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真题分类汇编 2.3 大气压强(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真题分类汇编 2.3 大气压强(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4 10:06: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科学 2.3 大气压强(解析版)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共6小题)
1.(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塑料挂衣钩紧贴的光滑的墙壁上
B.钢笔吸墨水
C.用抽气机将马德堡半球中的空气抽出
D.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将药液吸进针筒
【答案】C
【解答】解:A、塑料挂衣钩紧贴的光滑的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钢笔在吸墨水时,是先把钢笔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进入钢笔内,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抽气机可以将马德堡半球中的空气抽出,但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C符合题意;
D、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将注射器的活塞推下时,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出,再向上提起活塞时,针筒内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药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针筒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秋 诸暨市校级期中)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气体越来越多 B.气体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大 D.气压越来越小
【答案】D
【解答】解:如图由于塑料袋外侧紧贴瓶内壁一侧,而塑料袋内侧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瓶内残余空气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塑料袋内外压力差变大,所以会越拉越吃力,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答案】D
【解答】解: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的气压减小,气球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堵上小孔,瓶子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试管内的空气会排出一部分,气压减小,倒插入水中时,水会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试管,故C不符合题意;
D、连通器里面的水不流动时,水面保持相平,不能证明大气压是存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根试管竖直放置,5cm长水银柱封住一部分气体,那么气体的压强为(  )
A.76cm水银柱 B.71cm水银柱
C.81cm水银柱 D.86cm水银柱
【答案】C
【解答】解:由于水银柱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则p内=p0+p水银柱=76cmHg+5cmHg=81cmHg。
故选:C。
5.(2023秋 安吉县期中)依托安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禀赋,山区农民积极探索在毛竹林中散养家禽,竹林鸡散养于漫山遍野的竹林中,形成了别样风景。养鸡需要用“鸟类饮水器”,可用一矿泉水瓶装满水,倒置于水盆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水盆中的水被喝掉后,瓶中水流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瓶内水上方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D.若在瓶底开一孔,瓶中水会流出直至与盆中水面相平
【答案】C
【解答】解:ABC、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气压加上瓶内水产生的压强,所以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当盆中的水被喝掉,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等于外界大气压,故AB正确、C错误;
D、若在瓶底开一孔,则瓶内外气压相平衡,则瓶中水就会流出直至瓶中水面与盆景中水面相平,故D正确。
故选:C。
6.(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有(  )
①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
②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
③高压锅容易煮熟食物;
④吸盘挂钩可以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砖上;
⑤医生往外拉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⑥护士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⑦自行车打气爆了胎;
⑧真空包装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
A.①④⑤⑧ B.①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⑥⑧
【答案】A
【解答】解:①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否则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容易流出来;
②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③高压锅容易煮熟食物,利用气压高沸点高的原理解释;
④吸盘挂钩可以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砖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⑤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针管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⑥护士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利用的是人的推力;
⑦自行车打气爆了胎,是自行车内的气压太大,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⑧真空包装食品袋袋内气压很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袋紧贴在食品上。
①④⑤⑧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共7小题)
7.(2023秋 北仑区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答案】D
【解答】解:A、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墙对吸盘的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A错误;
B、乙图中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向上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吸盘向下的拉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向上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
C、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甲图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C错误;
D、由B选项的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测出吸盘的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D正确。
故选:D。
8.(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B.将实验装置移到高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C.若玻璃管内顶端开个小孔,则水银会从小孔流出
D.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答案】A
【解答】解:AD、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改变玻璃管的粗细、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将玻璃管轻轻上提一点、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玻璃管中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才能发生变化。故AD不会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即高度差仍然等于760mm,故A正确,D错误;
B、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被托起的水银将下降,即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故B错误;
C、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管内的水银与外界的大气相通,此时外界大气压对管内水银也有个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水银不仅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此时托里拆利管和水银槽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液面会相平,故C错误。
故选:A。
9.(2023秋 绍兴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 B.1.0米 C.1.5米 D.2.5米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A、B容器内相通,气体压强相等。玻璃管D、E内压强也相等。大气压强加玻璃管内液体压强等于球内气体压强。故h应等于1.0米。
故选:B。
