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属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
“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用语言文字表现艺术之美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 “‘琴棋书画’觅知音”。本文作为单元内一篇精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通过任务驱动,深入探究,运用图像化策略,借助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生成图像、建构画面,掌握体会艺术之美的策略和方法,初步理解大概念。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本味》。全文仅有 83 字,讲述生动,文化内涵深厚,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智慧,体现了 “知音难觅”和古人的择友观。
全文共四句话,讲述了两件事:一是“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二是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子期他听到了什么呢?文言文的第二至三句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联系上下文,借助 “少选 ”的注释,我们可以推测 “方 ”表示时间,是指 “刚开始 ”。刚开始弹琴的时候,伯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听后赞美道:
“弹得真好啊,就像那巍峨雄伟的高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过了一会儿,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又想到了流水, 钟子期听后又赞扬道 : “ 弹得真好啊,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有意思的是,文言文并没有再提及当时伯牙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作者在此处选择了 “留白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作为晋国的上大夫、琴仙,为什么在钟子期死后,要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 — —断琴绝弦,一辈子不再弹琴呢?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向我们解释了原因: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伯牙何出此言呢?想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又要回到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情景中,在作者 “留白”处下功夫,“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听完钟子期的夸赞后,伯牙此时心里会产生何种感受和想法呢?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伯牙此时肯定想,他不仅是在赞扬我,关键是听懂了我心之所向的事物!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此时在想,他太了解我了,不但欣赏我弹奏的旋律,而且能听懂我弹奏旋律时的心境,他真是我的知音啊!可能伯牙终其一生,只有钟子期一人,是知他旋律,懂他心境的朋友,试想这一生唯一的一位知己死了,伯牙内心该是多么绝望啊,如此一来,“破琴绝弦”的行为,也就说得通了。
通过资料搜集,我们还会获得有趣发现,即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社会地位相差甚远,俞伯牙是晋国上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钟子期是一位樵夫(劈柴的人),如此悬殊的社会地位,却是彼此的知音,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后,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的择友观又会有哪些新的个性化理解呢?这样的思考,不仅能收获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而且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字词、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通过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美妙。
3、感受知音文化,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学习者分析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地故事并不陌生,这是孩子们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故事很短,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再者,六年级孩子有一定的想象力。通过教学前的学情分析为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选择指明了方向,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反思。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
2、读懂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真挚情感。
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美妙及知音情深。解决措施:学生反复诵读,并配插图、音频,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展开想象,感受音乐美妙、知音情韵。
活动一、揭题导入,走进文本
1.通过朗读著名诗句引出课题。
2.学生朗读有关伯牙子期的诗句悟题目。
3.师生齐读并思考诗句。媒体作用及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活动二、指导朗读,感受韵味
1.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独特韵味。
2.重点语句朗读及全篇课文朗读。
3.单句试读,读出停顿;听音频齐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媒体作用及分析:插入音频视频,感受伯牙琴艺高超。
活动三、感悟知音高山流水
1.想象画面,感受音乐的美妙,体会知音情深及知音难觅感遇知音之喜痛失知音之悲。
2.读“善哉乎......善哉乎......”想象画面并交流分享,感受伯牙琴艺高超,生反复诵读,呈现知音相遇美好。生读子期死......感受痛失知音的伤感、悲痛。媒体作用及分析:图片应用直观形象看到高山流水,理解伯牙雄心壮志,胸怀宽广;音频的应用感受伯牙琴艺高超和绝妙,渲染气氛,感受二人相知相惜的知音情怀和伯牙痛失知音的悲痛。
活动四、拓展阅读,感知文化
1.感受知音文化,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2.主题丛书《管鲍之交》。
3.借助导学单完成学习要求。媒体作用及分析:打印导学单,可操作易管控,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五,评测练习
(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shāng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先秦杂家代表著作《________》,作者是______,是先秦____家代表作。
2.对文中画直线句所标朗读停顿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善/哉乎鼓琴 B.善哉/乎鼓琴 C.善哉乎/鼓琴 D.善哉乎鼓/琴
3.解释加点的词语。
(1)少选之间( )
(2)汤汤乎若流水( )
(3)志在太山:( )
(4)伯牙破琴绝弦( )
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巍巍乎若太山。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6.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锺子期是善听音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用“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7.结合文中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_______。
8.对文中“锺子期曰”两句话,理解最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两句话表达锺子期对伯牙琴技的赞美之情。
B.两句话都以比喻的修辞形容出琴声的特点。
C.两句话体现出演奏的地点是在高山流水之间。
D.两句话句式相似,朗朗上口,具有音韵之美。
9.伯牙和锺子期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千百年来,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表示友情的诗句是( )
A.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答案】
1.吕氏春秋,吕不韦,杂
2.C
3.(1)一会儿,不久
(2)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3)心志、情志
(4)断,弄断
4.(1)(琴声)好像大山一样高峻。(2)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5.知音难觅,乐曲高妙
6.知音,高山流水
7.关键词:了解彼此、难得、珍惜
8.C
9.C
(二)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 》。(1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3分)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这个传说,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吕氏春秋
2.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3.知音难求乐曲高妙
四、教学流程图
揭示课题走进文本→出示诗句了解方法→指导朗读感受韵味→生朗读师指导→小组合作了解故事→感悟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喜→看画面联想琴声内容→反复朗读感受知音相遇美好→失知音之悲→生诵读感受知音情→深拓展阅读感知音文化→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文言文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讲的就是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以及伯牙痛失知音的故事,文章充分展现了音乐之美和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1.书声琅琅,以读促思。学习文言文,读是根本。我围绕 “读 ”,创设了三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 “借助注音,读通顺 ”; “结合注释,读明白 ”; “透过文字,想画面 ”这几个朗读任务的过程中,读准了知音,读出了韵味,读好了节奏,也读出了画面。
2.方法引领,学以致用。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选编了《司马光》、《守株待兔》等经典的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许多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如朗读、借助注释、查工具书、想象等。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巍巍 ”、“汤汤 ”等词的意思,查工具书理解“方”的意思。这样的学习方法已经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帮助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灵活运用。
3.拓展运用,突破难点。
“志”的理解是本堂课的难点。我先拓展《列子》中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理解句子中的 “念”就相当于课文中的 “志”,表示心中所想。然后引导学生模仿文本句式的特点,对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描写,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深入领会 “知音”的内涵。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尽管如此,教学中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自己的表现过于拘谨;语气词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学生对于“志”的感悟过程,缺少探究,教师急于给出答案。这都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