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5课
探 寻 新 航 路
第四单元 走进新时代
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1.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2.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 史实,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3.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学习目标
新航路: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新开辟出来的航路通常被称为新航路。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
既然有旧航路,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
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1:当时(14世纪)佛罗伦萨不仅有发达的银行业呢绒业也很繁荣。呢绒手工工场有二百多家,雇佣了约三万名工人,年产呢绒多达十几万匹,行销各地。
--《世界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2: 15世纪末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原因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 的贸易市场;
根本原因
材料3: 欧洲本身贵重金属的蕴藏量就不多,这为数不多的贵金属在与阿拉伯商人进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贸易中又大量流向东方,进一步加剧了严重的金银荒。1460年-1530年间欧洲的白银产量增加了4倍,仍供不应求。黄金在伊比利亚半岛完全消失。
——唐晋《大国如何崛起》
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4:“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原因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向往;
材料5:“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传统商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原因③: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原因⑤:
人文主义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冒险精神(精神动力)
材料6: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使其归顺依附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7: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谨《世界通史》
原因④:
传播天主教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远航
2.探寻新航路的条件
15世纪复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
①"地圆说”的流行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大大提高航行效率
②欧洲水手掌握了罗盘技术
圣玛丽亚
尼娜号
载重量增大四倍,达到600~800吨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从甲板上短兵相接过渡到用大炮轰击敌舰。
单桅帆船发展为多桅大船,在主桅上挂上更多的帆,适应不同的风向及海流。
可装大炮的多桅帆船
③欧洲造船技术的突破
材料8: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同时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③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
支持
②航海及造船技术发达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④航海家们的努力
航海家 时间 支持国 方向 路线 意义(取得成果)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1487-
1488年
葡萄牙
东
葡’→非洲西海岸南→非洲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1497—
1498年
葡萄牙
东
葡→好望角→非洲东海岸→印度洋→印度西海岸
开辟了从海上直达印度的新航线
1492年
西班牙
西
西’→大西洋→美洲的巴哈
马群岛、古巴和海地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519-1522年
西班牙
西
西’→大西洋→太平洋→印
度洋→欧洲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3.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欧洲
西欧一非洲一印度
西欧一美洲一亚洲一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向东)
两条航线
(向西)
四个人物
一个中心
航行中困难重重,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坚持下来?
材料1: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达·伽马船队,出发时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出发时260人,生还者18人,连麦哲伦本人也丧生了。
材料2: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
——达 伽马航海日志
材料三: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麦哲伦航海日志
坚定信念、顽强毅力、勇于开拓、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生命为代价的远航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8: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等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殖民者利用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促使殖民国家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影响1: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
世界商贸中心:
地中海区域
大西洋沿岸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影响2: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对世界)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影响3: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 来日益密切。
(对世界)
在这个全新的整体中,欧洲商人起到主导作用,在几大洲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于是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14至16世纪, 欧洲处于“人 和 世界 被发现”的时代
新航路开辟
原因
条件
影响
葡萄牙
西班牙
迪亚士
1487-1488年,到达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年,到达印度
哥伦布
(意)
1492年“发现”美洲
麦哲伦
(葡)
1519-1522年,环球航行
过程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向东
课堂小结
向西
印第安人: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魔鬼。
欧洲人: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臣。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
印第安人:
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应该全盘否定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使美洲劳动力大大匮乏。据统计,1492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居住的印第安人有25万,到1538年,仅剩1500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统治的100年间减少了约90%。
南美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矿山中劳动
理由是: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来了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
欧洲人:
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该充分肯定
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落后的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
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
这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定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新航路的开辟的消极意义:
①野蛮居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黑奴;
②拉开殖民掠夺、侵略和扩张的序幕;
③给亚非拉等地带来巨大的灾难
课堂练习
1、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拙。”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美国独立
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
①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基督教会渴望扩大影响③文艺复兴运动,鼓励人们冒险④葡萄牙王权的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C
D
3、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的航海活动。其中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 达伽马 D、麦哲伦
4、探寻新航路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 )
A、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C、促使欧洲国家走向统一
D、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