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教案+课件(共22张PPT)+习题课件(共15张PPT)+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2.2.2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教案+课件(共22张PPT)+习题课件(共15张PPT)+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03 20:55:4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探究除法法则.
2.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经历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自主预习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2)×(+3)=+6
(+6)÷(+2)=_________, _________.
(-2)×(-3)=+6
(+6)÷(-2)=_________, _________.
2.对比观察上述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自主归纳】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__.
3.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讨论:
(1)同号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结果等于什么?
(2)异号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结果等于什么?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等于什么?
【自主归纳】
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__, 异号得______,且商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__的绝对值除以___________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__.
三.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则8÷(-4)=   ;
6×(-6)=-36,则-36÷6=   ;
(-)×=-,则-÷(-)=  ;
-8×9=-72,则-72÷9=   ;
(2)计算:
8÷(-4)=-2,8×(-)=  ,则8÷(-4)  8×(-);
-36÷6=-6,则-36×=   ,则-36÷6  -36×;
-÷(-)=,(-)×(-)=   ,则-÷(-)  (-)×(-);
-72÷9=-8,则-72×=   ,则-72÷9   -72×.
问题 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54÷(-9); (2)-27÷3;
(3)0÷(-7); (4)-24÷(-6).
想一想: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例1.计算:
(1)(-15)÷(-3); (2)(-4.8)÷0.6;
(3)(-)÷(+); (4)(-60)÷(+3).
探究点二 分数的化简
例2.化简下列分数:
(1); (2); (3).
四.运用新知
1.计算:
(1)24÷(-6); (2)(-4)÷;
(3)0÷; (4)(-)÷(-).
2.化简下列各式:
(1);(2).
五.达标测试
1.计算1÷(-3)时,除法变为乘法正确的是( )
A.1×(-3) B.1×(+)
C.1×(+) D.1×(-)
2.计算(-25)÷的结果等于( )
A.- B.-5 C.-15 D.-
3.两个有理数相除,其商是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D.有一个是零
4.若两个数的商是2,被除数是-4,则除数是( )
A.2 B.-2 C.4 D.-4
5.计算:
(1)(-6)÷(-1);
(2)0÷(-12);
(3)(-3)÷(-);
(4)-5÷.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解:(1)6. (2)0. (3)4. (4)-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探究除法法则.
2.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经历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应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推导.
1.采用课本的引例为探究除法法则的导入,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立的精神.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反思自己出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情境导入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 m,共走了 20 min,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50×20=1 000(m).
即小明家离学校1 000 m.
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 m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
解:1 000÷50=20(min).即应该走20 min.
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答:有理数除法是有理数乘法的逆运算.
(二)新知初探
探究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则8÷(-4)= -2 ;
6×(-6)=-36,则(-36)÷6= -6 ;
(-)×=-,
则(-)÷(-)=  ;
(-8)×9=-72,则(-72)÷9= -8 ;
(2)计算:
8÷(-4)=-2,8×(-)= -2 ,则8÷(-4) = 8×(-);
(-36)÷6=-6,则(-36)×= -6 ,则 (-36)÷6 = (-36)×;
(-)÷(-)=,(-)×(-)=  ,则-÷(-) = (-)×(-);
(-72)÷9=-8,则(-72)×= -8 ,则 (-72)÷9 = (-72)×.
问题 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相同.
由此可得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小结: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b=a×(b≠0).
2.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54)÷(-9);(2)(-27)÷3;
(3)0÷(-7);(4)(-24)÷(-6).
解:(1)(-54)÷(-9)=(-54)×(-)=6.
(2)(-27)÷3=(-27)×=-9.
(3)0÷(-7)=0×(-)=0.
(4)(-24)÷(-6)=(-24)×(-)=4.
想一想: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答:商的符号与被除数、除数的符号有关.
小结: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思考 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问题呢
解: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的值.
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任务一 意图说明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找出被除数、除数、商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的特点,进而猜测、推理出一般的除法算式的特点,最后归纳总结除法法则.学生亲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将知识内化.
探究二 例题讲解
1.计算:
(1)(-15)÷(-3);
(2)(-4.8)÷0.6;
(3)(-)÷(+);
(4)(-60)÷(+3).
解:(1)(-15)÷(-3)=15÷3=5.
(2)(-4.8)÷0.6=-(4.8÷0.6)=-8.
(3)(-)÷(+)=(-)×=-.
(4)(-60)÷(+3)=(-60)×=-.
2.化简下列分数:
(1); (2); (3).
解:(1)=(-2)÷3=-(2÷3)=-.
(2)=(-3)÷6=-(3÷6)=-.
(3)=(-28)÷(-49)=28÷49=.
[方法归纳] 化简分数时要注意分子、分母的符号,同号结果为正,异号结果为负.
由上面的计算可得=-,从而可以得到是负分数,是有理数;反过来看,有理数-也可以写成这样两个整数相除的形式.
思考 再取几对数试一试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形如(p,q是整数,q≠0)的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又都可以写成上述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
小结:有理数就是形如(p,q是整数,q≠0)的数.
任务二 意图说明
1.通过例题的训练,让学生熟练运用法则,学会选择使用法则,了解除法的运算步骤,加强学生在计算技巧、方法、顺序、符号等方面的训练,减少出错机会.
2.通过分数的化简,让学生明白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
(三)当堂达标
具体内容见同步课件
(四)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b=a·(b≠0);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探究除法法则.
2.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经历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难点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新知初探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m,共走了20min,问小明 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50×20=1000(m) 即小明家离学校1000 m.
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m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
解:1000÷50=20(min) 即应该走20 min.
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答:有理数除法是有理数乘法的逆运算.
新知初探