10.(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是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0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9×104 帕。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小于 9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9×104;(2)小于。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示=90N,
由于吸盘重力竖直向下,对水平拉力没有影响,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p9×104Pa;
(2)由图可知,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那样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吸盘外侧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减小,所以,弹簧秤拉动吸盘至恰好脱落时的示数一般会小于90N。
故答案为:(1)9×104;(2)小于。
11.(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中)某校拓展研究小组同学想利用如下实验方案一粗略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装置如图甲所示: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步骤三: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步骤四: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研究小组同学发现测量结果误差比较大,综合分析后,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时的情景,改进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他们的方法是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
(2)方案一测量过程中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测得的大气压值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发现除上述两个原因会引起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外,我们还很难准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于是他们对测量方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按改进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向左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
③然后  向外缓慢抽水 ,当活塞向右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④测得活塞面积为S;
⑤计算大气压值p。
(3)将方案二中的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
(4)利用方案二,本次测量的大气压值p=  (用方案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活塞;(2)偏大;(3)向外缓慢抽水;(4)。
【解答】解:(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可以采用这一简单的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2)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则拉动活塞的拉力会变大,由p可知,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3)测出了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4)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
两式联立解得:F,所以,大气压:p。
故答案为:(1)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活塞;(2)偏大;(3)向外缓慢抽水;(4)。
12.(2023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我校拓展研究小组同学想利用如下实验方案粗略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装置如图甲所示: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步骤三: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步骤四: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1)由于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发现除上述原因会引起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外,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的摩擦也会使测得的结果不准确。于是他们对测量方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实验方案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按改进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向左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
③然后  向外缓慢抽水 ,当活塞向右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④测得活塞面积为S;
⑤计算大气压值p。
(2)将方案二中的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
(3)利用方案二,本次测量的大气压值p=  (用方案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偏小;(2)向外缓慢抽水;(3)。
【解答】解:
(1)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3)测出了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
两式联立解得:F,所以,大气压:p。
故答案为:(1)偏小;(2)向外缓慢抽水;(3)。
13.(2023秋 玉环市校级期中)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0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9×104 Pa;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  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1000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5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1.5 km。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9×104;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3)1000;(4)1.5。
【解答】解:(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注射器的体积为V=2mL=2cm3
活塞的横截面积S0.5cm2=0.5×10﹣4m2,F=1.5N,
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p9×104Pa,
若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则拉力增大,导致测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大,因为计算出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偏小,故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由图象可知在2km高度内得出大气压的变化量为Δp=1×105Pa﹣0.8×105Pa=2×104Pa,
则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Δp′100m100m=1000Pa;
(4)当F′=4.25N,活塞刚被拉动时,大气压强的数值p′8.5×104Pa;
则大气压共降低1×105Pa﹣8.5×104Pa=1.5×104Pa,根据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Pa可知:此时高度为1.5km。
故答案为:(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2)9×104;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3)1000;(4)1.5。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共6小题)
14.(2023秋 诸暨市期中)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
A.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瓶内B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B处所受的压强等于瓶内气压与水的压强之和,也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小于大气压强,故A错误;
B、瓶内B处的压强始终与外界大气压强接近相等,而不是越来越小,故B错误;
CD、由于瓶内B处所受的压强始终保持相等,所以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2023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四图对应的现象或原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乙图实验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所需要的力相同
C.丙图是用来给病人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它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D.丁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增大
【答案】A
【解答】解:A、罐子会吸附在皮肤上,是因为罐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是说明大气有压强;皮肤上的圆形血印是向外凸起,说明人体内也有压强,体内压强比罐内压强大,导致皮肤向外凸起,故A正确。
B、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根据F=pS可知,大气压一定,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受力面积不同,产生的大气压力不同,拉开半球所用的力不同,故B错误;
