测促学4活动三:阅读书94页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实验】交流与讨论:蜡烛不完全燃烧实验。【交流】;⑴ 完全燃烧时,燃烧得 ,放出的热量 ,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 和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⑵不完全燃烧,燃烧得 ,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热量 ,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 , 等有毒气体和 等物质,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写出三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说出反应类型: ⑶一氧化碳为什么会使人中毒?一氧化碳易与人体的 结合,使人体 。
检测促学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不能燃烧C.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3.下列标志与消防中防火、防爆无关的是 ( )4.如右图所示,在500m ( http: / / www.21cnjy.com )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⑴ 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⑵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 若铜片上的白磷较多或红磷与白磷相隔 ( http: / / www.21cnjy.com )距离小,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⑷ 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长玻璃管对着水中吹入氧气,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⑸ 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象: 。⑹ 实验时热水中的白磷有何变化?你认为通常保存少量的白磷的方法是什么? ;5.用铜丝编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分位置,烛焰将被切断,上方 下方 ,原因是 。
【学习反思】可以写出你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或疑惑
课题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翟广雷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爆炸发生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活动一:阅读书95--96页 三、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思考:1、爆炸形成条件 ;2、[实验] :观看学科视频:粉尘爆炸实验 任何可燃性 、 ,与空气接触充分,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什么是爆炸极限? 。 活动二:自主学习书96页—988页 四、防火与灭火思考:1、防火或灭火的事例和方法防火或灭火事例防火措施或灭火方法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火焰2、总结灭火的原理:⑴ ;⑵ ;⑶ 。【练习】1.灭火方法有三种:①将可燃物撤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区,与火源隔绝;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冷却燃烧物,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简要说明下列措施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⑴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⑵ 酒精灯碰倒在实验桌上烧着,用湿抹布盖灭。 ;⑶ 液化石油气着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 ;2.填写下列灭火原理:⑴ 草场起火,可采取设置隔离带的方法灭火 ;⑵ 柴草起火用水浇灭 ;⑶ 熄灭蜡烛用嘴吹 ;3、遭遇火灾时的自救方法。【阅读】98页最后一段。
检测促学1.某钻井平台油井起火燃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较大贡献。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C.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D.设法降低油井进口的温度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打电话报警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源 D.向室内喷水,溶解该气体,防止其燃烧3.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着火,在附近设置隔离带 B.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4.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中毒的气体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5.在氢气、氧气、甲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最清洁的燃料 ;有剧毒的气体 ;能灭火的气体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爆炸的气体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6.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7.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厨房煤气泄露打开排风扇通风 B.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C.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D.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9.下列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任选两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釜底抽薪 B.钻木取火 C.杯水车薪 D.水火不容E.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你选择的成语是 和 。其中的化学原理分别是: ;
【学习反思】可以写出你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或疑惑
课题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课型 新课 主备 翟广雷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重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微观解释及理解应用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完成下列符号表达式1.木炭完全燃烧 2.水的电解 化学反应(变化)的实质1.宏观 2.微观 活动一:阅读书100页:完成【交流与讨论】 分组回答【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说说你猜想的依据)3、收集证据:读了资料的想法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实验探究:(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5、结论: 反思:实验中注意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1、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凡是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不表示物理变化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对反应物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包含气体)的质量,对生成物是指“反应生成”的生成物(包含气体、沉淀)的质量,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思考:比较下列物质质量大小,用“>”、“=”、“<”来填空(1)木柴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___ ___)原木材的质量。(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__ ____)原来铜丝质量。(3)加热高锰酸钾,剩下固体的质量(____ __)原来高锰酸钾的质量。活动二:阅读书103页:完成【交流与讨论】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 不变 , 不变, 不变【归纳总结】化学变化中:五个不改变:(宏观)1、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2、元素种类不变(微观)1、原子种类不变, 2、原子数目不变, 3、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检测促学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C的质量。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3、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则有____g 的氧气参加反应。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某矿石+ O2 —— Fe2O3+SO2,则该矿石中一定含有 ____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元素拓展延伸: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普通纸张中含有碳元素。
自主反思
课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课型 新课 主备 翟广雷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不变。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⑵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⑶双氧水制取氧气 ⑷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活动一:阅读104页“观察与思考” 你认为第 种方式能准确而简单描述铁与氧气的反应。 此式子的优点是 。化学方程式: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活动二:【阅读】阅读104页“活动与探究”,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⑴ ⑵ 2、【阅读】仿照105页铁与氧气反应示例,写出下两个反应方程式 ⑴水通电分解 ⑵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⑴写: ⑵注: ⑶配:
