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一中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出风
班级:
一、选择题(本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
代
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梨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士的绝大
多数都是采、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衹祖先反映了他们(宽)
A,自南方地区迁居而来
B.
注重精耕细作的生产
势还℃.
10e
对祭祀礼仪高度重视
以水稻为主要的作物
2。丧1展示了从史前时期到汉代墓莽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这一变化反
禁告苦映了(
表1联人阳元席戒卧心计:人
其被萄国
时期
来源
史前
采集天然矿物颜料、动物鲜血、植物颜料
商周
提炼铜锡铅铁、铅白铁黄等
《
汉朝
制作合成硅酸钢钡
A.
审美情趣的提升
B,剩余产品的出现
8)
亚嵘大兴出
C.
墓葬规格的提高
D.生产技术的进步
3,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
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
这说明西周时期()
A.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
B.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8
C.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
D.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4.战国以前,封君是其封地范围内的世袭统治者,而战国时期的封君只能收取封地的
:赋税以代替俸禄,封地的行政不是由国家委派的官吏管理就是由国家派来的“相”
来管理,而且封君也不再有世袭封地的权利。这表明战国时期(,)
A,官僚制逐步确立
B,家国同构模式开始出现
练备C.分封制仍然存在
D.
社会等级秩序遭受破坏
5,表2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
家
表2
长喻拾爱
论述
出处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为图图
《苟子·君道》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苟子·强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苟子·劝学》
十卓言A,调和思想界的争论
B,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
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
D.
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
《
6,历史上,秦人用数百年的时间逐步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楚人经历与秦人基本相同
第1页
速
的心理历程,在战国晚期由“蛮爽”进入华夏。吴人、越人也有与此类似的情形,
时间上比秦人、楚人略晚。这说明()
A·春秋时秦人已融入华夏民族
B.战国时夷夏观念逐浙消失
C.华夏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D.吴越文明落后于秦楚文明
7,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因、匡时济世的良策,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
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
期的中国(,)
A救亡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向西方学习以达强国御侮之道
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8.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
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
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拜占庭帝国的世俗教育体系中,《荷马史诗》既是初等教育的阅读和背通内容,还是
中等教育逻辑学读写训练的必备内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经典演说词也被列
变赠受
为修辞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说明,拜占庭帝国的世俗教育()
A·自在沿袭传统的历史书写
B.、重视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
C.力图设置系统的课程体系
D,致力复兴希腊的古典文化
10.在希腊化世界,希腊文成为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当地原来的语言文字如埃及的象
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等逐渐被弃而不用。这表明希腊化时期
A.西亚北非传统文明逍到毁灭
B,启动了全球化进程
D,民族交融逐渐深入
风画卧
C.
政治权力深刻影响文化走向
11.图3中的箭头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某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示意图。该领域是(
)
图3
光发当日王低代通
补限
0
A.国际人口流动
B.
国际投资方向
C.
大宗原材料输出
D.
基督教传播路径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