C、医生给注射器内吸药液时用到了大气压,但现在是向病人体内注射药液,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
D、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与水柱产生压强之和,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水柱将会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16.(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吸盘挂衣钩 B.吸管喝饮料
C.拔罐 D.高压锅煮饭
【答案】D
【解答】解:A、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B不符合题意;
C、先把酒精或其它药棉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气体冷却后气压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并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3春 萧山区校级期中)暑假期间,小思从余姚出发前往西藏旅游。在海拔3300m、气温为9℃的民宿中,他发现随带的食品“膨胀了”。请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升高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降低了
【答案】A
【解答】解: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正确;故选项正确;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降低,升高错误;故选项错误;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错误,因为空气中各成分都少了;故选项错误;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升高了,降低了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8.(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在科学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
(2)小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向下拉 (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答案】(1)减小;(2)向下拉。
【解答】解:(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2)由乙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故答案为:(1)减小;(2)向下拉。
19.(2023秋 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用力向下按压洗手液瓶的手柄,松手后,洗手液便会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进入储液筒,这是由于洗手液瓶中的气压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储液桶中的气压。
【答案】大于。
【解答】解:用力向下按压洗手液瓶的手柄,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瓶外;当手松开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此时进液阀门打开,储液筒内的气压变小,小于洗手液瓶中的气压,液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
故答案为:大于。
四.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共2小题)
20.(2023秋 南浔区期中)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答案】C
【解答】解:
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故A正确;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增大,为晴天。故C错误;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故D正确。
故选:C。
21.(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托盘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当天气晴朗之时,托盘电子秤的读数为Q。若遇到阴雨绵绵之日,托盘电子秤的读数将(  )
A.大于Q B.等于 C.小于Q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答】解:由图知:托盘电子秤称的是水银槽和槽中的水银;而管中的水银处于大气压所产生向上的力和重力的平衡力;遇到阴雨绵绵之日,大气压强下降,进入玻璃管的水银减少,使水银槽中的水银增多,水银槽中的水银因增加,使水银槽及槽中的水银所受的重力增加,故示数大于Q。
故选:A。
五.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共7小题)
22.(2023秋 衢江区期中)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根据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水柱高度h减小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现象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越大
【答案】A
【解答】解: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大气压),即p=p0+ρ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把它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小,所以h应变大,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故BCD正确;
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增大,水柱高度h增大,故A错误。
故选:A。
23.(2023秋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管内的液面高于瓶中水的液面。不能使管内的液面升高的是(  )
A.瓶外大气压变大
B.把整个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
C.从管子上端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
D.用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图中瓶子的情况,可分析出: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等于瓶内气压,若瓶外大气压变大,则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大于瓶内气压,管内的液面降低,故A符合题意;
B、把整个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外界大气压变小,则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小于瓶内气压,管内的液面升高,故B不合题意;
C、从管子上端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瓶内气体质量增加,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所以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的水压,管内的液面升高,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时,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瓶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多选)24.(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下降
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细的玻璃管
【答案】CD
【解答】解:A、登山过程中,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故A错误;
BC、玻璃管内液柱静止时,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液体的压强等于瓶内的气压,故B错误,C正确;
D、水柱升高使得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大,压强会减小,因而上升的水越少,影响越小,则更细的玻璃管更精确,故D正确。
故选:CD。
25.(2023秋 临平区期中)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大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小 。
【答案】小于;大;小。
【解答】解: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很难拉开。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气体进入,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大。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故答案为:小于;大;小。
26.(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科同学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气压计,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向瓶内吹适量的空气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简易气压计。装置如图所示,他若将简易气压计从一楼移到十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  升高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他再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温度 的影响。
【答案】升高;温度。
【解答】解:把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带到十楼,由于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则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大气压;管内的水面变高;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增加,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小;