新知初探
1.(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则8÷(-4)= ;
6×(-6)=-36,则(-36)÷6= ;
,则 ;
-8×9=-72,则-72÷9= .
-2
-6
-8
探究一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问题: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计算
8÷(-4)=-2,8×( )= ,则8÷(-4) 8×( );
(-36)÷6=-6,(-36)× = ,则(-36)÷6 (-36)× ;
= , = ,则 ;
(-72)÷9=-8,(-72)× = ,则(-72)÷9 (-72)× .
-2
-6
-8




答: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相同.
由此可得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6)÷(+2)=
+3
+3
(+6)÷(-2)=
-3
-3
“÷”变“×”
“÷”变“×”
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
小结: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 .
2.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54)÷(-9);(2)(-27)÷3;(3)0÷(-7);(40)(-24)÷(-6).
想一想: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答:商的符号与被除数、除数的符号有关.
解:(1)(-54)÷(-9)=(-54)×(- )=6;
(2)(-27)÷3=(-27)× =-9;
(3)0÷(-7)=0×(- )=0;
(4)(-24)÷(-6)=(-24)×(- )=4.
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
解: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的值.
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思考:
小结: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探究二 例题讲解
1.计算:
(1)(-15)÷(-3); (2)(-4.8)÷0.6;
(3)(- )÷(+ ); (4)(-60)÷(+ ).
解:(1)(-15)÷(-3)=15÷3=5.
(2)(-4.8)÷0.6=-(4.8÷0.6)=-8.
(3)(- )÷(+ )=- × =- .
(4)(-60)÷(+ )=-60× =- .
2.化简下列分数:(1) ; (2) ; (3) .
解:(1) =(-2)÷3=-(2÷3)=- .
(2) =(-3)÷6=-(3÷6)=- .
(3) =(-28)÷(-49)=28÷49= .
[方法归纳]化简分数时要注意分子、分母的符号,同号结果为正,异号结果为负.
由上面的计算可得 =- ,从而可以得到 是负分数,是有理数;反过来看,有理数- 也可以写成 这样两个整数相除的形式.
思考 再取几对数试一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形如 (p,q是整数,q≠0)的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又都可以写成上述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为1的分数).
小结:有理数就是形如 (p,q是整数,q≠0)的数.
当堂达标

1.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是正数的是( )
A.(-24)÷4 B.3÷(- ) C.0÷(-3) D.(-0.5)÷(-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除以任何数都等于零
B.1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C.一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除以它的相反数等于-1
D.两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在数-1,2,-3,0,5这5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相除,
其中最小的商是 .
当堂达标
D
C
-5

4.计算:
(1)27÷(-9); (2)0÷(-2); (3)(+ )÷(- );
(4)(-0.75)÷0.25; (5)(-2.4)÷(-1 ).
解:(1)27÷(-9)=-(27÷9)=-3.
(2)0÷(-2)=0.
(3)(+ )÷(- )=-( × )=- .
(4)(-0.75)÷0.25=-(0.75÷0.25)=-3.
(5)(-2.4)÷(-1 )= × =2.
5.化简:
(1) ; (2) ; (3) ; (4) .
解:(1) =(-36)÷4= -9.
(2) =(-42)÷(-35)= .
(3) =6÷(- )=-30.
(4) =0÷(- )=0.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b=a· (b≠0).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
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1,2题。
提高题:2.若 >0,a+b>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谢(共15张PPT)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数学 七年级上册RJ
栏目导航
预习导学
课堂互动
中档题
素养题
基础题
预习导学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
得   ;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   ,字母表示为a÷
b=a·   (b≠0).
2.分数符号的化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与分数本身的符号,同时改变其中任何   个,分数的值   .


0
倒数

不变
课堂互动
知识点1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例1 计算:
[思路点拨] 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先确定商的符号,再把绝对值
相除.
解:(1)(-24)÷(-8)=+(24÷8)=3.
知识点2 分数的化简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基础题
D
D
D
D
-5
3
-20
(2)(-0.75)÷0.25=-0.75÷0.25=-3.
中档题
D
C
10
±7
0.75
素养题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