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 1 课时)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区域认知: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理解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相关证据。
综合思维:会用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人地协调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难点
地球真实的形状是什么样子?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春秋时期,有人提出「地像棋盘一样方的,天像圆盖一样盖在上面」;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
②随着视野的扩大,人们发现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大地是平的”这个说法矛盾。于是,新盖天说出现了,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③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指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太阳和月亮也是球形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⑤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⑥20世纪。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看到了 地球的全貌,并拍摄了照片。
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①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A
②月食面食弧形面(地球的影子)。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
③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C
④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D
⑤地球卫星照片。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E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
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4
地球的大小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
小结
不规则椭球体
椭球体
天圆地方
球体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和曲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
1
定义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二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南极点
①地轴:
穿过地心的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②地球两极:
地轴与地球表
面相交的两点
北极(N):
地球上的最北点
南极(S):
地球上的最南点
地理实践力
根据视频提示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指出“地轴”、
“赤道”、“北极”和“南极”等地理事物。
1.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布料不少于( )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6371平方千米 D.4万平方千米
2.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近似皮球的球体
B.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A
D
《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以诙谐的风格,爆笑的情节,幽默的对白,为我们所喜爱.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3-4题:
3.有一天,灰太狼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喜洋洋,并决定“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并穿越地心来到喜洋洋的家.灰太狼“遁地”前行的距离约(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40000千米 D.12742千米
D
4.喜洋洋从赤道某点出发沿赤道一直向东一周回到原出发点,他行进的距离约为( )
A.6371千米B.40000千米C.20000千米D.5.1亿平方千米
5.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B
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
第一课时
评价一 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如图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画面,由此可看出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形C.球体 D.立方体
2.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 )
①直观感受天圆地方 ②月食现象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某部电影“地心航员”计划驾驶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舰,载着一群科学家,从中国上海(120°E,34°N)出发,深入地心引爆核弹,让地球核心再度转动,避免地心毁灭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②地球卫星照片
③盖天说 ④月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4.如果“地心航员”一行保持直线前进直达地心,那他们“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
A.16 371千米 B.6 371千米C.40 000千米 D.12 742千米
评价二 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
2024年9月21日是世界清洁地球日,呼吁大家清洁地球,守护美好家园,为更好地宣传这一天,在地理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制作了简易地球仪(如图)。读图,完成5~6题。
5.在地球仪上,①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本初子午线 B.北回归线C.赤道 D.北极圈
6.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叫( )
A.南极 B.地轴C.北极 D.太阳直射点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2022年11月8日晚,呼和浩特市某学校举办了以“师生共赴月球之约 探索提升实践素养”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7~8题。
7.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8.同学们据照片可以推测(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9.地理活动课上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B.沿赤道环地球仪一周需要走约4万千米
C.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90°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10.为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七年级(1)班建立了地理之家群聊,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忙补齐他们在线上聊天的一段记录。
高山流水: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会有“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的错误认识呢
(1)碧海蓝天:这是因为 。
天涯海角:其实,每当我仰望苍穹的时候,我都会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看来看到的不一定全是正确的。
霞客归来:你们知道哪一事件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吗
(2)天涯海角:我知道,是 ,听说他的船队回到西班牙后收到的礼物之一就是地球的模型—— 。
高山流水:地球和地球的模型形状一模一样吗
(3)霞客归来:有差别,差别是 。
[实践作业]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实际案例,请你列举一例说明。
答案:
1.(C)
2.(B)
3.(B)
4.(B)
5.(C)
6.(C)
7.(B)
8.(D)
9.(B)
10.
(1) 古时候,科技落后,人们生活范围狭小,往往凭直觉认识世界 。
(2)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 地球仪 。
(3)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理解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相关证据。
3.会用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4.通过观察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习活动一: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自主学习】
认识阶段 结论
盖天说 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月食 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 船队环球航行 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形的
目睹和拍照 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拍摄了照片,确凿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精确测量 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
【合作探究】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写出课件P10-P16视频或图中代表的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做实验,模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
1.读出课件第18页图中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2.地球的大小对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有什么意义?
学习活动3:地球仪
【合作探究】认识地球仪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
1.结合课件21页图,中相应的位置填空。
2.地球仪上哪些地理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哪些事物是虚构的?
3.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的形状是否一样?
用乒乓球、铁丝、锥子、橡皮泥和笔等制作简易地球仪。
【知识自我建构】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麦哲伦 球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合作探究】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P10视频海边看船,P12图月食现象,P13图登高望远,P14图麦哲伦环球航行,P15图地球的卫星照片。
2.用铅笔分别在篮球上和平板上由远及近的运动,观察铅笔长短是否变化。
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
1.6371 4万 5.1
2.通过地球的大小,人们准确的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即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学习活动3:地球仪
【合作探究】认识地球仪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
1.(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地轴 北极 南极 赤道 纬线 经线
2.在地球仪上地轴、纬线、经线等地理事物是虚构的,海洋、陆地等是真实存在的。
3.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把地球制成地球仪后,这个差别会更加微小,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区域认知: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理解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相关证据。
综合思维:会用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球仪,明确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学活动一: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自主学习】
认识阶段 结论
盖天说 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月食 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 船队环球航行 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球 形的
目睹和拍照 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拍摄了照片,确凿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精确测量 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 的球体
【合作探究】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写出课件P10-P16视频或图中代表的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参考答案:P10视频海边看船,P12图月食现象,P13图登高望远,P14图麦哲伦环球航行,P15图地球的卫星照片。
2.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做实验,模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参考答案:用铅笔分别在篮球上和平板上由远及近的运动,观察铅笔长短是否变化。
教学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
1.读出课件第18页图中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参考答案: 6371 4万 5.1
2.地球的大小对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通过地球的大小,人们准确的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即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教学活动3:地球仪
【合作探究】认识地球仪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
1.结合课件21页图,中相应的位置填空。
参考答案:(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地轴 北极 南极 赤道 纬线 经线
2.地球仪上哪些地理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哪些事物是虚构的?
参考答案:在地球仪上地轴、纬线、经线等地理事物是虚构的,海洋、陆地等是真实存在的。
3.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的形状是否一样?
参考答案: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把地球制成地球仪后,这个差别会更加微小,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用乒乓球、铁丝、锥子、橡皮泥和笔等制作简易地球仪。
示例:在教授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时,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验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天体进行比较。例如,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大小排名居中;与月球相比,地球要大得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