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瓶内气体与液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从而使玻璃管内水柱升高,因此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温度影响。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27.(2023秋 安吉县期中)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0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北高峰,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  M点下方 。(填“M点上方”“M点”“M点下方”)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M点下方
【解答】解:(1)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北高峰,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橡皮膜向外凸出,指针OB顺时针转动;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M点下方。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M点下方。
28.(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期中)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长圆筒形电梯,靠气压驱动电梯升降。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上部空气;下楼时,顶部充气,使电梯往下降。底部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不计,电梯室上下表面积均为0.9m2。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区的气压  小于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底部区的气压。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上升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1)小于;(2)电梯匀速上升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350kg
【解答】解:(1)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抽气泵启动,抽走上部空气,所以顶部区的气压小于底部区的气压;
(2)电梯匀速下降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压力,电梯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差:F2=(p0﹣p2)S=(1×105Pa﹣9.5×104Pa)×0.9m2=4500N;
电梯匀速下降,则总重力为:G总=F2=4500N;
总质量为:m总450kg;
则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m2=m总﹣m0=450kg﹣100kg=350kg。
故答案为:(1)小于;(2)电梯匀速上升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350kg。
六.气压与体积、温度的关系(共5小题)
29.(2023秋 杭州期中)小科看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个有趣的科学视频,如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
A.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
【答案】C
【解答】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很多,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水面上升,所以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故C正确。
故选:C。
30.(2023秋 西湖区期中)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①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 。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越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说明温度高,压强会增大;
(2)①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需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就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
②若气压压强变大,还在原来的深度,则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体积会变大,所以要加深气球在水中的深度,使其体积不变,因此“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了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故答案为:(1)①;(2)①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31.(2023秋 义乌市期中)用DIS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值可从注射器的刻度直接读出;气体的压强是由图中压强传感器等计算机辅助系统得到。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mL减为12.0mL。实验共测出五组数据,每次体积值和对应体积的压强值记录在如表格中:
实验 V/ml p/×105Pa pV/×105Pa ml
1 20.0 1.001 20.020
2 18.0 1.113 20.034
3 16.0 1.251 20.016
4 14.0 1.429 20.006
5 12.0 1.668 20.016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A、B (填字母编号)。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所封闭气体的温度和质量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 。
(3)实验反思:考虑到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存在少量气体无法读数,使测得的体积略偏小。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排出这部分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先在注射器内吸入水,然后竖直向上推动顶部后重新吸入空气 。
(4)小组同学还想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改进方案为:通过水浴加热方式使密闭气体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下列四个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D (填字母编号)。
A.
B.
C.
D.
【答案】(1)A、B;(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先在注射器内吸入水,然后竖直向上推动顶部后重新吸入空气;(4)D。
【解答】解:(1)本实验的条件是:温度不变、气体质量一定、所以要在等温条件下操作,注射器的密封性要好,故A、B正确。本实验研究的是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不需要测量气体的质量,故C错误。
(2)从表格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
(3)先在注射器内吸入水,然后竖直向上推动顶部后重新吸入空气进行实验,吸入的空气体积等于针筒的示数。
(4)AB、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玻璃管封闭的气体,温度传感器应该处于封闭的玻璃管内,故AB错误。
CD、为了能够让玻璃管中的气体受热均匀,玻璃管中的气体应该全部没入水中,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1)A、B;(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不变;(3)用手握住注射器,缓慢推动活塞;(4)D。
32.(2023秋 下城区校级期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
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气球充气过多容易爆裂
③吹气后的气球用力挤压易爆裂
由此提出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①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口通过玻璃管连接在压强传感器上,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水给烧瓶中的气体加热,读出烧瓶中的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强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观察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然后把瓶塞塞紧,瓶塞会立即跳起来。请用上述结论解释原因  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外界部分冷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把瓶塞塞紧,空气的质量和体积不变,热水对冷空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后会把瓶塞推开而立即跳起来 。
(4)热水瓶内热开水没有灌满,过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已知瓶塞的有效受力面积约为10cm2,瓶内气体冷却,压强降到0.7×105Pa,此时需用多大的力才能拔出瓶塞?(外界大气压p0=1×105Pa,瓶塞所受重力和摩擦力忽略不计)
【答案】(1)①;(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变大;(3)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外界部分冷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把瓶塞塞紧,空气的质量和体积不变,热水对冷空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后会把瓶塞推开而立即跳起来;(4)需用30N的力才能拔出瓶塞。
