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圆的认识(一)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4,p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圆的各部分名称。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具: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生: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生: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并且学会了画圆。
2 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 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 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 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 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4、 拓展应用。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正方形:4条
生:长方形:2条
生:等腰三角形:1条
生:等边三角形:3条
生:圆:无数条
2、学生自学p5数学万花筒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材料中所提到的问题。
3、书本p5的想一想。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5、 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