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尧
舜
禹
温故知新:
早期部落联盟传位方式是什么?
禅让制
传贤
传贤
启
传子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出现了规范人民等级的礼制和镇压人民的刑罚,奴隶制的王朝产生了。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时空观念:认识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梳理发展线索。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探究古代二里头遗址、文物及国家的产生等,了解夏商周时期相关史实;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夏商周的更替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暴政,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核心素养
CONTENTS
目录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贰
商朝的统治
叁
西周的兴衰
第一部分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Section 1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
①确立王位世袭制
2、制度: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禹
②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修建宫殿。
3、统治中心:
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大禹治水
戴冠冕的大禹
“公天下” 变成“家天下”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夏朝宫殿遗址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同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中所记夏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镶嵌十字纹方钺
铜爵
陶鼎
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鼎
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玉器
铜铃
玉璋
4、灭亡:
夏桀把人当坐骑
①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②原因: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材料1: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材料2:(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竹书纪年》
材料3:(夏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韩诗外传》
第二部分
商朝的统治
Section 2
二、商朝的统治
夏朝衰败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国的国君汤,任用贤相伊尹,团结周围的小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汤
伊尹
二、商朝
1、建立
①时间:
③都城:
②建立者:
公元前1600年
汤
亳
2、商朝的兴盛
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3、迁都:
盘庚迁殷
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汤
伊尹
商朝前期,曾经数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殷墟商代宫殿基址(河南安阳)
殷墟商代宫殿(复原)
殷墟车马坑
商王武丁宠妃妇好墓的葬坑
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
妇好墓出土的征战甲骨
商王武丁早期征讨卜辞(龟腹甲)
占卜——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征。
甲骨文——成熟的文字。
司母戊鼎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山东益都出土)
铁刃铜钺
青铜戈
已经出土了大量商代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说明商代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已经很发达。
商朝玉人
商朝玉象
青铜角
彩色盘羊纹布
象牙雕夔鋬杯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使用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4、灭亡
暴君商纣
①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
②原因:
商纣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酷刑法,民不聊生。
酒池肉林
炮烙之刑
第三部分
西周的兴衰
Section 3
文王求贤图
三、西周的兴衰
1、背景:
(1)商纣王暴政,民不聊生;
(2)周部族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3)周文王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积极作灭商准备。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同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称西周。
2、西周建立
①时间:
③都城:
②建立者: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
周武王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稳定政治,巩固疆土
对象:
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作用:
保证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权利:
义务:
管辖土地、人民,世袭、往下分封
朝见天子、缴纳贡赋、随从作战
授土、授民
王室
古代帝王后代
功臣
分封的对象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
分封等级示意图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填一填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周公辅政时期创制礼乐制
周公辅成王
3、西周的灭亡
(1)衰落: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2) 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夯实基础
1.(2024·山东菏泽真题)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答案】A
2.(2024·陕西真题)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答案】A
夯实基础
3.(2023·江苏无锡真题)中华文明早期,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现象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A
4.(2023·广东广州真题)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答案】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