【解答】解:(1)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轮胎内气体温度会升高,而轮胎易爆胎,说明了轮胎内气体压强增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气压与温度有关;往篮球里充气的过程中,篮球内的气体越来越多(质量变大),篮球越来越难被压扁,说明篮球内气压增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气压与气体的多少有关;将密封在针筒内空气压缩的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压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压缩,说明针筒内气压变大了,由此可以猜想③气压与气体的体积有关,故信息①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根据表格数据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外界部分冷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把瓶塞塞紧,空气的质量和体积不变,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后会把瓶塞推开而立即跳起来。
(4)热水瓶内热开水没有灌满,过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已知瓶塞的有效受力面积约为10cm2,瓶内气体冷却,压强降到0.7×105Pa,外界大气压p0=1×105Pa,此时内外气压差产生的压力F=(p0﹣p)S=(1×105Pa﹣0.7×105Pa)×10×10﹣4m2=30N,瓶塞所受重力和摩擦力忽略不计,拉力等于压力差。
故答案为:(1)①;(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变大;(3)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外界部分冷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把瓶塞塞紧,空气的质量和体积不变,热水对冷空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后会把瓶塞推开而立即跳起来;(4)需用30N的力才能拔出瓶塞。
33.(2023秋 苍南县期中)小灵同学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一连接起来(如图,仪器均已固定)。
②移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p。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V/ml p/×105Pa pV/×105Pa m1
1 20 1.001 20.020
2 18 1.113
3 16 1.251 20.016
4 14 1.429 20.006
5 12 1.668 20.016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多选)。
A.为方便推拉活塞,应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活塞
B.注射器的密封性应良好
C.“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存在少量气体无法读数”是实验误差的来源之一
(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
(3)小灵还想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具体方案为:用热水给全部密闭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下列四个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D 。
A.
B.
C.
D.
【答案】(1)BC;(2)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3)D。
【解答】解:(1)A、本实验的条件是温度不变,所以为了避免摩擦产生的热量带来的影响,应缓慢推拉柱塞,且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因为手的温度会造成气体的温度变化;
B、要保证气体的质量不变,必须要密封,故B正确;
C、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存在少量气体无法读数,是实验误差的引起因素,故C正确;
(2)根据表格中的pV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说明
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具体方案为:用热水给全部密闭气体加热,尽量浸没,使其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其中要保持体积不变,用针筒密封,通过热水加热,测量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故D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科学 2.3 大气压强(原卷版)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共6小题)
1.(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塑料挂衣钩紧贴的光滑的墙壁上
B.钢笔吸墨水
C.用抽气机将马德堡半球中的空气抽出
D.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将药液吸进针筒
2.(2023秋 诸暨市校级期中)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气体越来越多 B.气体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大 D.气压越来越小
3.(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4.(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根试管竖直放置,5cm长水银柱封住一部分气体,那么气体的压强为(  )
A.76cm水银柱 B.71cm水银柱
C.81cm水银柱 D.86cm水银柱
5.(2023秋 安吉县期中)依托安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禀赋,山区农民积极探索在毛竹林中散养家禽,竹林鸡散养于漫山遍野的竹林中,形成了别样风景。养鸡需要用“鸟类饮水器”,可用一矿泉水瓶装满水,倒置于水盆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水盆中的水被喝掉后,瓶中水流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瓶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B.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瓶内水上方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D.若在瓶底开一孔,瓶中水会流出直至与盆中水面相平
6.(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有(  )
①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
②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
③高压锅容易煮熟食物;
④吸盘挂钩可以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砖上;
⑤医生往外拉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
⑥护士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⑦自行车打气爆了胎;
⑧真空包装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
A.①④⑤⑧ B.①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⑥⑧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共7小题)
7.(2023秋 北仑区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8.(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较粗的玻璃管来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B.将实验装置移到高山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C.若玻璃管内顶端开个小孔,则水银会从小孔流出
D.往水银槽中加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9.(2023秋 绍兴期中)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0.5米 B.1.0米 C.1.5米 D.2.5米
10.(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是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0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帕。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期中)某校拓展研究小组同学想利用如下实验方案一粗略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装置如图甲所示: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步骤三: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步骤四: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研究小组同学发现测量结果误差比较大,综合分析后,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时的情景,改进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他们的方法是    。
(2)方案一测量过程中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测得的大气压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发现除上述两个原因会引起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外,我们还很难准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于是他们对测量方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按改进方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向左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1;
③然后    ,当活塞向右匀速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2;
④测得活塞面积为S;
⑤计算大气压值p。
(3)将方案二中的实验步骤③补充完整。