检测促学1、找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的错误 ⑴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CO + O2 = CO2 ⑵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a(OH)2 + CO2 = CaCO3 + H2O ⑶碳酸氢铵(NH4HCO3) 加热分解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和水NH4HCO3 == NH3 + CO2 + H2O ⑷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 2Al + 3O2↑= Al2O3 2、将“复习回顾”中第2题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变成化学方程式。 3、下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⑵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⑶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⑷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⑸镁在氧气中燃烧 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水。 ⑺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使氧化铜(CuO)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蒸气。
自主反思
课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课型 新课 主备 翟广雷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计算
重难点 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计算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⑷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 ⑸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⑹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⑺水通电分解 活动一:阅读106页“联想与启示”,完成其中的问题: ⑴ 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表示的含义:① 表示 和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② 表示每 个 和 个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个 ;③ 表示每 份质量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和 份质量的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 等。 ⑵关于甲烷(CH4)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否正确? CH4 + 2O2 CO2 + 2H2O烷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加水 ②每1份质量的甲烷和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的水;
活动二:阅读107页例题,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⑴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⑵ 仿例题练习 要求: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① 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实验。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K-39 Mn-55 O-16 ) ②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取0.4g氢气,需要金属锌多少克?(方程式:Zn + H2SO4=ZnSO4+H2↑ Zn-65 H-1)③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H-1 O-16 )
自主反思
课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课型 新课 主备 翟广雷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难点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Mg:24 O:16 H:1 K:39 Mn:55 Cl:35.5 C:12 Ca:40)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2、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求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关系 3、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若电解720kg的水,最多可制得多少氧气?4、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氧气?(友情提示:当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时,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的,往往变化的量就是气体的质量或沉淀的质量)5、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待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求:(1)制得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还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6、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 g12 g157.6 g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⑵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甲醇(CH3OH )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应: 8CH3OH +nO2==== mCO2+2CO + 16H2O。若反应生成3.6g 水,请计算( 1 )m值 (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8、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 kg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铝?”一题,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小明同学的解法小亮同学的解法解:设铝的质量为X。2Al2O34Al+3O2↑204 10810 kg ?X?X=5.3 kg答:最多可生产5.3 kg铝。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53%铝的质量为:10 kg×53%=5.3 kg答:最多可生产5.3 kg铝。请你完成下列下列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2)对“34 k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气?”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你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自主反思
课题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课型 复习 主备 翟广雷
班级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燃烧条件、灭火方法、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方程式的书写;2、复习方程式的含义,掌握方程式的计算;
重难点 方程式的含义,掌握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定义:是一种 的 的 。2、燃烧的条件:(1) (2) (3) PS: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 (“改变”或“不改变”)3、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木炭完全燃烧: 木炭不完全燃烧: 一氧化碳燃烧: 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 ;例: 、 (2) ;例: 、 (3) ;例: 、 【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 化学反应的 ==反应后生成的 2、注意:(1)只能应用于 (物理、化学)变化;(2)研究的仅是指“ ”(质量、体积);(3)守恒的是“ ”(某种物质质量、总质量);(4)强调“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不能包含在内。3、在化学变化中:(请用“可能改变”、“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和“一定不变”填空)①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 ②元素的种类 ③各种元素的质量 ④原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⑦物质种类 ⑧分子种类 ⑨分子的总数 【化学方程式】1、意义:①质的方面: ②量的方面: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间质量比 = b、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 之比)
检测促学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氧气 双氧水制取氧气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2、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3、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相同点是( ) 1)都发光2)都需要达到着火点3)都发热4)都发生氧化反应 A.(3)(4) B. (1)(2) C.(2)(3) D.(1)(4) 5、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4 C.CH3OH D.C2H5OH6、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a+b-c)g B。(b-c)g C(a+b+c)g D.(a-c)g7、兵团农科院葡萄基地培育的“无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计算,正确的是( )A.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14 ( http: / / www.21cnjy.com )×1×12×16×3B.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3C.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8D.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8、12g碳和34g氧气完全燃烧后,可得到_______g二氧化碳.9、12.25克氯酸钾在4克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那么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K—39、Cl—35.5、O—16)10、有一块不纯的锌片15.25克,跟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生成0.4克氢气,求此锌片中含锌的质量分数。(Zn—65、H—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自主反思
△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