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在急流中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理解和正确运用由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年轻母亲带给作者的感动及作者的赞美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www.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识图说话,激趣导入
1. 教师:平时老师都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今天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观察能力的训练结果,请看这幅插图,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在图中的所见。【来源:21cnj*y.co*m】
2. 生畅所欲言后,请生归纳概括插图中描绘了哪两大景观?(江水、妇女)这两大景观各具什么特点?(板书——江水:湍急 妇女:勇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你从急流(湍急)这个词语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
——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波浪滔天
4.请一句通顺的话把你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湍急的江水上一位勇敢的妇女正划着竹筏。或一位勇敢的妇女在湍急的江水上赶路。)21*cnjy*com
5.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在急流中》。生齐读课题两遍,师板书课题。
6、质疑(怎样的急流?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21世纪教育网
学习生词。 船舷”“蓊郁”“逆流而上”“酣睡”“颠簸”“喧嚣”驾驭
理解下列词语
①出示:驾驭 襁褓 喧嚣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同偏旁)
猜一猜:“襁褓”为什么都是衣字旁呢?(理解:襁褓就是用来包裹孩子的毯子。)
简单说一说“驾驭”和“喧嚣”为什么用同一个偏旁。
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找一找。(汹涌 船舷 蜻蜓 通道)
②出示:蓊郁
学生齐读。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我们要把它放到文中去,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出示:轮船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xián),溅起一排排水花。我站在船头,悠闲地欣赏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荫蓊(wěng)郁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很美。
(指名读)
师:他的朗读让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说)
师:树木茂盛,眼前一片茂盛葱郁的绿色,这就是“蓊郁”。引读第二自然段。
(2)师:作者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在急流中___________。
3、引导生正确书写生字,重点强调“酣”“颠”“嚣”等字的笔顺和写法
三、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勾出文章中最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在课文中有一句话很简练地概括了这幅画面。)7节
3、对读了这句话你有怎样的疑问?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切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了呢?
这一切指的是哪些段落?(3-6)
给本文分段
3-6按怎样的顺序写得?(交会前——交会时——交会后)
请默读课文3——6自然段,这幅画哪几处最让你感动,进行批注谈谈你的看法。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7节那句话,齐读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切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了呢?
二、细读课文 体会感情
——作者按顺序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前方——交会时——后方)21世纪教育网
交会前画面
1 指名读描写小筏子在前方时的段落,说说你认为那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反复朗读,积累语言,体会表达的感情。21教育网
(1)“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 21·cn·jy·com
——作者却把在急流中的小竹筏比作小蜻蜓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竹筏小。说明处境危险
——如此危险的急流中仍然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从中我们看出划桨人什么样的品质?(勇敢,沉着,不怕困难,坚强,奋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www-2-1-cnjy-com
(这里运用了比喻句。把远处出现的小竹筏比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蜻蜓。小小的蜻蜓落在了水流湍急的江水里处境相当危险,但它仍然极其艰难地逆流而上。表现了划桨人的勇敢。)
——朗读
(2)“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
(虽然困难很大,但她仍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江水中曲折前进。这可以看出划桨人不但勇敢而且相当镇定。) 2-1-c-n-j-y
(3)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把红包裹比作红杜鹃,突出她的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衬托出年轻母亲的坚强,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21·世纪*教育网
小结:通过第3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逆水前进,虽然面临着险滩、礁石和湍急多变的江水,但是她毫不畏惧,从容地面对。
过渡——迅速找出文中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4节)
交会时、教会后画面
1、联系前一段的内容,你有什么想法?神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作 这样描写表现了妇女的镇定、平静、勇敢、坚强、沉着以及对竹筏操控的游刃有余等。
2、在这个急流中,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奋力划桨,神态镇定,眼神坚定,她的背上还背着一个襁褓中婴儿,请你再来读读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体会母亲对孩子的爱)
3、当我们知道这个红包裹是一个襁褓的时候,你心里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感动、震撼
4、带着这种感动震撼读一读这句话。
5、文中还有几个地方写到了这个襁褓,谁能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 “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逐流的红杜鹃。”
—— “回头看,……像一簇不息的火苗……”
(1)这2句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这两句前后呼应,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分别把这个红包裹比作了红杜鹃和火苗。
(2)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这看上去给人以美得视觉感受的红杜鹃和火苗,其实更加衬托出背着这个包裹的年轻母亲在逆流中前进的坚强和勇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回归中心局——作者为什么难忘?感动?
7:孩子安然酣睡,似乎早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惯这种激流勇进,这种逆流而上,看着这样的母子,看着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心中涌动着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感动于年轻母亲的坚强,感动于年轻母亲的镇定,感动于年轻母亲的奋进!下面让我们齐声朗读这句话,读出年轻母亲带给我们的这份感动和激励。21cnjy.com
三、收获启示
1、看到这一切,作者也有他的想法。齐读最后一段,勾画出作者受到的启示。
2.同桌共同归纳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内容——课件
道理——课件
引导——生活中的急流又是指什么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活中的急流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生活中需要面对的挫折。 而面对生活中的急流,我们应勇敢沉着,做生活的强者。 21*cnjy*com
实际——
引导:在学习的征途上我们应该如何勇敢沉着地面对那些失意、沮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挑战、诱惑、挫折。2·1·c·n·j·y
——学生举例说明
3、这幅画留在作者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这幅画也同样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昨天我读了课文后,深受感动,写了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出示:惟有坚强、自信、勇敢的人,才能在生活的急流中搏击风浪,乘风前进。
4、请学生也来写写,交流。
6、全班齐读最后一段话。希望它就像作者心目中那簇不息的火苗那样,永远激励着大家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发现问题,探究难点
1、在感动之余,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同解决。(生能够质疑文章1、2两段被老师忽略了。)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2. 生默读1、2段,发现与后面几段的不同之处。(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3、读读想想,这两个段落可不可以省略不写?不能,又是为什么?
出示课件,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节)
——动词 “卷、打、翻腾”正面写出了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湍急,实则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当时紧张、危险的艰难环境,为下文作铺垫,进一步表现了母亲的勇敢、沉着、坚强、奋进
出示课件2节
——借对江两岸美景的描写衬托出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为后文年轻母亲泰然自若的出现作了铺垫。
4、这位年轻的母亲带这襁褓里的孩子,带着镇定的神态,带着坚定的眼神,带着对孩子的爱,在急流中奋力划桨。,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我们只有坚强、自信、勇敢,才能搏击风浪,乘风前进。[来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
在急流中——勇敢顽强 坚定镇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