(4)利用方案二,本次测量的大气压值p=   (用方案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13.(2023秋 玉环市校级期中)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0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Pa;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5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共6小题)
14.(2023秋 诸暨市期中)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
A.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瓶内B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
15.(2023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四图对应的现象或原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乙图实验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所需要的力相同
C.丙图是用来给病人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它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D.丁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增大
16.(2023秋 上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吸盘挂衣钩 B.吸管喝饮料
C.拔罐 D.高压锅煮饭
17.(2023春 萧山区校级期中)暑假期间,小思从余姚出发前往西藏旅游。在海拔3300m、气温为9℃的民宿中,他发现随带的食品“膨胀了”。请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作为膨化食品的保护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B.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减小,气温会升高
C.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变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小于21%
D.若发现食品包装袋膨胀更严重,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度降低了
18.(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在科学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
(2)小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19.(2023秋 温州期中)如图所示,用力向下按压洗手液瓶的手柄,松手后,洗手液便会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进入储液筒,这是由于洗手液瓶中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储液桶中的气压。
四.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共2小题)
20.(2023秋 南浔区期中)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中有一栏目常给中小学生介绍一些科普知识,其中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D.B球内装较多红墨水,可以减少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
21.(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托盘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当天气晴朗之时,托盘电子秤的读数为Q。若遇到阴雨绵绵之日,托盘电子秤的读数将(  )
A.大于Q B.等于 C.小于Q D.无法确定
五.大气压强与海拔的关系(共7小题)
22.(2023秋 衢江区期中)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根据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往瓶内吹气后,水柱高度h减小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现象的影响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越大
23.(2023秋 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中,管内的液面高于瓶中水的液面。不能使管内的液面升高的是(  )
A.瓶外大气压变大
B.把整个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
C.从管子上端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
D.用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水平吹气
(多选)24.(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下降
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细的玻璃管
25.(2023秋 临平区期中)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26.(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科同学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气压计,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向瓶内吹适量的空气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简易气压计。装置如图所示,他若将简易气压计从一楼移到十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他再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的影响。
27.(2023秋 安吉县期中)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0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北高峰,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    。(填“M点上方”“M点”“M点下方”)
28.(2023秋 余杭区校级期中)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长圆筒形电梯,靠气压驱动电梯升降。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上部空气;下楼时,顶部充气,使电梯往下降。底部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不计,电梯室上下表面积均为0.9m2。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区的气压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底部区的气压。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上升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六.气压与体积、温度的关系(共5小题)
29.(2023秋 杭州期中)小科看到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个有趣的科学视频,如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
A.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
30.(2023秋 西湖区期中)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越大。
31.(2023秋 义乌市期中)用DIS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值可从注射器的刻度直接读出;气体的压强是由图中压强传感器等计算机辅助系统得到。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mL减为12.0mL。实验共测出五组数据,每次体积值和对应体积的压强值记录在如表格中:
实验 V/ml p/×105Pa pV/×105Pa ml
1 20.0 1.001 20.020
2 18.0 1.113 20.034
3 16.0 1.251 20.016
4 14.0 1.429 20.006
5 12.0 1.668 20.016
(1)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    (填字母编号)。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所封闭气体的温度和质量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3)实验反思:考虑到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存在少量气体无法读数,使测得的体积略偏小。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排出这部分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
(4)小组同学还想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改进方案为:通过水浴加热方式使密闭气体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下列四个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编号)。
A.B.
C.D.
32.(2023秋 下城区校级期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
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气球充气过多容易爆裂
③吹气后的气球用力挤压易爆裂
由此提出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口通过玻璃管连接在压强传感器上,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水给烧瓶中的气体加热,读出烧瓶中的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强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观察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从热水瓶里倒出一大杯热开水,然后把瓶塞塞紧,瓶塞会立即跳起来。请用上述结论解释原因    。
(4)热水瓶内热开水没有灌满,过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已知瓶塞的有效受力面积约为10cm2,瓶内气体冷却,压强降到0.7×105Pa,此时需用多大的力才能拔出瓶塞?(外界大气压p0=1×105Pa,瓶塞所受重力和摩擦力忽略不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