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3 19:5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巩固复习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时间 年5月4日,地点 。
2.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背诵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1919
北京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二十一条
反帝反封建
1945
1922
1921
1923
1925
1927
1928
1956
北京
1969
1973
1977
1987
1982
1992
1997
2002
2007
2012
2017
2022
新中国第一次党代会
改革开放新时期,5年间隔
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回溯百年前的中国,中共一大代表,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拉开‘开天辟地大事变’序幕。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
2.总结归纳出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掌握中共一大、二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
学习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寻路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国内: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
国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19年9月
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
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
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3月
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万人)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①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②开办运动实习学校
③开办工人识字班
④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上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上海会址:望志路一○六号(法租界)
浙江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的代表
参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
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李汉俊 李达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马林 尼科尔斯基
少了你最熟悉的谁?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党纲: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的内容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新”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4.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中共一大)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对比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对纲领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说明了什么?
适时调整,实事求是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探路
工人运动的高涨
(1)领导机构:
(2)时 间:
(3)概 况:
(4)顶 峰:
(5)结 果: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922年初到1923年春
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京汉铁路大罢工(1923年2月)
罢工遭到镇压(二七惨案),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中国共产党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了解工人群众生活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香港海员大罢工情景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长沙泥木工人罢工
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规模较大的罢工斗争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京 汉 铁 路 大 罢 工
时间
口号
领袖
结果
意义
1923年2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遭到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共产党员林祥谦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郑州二七纪念塔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共产党人对革命斗争进行深刻分析后,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1925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认识
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国民党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李大钊 陈延年 陈独秀 陈乔年 赵世炎 向警予 夏明翰
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黑暗中探索,用青春与热血点燃革命的火种,将中国从黑暗引向光明;百年后的我们,何其有幸,生于盛世,见证百年!欣逢盛世,更当感怀先烈,砥砺前行……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1年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条件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奋斗目标、中心工作、领导机构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工人运动的高涨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意义:
时间:
代表:
内容:
标志:
意义:
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
内容:
1922年7月
最终奋斗目标、最低纲领
教训: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